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包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密探零零發


包拯作為北宋時期名臣,其鐵面無私、執法嚴明的形象廣為流傳,其出淤泥而不染、不附權貴的高貴品格千古流芳。但話說回來,包拯時期的北宋官場,就已經腐化嚴重,包拯的為官做派似乎顯得不那麼合群,但他卻做到了正三品大員的位置,並在任上壽終正寢。而隨著包拯墓的發掘,發現其頭骨汞含量超標,這又為其人生結局增添了疑雲!



包拯生平

包拯是天聖五年(1027年)的進士,時年二十八歲的包拯踏入仕途首任官職是大理評事,這是朝官大理寺的屬員,秩正九品,職責為出使推按,參決疑獄,這說明包拯是正經八百的司法系統科班出生,所以文藝作品裡大肆渲染其斷案的手段並非空穴來風,其為官生涯也多次任職司法系統。在出任建昌縣、天長縣知縣的基層鍛練裡,包拯初涉財政、民政,這也為其為官生涯打下良好的政治基礎。



“徙知端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

慶曆元年(1041年),包拯升任端州(廣東肇慶)知府,此任上,包拯對端州硯臺經濟進行了全面整治,徹底解決了端州地方上貢硯臺於朝廷時的貪腐問題,為端州產硯臺的人民減輕了經濟壓力。兩年之後,回京為殿中丞,同年被舉薦為監察御史裡行,改任監察御史,正式踏入監察系統,品階也升至從七品。隨著官階的提高,包拯也開始上疏獻策,如充實邊境守備、懲治貪腐官吏、廢除按察使等。但包拯畢竟官卑言輕,所提之策多數流產,未得到朝廷的重視。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謂拯曰:雄州新開便門,乃欲誘我叛人,以刺疆事耶?”——《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

直道慶曆五年八月,包拯迎來了為官生涯的一個轉折,朝廷以他為契丹正旦使出使遼朝。宋遼之間雖屬澶淵之盟後的和平時期,但遼以上國自居,宋遼外交上長期羞辱宋使,這個差事並沒有人願往,而包拯忍辱負重,完成了出使任務,並在回國後提出一些邊境守備的建設性意見,受到朝廷認可。於是官升至三司戶部判官,隨後又出任京東路轉運使、陝西轉運使、河北路轉運使、皆為從三品官階。宋朝的轉運使不僅掌一路財賦,並賦予了監察地方官吏的職權,在位秩上還要高於府、州行政長官,故而包拯在任諸路轉運使期間,大肆彈劾腐敗官員,調整賦稅弊端,讓利於民,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表現出了頗佳政績。


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包拯正式迴歸中央系統,權知開封府,也就類似於我們說的京兆尹,並遷升右司郎中,從三品的官階,這是包拯因保舉官員受累貶為從六品後復任,故而沒有另做提拔,只是官復原階。這個權知開封府也只是代理工作,總共任職一年半,並非文藝作品裡的認知形象,再者京畿要地,也沒有那麼多驚天大案需要辦理。但包拯在任期間整頓吏風,改革訴訟制度,為民眾申冤提供方便,京城皇親國戚“凡以私人關係請託者,一概拒絕”,展現了鐵面無私的一面。


嘉祐三年(1058年)六月,升為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雖迴歸中央,官階依舊為從三品。但上達天聽,更方便向皇帝上疏獻言,其中就包括勸宋仁宗立儲問題,按理說朝臣不得插手皇帝家事,當仁宗問及包拯該立誰為太子時,包拯則表現出了政治智慧,向仁宗坦言皇帝家事外臣無權建議,只是牽扯國本,自己的子嗣先於自己亡逝,並無不臣之心,這也贏得了仁宗的肯定。

“後世子孫仕安者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者,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層東壁,以詔後世。”——《包拯家訓》

嘉祐六年,包拯升任給事中,任三司使,後拜樞密副使,正三品官員。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工作時,突然得病,同月二十四日病逝,終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臨弔唁,併為頌揚包拯一生清廉、竭心為民的功績,為其輟朝一日,後又追贈禮部尚書,諡為“孝肅”。



包拯墓的疑雲

“拯性好剛,天姿峭直,然素少學問,朝廷事體或有不思。少有孝行,聞於鄉里,晚有直節,著在朝廷。但其學問不深,思慮不熟,而處之乖當,其人亦可惜也!”——歐陽修

包拯不管是為官還是為人,皆清正剛直得近乎執拗,甚至不近人情,這在北宋時期的官場上可以說與眾不同,也可以說不合群,故而在朝政之上得罪人的事沒少幹。一些細節來看,包括歐陽修這樣的名臣,在包拯“蹊田奪牛”的事件上也使過小動作,向宋仁宗彈劾包拯私心過重,貪圖三司使的肥缺。此事雖小,但能看出朝政之上包拯的人緣並不太好,歐陽修對包拯的評價則是除了剛正不阿,沒什麼才幹。司馬光也說過“拯為長吏,僚佐有所關白,喜面折辱人”,這麼直男的官員想必也引起諸多官員甚至一些皇親國戚的記恨。


“拯性峭直,然奏議平允,常惡俗吏苛刻,務為敦厚”。——李燾

南宋史學家李燾曾說包拯是個直性子,遇到一些時弊總喜歡上疏直言,但其無大才,上疏所言之策皆平淡無奇,不是解決問題的良策,又不懂為官之道,所以用敦厚來形容他。倘若一個皇帝,遇到一個剛正不阿,官員裡口碑不太好的下屬,成天上一些不切時弊的摺子,想想也是挺煩人的。所以上至皇帝,下到同僚,有沒有人想除掉這個人呢?這也不得不引起人們的深思。再者,包拯是北宋嘉祐七年五月十三日發病,五月二十五日逝世,從發病到亡故只有13天,結合包拯的為官做派,不得不引起很多人的懷疑,包拯是正常死亡還是服藥後被毒死?


包拯墓的發掘,首先解開的是包拯的形象,按照其骨骼推測,包拯高大偉岸的形象徹底被顛覆,專家推測出他的身高只有1.65米。其次根據對包拯頭骨的鉛、汞、鐵、鈣等微量元素的檢測,結果是砷等有毒元素均比現代人頭骨中含量低,因而認定不是藥物中毒死亡。但是,在包拯頭骨中汞含量為0.14,比現代人的含量高,這一點倒是引起了眾多猜測。

現在主流的說法是由於包拯家屬當年為了保存其屍體而遺留下來的。因為包拯是死於五月,天氣炎熱,包拯墓誌中又記載了其屍體是從河南開封運至安徽合肥,按照古人保存屍骨的習慣,在炎炎夏日,他們可能是在棺內放入了大量的硃砂,下葬時也未曾將硃砂取出,故而千年滲透,導致包拯頭骨中的汞含量超標。這一點解釋看似合理無誤,但如果是存有硃砂,為何不對棺木內取樣檢測,以便更為確鑿?

綜上,作為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的清廉官員代表,包拯的事蹟廣為流傳,雖然正史中的包拯並沒有那麼多精彩的斷案奇聞,但他為官一生留下的高貴品質值得後世敬仰。其結局我們更相信是壽終正寢,而不是亡於小人之手。

參考資料:《包公墓誌銘》 、《名臣碑傳琬琰集.卷四十五.包孝肅公拯》、 《宋史.卷三百一十六.列傳第七十五》、《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百六十》


棍哥觀史


包拯,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下面簡單介紹一下他的生平及結局。

包拯生平

包拯,北宋名臣。

孝子包拯

公元999年(宋真宗鹹平二年),包拯出生。公元1027年(宋仁宗天聖五年),28歲的包拯考中進士。本來,他被授予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但因父母年邁,他請求改在家鄉合肥附近就職,改任和州(今安徽和縣)監稅。不久辭官回家,照顧年邁的父母,直至父母去世並守喪期滿後,他才在1037年(景祐四年)赴京任天長知縣。

屢獲升遷

公元1041年(慶曆元年),包拯任端州(今廣東肇慶)知府。他一改過往知府斂取大批硯臺供奉權貴的做法,只製造滿足進貢數量的硯臺。

公元1043年(慶曆三年),包拯入京擔任殿中丞,後擔任監察御史。在此期間,他曾建議操練軍隊、充實邊境守備,又提議被廢黜的貪官不得做官。

公元1045年(慶曆五年),包拯擔任契丹正旦使,出使遼國。回宋後,根據在遼國的見聞,他再次建議朝廷挑選合適的將領守邊。

此後,包拯又先後擔任京東路(今河南商丘)轉運使、河北路轉運使、天章閣侍制、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揚州知州、廬州知州等職,多次建言朝廷充實邊境、選用人才、施行法治。

開封知府、御史中丞

公元1055年(至和二年),包拯因推薦官員失誤,被貶官。公元1056年(嘉祐元年),包拯擔任權知開封府,此後升任右諫議大夫、權任御史中丞。在此期間,他處理了多起涉及權貴的案件,執法公正嚴明,頗得民心。他還曾建議朝廷早立太子、節儉勤勉。

包拯結局

公元1062年(嘉祐七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時,突然得病。農曆五月二十四日(1062年7月3日),包拯因病去世,享年64歲。宋仁宗親自弔唁,並輟朝一日,追贈其吏部尚書,諡號“孝肅”。

包拯因其公正廉明、剛正不阿,在當時和後世獲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後來,人們對他的事蹟不斷進行加工,演繹出眾多傳聞和故事,使得包公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具代表性、也是最為著名的“清官”。


感謝您觀看燕過紫禁城的原創回答。歡迎您關注燕過紫禁城的頭條號,瀏覽更多原創的文史類文章。謝謝!


燕過紫禁城


包拯生於公元999年,是廬州人,也就是現在的合肥人。他在公元1027年,中了進士,被任命為建昌縣令(今江西永修),但是包拯考慮到父母年紀大了,需要人照顧,就向上面請求,希望能在家附近的縣就職。

上面也同意了,改任和州(安徽和縣)的監稅,他的父母還是不希望他離開,包拯只能辭去官職,在家照顧父母。

過了幾年,包拯的父母都去世了,包拯就給他們守喪,一直到公元1037年,包拯才入京聽從分配,擔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

公元1041年,包拯擔任端州(廣東肇慶)的知府,而我們知道端州有一種特產,那就是文房四方中的硯臺,而以前的知府,就會利用這一點,拿了很多端硯,用來送人,而包拯只保證進貢的數量,自己一個硯都不拿。

公元1043年,包拯被調入京,擔任監察御史。公元1045年,包拯做為使者,出使大遼。公元1046年,擔任京東路(今天河南商丘)轉運使,轉運使相當於太守,也就是一路的最高行政長官。

公元1048年,包拯擔任河北路(河北大名)轉運使。公元1050年,包拯被任命為天章閣待制,可參與政事。

公元1052年,擔任龍圖閣直學士,所以包拯也被叫做包龍圖。公元1055年,包拯因為推薦的人犯錯受到牽連,被貶知池州(安徽池州)。

公元1056年,知江寧府(江蘇南京),十二月,擔任權知開府府,包拯並不是開封府尹,而代開封府尹,開封府尹由親王擔任。

公元1058年,擔任御史中丞,為監察院的長官。

公元1059年,擔任三司使的張方平,因為一些過錯被包拯彈劾,接任的宋祁又被包拯彈劾,就由包拯代行三司使,而這個三司使管著度支,戶,鹽鐵,也就是相當於後來的戶部尚書。

歐陽修說:包拯,這個是別有所圖呀。包拯聽說之後,拒絕擔任代三司使,但是宋仁宗不允許,過了很後,包拯才擔任代三司使。

公元1061年,包拯成為三司使,不久,成為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公元1062年,包拯在任上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追贈禮部尚書。

總的來說,包拯的結局,還不錯,做到了樞密副使。


歷史簡單說


一、生平簡介

包拯(999~1062),北宋官吏。字希仁,瀘州合肥縣(今安徽合肥)人。初舉進士,授建昌知縣,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堅辭不就。及雙親亡,方 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斷,頗有政績。旋升監察御史,主張練兵選將,加強邊防,反對歲賂契丹。後歷任三司戶部副使、天章閣待制、知諫院、龍圖閣直學士,又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開封府等。 在朝時,素性剛毅,不阿權貴,數論斥權幸大臣,上書仁宗明聽納,辨朋黨等;在地方則執法嚴峻,平冤獄、抑豪強,故貴戚宦官無不憚懼,為之斂手。民間稱之為‘’包待制‘’,‘’包龍圖‘’,京城內傳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拯一生清正廉明,鐵面無私,堅持正義,打擊豪強,善斷疑案,任百姓訴冤,務得真情。鋤豪強,罪奸枉,獎節義,申冤曲,一介不取,鐵面無私,童稚婦女,群知大名,呼為‘’包青天‘’。 後官至樞密副使,死後追贈禮部尚書(從一品),諡號“孝肅”,後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二、包拯家訓

‘’後世子孫仕宦有氾濫者,生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

包拯的這則家訓,不是臨終遺言。生前,他就刻石告誡。 它不僅僅令包拯家族,同樣讓非包氏的後人驚心動魄,肅然起敬。

翻開史書,若排序清官系列,敢保證包拯能穩居前三名,就在宋朝當時,人們都說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其實這都反映了廣大群眾對這兩位賢臣名將,為民除害,保家衛國英雄事蹟的熱愛、崇敬之情。特別是‘’包青天‘’早已成了清官的代名詞。

三、一門榮耀

包拯垂譽至今,稱頌不衰而歷久彌堅,其在百姓中的口碑更高大,更偉岸。

那麼包拯莊嚴肅穆的家訓,對其子孫的影響又如何呢?

夫人董氏只生獨子包繶,早亡無後。如夫人孫氏生個男孩,名包綬。長媳崔氏收養一子,名包永年。崔氏因使包拯後繼有人,受到了宋哲宗的嘉獎,其嘉獎令就出自大文學家蘇東坡之手。

包綬、包永年都做過洲縣官。 包綬‘’生平清苦守節,廉白是務,遺外聲利,罕有倫比。‘’其四十八歲那年,赴任譚洲通判,在路途中病故。1973年考古時,清理包綬墓,誠如史籍所載,僅從墓中取出墨硯、印鑑、碗罐等這些極簡單的遺物。包綬夫人文氏,是當朝副相文彥博的小女兒,身世顯赫,卻也是‘’賦性寡慾,常不如葷,以清靜自將‘’,嚴格遵循包拯家訓。 包永年曆任縣主簿、縣尉、縣令等職,‘’凡厥蒞官臨事,廉清不擾。‘’死後,清理他的財物,‘’了無遺蓄‘’。 他們做到了一世清貧,兩袖清風,與那‘’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貪官汙吏,真乃天壤之別! 做官做到了如此清廉,包氏門風如此清白,怎能不令人感嘆和敬畏!

四、千古流芳

俗話說,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包拯能青史留名,這乃是人生之最高境界,是其無與倫比的最美好之結局!

那麼關於包拯自身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據《宋史-包拯列傳》載:‘’…遷給事中,為三司使。數日,拜樞密副使。頃之,遷禮部侍郎,辭不受,尋以疾卒,年六十四。贈禮部尚書,諡孝肅。‘’

這是正史的說法,諡號‘’孝肅‘’二字,是宋仁宗對包拯忠孝一生的高度肯定和評價。所謂‘’疾卒‘’,就是病故。

當然還有其它的說法,如在包拯墓誌銘上有這樣話:”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 就是說包拯從發病到死亡,只過了十三天的時間,是什麼病來者迅猛。這些都給包拯的死亡添上了疑問。包拯在世之時,得罪了不少貪官汙吏,有沒有被害的可能?

為了解開這個謎團,現代專家對包拯的遺骨進行了研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與安徽省博物館等單位合作,對包拯遺骨進行了研究。發現包拯遺骨中鈣、鐵、汞元素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高,而砷和鉛的含量均比現代人骨中的含量低或相近。 因而通過綜合分析,得出結論基本上是正常死亡,但也不排除被毒斃的可能 。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雖然經過千年歷史大潮的洗禮,但包拯傳奇的一生,在人們心目中還是那麼崇高和偉岸,‘’包青天‘’三個字,字字千鈞,震聾發聵,千古流芳!


手機用戶德友之書齋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上世紀80、90年代,港劇《包青天》風靡全國,但包青天的人氣絕不是靠這部電視劇才有的,早在數百年前,在戲曲、說書界,包拯是當仁不讓的超級IP名人,他的影響力無與倫比,即便是大字不識一個的老太太,也知道包拯包青天的故事。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廬州自古是才子之鄉,包拯就是廬州走出來最著名的才子,也是合肥人民的驕傲。

影視劇中的包拯,是個黑臉大漢,但現實中的包拯文采斐然,他在宋仁宗天聖五年靠自己的本事考中進士,迎來了一個光明的前途。

儘管一開始因為母親去世,包拯沒做幾天官,就回去丁憂了,但包拯重返官場後還是很快引起皇帝注意,成為出類拔萃的人才,提拔速度很快,他先後任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陝西、河北路轉運使,三司戶部副使,知諫院,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後來又先後知瀛州、揚州等諸州,可以說從中央到地方的施政經驗都很豐富。

包拯任職經歷中最重要的一段是他“權知開封府”期間,我們看到關於包拯的影視和民間故事基本都發生在他任“權知開封府”期間,至於後來的權御史中丞、三司使、樞密副使,贈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要麼是虛職虛銜,要麼就是影響力不夠大。

包拯一生剛正不阿,對皇親國戚也毫不留情,因此很多人嫉恨他,但包拯很受皇帝欣賞的器重,所以也沒人敢找他麻煩,包拯一生平安,未遇大災大難。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時任樞密副使的包拯正在辦公室上班,突然疾病發作,無法堅持上班,只好告病回家休養。

皇帝也很關心包拯的身體健康,派御醫給他看病用藥,但終於沒能挽回包拯的生命。第三天,包拯溘然長逝,終年六十四歲,宋仁宗親臨弔唁,為其輟朝一日。

由此可見,正史上真實的包拯包青天雖是急症病發,但死於病情,不算意外死亡,而是壽終正寢,六十四歲這個年齡在當時全國已是比較少見了。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中國歷史上的官員,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名聲,估計沒有任何一個可以高過包拯包公的。包公那一臉的黑,那圓睜的眼,那怒目而視的威武,那鐵骨錚錚的氣度,那無冤不申的公正,都是老百姓所熟悉、喜歡、敬佩和津津樂道的。

歷史上的包公一樣正氣凜然,一樣鐵面無私,只是,與戲劇不同的是,包公沒有審理過什麼“狸貓換太子”之類的皇家奇案,也沒判斷過陳世美和秦香蓮的家庭糾紛,即便如此,包公在北宋歷史上,仍然是一個著名的人物,正義的象徵,正史、野史關於他的記載十分豐富,他也是那個時代官員的楷模,更是老百姓爭相讚揚的清官。

包拯,安徽合肥人,進士出身,歷任天長知縣、端州知州、監察御史、三司戶部副使、池州知州、權知開封府、諫議大夫、御史中丞、給事中、三司使,官至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級別。包公一生,官場順利,步步高昇,達到了正義的理想與權力的遞進雙豐收,在高位上因病去世,終年64歲,朝廷贈禮部尚書,贈諡號孝肅,最終實現高位善終,結局非常不錯。

確實,在中國歷史上,沒有幾個清正而個性獨立的官員,有包公這樣順利的仕途,有包公這樣好的人生結局。包公從入仕做官開始,就堅持正義,一切為民,在任何一個崗位上,都做出了一個官員所能做的最好程度。

比如,包公任端州知州的時候,端州產硯,朝中大臣皆以得到端硯為榮,因此,端州的官員,便以此作為升官捷徑,打著納貢的幌子,以數十倍的數目徵收,然後拿著端硯去結交打點。包拯到端州後,卻有權不用,主動減輕農民負擔,自斷升官捷徑,當了三年知州,“歲滿不持一硯歸”,一塊硯都沒帶走,更沒去送人情。

又如,宋仁宗寵愛張貴妃,想提拔張貴妃的叔叔為宣徽使,包公時任監察御史,當皇帝提出這個動議時,包公立即反對皇帝任人唯親。過了一年,宋仁宗在張貴妃的軟磨硬泡下,又把提拔叔叔的議程提了出來,還是御史的包公又站出來反對,他說話激動,唾沫星還濺了宋仁宗一臉,硬是沒讓皇帝的提議通過。

再如,包公權知開封府時,負責審案。當時有一個規矩,老百姓不得直接到衙門遞交狀子,要由小吏轉呈。為了讓知府早點受理,許多人只好上下打點,疏通關節,往往贏了官司,輸了錢財。包公任開封知府,一改陋習,只開正門,讓老百姓直接上前陳述,老百姓既沒有了打點費用,又讓知府準確把握了案情,縮短了週期,一舉幾得。

於是,開封迅速流傳一句民謠:“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意思是打官司無錢疏通沒關係,有包大人呢!


帝國的臉譜


包拯是北宋著名的大臣,字希仁,是安徽合肥人,北宋天聖五年進士,考中進士之後的包拯,由於父母年紀大,擔心父母無人照料,便棄官回家侍奉父母,直到雙親去世,包拯守孝期滿,所以包拯在附近鄉里以孝出名。

景佑四年,包拯再次復出,任天水知縣,由於包拯一心為民,剛正不阿,所以政績相當出色,深受當地百姓稱讚。不久之後包拯就升任端州知州,端州出產一種名硯,是專門上供朝廷的貢品,但是開採極其不易,每年都有明文規定可以開採的量,當地官員為了討好上司,就經常私自擴大硯臺的開採量,這樣以來即不利於硯礦的保護,也加重了當地百姓的負擔,還使官場腐敗現象嚴重。

包拯到任後,一改過去的做法,堅決反對多收一塊硯,開採的硯都必須登記造冊,除了上供朝廷的,任何人不得以任何藉口,私自開採。這樣以來極大的減少了百姓的負擔,澄清了官場,包拯又一次得到了百姓的稱讚,其清廉之名遠近聞名。

之後的包拯平步青雲,其官位逐漸升高,最後任開封府知府,這個職位一般都是由親王或者極有名望的大臣擔任,因為開封是北宋都城,天子腳下,有無數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人情網極大,稍有事件就會牽扯到無數人的利益。但是包拯到任後,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拒絕任何人的宴請遊說,使京城風氣極大的改善。

包拯之後由任御史中丞,樞密副使等職,嘉佑七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處理政務時突然患病,宋仁宗得知後,專門派人給他送藥,然而僅僅13天后,包拯便去世,享年64歲,宋仁宗親自去弔唁,並且追封為禮部尚書,諡號“孝素”。

包拯一生廉潔,剛正不阿,他的一生是幸運的,遇到一個寬仁的皇帝可以包容他信任他,包拯一生取得的成就,離不開宋仁宗皇帝的支持和理解,一個朝代能有包拯這樣的清官,宋仁宗皇帝應該感到高興和自豪。正是這樣的君臣典範才有“華夏民族之文化,造極於趙宋”的說法。


一個老男人歷史


民間傳說,包拯最終倒黴在他兒子手裡

包龍圖很厲害,在北宋為臣期間,尤其是主政開封府時,日審陽夜斷陰,明鏡高懸執法如山公正無私。他的事蹟廣為傳頌,被陰陽兩界稱之為包青天。鑑於其豐功偉業,在包龍圖陽壽將近時,閻王天子傳話,將於某時某刻某地接引包龍圖入駐地府,封王銜,繼續為地府效力……

有了封賞自然高興,不過接引的時間和地點讓包龍圖很頭疼,倒不是時間地點有什麼問題,而是怎麼才能保障按時按點,如果時辰不對那是一切皆休,就像當年涇河龍王下雨,就因為有了丁點差錯,才在剮龍臺上走了一糟……

事情由自己去掌控,那一點問題沒有,可死後殯葬只有兒孫能辦,而自己的兒子包大實在是令人頭疼,放心不下

世上沒什麼十全十美,有道是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他包拯自身雖然公正廉明造福一方深受百姓愛戴,但對於子女教育方面,老包實在是失敗。他的兒子包大最喜歡和自己老爹對著幹,包拯讓他往西,包大鐵定往東,包拯讓他追雞,包大註定會攆狗……

平日裡到沒什麼,可這最後的關鍵要是錯過時辰辦砸了,那真就追悔莫及了。尋思很久,包龍圖最終決定反著來。臨終前,包拯鄭重的對著包大說,兒啊,我死後葬禮不一般,你需要置真假兩棺午時出城,真棺走南門,虛棺走北門,切記切記

這事情就出在了包大頭上

包大看著嚥氣反父親,尋思著,爹爹這麼鄭重,看來事情真的很大,我忤逆了爹爹一輩子,這最後的臨終吩咐,一定得順了爹的意……

到了出殯的那一天,包大真就沒出么蛾子,按照老包臨終吩咐做了

造化弄人,老包最終錯過閻王天子的恩賜失去神位,真的時間為子時出城,真棺走北,虛棺向南……

以上純粹民間傳說……


靈石蘊珠寶


包拯生前無畏彈劾權臣,在他的彈劾之下,30多名官員被免職,有些人認為包拯從發病到去世才一個多星期,可能是他生前得罪太多的權臣,別人報復他。

對於包拯的死一直是個謎團,直到1973年包拯墓被發現後,包拯之死謎團被解開,他的結局也迎刃而解了,那麼包拯到底怎麼死的,結局又如何呢?

包拯並沒有像電視劇裡說的那麼神奇,他在影視劇中是被誇大的,其實包拯任職30多年來,非常喜歡彈劾權臣,而且非常固執,往往不達目的不罷休。

包拯生於宋真宗二年(999年),宋仁宗五年(1027年)考中進士,最開始當了建昌縣知縣,由於要照顧年老的父母,所以辭去工作,直到父母去世包拯才進京聽選,任天長(安徽)知縣。由於政績不錯調去端州當知府,端州盛產硯臺,但是包拯卻沒有拿過一方硯臺回家。

公元1043年包拯入京任殿中丞,後改任監察御史,嘉祐六年擔任三司使,三司使是掌管財政大權的,只有皇帝的心腹才能擔任三司使,皇帝通過控制三司使來掌控財政大權。包拯於1062年病逝,時年64歲。

包拯非常喜歡彈劾權臣

包拯執法嚴格,為了打擊貪官,他彈劾販賣私鹽的按察使張可久。他彈劾次數最多的是轉運使王逵,說他不法奪取百姓錢財,又濫用酷刑,多數人被他殺害,王逵與宰相陳執中關係好,深得宋仁宗喜歡。但是包拯卻一點也不畏懼,連續七次上章彈劾王逵,多次彈劾未受到仁宗理睬,最後對宋仁宗說:

“今乃不恤人言,固用酷吏,於一王逵則幸矣,如一路不幸何!”

包拯剛正不阿,加上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性格,最終王逵被免職。

張堯佐是仁宗張貴妃的伯父,宋仁宗非常寵愛張貴妃,所以一直給張堯佐升官,一直升到三司使,包拯前後六次彈劾張堯佐,反對他留任三司使,他說張堯佐這個人沒有什麼才能,而且是后妃一族,權力太大,國家恐怕會陷入危險之中。由於包拯的不屈不饒,最終宋仁宗把張堯佐貶為宣徽南院使。除此之外,包拯還彈劾過宰相宋庠、大臣張方平、尚書宋祁等。

包拯是中毒而亡

包拯為官期間得罪不少權貴之人,他們會殺害包拯嗎?包拯的墓誌銘上面寫著:

嘉佑七年五月己未,方視事,疾作為歸。上遣使賜良藥,辛未,遂以不起聞

墓誌銘說包拯生病後,吃了皇帝賜的藥。其實大臣生病了,皇帝處於關心賜藥很正常,但是包拯吃了宋仁宗的藥並沒有好轉,而不久便去世了,為什麼呢?

考古學家和醫學家對包拯的遺骨進行研究,包拯的遺骨裡含有鈣、鐵、汞和砷。而汞和砷含量高於正常人,這兩種元素毒性很大,用來製作硃砂和砒霜,所以包拯很有可能是中毒,那這個下毒人是誰呢?

宋仁宗是善於納諫的人,包拯有的時候口水都快噴到他臉上了,但是宋仁宗還是願意接受包拯的建議,宋仁宗的度量在古代帝王中是非常罕見的,被歷史學家認為“守成賢主”。

宋仁宗前後有三個兒子都夭折了,於是他收養濮王趙允讓的兒子,想立他為太子,趙允讓是宋仁宗的堂兄弟。包拯極力反對,讓他把皇位還給趙匡胤。

趙匡胤是宋仁宗爺爺趙光義的哥哥,當年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的時候,就有人說趙光義的皇位來路不正。

所以包拯認為宋仁宗沒有孩子是天意,應該把皇位還給趙匡胤,沒想到包拯觸碰到了宋仁宗的底線,仁宗藉此良機下毒殺害包拯。

但是有的史學家認為防腐劑裡也含砷,古人可能用來防止屍體腐爛,還有種可能是包拯生前吃過含砷的食物。那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小龍談歷史


我們對包拯的瞭解大都是從戲曲中得來的,包拯因為生得黑,所以人送外號“包黑”。在歷朝歷代說書和戲曲藝人的演繹中,包拯是個鐵面無私、鐵骨錚錚、不徇私情的正義之身,威望極高,權力極大,手中有龍頭、虎頭和狗頭三口大鍘刀,誰違法亂紀就鍘了誰,不管他是高官皇親還是平頭百姓,《鍘美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歷史上真實的包拯果然如此威風嗎?

包拯是今天的合肥人,生活在北宋真宗和仁宗年間。包拯早年考中進士,先在地方做官,為官清廉,史書對此有所記載。後來包拯調任京都,屢獲升遷,先任龍圖閣直學士,後來擔任了權知開封府之職。開封是北宋首都,權知開封府就是臨時代理開封知府的意思,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代理市長。

包拯並不像戲曲裡描寫的那麼傳奇,他是一位規規矩矩的政府官員,一生中沒有什麼很大的作為,職務也不是十分高,直到晚年才擔任了樞密院副使。宋代的樞密院是國家最高軍事領導機關,相當於現代國家國防部,北宋重文輕武,負責人一般由文官擔任。

包拯畫像

宋仁宗嘉佑七年(1062年)五月,包拯在樞密院辦公時突然發病,當月去世,享年63歲。包拯死後被朝廷追贈為禮部尚書,諡號孝肅,仁宗皇帝親臨致祭,也算是享盡哀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