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一针,一线,一笔,一刀……他们用双手编织生活,雕刻时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带走了他们的年华,却带不走他们的初心。他们是一介工匠,是文化使者,也是天府匠人。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城市装饰雕塑和墙面画不仅美化环境,更代表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反映了风土民情。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设计具有学科交叉的专业特点,只有与上述专业、文化和审美相结合,才能创作出完美的作品,才能与城市的整体环境结合起来。

在成都,就有一位墙面画和雕塑工匠,他将多年的美术知识和雕塑、墙面画经验相结合,以四川文化元素赋予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他就是王彤,一位来自河北唐山的90后“蓉漂”。

曲折的艺术路

王彤虽然是90后,但他已经先后参与了成都东郊记忆大型喷绘、万达广场壁画、甘孜州新龙县雕塑等城市街景的设计制作。那么,王彤是如何走上艺术这条路的呢?

王彤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煤矿工人,母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我的学习时间,基本上跟母亲在一起,她大多是辅导我的作业。在业余时间里,我几乎都跟父亲在一起。父亲是一个很热爱画画的人,自小就教我绘画基础。”

谁知道,渐渐长大的王彤却忍受不了绘画的枯燥,看见小伙伴都在玩耍的时候,他便丢下手中的画笔跑了出去。直到高中,为了能考取大学,王彤重新拿起画笔恶补起来。为了能把基础学得扎实,父亲还在北京给王彤报了专业美术补习班。

有了小时候的基础和北京大半年的急训,王彤高考获得了河北省的美术第一名,最终考入西南民族大学雕塑系。

“也许很多人羡慕大学里的校园生活,可我们学美术却是比较枯燥和寂寞,特别是学习雕塑的,整天就跟泥巴和石膏打交道。”到了大二的时候,王彤出去做了兼职,主要是帮人做一些雕塑加工等。四年大学毕业后,王彤在成都龙泉驿谋了一份美术老师的职业。“回想那段时间,或许是我最迷茫的时期,就是感觉自己有点一无是处。走与留一直是我心里的抉择。幸好有大学期间的兼职经历,于是就去做做雕塑制作。这个过程也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慢慢地我们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到后来联合成立了雕塑厂,主要是帮助一些商业综合体做雕塑作品,以及墙体彩绘。也是因为这个团队,我愿意留在成都,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蓉漂’。”

四川文化元素独具魅力

如今,王彤将多年的美术知识和雕塑、墙面画经验相结合,以四川文化元素赋予其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品,市场上的反馈也是好评如潮。那么,在王彤眼里,四川文化到底有何独特之处呢?

王彤表示:“有很多东西可以代表四川文化,这使得我们进行创作的时候会有更加明确和简单的目标。将四川的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雕塑和墙体绘画的作品中,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现在的雕塑和墙体绘画市场比较混乱,好多人就在网上借鉴或者照搬。为了跟这些作品有所区别,我们只有想办法坚持做原创。另一方面,我觉得一个地方的特色,也是这个地方的文化载体,所以我让没学过美术的人们都能很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文化,一看就知道这是四川特有的元素,包括三国蜀文化、熊猫文化等。”

对王彤而言,自己制作的文创产品必须兼具实用性。这就跟其他同类产品有所区别。大家平时可以用到的东西比如一件T恤衫、一个盘子,这些都可以拿来做文创产品。文创产品也不一定就只是一个摆设纪念品,日常生活中的东西,其实也更应该做成文创产品。“像盘子的形状,如果运用到雕塑里的烤瓷技术,像窗帘这些布艺的DIY运用到墙面画,那也是比较好实现的一种方式。”

坚持和耐心是关键

谈及墙面画,很多人就会跟涂鸦画等号。其实,这二者之间还是有所区别的。王彤介绍,从材质来说,涂鸦一般采用的是进口喷漆,兴起也是源于国外的街头嘻哈文化;而墙面画主要还是以中国风元素为代表,一般用笔和丙烯颜料去体现。当然,它们都是以墙体这一媒介作为载体,而且具体表现手法都差不多,呈现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平时大家见到的雕塑和墙面画都是非常漂亮的,那么,它们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呢?王彤为大家一一揭秘。“雕塑和墙面画大体上都是一样的流程,只是制作手法不一样。它们的构思开始都是做一张设计图,包括自己的设计理念如何在产品中体现,这是关键。其次是团队,他们适合做哪种风格,大家心里都有定位,以专业的团队去做专业的构思就很容易体现所要表达的寓意。在中后期,雕塑这一块就比较麻烦,需要翻模、打磨和安装,工序稍显复杂。而墙面画的操作相对比较简单,直接在墙上画好后再做保护就行了。”

接下来,王彤还是想继续在雕塑和墙面画上做原创,也想把四川这块的特色归纳起来,让外地人更加了解四川地方文化。把墙景美化作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行之有效的载体,与改善、美化城市街景结合起来,描绘和谐、文明、人文、艺术的城市风景线。

王彤表示,不管是雕塑还是墙面画,创意构思和专业的创作团队不可或缺,但坚持和耐心却是重中之重。如此,产品才能以更完美的形态让人们去认识,也才能通过艺术手法直观的传达给人们。(《读者报》记者 何建)

(本文摘自《读者报》2018年6月21日第14版。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欢迎订阅《读者报》。)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这就是《读者报》

知过去 长知识 有谈资 摆故事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读者报》订阅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当地邮政所订阅

2. 关注“读者报官方微信”,进入微店下单订报

3.淘宝店铺: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微店订阅地址:

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