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避暑客在遵义山村义务教了 6 年英语,还是位大学退休英语老师

这几天,在遵义市桐梓县海校街道办水井村,村民们正为即将离桐返回重庆的 " 刘老师 " 感到不舍。这位桃李满天下、学生中不乏院士的退休老师刘晓生,自 2013 年在水井村避暑以来,他一直在做一件事:免费给村里的孩子教英语。

避暑客在遵义山村义务教了 6 年英语,还是位大学退休英语老师

农村孩子英语差 退休老人院坝执教鞭

69 岁的刘晓生是重庆人,退休前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外语教研室教师,还曾担任该校硕士博士外语教学组组长。

2013 年,退休后的刘晓生经朋友推荐,来到桐梓县水井村烂坝组避暑。在与村民们交谈时,出于教师的职业习惯,他随口询问了几名孩子的英语学习情况,结果发现,这些孩子发音不准,而且还不敢开口大声说。

" 我想到来村里避暑也是闲着,不如利用这点时间,给孩子们补补课。" 刘晓生说,从那时开始,他就利用暑假在农家院坝,给孩子们免费教学。

避暑客在遵义山村义务教了 6 年英语,还是位大学退休英语老师

村民周昌英家院坝,是刘晓生最开始给孩子们上课的地方,刘老师的英语课,也因此被村民们称作 " 坝坝英语 "。

" 除了 2015 年和 2016 年,我因为家里有事没有来避暑外,这几年我都在。" 刘晓生说,目前他在烂坝组约有 40 名中小学生。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刘老师根据这些孩子的年龄进行分班。" 小班的课上午 1 小时,上午 8 时至 9 时;下课后大班开始上课,9 时至 10 时 30 分;傍晚大班的还要学 1 个半小时,总共 3 小时。"

几年的坚持,老人在当地 " 出了名 ",孩子也越来越多,村民周昌英把放打米机的房间腾了出来,她的儿子则把房间内的墙重新粉刷了一番。

" 人家大老远都来教孩子,我们得有所行动。" 当时村民说,今年他们还自己 " 斗钱 ",买来黑板桌椅,凑出了一间简易的教室,坝坝英语进入 " 室内 " 时代。

今冬还要来 给高考生突击英语

" 今年冬天我还要来,当然不是为了避暑。" 老人说,他是放心不下一位叫骆礼杭的孩子。

骆礼杭是老人在村里教的第一个孩子,明年他即将参加高考。为了给孩子查缺补漏,让他的成绩有一个提升,老人决定寒假来村里," 既是给孩子补习英语,也是感受一下山村热闹的年味。"

执教 30 多年的刘老师,可以说桃李满天下。在他的手机中,还保存有自己学生的照片,其中有中科院院士,也有知名专家,还有重庆 2008 年的文科状元," 她英语考了 148 分。"

" 桐梓的这些孩子,底子并不差,而且学得快。" 刘老师说,有些孩子在这里学了几年之后,成绩都有所进步。

避暑客在遵义山村义务教了 6 年英语,还是位大学退休英语老师

刘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来自桐梓县容光镇名叫刘远闯的孩子。" 他虽然考进了桐梓一中,但英语只有 58 分。" 刘老师认为,这对孩子将来高考将成为 " 致命伤 "。

经认真辅导,刘老师发现,这名孩子英语发音不准,而且对很多词的用法不熟悉,刘老师于是对症下药,开始给孩子补习。" 你想想,一名孩子各方面都优秀,却毁在英语成绩上,多可惜。" 刘晓生说,这些也是他坚持免费补习的精神动力。

村民送蔬菜他都不收 自己交钱订菜园

在村民眼里,刘老师有点 " 不近人情 ":" 给孩子们做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吃顿饭总可以吧?送点瓜果蔬菜总可以吧?" 村民说,但这些不值钱的 " 小人情 ",均被刘老师拒绝。

" 有时悄悄给他送过去,他又打听清楚后送了回来。" 村民说,刘晓生还定个规矩:谁要再送东西给他,他就不教谁家小孩。

避暑客在遵义山村义务教了 6 年英语,还是位大学退休英语老师

空闲时的刘晓生

" 说实话,我不缺钱。我要是想赚钱,不如直接在重庆开个补习班。" 刘老师很直白地说,为拒绝村民们给他送东西,他还专程挑选了 3 户村民,每户支付 100 元,定时到他们的菜地里去采摘新鲜蔬菜。

9 月来临,刘晓生教的孩子们都陆续返回校园,刘晓生也于 9 月 2 日离开桐梓返回重庆。

明年,刘老师还会来山村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显得很幽默:" 意外和明天,永远不知道谁会先来。" 他说,只要没有特别的事,他明年夏天还会再来这里,教孩子们英语。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宝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