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三國後期,滅吳之戰是怎麼打的?

揚楊劉


  晉滅吳之戰是三國後期的統一戰爭。265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滅蜀後病逝,其子司馬炎接任,並在同年廢魏帝自立,建立晉。其後於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勢如破竹,成功於280年三月十五成功逼降吳主孫皓,西晉統一天下。

  晉滅吳之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晉具有各方面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部署,終於迅速取勝。弱小的吳國面對強敵,反而輕敵大意,毫無有效全面的防備措施,結果一敗塗地。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的滅蜀,使司馬氏勢力進一步加強。鹹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子晉武帝嗣相國、晉王位,繼掌魏國朝政。同年十二月,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自登皇位(即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改元泰始,都洛陽。這樣,魏滅蜀、晉代魏,變三國鼎立為晉與吳的南北對峙。

  司馬昭曾有滅蜀之後三年就滅吳平天下的設想,但滅蜀後,因師老民疲,又缺乏滅吳所必不可少的一支強大水軍,滅吳之舉暫停。司馬氏轉而採取措施整頓內部,如任用賢能,廢除苛法,減免賦役,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以此緩和社會矛盾,恢復經濟,加強實力基礎。司馬氏還特意厚待歸降的蜀國君臣。如封劉禪為安樂公,後來還徵用諸葛亮孫諸葛京“隨才署吏”,其他蜀國降臣封侯者有50餘人,以此穩定巴蜀之眾,又示意東吳,收買吳國人心。晉代魏後,晉帝司馬炎又遣使與吳講和,作緩兵之計。但與此同時,司馬炎抓緊時間,開始作進攻吳國的軍事準備。

  晉泰始五年(269年),晉武帝以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守襄陽(今湖北襄樊);衛奡都督青州諸軍事,鎮臨菑(今山東臨淄北);司馬伷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以這些地區作為進軍的基地。羊祜是極力主張並參與密謀滅吳的主要大臣之一,他曾在襄陽與東吳名將陸抗對峙,善施恩惠,如主動送還吳軍俘虜、吳國禾麥、吳人射傷的禽獸等,使“吳人翕然悅服”。吳人北來歸降者不絕。迫使陸抗只得採取“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不敢貿然行事。另一方面,羊祜率部眾又練兵,又生產,提高晉軍的戰鬥力,使晉軍由“軍無百日之糧”變為“有十年之積”。羊祜死後,繼任者杜預繼續練兵習武,屯積軍糧,加緊備戰。

  泰始八年(272年),司馬炎以王浚為益州刺史,密命他製造大船,訓練水軍,“為順流之計”。王浚遂著手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在長江上游逐漸建立起來了。

  正當晉朝國力日盛,積極準備平吳的時候,江東的孫吳卻是每況愈下。早在孫權晚年,由於賦役苛重,吳國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已有所發展,社會矛盾加劇。晚年的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搞得朝臣人不自安。孫權死後,圍繞繼位和權力問題,引發了一連串的宮廷內爭和帝位更迭,進一步加劇了吳國的混亂。及至吳元興元年(264年),孫權之孫烏程侯孫皓被迎立為帝后,情況更加不可收拾。孫皓昏庸無道,即位後盡情享樂,好酒色,興土木,搞得吳國“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畜”,人民揭竿而起,朝臣離心離德。孫皓對西晉的威脅,毫無戒心,有時也派兵攻晉,但多因草率而無功。他迷信長江天險可保平安,從未認真在戰備上下功夫。名將陸抗覺察到晉有滅吳的意圖,曾不止一次上疏要求加強備戰,他還預見到晉兵會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特別要求加強建平(今湖北秭歸)、西陵(今湖北宜昌東南、西陵峽口)的兵力。王浚在蜀造船所剩碎木順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吾彥取之以呈孫皓說:“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孫皓對陸抗、吾彥的建議和警告,一概不予重視。陸抗也在憂慮中死去。吳國的衰落,孫皓的昏庸,為晉的順利滅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咸寧五年(279年),王浚、杜預(時羊祜已死)以吳主孫皓“荒淫兇虐”,上書建議司馬炎“宜速征伐”,舉兵平吳。司馬炎即於這年十一月開始了平吳的大進軍。晉軍基本上按羊祜生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分六路出擊:鎮軍將軍、琅玡王司馬伷自駐地下邳向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由和州出擊),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平南將軍胡奮出擊夏口(屬今湖北武漢市),鎮南大將軍杜預自駐地襄陽進軍江陵(今湖北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晉軍東西凡20餘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總統眾軍。為了協調行動,司馬炎命王浚的軍隊下建平時受杜預節度,至秣陵(即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時受王渾指揮。晉軍分路出擊,意在迅速切斷吳軍聯繫,各個擊破,其中西面晉軍主攻,東面晉軍牽制吳軍主力,最後奪取吳都建業。

  這年十二月,王浚、唐彬率軍7萬沿江而下。明年(即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克丹楊(今湖北秭歸東),尋進逼西陵峽。吳軍於此設置鐵鎖橫江,又作鐵錐暗置江中,以為以此即可阻止晉軍前進,竟不派兵防守。王浚早已預作大筏數十個,縛草為人,立於筏上,使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即著筏而去,又用大火燒融鐵鎖。晉軍順利排除了障礙,一路勢如破竹,進克西陵,繼克夷道(今湖北宜都)、樂鄉(今湖北松滋東北,長江南岸)。

  與此同時,杜預率領的晉軍,幾乎兵不血刃,奪取了江陵,胡奮克江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所到之處,大多不戰而勝。隨即司馬炎又命王浚為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要他和唐彬率軍繼續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騖,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陽(今湖南郴縣)、衡陽(今湖南湘潭西)。於時王浚遵命即克夏口,與王戎聯軍奪取武昌,隨後又“泛舟東下,所在皆平”。至此,晉軍主力已完全控制了長江上游地區。

  至於東面,太康元年正月,主渾率晉軍已抵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一帶,準備渡江進逼建業。吳主孫皓慌忙異常,急令丞相張悌率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等率兵3萬,渡江迎擊。結果晉軍大勝,臨陣斬殺張悌、沈瑩、孫震等吳將士5800人。吳國上下大震。王渾率軍逼近江岸,部將建議他乘勝直搗建業。但王渾以司馬炎只命他守江北,拒納建議,停軍江北,等待王浚。這時琅玡王司馬伷的晉軍也進抵長江,威脅建業。

  三月,王浚軍東下抵達三山(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吳主孫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抵禦,但吳軍毫無鬥志,“望旗而降”。孫皓企圖再湊2萬兵眾抵抗,這些士眾卻於出發前夜,即盡逃亡。至此,吳國已無兵可守。各路晉軍兵臨建業。孫皓用大臣薛瑩、胡衝計,分別遣使奉書於王浚、司馬伷、王渾處求降,企圖挑撥離間。按司馬炎原先的規定,這時的王浚晉軍應由王渾節度,而王渾屯兵不進,又以共同議事的名義,也要王浚停止進軍。但王浚不顧王渾阻攔,於三月十五日以戎卒8萬,方舟百里,鼓譟而進建業。吳主孫皓面縛出降於王浚軍前,吳亡。晉統一全國。


口水雜談


公元二八0年,西晉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擁有長江天險的吳國,重新統一了中國,完成了曹操都沒能完成的任務。那麼,一個建國八十多年,傳了四代皇帝的吳國政權,怎會如此不堪一擊呢?

在三國鼎立時期,曹魏早就想吃掉東吳,可是竟然相持了幾十年,曹操當年率三十萬大軍沒有拿下;曹丕做了皇帝后想統一天下,率領幾十萬大軍下了江南,跑到長江岸邊一看,波濤洶湧,東吳大軍壁壘森嚴,不由感嘆一聲,看來老天爺是要把中國分成南北兩大塊啊。

這樣一個頗有實力的吳國,最後卻隨著蜀國的滅亡也崩潰了。那晉武帝的滅吳之戰是怎樣打的呢?

當年,西晉出動了二十多萬兵馬,分成六路向東吳發動總攻。發揮作用最關鍵的是王濬的部隊。吳國當時為了防止上游有船下來,用攔江鐵索把長冮攔了起來,但王濬事先預備了幾十張大的木筏,上面安裝了很多的火炬,火炬上面澆了很多的油,然後就點燃了熊熊大火,這個火船從長江順流而下,碰到鐵鏈將其生生燒斷了。就這樣,王濬的樓船就非常順利地通過了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當西晉的戰船出現在長江之上的時候,孫皓方才夢醒,他命令將軍張象率領一萬水兵抵擋,而張象一看江面上滿是王濬的船隊,浩浩蕩蕩,旌旗飄飄,乾脆腳底踩油溜之大吉了;孫皓又命將軍陶睿率軍抵禦,但在夜裡陶睿的兩萬多人又跑了個精光。

史書上說,這時的孫皓“肉袒面縛,銜璧牽羊”。意思就是孫皓把自已的衣服解開了來,打著赤膊,叫人把自己的雙手反綁上,牽著羊,抬著棺材,率領東吳的文武百官跑到了王濬的軍營前,請求寬恕投降。

吳國就此滅亡了,三國分立的局面也就此結束了。


千形萬象


晉滅吳之戰是三國後期的統一戰爭。265年,曹魏實際領袖司馬昭滅蜀後病逝,其子司馬炎接任,並在同年廢魏帝自立,建立晉。其後於279年,司馬炎下令六路晉軍攻吳,勢如破竹,成功於280年三月十五成功逼降吳主孫皓,西晉統一天下。

晉滅吳之戰,也是強者消滅弱者的一場戰爭。晉具有各方面的優勢,但仍經過長期準備,精心策劃,嚴密部署,終於迅速取勝。弱小的吳國面對強敵,反而輕敵大意,毫無有效全面的防備措施,結果一敗塗地。

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的滅蜀,使司馬氏勢力進一步加強。鹹熙二年(265年)八月,司馬昭病死,子晉武帝嗣相國、晉王位,繼掌魏國朝政。同年十二月,司馬炎廢魏元帝曹奐,自登皇位(即晉武帝),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改元泰始,都洛陽。這樣,魏滅蜀、晉代魏,變三國鼎立為晉與吳的南北對峙。

司馬昭曾有滅蜀之後三年就滅吳平天下的設想,但滅蜀後,因師老民疲,又缺乏滅吳所必不可少的一支強大水軍,滅吳之舉暫停。司馬氏轉而採取措施整頓內部,如任用賢能,廢除苛法,減免賦役,勸課農桑,興修水利,以此緩和社會矛盾,恢復經濟,加強實力基礎。司馬氏還特意厚待歸降的蜀國君臣。如封劉禪為安樂公,後來還徵用諸葛亮孫諸葛京“隨才署吏”,其他蜀國降臣封侯者有50餘人,以此穩定巴蜀之眾,又示意東吳,收買吳國人心。晉代魏後,晉帝司馬炎又遣使與吳講和,作緩兵之計。但與此同時,司馬炎抓緊時間,開始作進攻吳國的軍事準備。

晉泰始五年(269年),晉武帝以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鎮守襄陽(今湖北襄樊);衛奡都督青州諸軍事,鎮臨菑(今山東臨淄北);司馬伷都督徐州諸軍事,鎮下邳(今江蘇邳縣西南),以這些地區作為進軍的基地。羊祜是極力主張並參與密謀滅吳的主要大臣之一,他曾在襄陽與東吳名將陸抗對峙,善施恩惠,如主動送還吳軍俘虜、吳國禾麥、吳人射傷的禽獸等,使“吳人翕然悅服”。吳人北來歸降者不絕。迫使陸抗只得採取“各保分界,無求細利”的方針,不敢貿然行事。另一方面,羊祜率部眾又練兵,又生產,提高晉軍的戰鬥力,使晉軍由“軍無百日之糧”變為“有十年之積”。羊祜死後,繼任者杜預繼續練兵習武,屯積軍糧,加緊備戰。

泰始八年(272年),司馬炎以王浚為益州刺史,密命他製造大船,訓練水軍,“為順流之計”。王浚遂著手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往來……舟楫之盛,自古未有。”一支強大的水軍在長江上游逐漸建立起來了。

正當晉朝國力日盛,積極準備平吳的時候,江東的孫吳卻是每況愈下。早在孫權晚年,由於賦役苛重,吳國人民的不滿和反抗已有所發展,社會矛盾加劇。晚年的孫權,“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搞得朝臣人不自安。孫權死後,圍繞繼位和權力問題,引發了一連串的宮廷內爭和帝位更迭,進一步加劇了吳國的混亂。及至吳元興元年(264年),孫權之孫烏程侯孫皓被迎立為帝后,情況更加不可收拾。孫皓昏庸無道,即位後盡情享樂,好酒色,興土木,搞得吳國“國無一年之儲,家無經月之畜”,人民揭竿而起,朝臣離心離德。孫皓對西晉的威脅,毫無戒心,有時也派兵攻晉,但多因草率而無功。他迷信長江天險可保平安,從未認真在戰備上下功夫。名將陸抗覺察到晉有滅吳的意圖,曾不止一次上疏要求加強備戰,他還預見到晉兵會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特別要求加強建平(今湖北秭歸)、西陵(今湖北宜昌東南、西陵峽口)的兵力。王浚在蜀造船所剩碎木順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吾彥取之以呈孫皓說:“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孫皓對陸抗、吾彥的建議和警告,一概不予重視。陸抗也在憂慮中死去。吳國的衰落,孫皓的昏庸,為晉的順利滅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

咸寧五年(279年),王浚、杜預(時羊祜已死)以吳主孫皓“荒淫兇虐”,上書建議司馬炎“宜速征伐”,舉兵平吳。司馬炎即於這年十一月開始了平吳的大進軍。晉軍基本上按羊祜生前制定的作戰計劃,分六路出擊:鎮軍將軍、琅玡王司馬伷自駐地下邳向塗中(今安徽滁河流域),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由和州出擊),建威將軍王戎向武昌方向進攻,平南將軍胡奮出擊夏口(屬今湖北武漢市),鎮南大將軍杜預自駐地襄陽進軍江陵(今湖北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順江流而下。晉軍東西凡20餘萬,以太尉賈充為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總統眾軍。為了協調行動,司馬炎命王浚的軍隊下建平時受杜預節度,至秣陵(即吳都建業,今江蘇南京市)時受王渾指揮。晉軍分路出擊,意在迅速切斷吳軍聯繫,各個擊破,其中西面晉軍主攻,東面晉軍牽制吳軍主力,最後奪取吳都建業。

這年十二月,王浚、唐彬率軍7萬沿江而下。明年(即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克丹楊(今湖北秭歸東),尋進逼西陵峽。吳軍於此設置鐵鎖橫江,又作鐵錐暗置江中,以為以此即可阻止晉軍前進,竟不派兵防守。王浚早已預作大筏數十個,縛草為人,立於筏上,使水性好的士卒以筏先行,筏遇鐵錐,錐即著筏而去,又用大火燒融鐵鎖。晉軍順利排除了障礙,一路勢如破竹,進克西陵,繼克夷道(今湖北宜都)、樂鄉(今湖北松滋東北,長江南岸)。

與此同時,杜預率領的晉軍,幾乎兵不血刃,奪取了江陵,胡奮克江安(今湖北公安西北),所到之處,大多不戰而勝。隨即司馬炎又命王浚為都督益梁二州諸軍事,要他和唐彬率軍繼續東下,掃除巴丘(今湖南嶽陽),“與胡奮、王戎共平夏口、武昌,順流長騖,直造秣陵”。同時命杜預南下鎮撫零陵(今湖南零陵)、桂陽(今湖南郴縣)、衡陽(今湖南湘潭西)。於時王浚遵命即克夏口,與王戎聯軍奪取武昌,隨後又“泛舟東下,所在皆平”。至此,晉軍主力已完全控制了長江上游地區。

至於東面,太康元年正月,主渾率晉軍已抵橫江(今安徽和縣東南)一帶,準備渡江進逼建業。吳主孫皓慌忙異常,急令丞相張悌率丹陽太守沈瑩、護軍孫震等率兵3萬,渡江迎擊。結果晉軍大勝,臨陣斬殺張悌、沈瑩、孫震等吳將士5800人。吳國上下大震。王渾率軍逼近江岸,部將建議他乘勝直搗建業。但王渾以司馬炎只命他守江北,拒納建議,停軍江北,等待王浚。這時琅玡王司馬伷的晉軍也進抵長江,威脅建業。

三月,王浚軍東下抵達三山(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吳主孫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抵禦,但吳軍毫無鬥志,“望旗而降”。孫皓企圖再湊2萬兵眾抵抗,這些士眾卻於出發前夜,即盡逃亡。至此,吳國已無兵可守。各路晉軍兵臨建業。孫皓用大臣薛瑩、胡衝計,分別遣使奉書於王浚、司馬伷、王渾處求降,企圖挑撥離間。按司馬炎原先的規定,這時的王浚晉軍應由王渾節度,而王渾屯兵不進,又以共同議事的名義,也要王浚停止進軍。但王浚不顧王渾阻攔,於三月十五日以戎卒8萬,方舟百里,鼓譟而進建業。吳主孫皓面縛出降於王浚軍前,吳亡。晉統一全國。


醉夢拾遺


三國之中第一個滅亡的是蜀漢,孫吳自己還扛了17年才滅亡的,可以說佔據地利的蜀漢,如果不是因為鄧艾的奇襲之策是不會那麼快滅亡的,快到孫吳想要幫個忙都沒機會,而到了孫吳,坐擁23萬大軍,又有長江天線,為何也只是和晉軍打了四個多月就亡國了呢?

首先要說的就是當時西晉是奉行了司馬昭的策略,先定巴蜀,三年之後,因順流之勢,水陸並進,如此的統一三國策略,可以說司馬昭給後世統一江南政權制定了一個很好的戰略決策,西晉五路陸路大軍南下,加上水師由長江上游順江而下的戰術,成為了後世的經典戰例。

孫吳面對的局勢可以說遠沒有蜀漢那麼好,畢竟已經不存在什麼三國了,西晉國力日盛,割據江南的孫吳帝位來的都不合法,之前還是曹魏的吳王,孫氏和江南士族也沒有完全融合,而且西晉在晉武帝泰始五年,也就是269年便開始繼續國力,準備一舉滅吳了,可以說為了滅吳,西晉最起碼精心準備了10年,淮南之地在三叛之後再無打亂,鄧艾當初廣開河渠,實行屯田之策,也是讓淮南之地成為了孫吳心臟建康頭上的一把刀。

而反觀孫吳這一方,可以說是被孫皓折騰壞了,本來孫皓被扶持為帝,是因為他的前任孫休死後,恰逢蜀漢被滅,吳國已經沒有盟友,處於被完全包圍的地步,外部軍事壓力驟增,所以吳國需要一個有能夠力的國君繼位,《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休薨,是時蜀初亡,而交阯攜叛,國內震懼,貪得長君。

《江表傳》記載,皓初立,發優詔,恤士民,開倉稟,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擾於苑者皆放之。當時翕然稱為明主。孫皓繼位之初,表現出了明君之相,安撫百姓體恤士卒,別的不是,起碼當初這位暴君還是想要有所作為的,還是想要穩定吳國局勢,進而統一天下的。

只是好景不長,在治國方面稍稍有了些政績,孫皓就開始飄飄然了,皓既得志,粗暴驕盈,多忌諱,好酒色,大小失望。孫皓開始殘殺宗室和大臣,殺害孫奉,流放孫霸二子,誅殺孫奮及其五子,殺死異母弟孫謙、孫俊,其在位時的丞相,也就是張悌還算有個好結局,戰死於沙場,其他的丞相不是被自殺,就是砍頭,夷三族,流放的結局,加之孫皓常年發動針對西晉的戰爭,但是沒有取得足夠改變局勢的戰果,反而是勞民傷財,進一步削弱了吳國的國力,可以說面對意欲吞併孫吳的西晉,國內混亂的吳國已經沒有了抵禦的能力。

在晉滅吳的戰役中,統領晉國水師的王濬是個關鍵人物,《晉書.王濬列傳》車騎將軍羊祜雅知濬有奇略,乃密表留濬,於是重拜益州刺史。西晉雖然兵力佔優,但是唯獨在水師方面不及孫吳,而想要滅孫吳,就必須要建立一支強大的水師,不然渡江的晉軍,時刻有著被切斷後路的危險,孫吳水師是其能夠割據江南的最大根基,而這一切隨著王濬在益州訓練水師而宣告結束。

武帝謀伐吳,詔濬修舟艦。濬乃作大船連舫,方百二十步,受二千餘人。以木為城,起樓櫓,開四出門,其上皆得馳馬來往。又畫鷁首怪獸於船首,以懼江神。舟楫之盛,自古未有。

西晉具備足夠強大的國力組建中原王朝第一支足夠強大的水師部隊,不過晉書的記載可能略有誇大,在當時的造船技術下,能否建造出能夠載2000餘將士的戰船是個疑問,畢竟這就已經是一座水上城堡了。

多說一個插曲,就是王濬當初收養過很多被棄養的男嬰,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不養。濬乃嚴其科條,寬其徭課,其產育者皆與休復,所全活者數千人。這件事也是能夠看出當時戰亂頻繁,百姓徭役之重,畢竟適齡男子是戰爭中最大的消耗品,所以當時處於戰亂頻繁之地的百姓都不願意養男孩了,男孩長大了也是去戰場送死,可見戰爭的殘酷。而這些王濬收養的男嬰,在滅吳之戰中,大多從軍,先在巴郡之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軍,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爾,爾必勉之,無愛死也!」他們成為了最忠心於王濬的士兵。

待王濬所練水師已形成戰力,西晉也解決了西北的鮮卑問題,王濬便上書司馬炎,臣數參訪吳楚同異,孫皓荒淫凶逆,荊揚賢愚無不嗟怨。且觀時運,宜速征伐。若今不伐,天變難預。令皓卒死,更立賢主,文武各得其所,則強敵也。臣作船七年,日有朽敗,又臣年已七十,死亡無日。三者一乖,則難圖也,誠願陛下無失事機。

由此晉滅吳之戰拉開了帷幕,西晉採取的戰略羊祜生前的戰略,《晉書.武帝紀》(咸寧五年)十一月,大舉伐吳,遣鎮軍將軍、琅邪王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率巴蜀之卒浮江而下,東西凡二十餘萬。

這裡的王浚就是王濬,只是記載不同,西晉的戰術很是令孫吳難受,有司馬伷和王渾組成的東線軍團,死死地將孫吳精銳吸引在江淮一線,畢竟他們兵鋒直至建康,孫吳的重兵精銳集團深受牽制,無法支援長江中上游的吳軍。

而其他幾路陸路大軍的目的一個,就是打通長江之上的各個戰略要點,這樣王濬所率主力水師就可順江而下,直抵建康城下,在總兵力上,西晉也不是佔據絕對優勢,不過吳國朝堂卻表現得毫無招架之力。

吳主孫皓早已對朝政不感興趣,而且自認吳國水師強大,可以保自己做一個安樂皇帝,所以在西晉已經流露出滅吳的軍事意圖時,孫皓的決斷就是不管。

濬造船於蜀,其木柿蔽江而下。吳建平太守吾彥取流柿以呈孫皓曰:「晉必有攻吳之計,宜增建平兵。建平不下,終不敢渡。」皓不從。陸抗也勸諫過孫皓,“西陵、建平,國之蕃表,如其有虞,當傾國爭之。”

可惜孫皓不針對的做出相應軍事安排,結果就是面對西晉各路大軍討伐時,顯得沒有足夠的應對措施,長江上的重要屏障隘口相繼失陷,王濬水師得以肆無忌憚的順江而下,而這個時候孫吳賴以存亡的水師呢?直接降了,皓遣遊擊將軍張象率舟軍萬人御濬,象軍望旗而降。這也是孫皓在位時折騰的,鬧得國內民怨沸騰,將士怠戰,吳軍早已沒有了軍心。感覺孫吳亡國時,將士的軍心是比不上蜀漢的,《三國志.姜維傳》記載,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可見蜀軍將士還是有一戰之心的。

而在王濬水師一路東進之前,在陸戰上,孫吳也是大敗虧輸,面對司馬伷和王渾的南下,孫皓派遣丞相張悌率主力吳軍北上抵禦,晉來伐吳,皓使悌督沈瑩、諸葛靚,率眾三萬渡江逆之。這三萬吳軍應該是精銳的陸軍了,畢竟到了那個時候,吳國已經沒有什麼可以保留的了,但是這三萬主力吳軍卻遭遇了大敗。

當時沈瑩建議不渡江,死守南岸,以逸待勞擊潰來犯之晉軍,宜畜眾力,待來一戰。若勝之日,江西自清,上方雖壞,可還取之。今渡江逆戰,勝不可保,若或摧喪,則大事去矣。可惜張悌不停,非要渡江而戰,遂渡江戰,吳軍大敗。

至此水路兩路吳軍都戰敗,也就無力抵擋西晉大軍的開進,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縛焚櫬,延請相見。吳國滅亡了。

參考資料《晉書.武帝紀》《晉書.王濬列傳》《三國志.吳書三嗣主傳》《江表傳》《三國志.姜維傳》










豬豬親王


公元279年(晉武帝咸寧五年)十一月,司馬炎調集晉軍二十餘萬大舉發兵伐吳,自此晉滅吳之戰正式開始,到第二年(280年)三月以吳主孫皓投降而勝利結束,戰爭僅僅持續了五個月的時間。接下來我們就詳細瞭解一下這次戰爭的前前後後。

在263年和265年,蜀國、魏國先後滅亡,三國鼎立的形勢被徹底打破,形成了晉國和吳國分立的局面。從晉、吳兩方的實力上看,晉滅吳是勢在必行的,不過鑑於晉朝統治集團內部的壓力,司馬炎始終無法進行伐吳之戰。

六路伐吳

到了279年,晉軍前線的將領紛紛上表請求伐吳,司馬炎藉此力排眾議決心發動伐吳之戰。當年十一月,司馬炎令賈充為主帥統帥晉軍二十餘萬兵伐吳。

晉軍兵力配置如下:鎮軍將軍、琅玡王司馬伷出塗中,安東將軍王渾出江西,建威將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將軍胡奮出擊夏口,鎮南大將軍杜預出江陵,龍驤將軍王浚、廣武將軍唐彬。面對晉軍的大舉入侵,吳國在第二年正月宣佈大赦以求提升民心士氣,但是實際上已經無力迴天了。

吳軍的全面潰敗

在荊州方向,晉軍連戰連捷,吳軍各處要塞均宣告失守,吳都督孫歆和水軍都督陸景先後戰敗。隨在吳軍主力的迅速戰敗,吳國的地方官員大量投降,形成了“沅、湘以南,接於交、廣,州郡望風送印綬”的局面

在吳軍全線失利的情況下,孫皓派遣其丞相張悌親領三萬精銳之師沿江逆戰,希望能夠挽回敗局。不過吳國的這三萬最後的精銳是於事無補,很快就被晉軍全部消滅了,主帥張悌戰死。隨在張悌軍隊的戰敗,晉軍伐吳之戰中最難啃的一塊骨頭被啃掉了。

此時順江而下的王濬已經兵臨城下 ,面對著嚴峻的形勢吳主孫皓還準備搏一搏,先是派遣遊擊將軍張象率水軍一萬前往迎擊,繼而又派遣陶濬帶來兩萬軍隊出擊晉軍。這些軍隊的結局是顯而易見的,在強大的晉軍面前不戰而降,吳主孫皓最終只能投降,自此晉滅吳之戰勝利結束。


浮沉的歷史


公元279年11月,司馬炎親自率兵二十萬,兵分六路,開始了伐吳之戰,六路分軍分別為:第一路軍由鎮東大將軍司馬伷率領;第二路軍由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王渾率領;第三路軍由建威將軍、豫州刺史王戎率領;第四路軍由平南將軍胡奮率領;第五路軍由鎮南將軍杜預率領;第六路軍由王濬率領。這一戰略部署完全符合司馬炎多年部署的滅吳方。

公元280年,由王濬率領的八萬大軍,在不到兩個月內就攻入了吳國都城建業,孫皓向王濬投降,並獻上了四州、四十三郡、五十二萬戶、二十三萬甲士的士民簿,吳國正式滅亡。

【簡單談一下吳國為什麼會在公元280年滅亡】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司馬炎。滅吳之戰,其實完全可以在滅蜀之後,但是司馬炎一拖再拖,遺誤了最好的戰機。

吳國滅亡後,司馬炎開始了墮落之路,他把州郡中的大部分軍事力量全部廢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美色上,整天沉迷於酒色之中。所以在他死後,西晉王朝馬上進入了滅亡之路;他封的諸侯開始了造反;北方少數民族五胡開始了入侵西晉;司馬衷是個無能的君主加速了西晉的滅亡。

【王濬是怎麼滅吳的】

其實滅吳之戰的真正功臣是王濬。王濬出生在河南靈寶西。家族背景是士族,為官嚴正清峻,善解民情,所治之處皆有成就。後來經過羊祜提拔,當了益州刺史,開始為滅吳之戰建立強大的水軍。

滅吳之戰開始後,王濬率領的水軍所向披靡,直接達到了吳國都城建業,為滅吳之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吳國被滅後,王濬看開始裝瘋賣傻,因為他知道自己已經功高蓋主了,他一改過去的將軍威風,整天大大咧咧。

王濬的這種作風讓司馬炎很放心,宮中有很多大臣彈劾王濬,但是司馬炎都不予理睬,他覺得王濬就是一個莽夫而已,當不了什麼皇帝。

公元286年王濬逝世,終年八十,這樣他也是善終了。

總結

滅吳之戰,因為司馬炎的原因拖了很多年,差一點錯過了最佳戰機。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再拖上兩年,孫皓這個暴君下臺,司馬炎又死了,而司馬衷又是一個無能的君主,那麼滅吳之戰絕對不可能這麼順利。


公元前


公元252年,吳國的一代雄主孫權病死,年僅9歲的孫亮繼位。年幼的國主無法獨自處理朝政,於是權臣與宗親們,圍繞著輔政權力展開了血腥的政治鬥爭。

公元253年,首任輔理大臣諸葛恪因北伐失敗而失勢,權臣勢力被宗親孫峻取而代之。孫峻死後其弟孫琳執政,但卻與逐漸長大的國主孫亮,產生矛盾。年輕的國主,準備聯合衛將軍全尚將孫琳誅滅。孫琳得知消息後,先下手為強,出兵攻擊全尚,順便廢黜了孫亮。

此後,孫權的第6個兒子孫休登上了吳國大位。知道自己並不安全的孫休,在繼位後立刻將孫琳剷除,結束了孫吳政權交接的動盪局勢。然而這卻僅僅只是孫吳危機的開始。被後世學者稱為吳國中興之主的孫休,不過是在為動盪的東南局勢,拖延時間。

公元264年,在位不到10年的孫休病死。西面的蜀國則為北方的曹魏所滅。就是在吳國內部,也有交趾郡的郡吏呂興的地方叛亂。在吳國內憂外患之際,朝廷上下決定立一位年紀較大的國主來度過危機,他們將目光盯向了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原以為能夠迎來一位穩健治國的國主的朝廷重臣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擁立了一個惡魔為君。

孫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暴君。他貪戀酒色且殘暴無比,大臣、王族乃至身邊的宮女無不備受其虐殺欺辱。更為要命的是他任用奸佞而迫害良臣,致使吳國上下人人憂恐,大臣大將無所親信。

政治上的混亂和國主的無能,直接導致了東吳防衛力量的鬆懈。公元270年,主持長江中上游防禦事務的陸抗上書,請求增加3萬精兵鞏固吳國西側要地西陵的防禦。這個合情合理的要求,卻被孫皓無視。當新建立的西晉,派益州刺史在長江上游修造艦船時。吳國的建平太守吾彥要求加強建平防守,準備抵抗西晉即將發動的進攻。這個請求同樣被孫皓無視。

相比國內一片混亂又疏於防備的吳國,北方新建立的西晉就完全不同。

公元265年,已在2年前滅亡蜀國的曹魏政權,被權臣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取了皇位。魏元帝曹奐被迫禪讓,曹魏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馬家族的西晉王朝。三國時代,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建國後的西晉並沒有因為此前的篡位而內部動盪,晉武帝司馬炎更是勵精圖治。他一面以懷柔的策略安撫蜀國遺老遺少,減少征服帶來的矛盾。一面安排能臣強將羊祜、衛瓘、司馬伷到荊州-臨淄-徐州等軍鎮要處,準備南征東吳。

在這些人中,又以羊祜最為積極。他鎮守荊州時修繕盔甲、訓練士卒、積極備戰,還用計謀使吳國解除了距離襄陽700多里的石城守衛。這使晉軍得以解放一半的士卒用於屯田,收穫了可以供應10年的儲備糧。不但如此,他還制定了由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攻吳的策略,獻給晉武帝。晉武帝滿意地採納了他的意見,讓本該回京的益州刺史王濬繼續留任備辦舟船、訓練水師。

王濬也是不負使命,所造舟船數量繁多且質量高超。在這些新造戰船中,有不少是雙體結構的樓船。其中最大的舟船可載2000多人,甲板寬闊到甚至可以跑馬。整個西晉水師的軍力高達7萬之眾,舟棹之盛,自古未有。徵吳之事已是箭在弦上。

公元279年,經過羊祜等人的反覆上書,確認戰前準備充分後,晉武帝下令發20萬水陸大軍,分6路伐吳。如此大規模的南征行動,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頭一回。在此前的歷史中,基本上不存在依靠長江天險來拱衛自己的地方強權。即便是號稱80萬大軍南下的曹操,也不過是走長江中游的荊州一處。現在,佔據絕對力量優勢的西晉,則可以肆無忌憚的實施分進合擊。

西晉在與東吳的對峙中佔據絕對優勢

對於此次滅國之戰,晉武帝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撐麾下大軍,四面出擊。西晉的部署如下:

最東邊的軍隊,由琅琊王司馬伷率領,從江蘇睢寧直奔安徽滁河流域。

在他的西邊,則由安東將軍王渾率軍,從長江下游的江西進軍安徽和縣。

豫州刺史王戎帶著中路軍,從中原地區向河北鄂州進發。

在中路軍的西邊,平南將軍胡奮的部隊,由河南向湖北武漢進軍。

再往西是鎮南大將軍杜預,他將從荊州的襄陽出擊,直取湖北荊沙。

最後是從巴蜀出發的水軍,由益州刺史王濬與巴東監軍唐彬率領。沿著長江由西向東,直逼東吳首都——建康。

我們都知道,正常的戰略部署,講究集中力量打擊對手。為何此次晉武帝卻將軍隊分散為6路呢?是晉武帝不懂軍事瞎指揮嗎?

其實不然!此次滅吳的時機非常難得,完全仰賴於孫皓帶來的惡劣局勢,所以應該以快速結束戰爭為要點。這樣的話所動員軍力就必須夠多,行動就必須迅速,這也是西晉動員了20萬之多的軍力的原因。

但是如此數量的大軍顯然是不能集中於一處的,否則對於古代生產條件下的後勤來說,將是巨大的災難。動員部隊時消耗的大量時間,也會暴露自己,破壞攻擊的突然性。所以,多路出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但如此,晉武帝還充分考慮到了對手的情況。東吳同西晉一樣採用世兵制,在這種制度下,士兵主要來自於世代當兵的兵戶。每當戰爭來臨之時,便從兵戶中按照一定比例抽取16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性當兵。西晉伐吳時以2-3丁取一人,4丁取2人的比例徵調。以此比例推算,東吳全國兵戶中,適合當兵的23萬人中只有11.5萬可以抽調出來。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動員水平會更少。

這樣的軍力雖然不能算少,但分佈在長江沿線上,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尤其是東吳在暴君孫皓的統治下疏於防範,未有備戰。如此一來,足有20萬之多的西晉軍隊,即便分為6路,也比防禦的東吳軍更多。而任何一路軍隊的進攻,將會讓分散於各處的東吳軍無法集結,最終被各個擊破。

相反,西晉軍則可以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特別是來自蜀地的船隊,會像一把尖刀,從長江西面直插東吳沿江防禦的側翼。為了達到良好的的效果,晉武帝還特意要求此路艦隊可以節制沿路陸軍部隊,沿路的陸軍要配合支援水軍的進攻。水陸聯合使得東吳本就捉襟見肘的防備力量,在面對北面和西面的晉軍時,顯得更加渺小。

西晉的多路進攻 將讓吳軍無法集中兵力

勢如破竹

面對西晉的強大攻勢 吳國的抵抗非常有限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西晉軍於公元280年發動全面攻擊:

東部的司馬伷逼近南京,所部王恆渡過長江連破吳軍。司馬伷西邊的王渾部先是攻克安徽和縣地區,又在當塗採石磯擊敗東吳張悌所率北上的3萬吳軍。最後向西,攻克尋陽。

中部的胡奮部則攻克湖北公安地區。他西邊的杜預部,陳兵於江陵一帶,命麾下參將樊顯和襄陽太守周奇西進奪取東吳的諸多要塞。通過夜襲,佔據樂鄉,為巴蜀而來的艦隊打開通道。

得到陸軍支援的巴蜀水師率先攻克丹陽,又向湖北宜昌東南的西陵進擊。他們在行至險要之地時,遭遇吳軍所設置的鐵鏈、鐵錐阻擋。由於此前羊祜俘獲間諜,得知了這個情報,巴蜀水師並沒有因遭遇鐵鏈、鐵錐而損失船隻。王濬命善水者乘竹筏拔掉江中暗藏的鐵錐,又用火烤熱鐵鏈使其斷裂。輕鬆突破阻礙的巴蜀水軍,順利攻克了西陵、荊門,並斬殺吳軍水軍都督陸景。一路過關斬將的艦隊,最後只需要攻克最後一個目標--江陵,便可徹底打開吳國西部的門戶。

由於兵力劣勢且缺乏預警 吳國的各地守軍只能被逐個擊破

此時駐守江陵的還有一支孫韻所率的吳軍,他並未被巴蜀艦隊的攻勢嚇倒,主動出擊迎戰西晉水軍。曾經號稱三國中最為強大的吳國水軍,此時已經不是西晉水師的對手。儘管西晉船隊大量使用了當年曹操兵敗赤壁時的佈置,包括笨重的連體船,還用鐵索將船隻彼此綁定。但因為佔據順風順水位置的上游,且士卒訓練充分,所以根本不懼怕吳軍可能的火攻與襲擊。被絕對優勢壓制的吳國船隊,只能退守江陵。西晉的一些陸軍部隊,早已埋伏於城外。結果,進攻者就趁著吳軍撤退進城的時候,尾隨而入奪取江陵。

江陵淪喪後,東吳在沅江、湘江以南到嶺南一帶的州郡皆望風而降。為了進一步鞏固勝利,晉武帝立刻調整了戰略,將作戰的主導由全面進攻轉到巴蜀水軍東擊上。他首先命令杜預部南下鎮撫零陵、貴陽、衡陽三郡並調撥1.7萬人給巴蜀艦隊。接著讓巴蜀艦隊沿江東下,攻克夏口與武昌。接著再調1.3萬人來補充巴蜀艦隊。

古往今來 佔據長江中上游的船隊總有著巨大的天然優勢

與此同時,王渾部殲滅了孫悌的吳軍,但因擔心冒進而停滯不前,執意等待艦隊的到來再聯合進攻。這樣雖然錯失了獨自取勝的機會,卻也並無過失。一路東進的巴蜀艦隊,此刻有多達8萬的軍士。沿途的吳軍守將張象、陶濬,曾率水軍想要阻擊,但都因士兵害怕巴蜀艦隊的攻勢望而迅速失敗。如此聲勢浩大的船隊,在長江地區的戰場上,確實無人能敵。

很快,王濬所部艦隊經過三山,順利抵達南京附近。見到援軍到來的王渾立刻邀請王濬停下艦隊商量作戰策略。但王濬卻不願意錯失一鼓作氣取勝的機會,他藉口:“風利,不得泊也”,獨自揮師攻向南京。

從漢朝開始 連體結構的大型樓船 成為了主宰長江水面的最強武器

困守南京的孫皓,見西晉的3支兵馬正在逼近首都,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於是,聽從薛瑩、胡衝等人的建議,派遣使者分別向3位西晉將領投降,並將印璽交與琅琊王司馬伷。隨後王濬率軍攻入南京,孫皓反綁著手把棺材裝在車上向王濬投降,東吳宣告滅亡,西晉盡收其四州四十三郡。

縱觀此次氣吞山河的伐吳戰爭,晉武帝的安排可謂是直擊要害。完美的利用兵力分散和吳國只能集中力量抵抗一個方向的特點,上演了一出分進合擊的好戲。

在陸軍的交戰中 晉軍對東吳具有更大的優勢

除開戰略上的成就,此次戰爭亦有著巨大的時代意義。東吳的滅亡,意味著中國結束了分裂的三國時代,迎來了一個相對短暫的大一統時期。長江以南地區,則在這個間隙,完成了歷史地位的第一次升級。這在後來的歷史上,將不斷顯現出重要作用。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三國時代雖然結束了,但歷史的進程仍在繼續。西晉王朝以其短命著稱,其失敗的政策,更是開啟了一個時間更為持久的分裂時代。就在這下一輪亂世中,由東吳大力開發,西晉收入囊中的江東之地,成為了漢文明最後的棲身之所。


歷史de印記


作為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一段歷史,漢末開始的三國時代,總有著挖掘不完的話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也遵從歷史,將故事截止時間設定在西晉統一天下。

但在很多電視劇裡,三國的意義在於重渲染蜀國滅亡的慘烈。對於三國時代真正的終章--西晉滅吳,總是一筆帶過。很多人也因此對吳國的滅亡之戰,沒有認識。事實上,相比三國時代的很多大戰,西晉發起的這場戰爭,同樣波瀾壯闊!

公元252年,吳國的一代雄主孫權病死,年僅9歲的孫亮繼位。年幼的國主無法獨自處理朝政,於是權臣與宗親們,圍繞著輔政權力展開了血腥的政治鬥爭。

在經歷了孫峻,孫琳,孫亮,孫休短暫輪流執政後,孫吳危機漸起。

公元264年,在位不到10年的孫休病死。西面的蜀國則為北方的曹魏所滅。在吳國內憂外患之際,朝廷上下決定立一位年紀較大的國主來度過危機,他們將目光盯向了廢太子孫和的兒子孫皓。原以為能夠迎來一位穩健治國的國主的朝廷重臣們,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擁立了一個惡魔為君。

孫皓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暴君。他貪戀酒色且殘暴無比,大臣、王族乃至身邊的宮女無不備受其虐殺欺辱。更為要命的是他任用奸佞而迫害良臣,致使吳國上下人人憂恐,大臣大將無所親信。

政治上的混亂和國主的無能,直接導致了東吳防衛力量的鬆懈。

相比國內一片混亂又疏於防備的吳國,北方新建立的西晉就完全不同。

公元265年,已在2年前滅亡蜀國的曹魏政權,被權臣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取了皇位。魏元帝曹奐被迫禪讓,曹魏宣告滅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馬家族的西晉王朝。三國時代,正式進入了倒計時。

建國後的西晉並沒有因為此前的篡位而內部動盪,晉武帝司馬炎更是勵精圖治。他一面以懷柔的策略安撫蜀國遺老遺少,減少征服帶來的矛盾。一面安排能臣強將羊祜、衛瓘、司馬伷到荊州-臨淄-徐州等軍鎮要處,準備南征東吳。

在這些人中,又以羊祜最為積極。他鎮守荊州時修繕盔甲、訓練士卒、積極備戰,還用計謀使吳國解除了距離襄陽700多里的石城守衛。這使晉軍得以解放一半的士卒用於屯田,收穫了可以供應10年的儲備糧。不但如此,他還制定了由長江上游順流而下攻吳的策略,獻給晉武帝。晉武帝滿意地採納了他的意見,讓本該回京的益州刺史王濬繼續留任備辦舟船、訓練水師。

王濬也是不負使命,所造舟船數量繁多且質量高超。在這些新造戰船中,有不少是雙體結構的樓船。其中最大的舟船可載2000多人,甲板寬闊到甚至可以跑馬。整個西晉水師的軍力高達7萬之眾,舟棹之盛,自古未有。徵吳之事已是箭在弦上。

公元279年,經過羊祜等人的反覆上書,確認戰前準備充分後,晉武帝下令發20萬水陸大軍,分6路伐吳。如此大規模的南征行動,在中國歷史上還是頭一回。在此前的歷史中,基本上不存在依靠長江天險來拱衛自己的地方強權。即便是號稱80萬大軍南下的曹操,也不過是走長江中游的荊州一處。現在,佔據絕對力量優勢的西晉,則可以肆無忌憚的實施分進合擊。

對於此次滅國之戰,晉武帝有足夠的國力來支撐麾下大軍,四面出擊。晉武帝將軍隊分散為6路。

此次滅吳的時機非常難得,完全仰賴於孫皓帶來的惡劣局勢,所以應該以快速結束戰爭為要點。這樣的話所動員軍力就必須夠多,行動就必須迅速,這也是西晉動員了20萬之多的軍力的原因。

但是如此數量的大軍顯然是不能集中於一處的,否則對於古代生產條件下的後勤來說,將是巨大的災難。動員部隊時消耗的大量時間,也會暴露自己,破壞攻擊的突然性。所以,多路出擊也就順理成章了。

不但如此,晉武帝還充分考慮到了對手的情況。東吳同西晉一樣採用世兵制,在這種制度下,士兵主要來自於世代當兵的兵戶。每當戰爭來臨之時,便從兵戶中按照一定比例抽取16歲以上50歲以下的男性當兵。西晉伐吳時以2-3丁取一人,4丁取2人的比例徵調。以此比例推算,東吳全國兵戶中,適合當兵的23萬人中只有11.5萬可以抽調出來。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數字,實際動員水平會更少。

這樣的軍力雖然不能算少,但分佈在長江沿線上,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尤其是東吳在暴君孫皓的統治下疏於防範,未有備戰。如此一來,足有20萬之多的西晉軍隊,即便分為6路,也比防禦的東吳軍更多。而任何一路軍隊的進攻,將會讓分散於各處的東吳軍無法集結,最終被各個擊破。

相反,西晉軍則可以集中力量打擊敵人。特別是來自蜀地的船隊,會像一把尖刀,從長江西面直插東吳沿江防禦的側翼。為了達到良好的的效果,晉武帝還特意要求此路艦隊可以節制沿路陸軍部隊,沿路的陸軍要配合支援水軍的進攻。水陸聯合使得東吳本就捉襟見肘的防備力量,在面對北面和西面的晉軍時,顯得更加渺小。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西晉軍於公元280年發動全面攻擊:

東部的司馬伷逼近南京,所部王恆渡過長江連破吳軍。司馬伷西邊的王渾部先是攻克安徽和縣地區,又在當塗採石磯擊敗東吳張悌所率北上的3萬吳軍。最後向西,攻克尋陽。

中部的胡奮部則攻克湖北公安地區。他西邊的杜預部,陳兵於江陵一帶,命麾下參將樊顯和襄陽太守周奇西進奪取東吳的諸多要塞。通過夜襲,佔據樂鄉,為巴蜀而來的艦隊打開通道。

得到陸軍支援的巴蜀水師率先攻克丹陽,又向湖北宜昌東南的西陵進擊。他們在行至險要之地時,遭遇吳軍所設置的鐵鏈、鐵錐阻擋。由於此前羊祜俘獲間諜,得知了這個情報,巴蜀水師並沒有因遭遇鐵鏈、鐵錐而損失船隻。王濬命善水者乘竹筏拔掉江中暗藏的鐵錐,又用火烤熱鐵鏈使其斷裂。輕鬆突破阻礙的巴蜀水軍,順利攻克了西陵、荊門,並斬殺吳軍水軍都督陸景。一路過關斬將的艦隊,最後只需要攻克最後一個目標--江陵,便可徹底打開吳國西部的門戶。

此時駐守江陵的還有一支孫韻所率的吳軍,他並未被巴蜀艦隊的攻勢嚇倒,主動出擊迎戰西晉水軍。曾經號稱三國中最為強大的吳國水軍,此時已經不是西晉水師的對手。儘管西晉船隊大量使用了當年曹操兵敗赤壁時的佈置,包括笨重的連體船,還用鐵索將船隻彼此綁定。但因為佔據順風順水位置的上游,且士卒訓練充分,所以根本不懼怕吳軍可能的火攻與襲擊。被絕對優勢壓制的吳國船隊,只能退守江陵。西晉的一些陸軍部隊,早已埋伏於城外。結果,進攻者就趁著吳軍撤退進城的時候,尾隨而入奪取江陵。

江陵淪喪後,東吳在沅江、湘江以南到嶺南一帶的州郡皆望風而降。為了進一步鞏固勝利,晉武帝立刻調整了戰略,將作戰的主導由全面進攻轉到巴蜀水軍東擊上。他首先命令杜預部南下鎮撫零陵、貴陽、衡陽三郡並調撥1.7萬人給巴蜀艦隊。接著讓巴蜀艦隊沿江東下,攻克夏口與武昌。接著再調1.3萬人來補充巴蜀艦隊。

與此同時,王渾部殲滅了孫悌的吳軍,但因擔心冒進而停滯不前,執意等待艦隊的到來再聯合進攻。這樣雖然錯失了獨自取勝的機會,卻也並無過失。一路東進的巴蜀艦隊,此刻有多達8萬的軍士。沿途的吳軍守將張象、陶濬,曾率水軍想要阻擊,但都因士兵害怕巴蜀艦隊的攻勢望而迅速失敗。如此聲勢浩大的船隊,在長江地區的戰場上,確實無人能敵。

很快,王濬所部艦隊經過三山,順利抵達南京附近。見到援軍到來的王渾立刻邀請王濬停下艦隊商量作戰策略。但王濬卻不願意錯失一鼓作氣取勝的機會,他藉口:“風利,不得泊也”,獨自揮師攻向南京。

困守南京的孫皓,見西晉的3支兵馬正在逼近首都,知道自己大勢已去。於是,聽從薛瑩、胡衝等人的建議,派遣使者分別向3位西晉將領投降,並將印璽交與琅琊王司馬伷。隨後王濬率軍攻入南京,孫皓反綁著手把棺材裝在車上向王濬投降,東吳宣告滅亡,西晉盡收其四州四十三郡。

縱觀此次氣吞山河的伐吳戰爭,晉武帝的安排可謂是直擊要害。完美的利用兵力分散和吳國只能集中力量抵抗一個方向的特點,上演了一出分進合擊的好戲。

東吳的滅亡,意味著中國結束了分裂的三國時代,迎來了一個相對短暫的大一統時期。長江以南地區,則在這個間隙,完成了歷史地位的第一次升級。這在後來的歷史上,將不斷顯現出重要作用。


阿布ssp


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次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在東線戰場,吳國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朝的軍隊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數十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史課郎n


三國後期,蜀國最先被魏國曹軍滅除,阿斗率領蜀國投降,現在僅剩吳國,吳國從頭到尾都是犯了哪些錯誤才被魏國輕鬆滅掉的呢。赤壁大戰之前走的路都很好,但是從赤壁大戰以後,孫權不顧孫劉聯盟抗擊曹操的大計,強行給劉備奪取了荊州,竟然還殺死了劉備的二弟關羽,惹惱了劉備,劉備率領大軍征討孫權吳國,兩家的關係徹底覆滅,在蜀國和魏國自相殘殺的時候,給了魏國一個喘息之機,魏國這個時候大力發展,才有以後的機會吞併吳國。

吳國,是孫權建立的國家,存在了五十二年,一共有四為皇帝,就是孫權、孫亮、孫休、孫皓,吳國的江山就敗落在孫皓手裡,他昏庸無能,貪酒好色,弄的吳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人民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正當晉國一天天強盛起來,大張旗鼓準備討伐吳國的時候,孫皓毫無戒心,也毫無準備。陸抗、吾彥多次告急警示,孫皓貪圖享樂,不予理睬,他深信長江天險能保佑他永世平安。此事為晉國滅掉吳國更加順利。

這時的司馬炎積極備戰,已經準備好了隨時滅吳國的準備,這次不能沿用曹操的戰術,而是分兵多進,水陸齊發。公元279年,晉武帝開始下令,命令胡奮、杜預、王濬、唐彬、司馬伷、王渾、周浚、王戎八人分六路,齊頭並進,一舉殲滅。第一路:有司馬伷領兵從下邳向塗中方向進開進,第二路:有王渾領兵從揚州向江西方向進軍。第三路:有王戎領兵從豫州方向向武昌進軍。第四路:有胡奮將軍領兵從荊州向夏口方向進軍。第五路:有杜預從襄陽向江陵方向挺進。

第六路:有王濬和巴東監軍唐彬從巴蜀坐船順江而下,直攻建業,六路軍隊共二十餘萬人,公元208年,一月,杜預向江陵發起攻擊,王渾向橫江方向開始進攻,至此征討吳國的戰爭正式開始,到二月中旬,王濬、唐彬的水師軍船擊破丹陽的吳軍盛所率領的軍隊,繼續順流而下,又攻下了西陵、夷道等地,殺掉了吳國陸安,繼續往前,又戰敗了吳國水師都督陸景,並殺了他。就在同一時刻,杜預率領八百精兵乘夜渡過長江,突然襲擊取樂鄉,俘獲了吳國長江水軍軍事統帥孫歆,順利攻佔江陵。

胡備率領的大軍也攻戰了江安。此時告一段落,重新部署了規劃, 命令王濬、唐郴、胡備、王戎共同襲擊並攻佔夏口,並然後順流長江東下,直達建業。 另外命令太尉賈充移駐項城。 濬圍攻武昌。這時吳國江夏劉朗和武昌守將虞昺宣佈投降。 吳國國君孫皓得知王渾率軍南下的時候,便召集丞相張悌,去指揮丹陽太守沈瑩率領大軍三萬渡江參加戰鬥,大軍走到牛渚的時候,沈瑩便提出與晉軍水軍決一死戰,張悌沒有同意。

三月初,張悌等人渡江與晉國軍隊王渾領導的軍隊大戰於板橋,但是遭到前後夾擊,致使吳軍大敗。張悌、沈瑩前後戰死。 王濬攻克武昌以後,率領水軍順江而下,直逼建業。孫皓又派出遊擊將軍張象率領一萬多人抵抗,但軍心已經渙散,未戰而降。孫皓又湊來調集了二萬多人命陶濬率領抵抗晉國軍,但是還沒有出發,官兵全部逃散。這時,王渾、王濬、司馬佃所率領的大軍全部都到達建業附近集結,王濬的水師越過了三山,率領士兵八萬多,直接衝入建業,吳主孫皓窮途末路,只好親到王濬軍門投降。至此吳國滅亡,天下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