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9 A股處於底部區域,中長期看機會大於風險

紅刊財經 特約作者 羅敏

三年前的6月份,上證指數從5178點快速回落,短時間內,發生了幾輪罕見的股災,監管層通過一系列救市措施終將股災的火焰撲滅。站在三年後的當下,瘋牛、槓桿牛、配資、千股跌停(漲停/停牌)這些股災時期發明的詞彙,原以為已經離我們遠去,但是沒有想到,就在本週,三大股指全線下挫,又出現千股跌停的情況。這一幕與三年前何其相似,市場一片哀嚎之聲,恐慌情緒漸起,難道還會出現諸如三年前發生的一輪又一輪下跌?筆者認為不會。不管從宏觀經濟基本面還是從市場本身的估值水平和特徵看,當下市場都不具備連續下跌的基礎和條件。

A股處於底部區域,中長期看機會大於風險

股不具備再度“暴跌”的邏輯

先從宏觀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政策來看。

第一,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下滑,房地產投資一枝獨秀。1-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216043億元,同比增長6.1%,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134399億元,同比增長8.1%。整體數據回落的原因主要受財政支出收縮的影響,當然我們也應該看到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兩個月回升,民間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實體經濟投資出現企穩跡象。上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略微放緩,但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商品房銷售面積等數據均出現明顯反彈。

第二,進出口實現較快增長,規模創同期最高水平。1-5月我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勢頭進一步鞏固。1-5月,進出口總額11.6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8%;其中出口6.14萬億元,增長5.5%;進口5.49萬億元,增長12.6%;順差6498.1億元,收窄31.0%。受益於全球經濟復甦,國內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進出口數據保持較快增長。我們需要警惕的是貿易保護主義逐漸升溫,中美貿易摩擦反覆拉鋸,下半年貿易順差可能會繼續收窄。

第三、社零總額平穩增長,新零售業態增長迅速。1-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9176億元,同比增長9.5%。全國網上零售額32691億元,同比增長30.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4819億元,增長30.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6.6%;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穿和用類商品分別增長42.4%、24.9%和30.7%。

第四、加大公開市場操作,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今年以來外部受美聯儲加息、國內去槓桿的雙重壓力下,為了促進經濟的健康平穩發展,同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央行加大公開市場操作力度,通過MLF擴容續作,呵護保持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另外,從5月份公佈的單月數據看,投資和消費數據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回落,但經濟運行整體平穩,經濟基本面沒有發生本質變化,向好的基礎仍然存在,如果經濟數據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發生微調。

市場特徵方面我們也可以從三個角度來分析:首先從估值上看,當下市場的整體估值已經到了階段性底部。結構上看,受過去兩年結構性行情的影響,部分消費行業如家電、食品飲料,估值水平處於相對偏高的位置,而以成長股為主的創業板,整體估值已經處於相對底部的區域,部分股票的估值和價格已經比2016年初還要低,單純對比指數,也相差不遠。而過去兩年我們的經濟增長實際上處於復甦企穩階段,經濟增長與股市表現出現明顯的背離。

其次看一下目前A股市場的參與主體,過去三年,“價值投資”和“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兩種理念逐漸得到投資者的認可,從基金髮售情況和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的增長可以看出,A股的機構投資者在逐漸增加。今年6月份,在正式被納入MSCI指數後,A股將逐漸迎來大量的海外資金,而很多海外投資者過去六個月通過互聯互通機制從香港購買A股淨流入的資金超過1600億,這些海外投資者偏好的股票業績表現非常穩定,估值也相對合理,有很高的安全邊際,基本摒棄炒概念、炒主題、炒殼等過去市場上常見的陋習。這些機構投資者是市場穩定運行發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我們再看一下上市公司的盈利情況,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整體表現良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500強排行榜中,超10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43家,淨利潤超20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24家,淨利潤超50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10家。截至5月中旬,滬深市場共計有1097家上市公司發佈中報業績預告,其中預增公司數量為759家,佔已發佈業績預告比例的69.18%。主要集中在化工、醫藥生物、電氣設備、機械設備和電子領域。

因此,筆者認為無論從宏觀經濟數據和微觀企業盈利以及貨幣政策看,目前A股都處於底部區域,中長期看投資機會遠遠大於投資風險,大家目前之所以悲觀,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產生的不確定性情緒放大了,諸如去槓桿、經濟調結構、債務問題這些事件的影響,這種不確定性導致的高波動性成為今年的常態,像本週“千股跌停”這種現象是今年上半年市場情況的非理性極端表達。在當下這個時點上,我們的觀點恰恰是樂觀的,

下半年投資機會明顯優於上半年

在筆者看來,下半年的投資機會會明顯優於上半年。就行業機會而言,比較看好以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興行業、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傳統行業中的優質公司和部分供給結構較好的週期性行業。

具體來看,一是以高端製造為代表的新興行業。過去半年,中美貿易爭端中頻繁出現的案例,從上到下給大家上了很好的一堂課。不掌握核心技術就要受制於人,未來中國要想成為製造業強國,就需要彌補關鍵設備和材料靠進口的短板,製造業升級勢在必行。其中半導體、計算機、人工智能等高端製造領域是我們下半年比較認可的投資方向。

二是受益於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傳統行業中的優質公司。以房地產行業為例,龍頭企業的銷售集中度提升非常明顯。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額48778億元,同比增11.8%。但是前100強房企1-5月權益金額達到2.85萬億元,同比上年增長31.0%。按當前銷售速度,三季度末部分龍頭企業的銷售就有望超過去年全年銷售規模。此外,融資環境收緊的情況下,大房企融資優勢明顯,銀行貸款額度較為充裕,有利於它們加速逆勢擴張市場份額。比如我們跟蹤的某國有龍頭地產上市公司今年以來新增銀行開發貸款利率僅基準上浮7.22%,摺合成本5.09%,公司今年5月發行兩期中票的成本僅為4.59%和4.88%,發行總金額25億元,期限均為3年,融資成本仍控制在較低水平。而部分現金流不佳的地產公司目前融資成本超過了15%。僅資金成本一項,龍頭公司就體現出了非常顯著的優勢,這個優勢將有助於它們更快更好地擴大市場份額。上述現象不僅存在於地產行業,在很多傳統行業中,都出現了優質公司在融資收緊的宏觀環境下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情況。

三是部分供給結構較好的週期性行業。整體上看上半年週期股表現不佳,主要是對經濟增速的悲觀預期導致的,疊加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極低。中美貿易摩擦解決的過程註定是曲折的,它對於資本市場的影響也會邊際減弱,一旦下半年經濟增速下滑的觀點被證偽,那麼部分供給結構較好的週期股估值修復的概率很大。

最後,筆者想和投資者分享一個投資中樸素的常識和體會:在一個合理甚至較低的價格買入優質的資產,保持一點耐心,終將獲得不菲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