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一針,一線,一筆,一刀……他們用雙手編織生活,雕刻時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歲月帶走了他們的年華,卻帶不走他們的初心。他們是一介工匠,是文化使者,也是天府匠人。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城市裝飾雕塑和牆面畫不僅美化環境,更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提升了人們的審美需求,反映了風土民情。更重要的是,它們的設計具有學科交叉的專業特點,只有與上述專業、文化和審美相結合,才能創作出完美的作品,才能與城市的整體環境結合起來。

在成都,就有一位牆面畫和雕塑工匠,他將多年的美術知識和雕塑、牆面畫經驗相結合,以四川文化元素賦予其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品。他就是王彤,一位來自河北唐山的90後“蓉漂”。

曲折的藝術路

王彤雖然是90後,但他已經先後參與了成都東郊記憶大型噴繪、萬達廣場壁畫、甘孜州新龍縣雕塑等城市街景的設計製作。那麼,王彤是如何走上藝術這條路的呢?

王彤出生在河北唐山的一個小鎮,父親是一位煤礦工人,母親是一位中學教師。“我的學習時間,基本上跟母親在一起,她大多是輔導我的作業。在業餘時間裡,我幾乎都跟父親在一起。父親是一個很熱愛畫畫的人,自小就教我繪畫基礎。”

誰知道,漸漸長大的王彤卻忍受不了繪畫的枯燥,看見小夥伴都在玩耍的時候,他便丟下手中的畫筆跑了出去。直到高中,為了能考取大學,王彤重新拿起畫筆惡補起來。為了能把基礎學得紮實,父親還在北京給王彤報了專業美術補習班。

有了小時候的基礎和北京大半年的急訓,王彤高考獲得了河北省的美術第一名,最終考入西南民族大學雕塑系。

“也許很多人羨慕大學裡的校園生活,可我們學美術卻是比較枯燥和寂寞,特別是學習雕塑的,整天就跟泥巴和石膏打交道。”到了大二的時候,王彤出去做了兼職,主要是幫人做一些雕塑加工等。四年大學畢業後,王彤在成都龍泉驛謀了一份美術老師的職業。“回想那段時間,或許是我最迷茫的時期,就是感覺自己有點一無是處。走與留一直是我心裡的抉擇。幸好有大學期間的兼職經歷,於是就去做做雕塑製作。這個過程也認識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慢慢地我們也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到後來聯合成立了雕塑廠,主要是幫助一些商業綜合體做雕塑作品,以及牆體彩繪。也是因為這個團隊,我願意留在成都,成了真正意義上的‘蓉漂’。”

四川文化元素獨具魅力

如今,王彤將多年的美術知識和雕塑、牆面畫經驗相結合,以四川文化元素賦予其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產品,市場上的反饋也是好評如潮。那麼,在王彤眼裡,四川文化到底有何獨特之處呢?

王彤表示:“有很多東西可以代表四川文化,這使得我們進行創作的時候會有更加明確和簡單的目標。將四川的地方文化元素融入雕塑和牆體繪畫的作品中,一方面是市場的需求。現在的雕塑和牆體繪畫市場比較混亂,好多人就在網上借鑑或者照搬。為了跟這些作品有所區別,我們只有想辦法堅持做原創。另一方面,我覺得一個地方的特色,也是這個地方的文化載體,所以我讓沒學過美術的人們都能很直觀地感受到這種文化,一看就知道這是四川特有的元素,包括三國蜀文化、熊貓文化等。”

對王彤而言,自己製作的文創產品必須兼具實用性。這就跟其他同類產品有所區別。大家平時可以用到的東西比如一件T恤衫、一個盤子,這些都可以拿來做文創產品。文創產品也不一定就只是一個擺設紀念品,日常生活中的東西,其實也更應該做成文創產品。“像盤子的形狀,如果運用到雕塑裡的烤瓷技術,像窗簾這些布藝的DIY運用到牆面畫,那也是比較好實現的一種方式。”

堅持和耐心是關鍵

談及牆面畫,很多人就會跟塗鴉畫等號。其實,這二者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王彤介紹,從材質來說,塗鴉一般採用的是進口噴漆,興起也是源於國外的街頭嘻哈文化;而牆面畫主要還是以中國風元素為代表,一般用筆和丙烯顏料去體現。當然,它們都是以牆體這一媒介作為載體,而且具體表現手法都差不多,呈現的效果也是差不多的。

平時大家見到的雕塑和牆面畫都是非常漂亮的,那麼,它們的創作過程是怎樣的呢?王彤為大家一一揭秘。“雕塑和牆面畫大體上都是一樣的流程,只是製作手法不一樣。它們的構思開始都是做一張設計圖,包括自己的設計理念如何在產品中體現,這是關鍵。其次是團隊,他們適合做哪種風格,大家心裡都有定位,以專業的團隊去做專業的構思就很容易體現所要表達的寓意。在中後期,雕塑這一塊就比較麻煩,需要翻模、打磨和安裝,工序稍顯複雜。而牆面畫的操作相對比較簡單,直接在牆上畫好後再做保護就行了。”

接下來,王彤還是想繼續在雕塑和牆面畫上做原創,也想把四川這塊的特色歸納起來,讓外地人更加了解四川地方文化。把牆景美化作為支持城市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的一項行之有效的載體,與改善、美化城市街景結合起來,描繪和諧、文明、人文、藝術的城市風景線。

王彤表示,不管是雕塑還是牆面畫,創意構思和專業的創作團隊不可或缺,但堅持和耐心卻是重中之重。如此,產品才能以更完美的形態讓人們去認識,也才能通過藝術手法直觀的傳達給人們。(《讀者報》記者 何建)

(本文摘自《讀者報》2018年6月21日第14版。閱讀更多精彩內容,歡迎訂閱《讀者報》。)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這就是《讀者報》

知過去 長知識 有談資 擺故事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天府匠人系列(11)|王彤:為生活增加文化新元素

《讀者報》訂閱方式

1. 拔打11185或到當地郵政所訂閱

2. 關注“讀者報官方微信”,進入微店下單訂報

3.淘寶店鋪:

https://shop269196912.taobao.com

4.微店訂閱地址:

https://weidian.com/?userid=357720529&wfr=wx_profile_wxh5&share_relation=fe55d9279dc1de63_791158084_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