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時,張幼儀為何不要贍養費?

統治心靈


吳秀波若混在民國,可能都算有情有義的丈夫。那個年代,文人不離個婚,都不好意思談詩論文,遂有一大幫“前妻”被“大文豪”們半路拋棄在人生荒野。朱安、孫荃、張瓊華、唐玉鳳等等都是,下場都冷冷慼慼慘慘兮兮。

(圖:影視劇《人間四月天》裡,黃磊、劉若英演繹的徐志摩與張幼儀)

在這份不幸的 “群芳錄”之中,張幼儀可能是個罕見的例外。這位徐志摩的原配,像塊抹布被詩人扔在一邊之後,反倒振作起來,將自己的生活的經營的有聲有色,甚至前半生的不了之情,半老了自己再訂不誤,真正揚眉吐氣。

不得不說,徐志摩也真是個人才,遇上的三個女人,都是不得了的角色。連他正眼難得看一眼的寶山鄉下前妻,都這麼強大。


徐志摩與張幼儀的婚姻,是舊時代媒妁之言的產物。他們之間婚姻未能始終,核心原因還是在於徐志摩的詩人性情,喜歡浪漫、新鮮、刺激、浪花浮蕊般的男女情感。張幼儀不能滿足他的這種需求與期待。

(圖:結婚前後的張幼儀)

總體而言,張幼儀是個很傳統的女性,而徐志摩是個整天琢磨著新式花樣的人,他們的不和,關鍵當在“性格不合”。論文化水準,他們差距其實並不太大,常理上並無不可逾越、無法消融的隔閡。

要知道,徐志摩固然是滿腹經綸的海歸,但張幼儀也不是大字不識的村婦。她家世很了得,乃寶山名門,其中兩個哥哥張君勱、張嘉璈都是民國文政界叱吒風雲的一時豪傑。論相貌,至少也是中上,眉清目秀,是典型的大家庭小姐;從小也受到新式教育,性格更是溫婉賢惠,所以嫁到海寧徐家後,備受公婆的喜愛。

1922年,22歲的張幼儀,正懷著第二個小孩,徐志摩提出離婚。在後來的回憶文章中,張幼儀說本想尋死,並且打胎。是她二哥張君勱聽聞去電阻止,留下16字,“萬勿打胎,兄願收養。拋卻諸事,前來巴黎”,張幼儀方打消念頭。生下孩子第7天,張幼儀被迫簽字離婚。徐志摩沒法挑出她任何一個毛病,信中只說人當追求“真幸福”“真戀愛”,也因此備受社會輿論的指責。

而且,更為奇怪的是,她的孃家兄長並沒覺得有什麼,和徐關係依然密切;反倒是徐家,反應非常激烈,徐父徐申如甚至不惜斷絕父子關係,以停止資金援助相威脅——這也使得後來的徐志摩經濟非常困頓,需要三地五所大學兼職,最後也死在機難上。

至此,徐志摩算是被自己老父掃地出門——雖然徐申如遺囑中其實是給他留有一份的,“淨身出戶”。而張幼儀沒有離開徐家,在徐家既是兒媳,也被當親生女兒善待。大概是被徐志摩看不起受到刺激的緣故,她反倒振作起來,走出家門,留學德國,甚至辦起了服裝公司。

有孃家的經濟支柱,有徐家的財富保障,加上她自己後來掙錢能力也好,張幼儀從此開始了女強人的創業生涯,後半生不僅衣食無憂,甚至可說是風平浪靜綽有餘裕的。在53歲時,她還再度找到了自己的愛侶,有著美滿的晚年。


也因此,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時,不僅兩個兩個孩子自己撫養——雖然小兒三歲時還是夭折了,也沒有提出要徐志摩的任何贍養費。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張本身性情就是隱忍又要強的,還有一個更為實際的現實因素,在於她那時根本不缺錢,窮的是徐志摩。從這些事實看,當年的徐志摩鄙視她,當面說是“鄉下土包子”,絕對是有眼無珠小看她了。

正是這位“鄉下土包子”,心在被自己所愛的丈夫刺傷的支離破碎後,從此邁出閨閣,走上社會,不僅成為中國第一家女子商業銀行的副總裁,成功經營出民國時代著名的雲裳女子時裝公司;而且,為他撫育兒孫長大成才,為他的雙親養老送終,為他蒐羅並在臺灣出版了詩文全集。

張幼儀1988年在紐約去世。謝世前幾年,她曾以口述的形式,跟侄孫女張邦梅講述了她不無淒涼但更多自豪的一生,是為有名的《小腳與西服一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一書。

(圖:徐志摩兒子徐積鍇與妻子年輕時代。徐1918出生,後為工程師,據說現還在世,居住美國,有一子三女,遂永為美國人了)

對於徐志摩,張幼儀始終沒有記恨。她還說,她要感謝徐志摩和她離婚,使她有可能成為獨立的另一個人。她唯一吐露過的一句重話,只是輕嘆,“文人就這德性”。

19,1,23,晚,閒談幾句


劉愚愚


這個問題,需從幾個方面來說明:

一,當徐張二人離婚後,張幼儀獨自在德國呆了三年,學習德語和幼兒教育。在這期間,徐志摩的父親每月都會寄錢給她,讓她在經濟上沒有了後顧之憂;

二,當時張幼儀的兄弟也在歐洲深造,而張家兄弟,後來都是民國時期擲地有聲的人物,而張幼儀即使與徐志摩離了婚,張家兄弟都與徐相處甚好。離婚前後張幼儀都幸而可求助於兄弟,不至於在異國他鄉孤苦伶仃,所以就算徐父不寄錢給她,她也有兄弟可以依靠;

三,因為徐父極力反對徐志摩離婚,曾一度控制甚至斷絕對徐志摩經濟上的供給,徐家雖然富甲一方,但掌握經濟支配大權的是父親徐申如,即便徐志摩想給,也沒有錢;

四,離婚後,張幼儀並沒有完全脫離徐家,徐父將張幼儀認作女兒,徐母逝世張幼儀就是以女兒身份為之操辦了喪事,反而沒有陸小曼什麼事。徐父晚年都由張幼儀照顧,由於這個原因,又因為兒子阿歡的原故,徐家的家業後來還是慢慢由徐父交給了張幼儀。正是在這個基礎上,張後來創辦了雲裳製衣公司,並投資了股票、染料、棉花、黃金等,賺到了錢,後來連徐志摩都找她借過錢,當她掏錢給徐志摩的時候會說:這是你爹的錢,給足了他面子;

五,因為自家兄弟們無比器重徐志摩,沒能留住丈夫,張幼儀心裡是愧疚的,而她自己也曾自認為,在徐志摩的幾個女人中,她應該是最愛他的,所以即便被拋棄,她也不會提任何要求。

張幼儀以離婚為節點將自己的人生分為兩個階段,她說,去德國前她凡事都怕,去德國後一無所懼。在這個問題上,如果不是離婚,她可能永遠無法成長,無法找到自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意思的是,張幼儀有位親戚在《我認識的張幼儀》一文當中描繪了她近距離接觸下的這位女強人,她對張幼儀的印象不那麼好:不守信用,對人亦不信任,講究禮數、盤算小氣。作者委婉地說:我不希望張幼儀的缺點讓太多人知道,她是個能幹的人,也基本是個正直心人,只是她太計較,太精明瞭,精明過分就顯得人情味不足。

也許吧,但不精明,怎麼能在世道顛簸時的商場闖出一片天地?至於人情味,那要看她對誰了,至少對徐家三代人,她是仁至義盡的。



易曼荼


張幼儀是個很有骨氣的女人,她也愛徐志摩,為了徐志摩她學習,她上進,可是徐志摩卻被林徽因把魂都給勾走了。她在乎的不是錢,她本身也不差那個錢,她想要只是徐志摩的愛,哪怕只有一點點她也心滿意足了,可是徐志摩就是一點都不願給她,即便是兩人有了孩子,在徐志摩眼裡也只是履行父母交給他的任務。這是一場很大的悲劇,對於與徐志摩來說,他也是不幸的,如果沒有張幼儀,林徽因的五個姑姑不會那樣強烈的反對,林長民也不至於灰溜溜帶著林徽因回國,徐志摩很可能在英國就已經和林徽因走到一起了,也不會有後面被梁啟超打時間差鑽空子的事情。


都察院左使


張幼儀二哥和四哥都特別優秀的人,張幼儀家庭條件好,她還在外國,籤的離婚,那時她二兒子還出生沒多長時間,徐志摩喜歡林徽因,為了林徽因和張離婚了,張幼儀滿腦子都是孩子剛出生就沒父親在身邊,徐志摩跟張幼儀離婚做的可不像大詩人做法,這個離婚也成就了張幼儀女強人,有事業,小孩子最後也死了。徐志摩也沒有和林徽因成,反到和梁思成成了一家,


泡沫65599


徐志摩的父親是反對兒子和張幼儀離婚的,所以後來徐跟張離婚,徐的父親把家產給了兒媳張幼儀和孫子,徐志摩沒有得到家產。


水塘茅屋


張幼儀和徐志摩離婚,徐志摩的父母完全站在張幼儀這邊,那時候的徐志摩,根本就沒能力也給不起撫養費


寒星Venus


對張幼儀來說,她內心很鄙夷徐志摩在自己最無力的時候拋妻棄子,她根本不想要徐志摩的錢。其次,徐志摩因為和張幼儀離婚,引起家裡不滿,家裡已不大給他支援,加上平時用度大,徐志摩本身開始捉襟見肘。最後,張幼儀知道,憑藉自己的努力,撫養孩子的費用她一定能賺的回,實在不行,還有張家這個龐大的家族做支撐。


鷺島行舟


都說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張幼儀太瞭解徐志摩了。渣男都是被好女人慣壞的,不過老天是再公平不過的了,人欺天不欺,最後老天已經把答案都告訴了大家。


石詩師


大是大非面前有氣節,不要贍養費是對的,徐志摩還她和孩子都不要了,張要他的錢又什麼用,眼珠子都沒了,還要什麼眼眶子。


一個人的欣旅行


新時代女性的代表!有骨氣,有涵養,有氣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