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用藥知識丨藥物誘發的哮喘,只知道阿司匹林還不夠

藥物作為一種特殊的化學物質,在預防、治療疾病的同時,也是引發哮喘的一種常見變應原。藥物的這種不良反應即為藥源性哮喘。

臨床表現的共同特徵是,一般在用藥後5 ~ 45 分鐘表現咽部瘙癢、咳嗽、胸悶、氣促、口唇發紺和喘息。體檢:呼吸加快,心率加快, 體溫大多正常(原發病無發熱者), 兩肺滿布哮鳴音。再次用藥時, 症狀發作時間提前。能夠引發哮喘的藥物品種並不少見,以下是幾種可引發哮喘的常用藥。

解熱鎮痛藥(阿司匹林哮喘)

由阿司匹林以外的解熱鎮痛藥和非甾體抗炎藥如吲哚美辛、阿尼利定(安痛定)、複方茶鹼片(含氨基比林及非那西丁)、甲芬那酸(甲滅酸)、氟芬那酸(氟滅酸)、雙氯芬酸(二氯苯胺苯乙酸)和萘普生(甲氧萘丙酸)等所誘發的哮喘發作, 稱為類阿司匹林哮喘(AIA,spirin-induced asthma)。

其中約有半數患者伴有鼻息肉和鼻竇炎,當AIA認伴有上述鼻部症狀和體徵時,稱為阿司匹林性哮喘綜合徵(Aspirin induced asthma syndrome)。本病約佔哮喘患者總數2.3%~20%。

用藥知識丨藥物誘發的哮喘,只知道阿司匹林還不夠

機制:迄今研究表明,誘發阿司匹林性哮喘的這些藥物的化學結構無共同之處,但均為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因此,大多學者認為其發生機制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有關。前列腺素E對支氣管平滑肌有強大的鬆弛作用, 阿司匹林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因而引起支氣管痙攣。其他解釋包括呼吸道和鼻黏膜處受體敏感性的改變, 補體激活作用伴隨組胺釋放增多, 過敏性反應物質釋放增加, 以及雜質(如乙酸酐)致敏等。也有人認為阿司匹林誘發的變態反應類似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特異性反應。

AIA的臨床特徵

(1)女性患者稍多;(2)發病年齡多在20~50歲左右;(3)一般無兒童時期哮喘史、哮喘家族史與特應性哮喘患者接近;(4)初診時重症患者佔60%左右,確診為AIA後通過加強自我管理,重症患者例數可減少;(5)糖皮質激素依賴者近50%;(6)多合併有鼻部疾病,包括慢性鼻炎、鼻息肉、副鼻竇炎及嗅覺異常。其中鼻息肉與嗅覺異常在其它類型哮喘中較少見,因而較具特徵性;(7)末梢血中嗜酸粒細胞比例與另兩型哮喘無明顯差異,約2%的ALA患者合併有特應性特徵,血中IgE水平增高。

AIA發作的典型臨床表現為:在服用解熱鎮痛藥5 min至2 h或稍長時問後,即會引起劇烈的哮喘發作,絕大多數患者的潛伏期為30 min左右。哮喘發作一般很重,常有發紺、結膜充血、大汗淋漓、端坐呼吸、煩躁不安。某些患者在服藥後先出現鼻部卡他症狀,如流涕、打噴嚏、鼻瘁、鼻塞,繼之出現哮喘。有些患者在哮喘發作的同時可出現嚴重的蕁麻疹或血管性水腫,嚴重的還可出現意識改變、血壓下降等表現。藥物作用相持續的時間長短不一,短的只有2~3 h,長的1~2d。稱為AIA的“藥物作用時間相”。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患者既往都用過阿司匹林,甚至是經常用阿司匹林,但無不良反應,他們對阿司匹林的不耐受是在患哮喘或過敏想鼻炎之後才出現的。因而,此病可能是某些哮喘患者在疾病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出現的一個特徵。因此,對阿司匹林性哮喘患者一定要檢查有無鼻部整整,對有鼻息肉的哮喘患者一定仔細詢問有無阿司匹林“過敏”(即不耐受)史,許多阿司匹林性哮喘患者就是根據這樣的線索發現的。

用藥知識丨藥物誘發的哮喘,只知道阿司匹林還不夠

β受體阻斷劑

β受體被阻斷劑可引起藥物性哮喘,一般主要由非選擇性β受體阻斷劑引起,如普萘洛爾等,選擇性β1受體阻斷劑如倍他樂克一般不會引起哮喘發作,但在某些患者也會引起劇烈的哮喘發作。

β受體激動劑

少數患者過量吸入異丙腎上腺素可出現哮喘加重, 或者在常用劑量下使哮喘症狀加劇,被稱為“矛盾性支氣管治療反應”。

膽鹼能受體激動劑

巴膽鹼以及相關藥物給患者使用,有時能引起支氣管收縮。據報道,青光眼患者應用毛果芸香鹼滴眼液,或嚴重行動困難患者應用地阿諾(二甲氨基乙醇),可引起哮喘加重。

H2受體阻斷劑

哮喘患者可存在H2受體功能低下,使血中cAMP降低,可誘發及加重哮喘。如西咪替丁。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抑制劑

研究發現約半數以上的患者, 哮喘症狀在使用ACE抑制劑後2周內出現, 並且大多數患者伴有其他不良反應, 如咳嗽、鼻炎、血管性水腫或其他皮膚反應, 需要停用ACE抑制劑。

非甾體抗炎藥舒林酸對於ACE抑制劑引起的咳嗽有預防作用。

抗生素

多種抗生素使用後都可引起變態反應。哮喘是這類反應中最常見的一種。

青黴素類是最常引起藥源性過敏性支氣管痙攣的藥物,常伴發皮疹、瘙癢和血管神經性水腫。

其他能引起哮喘的抗生素有地美環素(去甲金黴素)、紅黴素、灰黴素、新黴素、鏈黴素、氯黴素、林可黴素、磷黴素鈉、利福平以及複方磺胺甲基異惡唑和環丙沙星、諾氟沙星等,以及抗真菌藥甲硝唑等。

含碘造影劑

引起嚴重的氣道阻塞發生率為12%。這種併發症在有過敏體質者容易發生,引起的哮喘可能持續數天。

機制:是由於刺激和咳嗽, 部分是由於組胺的釋放。

肌松藥

筒箭毒、泮庫溴銨(溴哌雄酯)、氯琥珀膽鹼、阿庫氯銨、維庫溴銨和阿曲庫銨等, 靜脈注

射給藥後均可引起變態反應和明顯的支氣管收縮。

機制:這些反應肯定是由於這些季銨類化合物引起組胺釋放所致,已由試驗和皮膚實驗證明。

用藥知識丨藥物誘發的哮喘,只知道阿司匹林還不夠

麻醉劑

發生率大約為1/5000,在英國,每年在麻醉期間因為過敏反應死亡的病人有大約100例,其中50%是由於支氣管痙攣。

機制:組胺等介質的釋放及特殊抗體的形成。

表現:① 硫噴妥鈉引發哮喘時反應通常發作迅速、偶爾會延遲到1小時。隨著循環衰竭或者完全的氣道阻塞可導致患者死亡。② 氯胺酮靜脈注射立即發生哮喘。肢端和口唇發紺。術後以1∶1000 氯胺酮做皮試為陽性。③ 利多卡因局部注射即可發生哮喘、胸悶、口唇發紺和呼吸困難。

預防措施

哮喘病史者,應避免使用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劑,如非甾體抗炎藥等。阿司匹林吸入負荷試驗陽性者,禁用阿司匹林及其複方製劑。慎用青黴素類抗生素、H2 受體抑制劑及曲吡那敏等。過敏體質或鼻息肉、鼻塞患者, 慎用解熱鎮痛藥, 以防哮喘急性發作。合理使用抗喘藥物。對β-受體激動劑不可超量使用,嚴格控制每日使用次數和單次劑量,並同時使用足量抗生素。潑尼松龍與β-受體激動劑氣霧劑聯用治療所有哮喘(有生命危險的哮喘除外),效果更好,並可以減少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有哮喘病史或高度過敏體質的患者,尤其是以往有藥物過敏者,要儘量避免多種藥物混合輸注。應用抗生素類藥物,症狀控制後要及時停藥。

初發的藥物性哮喘,去除或停用致喘藥,經平喘和對症治療即可緩解。嚴重哮喘除停藥外,吸氧,大量糖皮質激素靜脈輸注,同時給予抗過敏、抗炎及對症治療。

氣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氣道阻塞現象的治療:① 皮質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炎藥。② 色甘酸鈉為吸入抗炎劑。③ 酮替芬口服具有多種抗炎作用和皮質類固醇樣效應。輕症患者, 可口服沙丁胺醇加酮替芬或茶鹼控釋片加酮替芬。中、重症患者, 茶鹼和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或氣霧吸入治療。④ 可用支氣管舒張劑和β2 -受體激動劑。

對於哮喘持續不能緩解甚至出現二氧化碳瀦留、意識障礙者,應當給予機械通氣治療。

用藥知識丨藥物誘發的哮喘,只知道阿司匹林還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