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潮汕特产"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学习、交流,非商业盈利用途。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因为美食,爱上这座城

/ Swatow

不管是外地的朋友,还是那些远在异乡的潮汕游子,总会对潮汕的美食充满好奇和想念:肠粉啊、牛肉火锅啊、蚝烙啊……各种好吃的应有尽有。

这期就来和大家盘点一下“潮汕到底有哪些特产”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绿豆饼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用料精细是潮汕传统点心的制作特点之一,这种传统,从康熙年间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绿豆饼就是这样一道由精面粉、绿豆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小吃甜点。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绿豆饼采用纯天然东北绿豆为原料,按祖辈相传的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成菜后,其皮酥、清晰多层,

味道香浓酥软、入口即溶、馅心冰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猪头粽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澄海猪头粽又名首花,猪肉粽,是广东潮汕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历史悠久,驰誉中外。

用鱼露、酱油、白糖、高粱酒和八角、川椒、丁香、桂皮、大茴、小茴等十多种香料制作而成。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猪头粽呈棕褐色,中间有灰白色的点,表面油润有光泽,宛如一块纹理清晰的大理石。

切好的猪头粽咬一口,嚼起来脆脆韧韧的,比吃纯肉干来的过瘾。细细品来肉味中咸香可口,不仅不油还有一丝丝的鲜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书册糕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多年来,书册糕以洁白清甜细腻的特点,深受人们欢迎。

书册糕又名云片糕、炖糕。之所以称“书册糕”,是因为这种糕点一片片紧相贴,形似一小本装订成册的书而得名。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糖葱薄饼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糖葱薄饼,《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五味的调和”中介绍的美食

糖葱薄饼是一种潮汕地区广为流传的小吃,该小吃起源于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陈店镇福潭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糖浆制作中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糖浆熬制后,将糖取出,进行摔糖:不停地抽送,拉伸,再抽送,再拉伸。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新鲜制作好的糖葱很脆,这时必须用烧热的刀切小段。

烧热的刀口碰到糖葱时,切口处糖自动融化,避免了把糖葱切碎,然后再把切好的糖葱装箱即可。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潮汕咸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潮汕咸菜是一道美味可口的名菜,属于潮菜系,酸菜类食品。

以大芥菜为原料加盐腌渍而成,人们常说“潮汕有三宝,鱼露、菜脯和咸菜”,是潮汕群众居家生活常见的小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潮汕咸菜的主要产地有揭阳的地都、新亨等乡镇,汕头的下蓬、鮀浦、莲上、湾头、外砂、坝头等乡镇和潮安县的庵埠镇以及潮州枫溪区的池湖等。

潮汕咸菜也是潮汕海内外上千万侨胞的思乡之物,过年送礼必备。



正所谓“饭中鱼肉不如一口咸菜”,这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魅力。





潮汕橄榄菜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潮汕橄榄菜是潮汕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膳的功效,其精细、讲究的制作技艺在潮汕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橄榄菜制作工艺可追溯至宋明时代,经加工制作后具“清、鲜、爽、嫩、滑”等特点。

富含橄榄油珍贵营养成份和多种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钙、碘,还含有铁、锌、镁等多种微量元素。





腐乳饼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腐乳饼是潮汕著名的特色传统饼食之一,它柔润清香,甜里带着特殊的香味。

其造形小巧,独特的南乳、蒜头和醇酒的气味,芳香可口,甜而不腻,而且富含营养,是饼食中的佼佼者。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一忆念故乡,常会拼命忆起孩童时的那些家乡小食,腐乳饼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的腐乳饼盒,至今还记得上面印着“潮汕特产,风味独特”。腐乳饼远销海内外,深受五大洲,四大洋各国人民喜爱。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牛肉丸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牛肉丸,特别是手捶牛肉丸,是广东省汕头市有名的传统小吃之一,也是整个潮汕地区最知名、最大众化的特色传统小吃。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其既可作点心,又可作为一道筵席汤菜,牛肉丸制作细致,色泽红润,柔脆有弹性,鲜美馨香,口感嫩滑。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星爷的电影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对爱吃的小伙伴来讲,《食神》更是一部百看不厌的经典。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那颗Q弹到可以打乒乓球的手打牛肉丸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现在吃牛肉丸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了,快递到哪里都没问题,而且都有冰袋冰镇着,最大程度保持了鲜味

只要你想,家乡的美味便能随时送到。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都说食物是化解乡愁的良药。

远居外地的游子,以前一想念家乡,就赶紧奔进华人餐馆,点几味家乡小菜。可是却怎么也吃不出家乡的味道。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

于是,便会叫留在家乡那头的亲人,得空给寄上点特产。

乡愁随着肠胃的满足而舒缓,仿佛那些食物有某种魔力,将自己拉回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