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蔘和黃芪哪個補氣作用更好?

用戶3247083697750


一、人參的作用功效

人參自古譽為“百草之王”、“滋陰補生,扶正固本”之極品。人參具有補充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益腎助陽、補氣生津、安神益智、扶正祛邪、保護肝臟、提高記憶力、抗疲勞、抗衰老、抗病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等症。

二、鮮人參與幹人參區別

鮮人參和幹人參的作用功效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是鮮人參相對營養成分損失少,但不易於保存,保存不當很容易發生黴變。所以人們常用來泡酒或者曬乾、烘乾。

三、人參禁忌

人參性溫,實證、熱證、溼熱內盛及正氣不虛者忌服。孕婦,嬰幼兒慎用,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四、黃芪的作用功效

黃芪的功效是補氣昇陽,益衛固表,利水消腫,託瘡生肌。現在研究表明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作用。 黃芪用途廣泛,一般可以炒熟或者炮製來增強其藥用。經過加工後都有哪些不同呢?

五、生黃芪與炙黃芪的不同之處

1、生黃芪,有益氣固表、利水消腫、脫毒、生肌的功效,適用於自汗、盜汗、血痺、浮腫、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症。

2、炙黃芪長於補氣生血,適於肺虛氣短,氣虛血弱,氣虛便秘,醫生常常給“中氣不足,臟器下垂”的患者使用。

六、黃芪禁忌

黃芪既會加重上火的症狀,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 起、無汗、食積內停、熱毒熾盛者均不宜用。陰虛者不宜食用。黃芪性味甘、微溫,陰虛患者服 用會助熱,易傷陰動血。溼熱者不宜食用。溼熱的患者服用容易滯邪,使病情加重。嬰幼兒禁用。孕婦慎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經過以上介紹,大家可以看自身是哪種症狀或者體質來進行選用。

★本文由中醫藥師編寫,若有幫助,請點贊支持!

胃腸肝膽外科曾醫生


黃芪和人參都是補氣效果很好的藥,在臨床上也經常相須為用,補氣效果各有各的長處,究竟誰的補氣效果更好呢,下面主要從功效主治,臨床應用等方面來分析一下:

黃芪的功效主治以及臨床應用

1、黃芪有補氣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託毒之功。

2、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兩點:

①脾氣虛弱引起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虛中氣下陷引起的久洩脫肛,子宮下垂。脾虛水溼運化不正常引起的水腫。

②肺氣虛弱引起的久咳,氣短,神疲乏力,表虛自汗。

人參的功效主治以及臨床應用

1、人參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之功。

2、在臨床上主要用於以下幾點:

①因久病,大病或久汗,大瀉引起的元氣極其虛弱的危重病症。

②脾氣虛弱引起的倦怠乏力和食少便溏,脾虛不攝血的失血等。

③肺氣虛弱引起的氣短,咳喘,聲低懶言等。

④心氣虛衰引起的心悸,胸悶氣短,失眠健忘等。

⑤腎氣虛不納氣之氣短喘促以及腎虛陽痿等。

⑥熱邪損傷體內津液引起的口渴,煩躁等。

至於哪個補氣效果更好則要因人而異

1、對於久病大病術後或年老者用人參補氣效果更好。

2、對於年輕人,平時日常保養泡茶則黃其效果最好。


希望以上介紹對您有所幫助,如有不當之處請指正。我是從事中藥相關工作10年的執業中藥師,希望瞭解更多的醫藥養生保健知識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健康醫藥養生匯


健康醫藥養生匯


歡迎閱讀!請點擊關注,分享合理用藥,安全用藥常識。

人參不但能大補元氣,壯生命之本,還有固虛脫,補虛損,生津止渴,安神的作用。所以,在中醫臨床中,常用於男女一切虛證,以及陰陽氣血不足之證的治療。被譽為治療虛勞內傷第一要藥。因為有強大的補氣力量,所以人參能救治氣虛欲脫,脈微欲絕的危證(代表方劑為獨參湯)。與附子同用,可治氣脫亡陽證。對脾肺氣虛所致的脾胃虛弱,證見食少便溏,倦怠無力,面色萎白,以及肺氣虛所致的咳喘無力,自汗脈虛,易感風寒,都有很好的療效。人參還有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對熱傷氣陰,身熱煩渴,以及氣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也有很好的療效。



黃芪和人參一樣,也有補脾肺之氣的功效。但黃芪補氣功效主要為益氣固表,補氣昇陽。在中醫臨床中,主要用於肺氣不足所致的久咳虛喘,衛氣不固。脾胃虛弱所致的食少便溏,倦怠無力。中氣下陷所致的內臟下垂,衛氣不固所致的自汗等症的治療。另外,黃芪還有利水消腫,託瘡生肌的功效。

從以上兩藥補氣作用來看,兩藥都有補脾肺之氣的功效,都可治療脾肺氣虛之證。也正因為如此,人參與黃芪常配伍使用,以增強補脾肺之氣的功效。但人參大補元氣,固虛脫,補陰陽氣血不足的作用,黃芪卻不具備。所以,人參與黃芪就補氣的作用來看,人參的作用更強,也更全面。

謝謝閱讀!


三七8113


你知道人參和黃芪哪個補氣的作用更好嗎?

認識是寶 2019-01-08 19:19:32

相傳,在2000多年前有一位善良的老人名叫戴糝,因為這位老人雖然形體消瘦,面肌淡黃,但是他為人厚道,待人謙和,還善於為當地的老百姓治療疾病,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為“黃耆”。 有一次為了救一個病危的兒童,他不顧風險上了高山去採一種可以補虛的藥,不料一失足而墜崖身亡。老人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便將老人採回來的那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並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而且在民間廣為流傳。”這黃芪,又名綿芪。

黃芪和人參均屬補氣良藥,但是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人參,一名人銜,一名鬼蓋。味甘微寒,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救逆,常用於虛脫、休克等急症,效果較好。單是獨參湯就能治療元氣欲脫,婦人血崩。症見突然出血不止,大汗出,面色蒼白,氣短脈微等。

而黃芪雖然也以補虛為主,但是藥力沒有人參大,常使用於體衰日久、言語低弱、脈細無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氣變化就容易感冒,中醫稱為“表不固”,可用黃芪來固表,常服黃芪可以避免經常性的感冒。


認識是寶


人參和黃芪都為補氣藥,個人覺得人參在補氣方面作用更強,因為中醫有一味湯劑名--獨參湯,即使用大劑量的人參,煎水,治療氣脫證。

但是二者除了補氣作用外,各有千秋,可以結合輔症選擇用藥

人參

性味甘、微苦,微溫。

歸脾、肺、心經。

功能主治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用於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黃芪

性味:甘,微溫;

歸肺、脾、肝、腎經;

功效補氣固表、利水退腫、託毒排膿、生肌

用於氣虛自汗盜汗;肺脾氣虛證,咳喘日久,氣短神疲,痰雍於肺無力咯出;氣虛衰弱,倦怠乏力,或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等證;下肢水腫;創口久治不愈

希望回到對您有所幫助!


南方健康


人參和黃芪都是補氣的上品,說說它們不同處,

黃芪在中醫裡呢補的上焦,也就是心脾虛,

人參補的下焦,腎臟,

一般的產婦氣血虛,都是人參為主加黃芪在加點補血養血的中藥煲湯,

如果兩者要評出個高低,我選人參,為什麼呢,人參補氣會動,就是排氣,別的補氣藥材是沒這個功效的!


以參交友


人參具有補氣救脫,補氣健脾,生津止渴,寧神益智的功能。人參一般用作氣虛欲脫之急危重症單用本品或者跟附子一起,可以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回陽救急湯就是代表有附子,人參,白朮,茯苓,陳皮,乾薑,肉桂,五味子,甘草,半夏。回陽救急,益氣生脈。

整體來說人參補氣更快更猛,適用於危急重症。再者價格昂貴。

黃芪具有補氣昇陽,益衛固表,益氣利水,託毒排膿的作用。用於治療氣虛,倦怠乏力,食少,便溏。氣虛下陷。價格也比較平民化,因此更多的補氣時候就用黃芪,白朮,黨參配伍。

綜合起來就是人參黃芪都有補氣作用。人參側重於急危重症的回陽救逆,黃芪側重於一般氣虛的補氣作用。另外兩者也是可以一起配伍的,增強補氣效果。





名老中醫養生匯


其實人參和黃芪都是常用的補氣藥物,具體來說都有補益肺氣、補益脾氣的作用。在很多處方當中,他們都是同時出現,有協同加強補益脾肺的作用。

比如我們最常用的“補中益氣湯”就有黃芪、人參,有補中益氣,升舉清陽的作用。可治療脾虛、中氣下陷導致的久瀉、子宮脫垂、脫肛、胃下垂等病症。

黃芪、人參可以治療肺氣虛弱的病症,比如一些慢性肺病,如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常常表現為活動後,心累、氣促、乏力、懶言少語、自汗等等。

另外對於血虛證或脾虛導致不攝血的出血證,也可以用到人參或黃芪,有補氣攝血的作用。如歸脾湯。


求醫生不如求自己


人參在滋陰補氣方面作用較好,黃芪在溫陽補氣方面作用較好。補中益氣湯,裡面既有人參,又有黃芪,就是從陰陽平衡的角度出發,補中益氣的。


52939687374


人參補宗氣,黃芪補中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