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快上課時,孩子告老師說憋不住了要上廁所,老師打了孩子兩巴掌,家長該怎麼辦?

斑斕若曦smile


打人當然不對,問題是下課10分鐘做什麼去了?現在都在講規劃人生,什麼時候該做什麼都規劃不好,那何談規劃人生?


大漠夜狼AA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幾個特別調皮,經常搞的老師沒法上課。有一次,老師故意拖堂,下課鈴聲響起,我們蠢蠢欲動,可老師淡若坦然,似乎沒聽到一樣繼續上課。

煎熬了10分鐘,上課鈴聲響了,可把我們給氣壞了,竟然不下課。就在這時,老師淡淡的說了句:“又上課了啊,你們要去廁所的去一下吧。”

氣死我了,不過總比不讓上廁所的好一些。於是我們就故意慢悠悠的去了,順便玩一會,把剛才下課的遊玩時間彌補一點回來。

當我們回到教室的時候,發現:教室門鎖上了,我們進不去了。老師,依然的認真上著課,就這樣,我們像孤魂野鬼一樣在外面晃盪了一節課,但心裡一直有一種擔心:害怕被校長看到了。


“憋不住了,我要上廁所”,通常是學生拿來威脅老師的辦法,反正你不知道是否是真的。

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老師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應該讓他們去,不過可以要求一個時間範圍和次數範圍。

如果是真的要上廁所呢?

你有何能力辨別真假?

萬一出事了呢?


打人更不對

不管在任何情況下,老師打學生,都容易變成教學事故。

朱文亮談家教


10月8日早上聽到我媽對我說這件事情,我的做法是今天一定要去學校,直接打回去,最不行也是找校長理論,結果被我媽罵了一頓,說我惹事生非,還不允許我告訴弟弟媳婦他兒子因為上課前幾分報告老師上廁所被打了兩個耳光,可我偷偷告訴了,我弟弟媳婦讓先了解情況再去,她說那個班主任誰都打,女生都打,貿然把老師打了去了別的班也會給孩子穿小鞋,就算校長說不滿意可轉學,可父母在外地,孩子往哪裡轉學,我無言。

我覺得,家長提供孩子基本生活條件,也得關注孩子內心健康,孩子長時間受氣壓抑,不利於健康成長,我的侄兒屬於留守兒童,是那種最善良老實從來不欺負別人,別人打他都不敢還手的那種,每次孩子受了什麼委屈,回來偷偷哭,國慶節前,從學校回來,晚上被子裡偷著哭,他被欺負,作為家裡大人,更難過,早前就給他說,以後誰欺負一定要打回去,不管結果怎樣,有大人在,咱們不欺負人,也不能被別人欺負;還有學校的老師,教書育人,我非常反感校園暴力和老師體罰,孩子都是有自尊的,從小到大,我深有體會,真正好的老師絕對不會體罰,孩子基本都調皮不懂事,才需要人教育,是講究方式方法的,我個人提倡鼓勵和誘導,循循善誘,諄諄教導,給孩子講道理以德服人,必須瞭解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可以體罰,一不能過分,二要針對適合學生,打手心或者腿上踢兩腳都可以,但不能打孩子臉和頭!這是人的尊嚴!

今天我很氣憤,我不能還回去,也不能曝光,內心諸多不平。。。封閉式初一,週末才回來,聽說不聽話不好好學習的往死裡打,唉,想給侄兒打個電話,也打不到,我想孩子現在一定很難過


斑斕若曦smile


小孩子總是因為貪玩,會忘記上廁所,對於這樣的孩子,任課老師要多提醒。但也有孩子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曾記得上初中的時候,班裡就有一個特別調皮搗蛋的同學,其它課上都不,就只有語文課上,他總是做出一副快要尿褲子的樣子,老師為了不影響我們上課,總是笑著說,快去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有一次,老師請了幾天假才來給我們上課,她顯得有些憔悴,精神也不大好,剛上課幾分鐘,這位同學的老毛病就犯了,他故意跺腳,捏褲子,嘴裡噓噓著,教室裡卻出奇的安靜,只見老師慢慢的走到這位同學身邊,一把將他拉了出來,推出了教室門……從此以後,這位同學課上到半拉子再也不搗亂了……


初心1392026


說一個實例:大寶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天下午,孩子的爸爸打電話說孩子不舒服,要我到學校門口去接孩子去醫院打針,他回家給孩子拿褲子更換。當時覺得很納悶,就多嘴問了一下。孩子他爸就發飆了:都十歲的孩子了還拉褲子?一會兒給他好看。我一聽急忙趕到學校,先把孩子送到醫院後 才仔細詢問了孩一下。孩子說,上課沒多久他就不舒服,還吐了。他給老師說他肚子痛,要上廁所。老師很生氣說:下課你去幹什麼了?現在要上廁所。同學都學你,老師們還怎麼上課?去,站到教室後面!就這樣,孩子說他實在是憋不住了,拉褲子了。我知道後,真的很生氣。我家孩子在學校是個非常聽話的學生,老師你怎麼連基本的判斷能力都沒有?更何況孩子之前還嘔吐過?真的,有的老師確實不負責任,不怪家長對她不滿意。但凡有點責任心,有很多矛盾都可以避免的


用戶2252747189279


對於快上課啦,孩子想去廁所,老師打他兩巴掌,這樣的事,也不能聽一面之詞,孩子在下課十分鐘沒去廁所,等剛上課就減報告,想去廁所,換位思考一下,要是家長你當老師,也有同感吧,剛上課,老師肯第一句就要說,剛才下識幹嘛去了,對於打兩巴掌,我想不可能,大不了你家孩子走到老師跟前,老師打了一巴掌,老師就象父母一樣,感覺有些教訓他,以後別有這樣的事情再發生的意思,打了孩子一巴掌,我想這沒有什麼,小孩子嗎,做為老師,也不想在講課中間讓學生缺席一會,出去五分鐘,他就擔誤五分的課程,到下課,別的同學己懂了老師講的啥意,可他缺席了那五分鐘,他的這一課,都沒聽完整。家長同志,換位思考一下,你就不氣啦,對於這個老師,再氣也不應該去打他,可以嚴歷的批評他,讓其它同學也驚點心,以後不再發生剛上課就去廁所的事情。總之沒有下一次吧,這次也算是雙方一個教訓,為了閉勉衝突發生,學生家就忍讓一次吧,也是為孩把學上好。別去找了,退一步海闊天空吧。


用戶105782114188


人有三急,上廁所就是其中的一急。快上課時,因為告訴老師上廁所,就被老師打了兩巴掌。這個老師確實有問題,多麼簡單的事兒,就動手打學生,在今天教育的大環境下這樣做很不合適。


我上課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兒。正講課時,就有學生舉手報告說要上廁所,我心裡也很不舒服。明明下課的十分鐘就是讓學生上廁所的,可是學生偏偏不上廁所,玩兒十分鐘,等到上課憋不住了就喊上廁所。開始我很急,限制他們不讓上廁所,可是後來習慣了,總不能讓學生拉到褲襠裡吧!如果拉到褲襠裡還是老師的責任,還會有很多人說老師黑心。所以他們愛上廁所就上廁所吧。但是我絕不放任他的,一定要嚴厲批評以後才讓他們去,並提要求,要學生一定下課上廁所。


因為上廁所兒打學生,家長一下子就抓住了理,歪歪嘴兒,就夠你喝一壺的了。君不知,教育局處分老師那真是心不慈,手不軟,相當利索,相當果斷。聽說過五蓮二中的楊老師事件嗎?如果聽說了,要控制好自己的手,按耐住那顆躁動的心。心平氣和一點兒,心平氣和就沒事兒了。

其實做老師很難,學生上課上廁所出事兒誰負責人,還是老師負責任。比如我們就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兒,有一個學生得了急性腸胃炎,拉的厲害,讓他回家看病他又不回去,上課請假上廁所,結果在廁所里拉脫了水,暈倒在廁所裡。家長來了,不調查就上前毆打任課老師。其實要不是任課老師不放心上廁所裡看一看,這個孩子不一定昏迷多長時間呢!要不是這位老師把學生送到醫院,學生小命兒就沒啦。人命無價,孩子死了,就是把老師槍斃了,能彌補你的損失嗎?


所以,上課不讓學生上廁所,學生拉褲子怨老師,上廁所出事兒也怨老師。今天的老師不是往常的老師,他擔負著兩項任務,一是負責學生的學習,二是負責學生的安全。把一切責任都綁架在老師的身上,老師的日子不太好過吧!


寒韓寒


有次兒子跑回來跟我講,教室裡好多同學談論教室很臭有粑粑,然後就聽到一堆同學喊巫凱銅別靠近我原來那個同學直接把粑粑拉褲子裡了,流得到處是,因為沒有老師在,他們跑到二班找老師,人家二班老師淡淡說搞乾淨就行,一年級寶寶真的意外多多啊!淡定點!


抖音號1999467754


這樣的孩子多數是頑皮不守規矩,而且不是第一次,上課鈴聲響起,他有尿了,請假上廁所。老師氣急了打他是活該,就是打的輕。

下課就是給孩子上廁所的時間,如果沒有可以自由活動。可有些孩子貪玩有尿也不去,盡情玩,上課了,請假看老師給不給假,不給老師不近人情,憋出事,老師攤事?給,課還怎麼上,別的孩子也都下課不去,上課請假上廁所,怎麼辦?這個班級還管不管了?

我曾經帶過一個班級就是,某些學生不願意學習,在班級待不住了,就請假上廁所,剛開始我沒在意,偶爾出現尿急不足為奇,可一個去了,另一個馬上來請假去,有點愈演愈烈,控制不住的趨勢,又不能打不能罵的,後來想了一個辦法。班級本來就是分好學習小組的,上課有上廁所的扣小組分,罰個人錢,雙管齊下。你不在乎錢,你得在乎小組在班級的排名吧,不然扣多了,小組內裡成員也不同意啊。終於把這事控制住了。

對於這種皮孩子,不能打不能罵,想辦法找他的痛點治他,不然怎麼做都不對,不管不行,不讓去也不行,打人了還不行。

但是對於真有特殊情況的,必須照顧。

孩子就是孩子,他心眼再多,也沒有大人的辦法多,多想想辦法,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把問題解決好,這才是一個老師必備的能力。


元氣女神


記得有次大學假期在家,接到我媽電話叫我拿褲子去我弟學校給我弟換(那時我弟三年級),我問咋回事,她說弟想上大廁結果沒憋住,拉褲子裡了,當時也沒太多,就立馬拿要用的衣物去了學校。之後到了學校找到弟後就帶他去廁所清理,邊弄就一邊問他怎麼會拉褲子裡,結果他說是語文考試的時候想上廁所,但老師不讓去於是成了這樣。當時馬上就一肚子火。給弟弄好後叫他先去上課,然後我就去他們老師辦公室。一進門,所有老師都看著我這邊,沒管這些視線,大聲說了句:“某某班語文老師,是哪一位”。他老師立馬站起來往我這邊走,當時可能這位老師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一來就和我解釋怎麼怎麼然後道歉。但還是說了她一頓,她可能也覺得自己不對,就只是聽著。後來看到她也許也是無心造成的,就沒有怎麼樣。

但遇到這種甚至還動手打學生的,家長也不需要客氣,有理由向學校起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