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我是一名醫生,在新冠狀病毒肆虐的時候,我每天都被身邊的同事感動著。

大年初二,所有醫護放棄休假,回到了工作崗位。大年初三,我院2小時內組建了一支援助湖北的隊伍。因為報名的人太多,只能通過抓鬮的方式確定誰是退出的那一個。在醫護的眼中,災區裡的死亡是嚇不退他們的,他們要做的是從死神的手裡搶人。

在一次次的為去災區的同事送別時,我會熱淚盈眶。而在我思想深處,還有一個人在持續不斷的讓我感動。

為到一線工作,她一次次的被拒絕,卻一次次的申請去那個充滿死亡空氣的疫區。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一)請戰

她是一個很有經驗的護師,工作勤奮又多才多藝,孩子上小學,家庭幸福。

22日,醫院組織救援湖北的醫療隊,她第一個報名。晚上她很鬱悶的告訴我,申請沒有通過。我怕她一時心血來潮,告訴她疫區的危險。她很淡定的說她都知道,她就是要當英雄。她說:“穿上這身衣服,我就有責任和義務去需要我的地方。我是醫護人員,這是我的職責。我想去武漢,我想去幫忙”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23日,她的申請又被拒絕了,這一次是因為她是回民。我告訴她:不讓回民去有兩個原因,一是吃飯不方便,二是如果去世就會就地火化的。回族用的是清真餐,救援時顯然很難照顧到,當領導告訴她這點時,她說:我命都捐了,吃飯算什麼。可我說第二點時她先是一怔,回族都是土葬的,顯然沒有過仔細的考慮。

但很快,她就決定了:火化就火化吧,就當出國了,免得活的人還得去上墳,去一次爹媽不得暈倒一次。她很決絕:生的普通,死的光榮,多好,一輩子也沒白活。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她繼續為第二批請戰,可是,連第三批的名單裡也沒有她。於是,她繼續申請發熱門診,申請去感染病醫院。

(二)奮戰

終於,她有機會走上一線,這次支援的是新冠定點收治醫院。

接到通知後她連夜收拾好行李,把八歲的女兒託付給了奶奶,出發的前一刻才告訴了丈夫。怕父母擔心,她沒有告訴他們,只是說自己在正常上班,直到後來在新聞裡看到採訪的畫面,他們才知道自己的女兒已經衝向了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性很強,令人聞風喪膽。但是她說:當穿上防護服的那一刻,就像是戰士披上了鎧甲,不再畏懼生死,眼裡只有受病魔折磨的病患!

每天身上兩層防護服,面部三層防護,全身裝備密不透氣,即使不活動也會感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長時間的佩戴護目鏡口罩已經把她的耳朵磨破,疼痛難忍,眼睛也開始腫脹。上班就像帶著緊箍咒,頭格外疼,但是她知道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能倒下,自己就是身後病人的依靠。

為了節省防護服,要保持上班的八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上班前四五個小時就開始禁食禁水,到交完班就近十個小時不能喝水,有時候下班趕不上飯點就吃點餅乾充飢。上班大家說話都是靠喊,一個班上完口乾舌燥,極度口渴!穿在防護服裡的刷手衣也是被汗液浸溼了又捂幹,捂幹了又浸溼,每次下班都是疲憊不堪,臉上被防護裝備勒出深深的印記。

我問她穿防護服是什麼感覺,她輕描淡寫的說:走起路來帶風,沙沙的聲音,很好聽!

她跟我講,有一次半夜,正在工作的她突然感到頭暈眼花,呼吸困難,站立不住,她挪到窗戶旁邊,使勁的大口呼吸冬天的冷風,身體才逐漸恢復。那一刻她想的不是自己生病,而是擔心自己倒下了要浪費一套珍貴的防護服!下班脫防護服的時候,她才發現戴在內層的口罩脫落了,應該是半夜工作來回奔跑導致帶子鬆動,她心裡害怕,卻不是擔心自己感染,而是擔心自己不能繼續戰鬥為病人服務。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三)迴歸

兩週的援助工作結束後,要接受兩週的隔離觀察,而她,又忙著寫申請再赴一線。她認為,在工作期間,在防護和護理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要把這種難得的經驗繼續發揮作用。申請最終沒批,因為要保護醫護的休息和健康,保護醫護,就是保護戰鬥力。

她的朋友圈裡,沒有談到自己的高尚,也沒談自己的辛苦。她會轉發又一個病人治癒了,她會曬自己和孩子視頻時咧著嘴的照片,彷彿待在這個最危險的地方的人是別人一樣。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有時候她會想孩子,她發給孩子的信息:已經有四十多天沒有見到你們了!本來咱們說好的,就在奶奶家呆十天就回來,回來還要和你一起完成畫報等作業!結果你的假期五十多天,就有四十多天沒見到我!你被溜滯在奶奶家,你爸爸被滯留在單位,我和你們在同一個城市同一個區,相隔幾公里,卻見不到面!每天醒來後第一句話就是:還有*天就可以回家啦!盼疫情結束,大家都可以與親人家人早日團聚!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今天,她終於解除了隔離,院長親自來接人,醫院專門出了證明,把每個人送進到小區門口。老公在樓下等著,孩子蹦蹦跳跳的跑了下來。五點準時回到了溫馨的家裡,老公又是做飯又是倒水,女兒也忙前忙後給她喂好吃的。一家其樂融融,幸福極了!

感動,為了戰疫她40多天沒見孩子,父母從電視上才知道她的去向

她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人,知道她的人也很少。而疫情抗擊時,她一次次的申請,一次次的被拒絕,卻堅持不放棄。她置生死於度外,是最勇敢無畏的戰士。如她所說:當責任感與使命感由內而外地從內心迸發的時候,精神層面的蛻變讓成長成為了一件可以瞬間完成的事。她用滿腔的熱情和專業的技術詮釋了青春的價值。

使命在肩,責任如磐,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8閱讀

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