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開篇語】自幼長在孔孟之鄉,雖不才亦多受傳統文化之影響,一向喜歡探究歷史,追溯既往。一直以來,對地名頗感興趣,充滿好奇——為何金鄉並無金礦,濟南、濟寧、濟陽得名的濟水消失去了哪裡,而魚臺、嘉祥又藏著什麼樣的故事……凡此種種,都讓我浮想聯翩,於是我決定去探究這些地名的由來,以及這名字背後隱藏的歷史,還有,關於這裡我能想起的人和事……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五蓮地圖

【地名由來】

五蓮縣,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下轄縣。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黃島區),南接日照市東港區,西連日照市莒縣,北靠濰坊市諸城。1947年5月建縣,因境內秀麗的五蓮山而得名。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五蓮山

五蓮山原為九仙山之五朵峰,萬曆三十年(1602)明神宗賜建護國萬壽光明寺,御賜山名"五蓮",五蓮山乃名噪天下。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五朵峰

五蓮山風景區總面積68平方公里,國家AAAA級旅遊區。由五蓮山、九仙山兩大風景區組成,位於魯東南沿海城市日照五蓮縣東南,東鄰避暑勝地青島市130公里,南距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日照市25公里,西接"亞洲銀杏王"駐地莒縣,北距世界風箏都濰坊市110公里,西與亞洲銀杏王浮來山風景區相毗鄰,五蓮境內有204、206國道縱貫東西,交通便捷。

【歷史沿革】

五蓮地區古屬青州。周朝為莒國的封地。民國《重修莒志》載:"周武王封茲輿期於莒,初都計斤(今膠州市西南城子崖村附近),後遷莒。"

戰國時期仍屬莒國。至楚簡王元年(公元前431年)北伐滅莒,又為楚地,繼而分別為魯國和齊國所轄。據《竹書紀年》載:齊國築長城,以此為界,北為齊國,南為魯國。之後,楚考烈王再次北伐滅魯,又分別為楚國與齊國所轄。

秦朝時,屬琅琊郡莒縣(今五蓮縣境北部原屬諸城縣部分,秦時已置縣領轄,縣名已不可考)。

西漢時,屬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據民國《重修莒志》記載,莒縣是時曾屬兗州郡城陽國,待考),今五蓮縣境分轄於莒、海曲、崑山、東武、諸、折泉(《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折泉縣"條注云:"漢侯國,後漢省。故城在今諸城縣西南七十里")六縣。東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郡為國,屬徐州刺史部琅琊國。時崑山縣廢,改海曲縣為西海縣,境內分轄於莒、西海、東武、諸四縣。

三國曹魏時期,分屬徐州部城陽郡和青州部琅琊郡。時西海縣撤銷,併入莒縣,境內由莒縣、東武縣、諸縣分轄。

晉初,屬青州部城陽郡;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青州城陽郡的莒、東武、姑幕、諸四縣改屬徐州部東莞郡。境內分別由莒、東武、諸三縣所轄。十六國時沒有專屬,曾先後屬石趙、慕容燕、苻秦,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又屬南燕,義熙六年(公元410年)復歸晉。

南北朝時,南朝劉宋因舊未變。北魏佔據山東後,到宋文帝元嘉廿八年(公元451年),屬南青州東莞郡,後屬膠州東武郡,五蓮地區分轄於莒、東武、諸三縣。東魏孝靜帝武定七年(公元549年)改東莞郡為義塘郡。到北齊時,分屬南青州的義塘、東安、高密三郡。時諸縣撤銷,併入東武縣,今縣境歸莒縣、東武縣分轄。北周改屬莒州義塘郡,境內仍分轄於莒、東武二縣。

隋朝初年,五蓮縣境分轄于徐州琅琊郡莒縣(開皇三年即公元583年,改莒縣為莒州;大業二年即公元606年,復罷州為縣)和青州高密郡東武縣(開皇三年廢郡,置膠州;開皇五年改為密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東武縣為諸城縣。

唐朝屬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今縣境分轄於莒縣和諸城縣。據民國《重修首志》記載,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莒州,下轄莒縣;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撤銷莒州,莒縣改屬密州。五代十國歸屬如故。

宋初,分全國為十三道,至宋太祖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廢道存路,時屬京東路密州;熙寧七年 (公元1074年),屬京東東路密州;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於莒縣置日照鎮;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日照鎮與諸城縣改屬臨海軍,隨廢,日照鎮仍併入莒縣,與諸城縣同轄於密州。此時,五蓮縣境分轄於莒縣和諸城縣。金代,升日照鎮為日照縣。時莒縣與日照縣同屬山東東路琅琊郡莒州(莒州原為城陽軍,大定廿二年即公元1182年升為城陽州,廿四年改為莒州),諸城縣屬山東東路琅琊郡密州。五蓮地區分別歸莒縣、日照、諸城三縣所轄。

明代,據《明史·卷41》載:"莒州,洪武初,以州治,莒縣省,領日照、沂水兩縣。"又據《山東通志·沿革》記載:"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廢密州,以(諸城)縣屬青州府。"時五蓮縣境分轄于山東布政司青州府的諸城縣和莒州及其所轄的日照縣。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清代順治、康熙兩朝,縣境歸屬因舊未變。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莒州升為直隸州,仍轄日照縣。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降為散州,升沂州為府,今縣境分轄於沂州府莒州、日照縣,青州府諸城縣。

公元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裁府設道,地方政府改為省、道、縣三級。當時,莒州改州為縣,同日照縣皆隸屬岱南道。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改屬濟寧道;諸城縣隸屬膠東道,五蓮地區仍屬莒縣、日照、諸城三縣所轄。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裁濟寧道,置琅玡道,莒縣、日照縣歸其所轄。民國十七年(1928年)北伐軍統一山東省,廢道,縣直屬山東省管轄,今五蓮縣境隸屬如故。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同年冬,莒、日、諸三縣國民黨政府,競相拉隊伍,"武裝逃難"至五蓮山區。1938年2月,日本侵略軍先後佔領諸城、日照、莒縣三縣縣城。3月,中共魯東南特委建立;秋冬,中共莒縣縣委、諸城縣委、日照縣委相繼建立,並先後成立各縣八路軍辦事處。此時,五蓮山區形成三股政治力量。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山區為中共魯東南特委及莒、日、諸三縣縣委活動地區;臺濰公路和泰石公路沿線為日偽佔領區,建立了"維持會"、"新民會"等偽管理體制;其他地區均為國民黨地方游擊隊盤踞。當時駐五蓮地區的國民黨雜牌軍隊有十三部分之多。

1943年3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日照縣抗日民主政府在長蘭村成立(當時稱日照縣行政委員會)。之後,隨即成立其所轄的第三區抗日民主政權(轄今五蓮縣境的高澤、洪凝、松柏、街頭、王世疃一帶)。同年6月,由於形勢惡化,黨的武裝力量和政府機關撤出五蓮山區至泰石公路以南。

1943年,八路軍濱海十三團進軍泰石路北,解放了五蓮大部地區。同年,日北、莒北、諸城三縣抗日民主政府相繼建立,隸屬濱北行署。其時,今五蓮縣境由日北、莒北、諸城、諸莒邊四縣分轄,並先後建立了十一個區級抗日民主政權:日北縣的洪凝、街頭、五蓮、濱安四個區,莒北縣的中至、石場、管帥三個區,諸城縣的麻灣(後改為戶部)、仁裡、高澤三個區,諸莒邊的淮河一個區。1944年諸城縣增設積溝區,轄今五蓮縣境的牛家官莊、院西、佛堂一帶。

1945年,日北縣撤銷,其所轄今五蓮縣境的洪凝、街頭、五蓮三個區併入藏馬縣。諸城縣的戶部區亦於同時劃歸藏馬縣管轄。

1947年5月12日召開大會宣佈五蓮縣建立,歸膠東行署濱北專署管轄。縣行政區劃由藏馬縣的戶部、五蓮、洪凝、街頭及諸城縣的常山、仁裡、高澤共七個區組成。1948年增設松柏區。1949年12月莒北縣撤銷,其所轄之中至、管帥、淮河三個區併入五蓮縣。時五蓮縣共轄十一個區。1950年春,濱北專署撤銷,另設膠州專署,五蓮縣隸屬膠東行署膠州專署管轄。1954年12月,莒縣的石場區劃歸五蓮縣,時轄十二個區。1956年2月撤銷松柏區,時轄十一個區。

1956年3月,膠州專署撤銷,五蓮縣劃歸昌濰專區。同年四月,常山區劃歸諸城縣,時五蓮縣轄十個區。1958年1月撤區並鄉,五蓮縣劃為院西、許孟、高澤、坊子、街頭、宋家、潮河、叩官、花崖、回頭、戶部、高戈莊、汪湖、張仙、管帥、於裡溝、中至、學莊、洪凝、松柏、中幢、遲家莊、石場、崖前二十四個鄉。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五蓮縣共劃為洪凝、高澤、許孟、汪湖、管帥、中至、石場、於裡、街頭、潮河、叩官、戶部、松柏十三個公社。1965年5月,經昌灘專署同意,原十三個公社劃為十六個,增加院西、山陽、王世瞳三個公社。1970年昌濰專區更名為昌濰地區,專員公署改為行政公署。981年改為濰坊地區,五蓮縣隸屬未變。1982年12月經濰坊行署批准,撤銷洪凝公社,設洪凝鎮。時五蓮縣轄十五個公社,一個鎮。

1983年10月,濰坊地區行政公署撤銷,更名為濰坊市,五蓮縣歸濰坊市管轄。1984年5月12日進行體制改革(又稱鄉改),撤銷人民公社,除洪凝鎮體制名稱未變外,原潮河、許孟、管帥、街頭四個公社改為鎮,叩官、戶部、松柏、山陽、王世疃、石場、於裡、汪湖、中至、高澤、院西十一個公社改為鄉,新建七寶山鎮和羅圈、山莊、杜家溝、花崖(1984年9月22日改為魏家鄉)、槎河五個鄉。時五蓮縣轄十六個鄉、六個鎮。同年8月至12月,對農村體制進行了改革,原生產大隊改稱村莊,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稱村民委員會。

1992年底由濰坊市劃歸日照市管轄,現轄12處鄉鎮街道、632個行政村。

【尋歡文史】

關於五蓮山的民間傳說

在魯東南中部綿延的群山眾巔間,有五座相連的大山,這就是五蓮山。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五蓮山叫五朵山。 一日,過海八仙路過五朵山,但見山高入雲,千奇百怪,然不見半點綠草,經向山神詢問。知此處有火龍作孽,五朵山周圍天旱地裂,草死木枯,顆粒無收。百姓無以度日,遠走他鄉。八仙聞聽此言,決計除怪治山,造福生靈。經過八仙們努力,五朵山上便山花爛漫,草木叢生,碩果累累,。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八仙過海

八仙走後,山神便歡喜地滿山巡視,行至五蓮山頂,他望望一塊直插雲霄名叫天竺峰的巨石,便沿石向上攀去。行至天竺峰腰際,一低頭,發現一粒核桃般大小的種籽裸露在石縫,未見發芽。山神想把這粒種子拿出來種到別處,可他的手伸進石逢,離那粒種籽總差半指,無論如何也拿不出種籽。無奈何,山神只得到別處捧來一些黃土,將種籽埋了,又巡山去了。 八十年後,這粒種籽破土發芽,從天竺峰的石逢裡鑽出來,長成一株碗口粗的野茶樹。遙望此樹枝繁葉茂,近聞此樹清香撲鼻。當地人稱其為"神茶"。山神為了防止神茶倒下,就用土石仿照自己的手重塑了一隻"手掌"。手掌的二指與三指將神茶樹牢牢箍住。人們為紀念山神,就將此掌稱為"仙人掌"。幾千年過去了,這隻手掌依然還清晰地留在樹下託著神茶呢!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天竺峰

到了明代萬曆年間,四川高僧心空和尚雲遊五朵山,只見五朵山水秀山明,峰峙壁立,禁不住驚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讚不絕口"天賜我風水寶地也!"因而造廟定居下來。

齊魯地名探究——源於明神宗,因五蓮山而得名——五蓮

明神宗

不久,萬曆皇帝(明神宗)的母親因患眼疾,雙目失明,湯水不進。宮中御醫看遍,卻無人能治。神宗心急如焚,張榜天下:有能治癒者,賞黃金萬兩,賜官一品。心空久研醫道,精通醫術,雲遊中曾治好不少疑難病症。他早知道神茶來歷,於是冒險攀上懸崖,採來幾枚葉片,配成藥方,帶著藥方趕赴京城,為皇后治疾。一劑藥服下,便覺胸闊氣暢,食慾大振,雙目發癢。三劑過後,盲眼復明,顧盼自如。

神宗大喜,傳下旨意:耗銀萬兩,敕建五蓮山護國萬壽光明寺。一慶母親眼見光明,二祝母親長壽萬年,三求明代江山永固,四改五朵山為五蓮山。

(部分圖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