03.02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我不是個買房號召者,但確實是買房受益者。身邊的朋友如果流露出想買房的意願時,多半我都會勸她買。遇到有時房市價格有降,或者好的房源,我也會適時推薦給她們。

原來,我可不是這樣的。

剛畢業初期,我也沒有買房的想法,當時覺得租房租一輩子,價格也沒有比買一套房更貴。

小時候看到過一幅漫畫,買一套房被貸款套牢,過後的日子只能鹹菜配饅頭,這被喻為提前消費。這幅漫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十分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

改變來自2016年訂婚後。我爸媽來到我所在的城市小住,在空閒之餘,他們接到樓盤的宣傳單,竟然真的去看了房子。

回來我爸跟我說起他去看房,我除了驚訝,也沒什麼表示。終於,我爸不太高興地問我,你要不要結婚。我說,要。我爸扔了一句,要結婚就去買房。

至此,我的買房之路開啟了。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第一套房:電話敲定,刷信用卡交的五萬定金

因為有我爸的放話,我和先生急匆匆地看起了房。

從城市的西側看到東側,半天逛四五個樓盤。我們排除了價格高的,戶型不喜歡的,小區環境一般的,最後看中了一個樓盤。

但望著蹭高的房價,我們看中以後也沒說啥,回到出租屋裡該幹嘛還是幹嘛,沒多提這件事。

我所在的城市是個三四線小城,2016年7月,這裡的房市迎來了一次大漲。短短半年的時間,房價就翻了個倍,原本四千多一平的房子漲到了近萬元,原本七八千一平的房子,更是漲到一萬五一平。

我們的工作與地產商打交道偏多,在2016年6月底提前得知了漲價的消息。當時看中樓盤裡的朋友說,漲價的報告已經提交上去了,你們要買房就趕緊定,這周過後一定會漲。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先生臨時給我打了個電話,跟我說某幢樓的戶型就剩14樓和27樓,問我選哪層。或者就是其他樓棟了。我說,高點的吧,先生就掛了電話。一個電話定下了我們的第一套房。

事實說明,這套房定的很是時候。第二天,房價就漲了一千。此後,整個城的房市都開始迅速的上漲,後來幾次下跌,也不曾跌破我們買的價格。

2016年,我和先生都剛剛畢業兩年,家庭情況一般,手頭更是月光,面對馬上需要交的五萬定金,我們最後選擇了刷信用卡。後續的首付,我們通過了借唄,信用貸,以及父母部分借款湊齊,順利將房子拿下。

第二套房:兜裡僅有三萬,買了145平的房子

2016年年底,我和先生的手上有三萬元資金。我們盤算著,是存進銀行卡,還是買理財,或者投資什麼,最後覺得可以考慮買房。

其實這套房是為我弟和我父母規劃的。我的父母常年在外做小生意,有賺有賠,不曾穩定;弟弟又是個沒規劃的。我們想趁著手上有點兒錢,趕緊買套房,將他們安頓下來。

弟弟原來並不同意,但架不住我說,爸媽過年都沒有一個地方可以團聚,最後同意了買房的事情。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想好之後,我就開始盤算手上的錢,又將這個想法在微信上跟爸爸做了一晚上的交流。交流之後,爸爸很贊同,也表示他那裡可以拿出一些費用來支持首付。

然而,這時的房價基本上已經到了我們承受能力範圍外。我在搜尋了我所熟悉的樓盤之後,放棄了市中心的房子,開始尋找周邊不太遠,價格偏低的樓盤。這時,青洲富城進入了我的視線。

青洲富城其實是一個建設近十年的小區,住戶很多,周邊生活便利。小區周邊有超市,有私立幼兒園,私立的小學初中高中,對面就是私立醫院,到市區僅十五分鐘車程(小城市,十五分鐘車程已經遠了)。開發商早期捂了五幢二期開發的樓,一直沒有賣,直到2016年下半年。

這五幢樓剛售賣時,一平四千左右,但到2016年年底,價格也已經升至六千多。我找了隔壁幾個新開發的樓盤問價格,價格區間都在九千至一萬二左右。所以從戶型和性價比上,最後還是選擇了青洲富城。

原本,我們預計買個一百平左右的房子,當時首付20%,算一算價格可以接受。但最後,我們定下了145平的房子,首付也比預計高了不少。除了原有三萬,我們又湊了一些錢,爸媽湊上一些,親戚朋友又借了一些,迅速拿下了這套房。

如今,爸媽過年都會回到這裡,家人團聚再也不是一年換一個地方。弟弟和爸媽一起還房貸,也讓這個家有了更好的發展方向。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這裡也很想感謝我的先生,他沒有因為這套房子最終的所屬而有任何一句怨言,相反支持到底,拿出了我們倆當時僅有的儲蓄。有他的幫助,讓一切更順利。

第三套房:提前看房瞭解市場,有資金後一舉拿房

第三套房是個單身公寓。我買在了我所住小區的對面樓盤,十分鐘路程。

2018年6月份,我和先生的新房正在裝修過程中。從需求上來說,我主張裝修兩室一廳,主臥和寶寶房。但先生考慮的比較多,要給公婆留出房間,加之最後裝修硬問題,還是三室一廳。

私心來說,我覺得與公婆要有距離才最美,但他們與我們同在一座城市生活,有新房更應該相互照顧。

因為有了這個小心思,在網上看到我們小區對面樓盤開售單身公寓的消息,我立刻就認真的關注了。

首先,位置離我們很近,以後可以隨時照顧到公婆;其次,我們分開住,有一點兒距離,更能產生美;最後,單身公寓的價格在我們的可承受範圍裡。

想到這些,我單獨去看了一趟房子,簡單瞭解了房型,價格,首付情況,雖然沒有馬上購房,但在心裡做好了計算。

2018年10月,小城的房價迎來一次大跌。很多樓盤出現了大門口業主拉白橫幅,小門一批批買房人進去籤合同的景象。剛好當時手上有一小筆流動資金,我和先生也在這個房價低谷期買下了單身公寓。

後來,單身公寓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裝修,公公婆婆基本跟我們同步搬進新房。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經過三套房的購買經歷,我開始勸身邊人買房:

買房,也是一種理財儲蓄

很多時候,你不買房,但也從來沒剩過錢,更不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哪兒了。

剛開始勸我弟買房,他不願意,還拒絕了我。我能理解,一方面,他覺得自己手頭一點錢都沒有,另一方面,不想全靠爸媽和我。

他給我的理由是,他不一定會在這個城市穩定下去。

而我卻覺得,即使未來要走,這套房子現在可以買,未來可以賣,就算換了城市工作生活,第一筆資金還是存下來了。不然,換了地方,依然是兩手空空的開始。

如今,弟弟有了房,父母過年回來有了個家。月光還敢時不時對外借錢的弟弟終於不敢再隨便借錢了,一段時間沒工作,如坐針氈。雖然依舊月光,但至少其中的一部分還在了房貸上,最終還是自己的。

弟弟也交到了一個不錯的女友。有時我會想,如果沒有這套房子,弟弟就算交上了女友,但以我們外地人的身份,對方的家庭真的會同意他們長期交往下來嗎?我的答案,是不確定的。

買房之後,父母和弟弟生活相對穩定,也有了一定方向的人生規劃。

我自己一直不太會理財,我身邊的很多人,也是我這樣的情況。這時,買房就成為一種不一樣的理財,至少每個月都要存一筆貸款進去。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買房,做好規劃,就要快速下手

我先生在工作中,遇到過一個合作伙伴小李,跟我們差不多的年齡,差不多的時候結的婚。他是這個小城的本地人,城裡本來就有父母輩的老商品房。為了結婚,他父母為他準備了一大筆錢,2016年可以全款買套住宅。

他住在父母的房子裡,不緊不慢的看著房子,價格低,小區不錯的,他覺得太遠;距離近的,他覺得戶型差,小區樓距不夠理想;距離能接受,小區又好,房型也看上了,他覺得價格太高,全款一下有點不夠。

挑著挑著,這筆全款變成了首付款,至今他依然住在父母的房子裡,也沒有再買一套新房。

騎驢找馬,往往沒有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作為這座小城原本的外地人,想要紮根在這所城市裡,沒有房子終究猶如浮萍飄蕩。我想,這是我為什麼更早買房的深層原因吧。

如果你剛需買房,我還是建議,根據自己的條件,做好規劃,看準了就下手,還得快準狠。

挑來挑去,總想一步到位,各項優點綜合,這樣最終容易導致房價越來越高,全款變首付,甚至是不知不覺中這一筆錢花沒了。

我用5萬定金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第二天房價就漲了1000

買房,學會借力,並不是存夠錢了再考慮

我經手過的三套房,其實沒有一套房是存夠錢買的。如果按我剛畢業時的思維方式,我或許至今還住在出租屋裡,我的寶寶可能也要在出租屋中長大。

這三套房,經歷了口袋空空,到兜裡少量錢,最後做好規劃,有錢馬上下手的過程。

第一套房借了信用卡的力(當然你得規劃好怎麼還上);第二套房,借了親朋好友的力;第三套房,借了時機的力。

這幾年下來買房,國家一直有著利好的政策,無房無貸的情況下,可以付20%的首付,後面可以貸款。有政策的時候還是要抓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