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朝为什么宣布剃发令?

鹏友程


别看满清八旗当年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关,其实心里底气不足,掂掂自己的份量究竟能不能鲸吞整个中国,实在是没有一丝把握,甚至连划江而治的心理准备都有。




怪只怪南明政权太不争气,朱家子孙和各路军阀头子之间的统一战线工作搞得一塌糊涂,满清真是运气来时天来助,军事形势向自己这边一边倒,这才有了打过长江去,跑马全中国的想法。

这是军事思想方面的转化,他满清也不是诸葛再世能掐会算一开始就能预料到的。同样在文化上面也有类似情况,煌煌中原汉文明,哪个异族心里没有点敬畏,满大人自己的皇帝进关前的都是“三国粉”,进关后的那都是汉学大家。

大清刚搬进紫禁城,各方面工作都刚展开,那些前明的大臣愿意追随崇祯的都已经跳河上吊,留下的汉臣只要“弃明投清”照样正常上下班,个人选择也不强求。

既然肯归顺大清来上班,朝廷也不为难他们,这表现在服装打扮上面,没有强制汉官必须和满官一样穿着。金銮殿下汉官一排,束发长袖,满官一列,长辫蹄袖,满汉分开,泾渭分明。


满清这时还以汉文明为上,低头学习,暂时各自相容,求同存异,最多面见皇帝一个称臣,一个称奴才。

原本相安无事过些太平日子,没想到出了个挑事的家伙,名叫孙之獬。明朝遗臣,清军进城时,没有跳河上吊也罢了,带着家小列队欢迎,被清廷任命为礼部侍郎翰林院侍讲学士。

本来换个主子也就算了,当时又不是他一个识时务的俊杰,可他权欲熏心,为了头上的顶子,甘愿自贱为巨奸。

孙之獬每次上朝站班,看到满人地位,权力,话语权样样都比汉臣大,心态失衡,想自己也要站到满臣队伍里。


这孙之獬也做得出来,将自己剃发留辫,一副满人打扮,第二天上朝像模像样地想挤入满人队伍。可那些满臣以为他是怪物,把他赶了出去,讨个没趣,他只能再回汉班,汉臣都恨他痒痒的,又把他踢出汉人队伍。

这孙之獬非汉非满,非驴非马,丧失了全部气节和底线,满臣当然看不起他,那些汉吏虽然是投降了清廷,但多少还没有卖光人格,对他也是相当鄙视。

孙之獬受了这般羞辱,一不做,二不休,既然自己受到汉臣的羞辱,那么我要让天下所有汉人和我一样剃发留辫,到时看还有谁羞辱谁。这厮忒可恶,汉奸水平前比石敬塘,后比汪精卫,古今第一奸。



孙之獬在上奏当局的奏折里大言不惭,将服装穿着和皇帝权威联系起来,讲皇帝应该把汉人的制度扫荡干净,让全体汉人跪服皇帝,而不是皇帝屈尊去迎合汉人。

当政者其实关心的关键问题不是头发和衣着的存废,而是老百姓对皇权的膜拜,并且是否是打心眼里的膜拜。“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还不够,把汉人心里仅存的一点本民族体表念想,体发父母之受的人伦剥夺了去,死心塌地跟着新主子,这一代不彻底,还有下一代。



孙之獬的奏折里论述强调的是“让中国服从陛下,而非陛下服从中国”,以个人受辱得失,为个人仕途加码而报复整个民族,挑唆执政者,其心可诛。

这孙之獬的条条建议,句句戳在当时实际掌权的多尔衮心坎里,想想,这厮讲得有道理啊,不把汉人心里存留的“汉”心摘掉,满清就不算真正降伏汉人统一天下,立即“准奏”。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一时间大江南北剃发剪刀和断头大刀飞舞,为了这事,已经投清的再反水,原本不反的被逼而反,通衢大道,街头巷尾,又有多少人头落地,怨鬼叫魂。


以一把头发引起的血案,始作俑者就是孙之獬为了一己私利,使满清从仰望到俯视割裂汉文化,为虎作伥。老百姓的血染红了他的顶子,加官晋爵为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

之后孙尚书衣锦还乡,碰到山东谢迁的农民起义,俘虏了他,被拖到大街上给活剥肢解掉了。山东巡抚向清廷报告后,不知道为什么,清政府并没有表彰其“烈士”,抚恤金一文未发,可能在清廷看来他实属一条狗而已,看来没有底线节操的人不管在哪个阵营里都是被人鄙视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


看遍山川


1644年,清军入关之后就宣布了剃发易服的命令,千千万万的汉人屈服在清军的淫威之下。但是这一奇耻大辱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满人,而是汉奸孙之獬。

孙之獬本是进士出身,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斯文败类。早在魏忠贤兴风作浪的时候,贪图富贵的孙之獬就助纣为孽,残害自己的同僚。

随着魏忠贤的倒台,孙之獬也被清算撤职,只可惜崇祯皇帝在清除阉党时,竟然没有杀了这个败类,致使后患无穷。

到了清军入关时,被贬为平民的孙之獬看到了东山再起的机会,立马就剃了头,换上满人的服饰前去投靠,捞了个礼部侍郎(搞宣传工作)的职位。

不过,孙之獬并没有像范文程一样受到重用,这是因为他本身并没有什么才能,只会谄媚奉承。在满人官员看来,孙之獬不过是低人一等的汉人;而在其他汉人官员看来,孙之獬就是一个汉奸败类,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

为了自己的前途,孙之獬竟然想出了一条毒计!他向当时的摄政王多尔衮建言:

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谁要是不剃发易服,就是对大清不忠!崇祯皇帝的尸骨未寒,孙之獬就已经变着法子坑害自己人了。

多尔衮听到这话之后就飘了,他觉得自己也能像秦始皇“书同文,车同轨”一样,统一全国的发型,让汉人臣服于满清。于是,清朝便强力的推行“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

消息一传开,各地可谓是群情激愤。当时的汉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想要剃了他们头发,就如同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

而且满人的发型巨丑无比,在最开始的时候,百姓只允许留两条辫子(金钱鼠尾辫),直到清朝末期,才演变成影视剧中的阴阳头。

面对百姓们的反抗,清朝采取了残忍的屠杀政策。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惨案,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杀得是血流成河,各地的老百姓们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在明朝末年,全国人口还有一个多亿,而到了顺治年间,人口仅有四千多万,直接就少了一大半,这其中就有剃发令的“功劳”。

当然,这位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也没有什么好下场。剃发令推行之后不久,山东民众愤然起义,起义军活捉了孙之獬(因为没有功绩,已被贬为平民),并将其五马分尸,时人无不拍手称快。

甚至过了300多年后,孙之獬还被人掘坟。就在前年,孙氏墓园发生了盗墓事件,但奇怪的是,只有孙之獬的墓地遭到了破坏,其他人则安然无恙。可见孙之獬罪孽深重,至今仍不被饶恕。


逍遥侃历史


清朝是中国东北的满族人建立的,清军入关之前,更在关外实行,剃发易服,政策。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行改变发型,换上满服,投降的明将也要剃发易服。

清顺治一年,清军入关时,曾颁布,剃发令,遭到汉人的反对和不满,所以清军公开废除此令。顺治二年,清兵进入江南后,汉族大臣孙之獬被其他汉臣排挤,他更向摄政王多尔衮提出重新颁布,剃发令。因此,多尔衮便在次颁布,剃发令。规定清军所到之处,无论官民,限十日内全部剃头,削发垂辨,违者斩。其执行口号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而汉族百姓为了保护世代相传的文物衣冠,同清军进行了此起彼伏的争斗。满清要吧汉族百姓的尊严和民族感情踩在脚下,自然会遭到汉族百姓的浴血反抗,即使是赴汤蹈火,举家殉难也在所不辞。为此,清军对此进行残酷的镇压,嘉定三屠,事件更与,剃发令,有关,虽然斗争历经37年之久,但还是清朝统治者赢了,汉族大部分都剃发结辩,改穿满装,而那些坚决不愿剃发易服的人要么被杀,要么逃到国外,要么遁入空门,带发修行!🐴🌺🌺





飞天ZY漫雪


所谓剃头令正是左右日本政界,军界的黑龙会搞出来的,黑龙会日本友人为了分裂帝国网罗一批在日学生成立一个同盟会,目的是把明朝统治时期的十三布政使(清朝时期改为十八省占帝国疆土面积的四分之一)从帝国独立出来,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国!国旗是汉独十八星。所谓剃头易服,留头不留发,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杀正是黑龙会与同盟会为了分裂帝国煽动民族矛盾捞取政治资本的宣传,为十八省脱离帝国而独立作政治铺垫。没想到清廷为了保全祖宗建立的一统江山不被分裂,百姓免受生灵涂炭,清廷决定撤回全盘接受学习西方民主化制度的君主立宪制改革,提出五族大同,五族共和制国体,与君主立宪制同样的是也是还权于民,并授权清朝重臣,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组建五族共和政府,国旗:五色旗。五族共和政府同时签署了对清廷皇室的优礼政策,孙中山,黄兴也在公开场合表示:清廷不以皇权为私产,是当代荛舜,远胜华盛顿再造共和,对清廷的优待政策与民国共存亡!可是后来他们都是怎么做的?不但不遵守诺言。近一百年来不断往清廷扣屎盆子,典型的忘恩负义,就是农夫怀里的那条蛇,别一天到晚没事就剃发易服,剃发也好,易服也罢都是为了统一,正告那些大汉族主义者们,在这个国家里五个民族都是正统,五十六个民族都是正统。五族共和是清朝提出来的,难道你们的思想比一个被你们形容的不堪入目的朝代还封建落后吗?如果你们非要论汉人为什么正统,其它非正统民族还有什么理由绑在你们身上苟且偷生?




我爱祖国的碧水蓝天


清朝在入关之前就已经剃发了,当时的八旗子弟大约有二十万人,男子都是剃半个头,从小到大皆是如此。

满族人在关外剃头完全可以理解,满族人的先祖女真人就是剃发的,其后代之一的满族人剃半个头也是对女真习俗的继承。

再则,关外的天气非常寒冷,满族人又是游猎民族,如果像汉族一样将头发散批着,非常不方便打猎。而且头发太长的话肯定会影响打猎时候的视野,所以满洲人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剃发了,留半个头的头发,然后将剩余的一半编起来,这样有利于骑马,也有利于狩猎。

满清入关之后,满族人继续保留了这一习俗,不过在满清入关之初,汉族官员和民众是不用剃头的,这当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一个名叫孙之懈的汉族官员,为了讨好清朝的主子,他把自己的头发剃得和满族人一样,最初受到了满族官员的排挤,但是很快此举就受到了多尔衮的赞赏,因而有了留发不留头的说法。

此后,中国境内,满汉一体均需剃发,其他少数民族则例外。


青年史学家


如果我们去仔细研究清军入关之后的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十分令人咋舌的现象,从入关到入京,清朝军队仅仅用时二十多日,而在这之后,即使是在剿灭李自成等起义军时,清军也只话费了一年左右。

然而,与清军取得北京等地控制权不同,清朝却在之后的二十余年里始终未能完全掌控江南一地,之所以如此,当时的清朝大臣陈名夏有着十分直接的判断,称“留发复衣冠,天下即太平”。

可见,在他看来清军之所以在江南一地未能快速获得承认,与清朝所施行的剃发令有关。然而,在对待这件事上,清廷的反应却极为顽固,不仅未听从其建议,反而将这位汉族大学士处死,清朝之所以如此固执的施行剃发令,其实与其统治者的诸多考量有着关。

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分析一下清廷推行剃发令的原因。

一、统治者传播自身文化的需要

我们首先要了解,剃发令所要求的辫发形式究竟如何。

事实上,这种发式与满族的传统发式一致。在女真部落尚未崛起之前,其族人生活之地位于长白山、黑龙江等地区,这些区域即后世所称的“白山黑水”。

女真人在白山黑水中,以渔猎和游牧作为自己最重要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他们每天穿梭于丛林之中,才能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资。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将自己的头发进行相应的“处理”。前端的头发在骑马时容易飘散影响视野,因此才予以剔除,而后边的头发同样会剐蹭和勾住树枝,但是,保留一定量的头发既可以防风,同时编成辫子还可以作为宿营时的枕头。

在这种现实考虑下,女真族的辫发才得以在族群中流传和推广。事实上,这种实用性也曾经随着时代的不同而有所转变,从清朝中叶开始,满族辫发所保留的发量就有着逐渐增多的趋势,到得清朝后期,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种后脑勺头发全部保留的发式才最终出现,这也会此时的满族人不再需要渔猎有关。而这也再次印证了辫发与渔猎生活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我国古代,不少少数民族尤其是渔猎民族,都有着类似的发型特色,只不过彼此间在细节上有所不同。比如尚未完全形成国家的契丹同样如此。

这种辫发习惯的形成,足足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后汉时期开始,这种发型成为女真族最重要的特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发式已经成为整个族群的特色,甚至其族内笃信的萨满教也开始将辫发视为“灵魂之所在”,在对外战争中,战死的女真人即使尸体无法送回,其同族也会将他们的辫发带回家乡,这种类似汉人“衣冠冢”的做法,被称之为“捎小辫”。

因此,客观来说,这种辫发的形制,对女真并非可有可无的习俗,其意义与汉人的衣冠发式无异。因此,对于统治者来说,在他们获得中原的统治权后,也会处于文化认同的需要,将辫发作为一种规定来强行执行。

二、以反汉化阻止民族的融合

当然,如果仅仅是出于统治者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需要,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文化的传播往往是“春风化雨”,而非剃发令这般落得“人头滚滚”。因此,除了以上原因外,一定另有原因使得清朝统治者选择如此暴烈的推广剃发令。

这背后的原因,便是清朝对汉文化的隐隐担忧。这种担忧源自于宋元交际之间的女真政权金朝。在明代以前,人们在总结金朝灭亡原因之时,“汉化亡金”论曾经甚嚣尘上,

这种说法虽然有着种种漏洞,但是在明清之际,却成为不少人所认同的历史史观。清朝统治者在总结金国灭亡原因时,也曾经数次提及汉化对于女真军队的腐蚀。

他们以高举汉化政策的金朝国军完颜亮等人为反例,将金朝的灭亡归咎于汉化。而这种恐惧同样体现在他们的民族政策上,“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这种在金朝曾经大行其道的汉化禁令在清代得到了再次贯彻。

事实上,清朝大力推行剃发令,本身就是一种对满族汉化趋势的一种反制策略,以血腥镇压为威胁,强行逆转在北地逐渐发生的女真汉化现象,而其始作俑者,正是对汉学颇有了解的睿亲王多尔衮。

当然,“汉化亡金”之所旨在贬损汉学,却并未触及金国灭亡的深层原因,而多尔衮、皇太极等人未必完全相信这一论调。但是对于一个人口总数连一成都不到的少数族群,满族自然需要通过确立民族文化,来保证自身族群不会融合或者说消亡于汉族。

从这点上来看,清代初年所推行的剃发令,同样也是其统治者试图依靠反汉化而阻止民族融合的一种政策。

三、为挽救民族自卑心理,维持汉满两族在文化上的平衡

第三点其实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剃发令的施行,其实也是满族试图通过这种方式确立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并以此与汉文化寻找平衡。

与清朝不同,元朝自建立到灭亡不足百年,有不少人认为这与它所施行不平等的民族政策有关(四等人制度)。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元朝并未完全进行汉化改革,无疑也是它走向覆灭的原因之一。在元代,蒙古贵族中仅有少数选择试图了解和熟悉汉学,而大多数则在心理上蔑视和轻视它们。这也与蒙古部落早年间并未与汉族中原势力接触有关。

相反,女真在明朝中后期就曾经于东北一地和当地汉人交流融合,因此,他们对于汉学的了解就更加深刻。甚至可以说,明末入关的清廷,其实是部分汉化的少数民族势力,这从当时清廷所打出的“为崇祯帝复仇”的旗号也可以看出。

在女真形成的过程中,其内部官员中汉族人才曾经占据不小的比例。这也是为何会有汉八旗存在的原因。然而,即使是这样,满族也不会选择放弃自身文化的传承。这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几乎是与生存同等重要的任务。

文化的传承除了依靠语言的使用、文字的记载外,服饰和发型同样也是重要的途径之一,甚至可以说,在识字率少得可怜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更多时候是通过我们可以直观展现的衣冠发式来进行。

而且,与衣冠、发式相比,女真族在清朝初年仍然未能形成成熟的语言和文字体系,想要依靠后两者来改风易俗颇为困难。因此,“剃发易服”就成了清廷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通过衣冠和发式的改换,清廷可以逐步改变汉人文化内在的部分习俗。最终达到平衡两者的目的。

四、结语

在尚未完全统一全国之时,清朝统治者就以史无前例的铁血手段强制汉人改风易俗,这种无视民族差异的手段,曾经在江南等地掀起血雨腥风,并直接导致江南一地多年来的反复叛乱。

但是,对于清廷而言,这样的统治手段却最终取得了其应有的效果。

在清朝中期,曾经有“小中华”之称的朝鲜曾经派遣使臣入京,其所见的汉人已经“不复前朝衣冠”,甚至部分汉民还用好奇和轻蔑的口气询问他们穿戴“戏服”所谓何事。

从这点上来看,清朝统治者的高压政策,的确取得了部分效果,在发式和衣冠上,处于人口劣势的满人竟将汉人同化,三百年后,当剃发令造成屠杀所遗留的淡淡血色逐渐消退,汉民也不再将满人视为另类。就像《大宅门》提及的那样,部分汉人还因为清末革命党人的剃发之举愤愤不平,早已忘记这条辫子所带给先人的恐怖记忆。

参考文献:

1、《清史稿》

2、《清世祖实录》


披澜读史


看了很多回答都不错,我想给大家系统说一下缘由:

首先,清朝男人的发型是遵照满人的习惯而来的,表示满州人入主中原后,各族人对满人的臣服。满人的发式乃是出于一种实用目的:他们原是狩猎部族,剃发辫发,是为了防止头发被风吹散,遮住视线。

  这种发型不能简单的叫做"留辫子",而是剃掉前面的头发,将后面的头发打成辫子。

  这是东亚民族普遍的一种习俗。蒙古族,在成吉思汗时代也是剃一部分,留一部分,日本(和族)在明治维新以前,男子的发型跟史书里成吉思汗的发型几乎一样,从浮世绘上可以看到。这种习俗跟南洋群岛凿门齿的习俗可能是同一起源,是有意造成身体某一部分的残缺,是一种成人礼。

剃发令是在摄政王多尔衮当政时颁布的,那时,满人刚入关,汉人还是很排斥他们,他们虽然在版图上统一了中国,但在精神上还没有统一中国,因此多尔衮便颁布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什么“嘉定三屠”,“扬州十日”都是在这时候发生的。颁布剃发令的目的还是要统一中国,即使精神上不能统一,但在形式上也要统一。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消弱汉族的反抗意识,巩固清朝统治者的至高地位,这也引起各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与抵抗,结果导致清政府的血腥镇压。

怎么评价这种做法呢?

少数民族统一中原大地,有利有弊,以前五胡十六国时期,汉人文化属于士族文化,汉人流行清谈,诗词歌赋,出身名门,不屑于从军,不屑于挥刀弄棒,结果终被武力推翻,造成南北分治的局面。后来,有汉人和胡人血统的隋文帝统一了中华大地,这种胡汉结合,吸取了汉人文化的精髓又加强了自身体魄,也为后来的盛世大唐奠定了基础。包括李世民也有部分胡人血统。

但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原大地也有很多缺点,以狩猎为主的人坐到统治者的位子上,习惯使然就想圈地养马,从而荒废了农耕,导致人民生活水平直线下降,康熙王朝剧中也反应过这种情况,比如鳌拜就因为不断的圈地引起众怒。另一方面清朝的奴才制度也对后来汉人的思想有了深刻的影响,奴才思想,汉奸思想基本就起源于满人的奴才制度。

乾隆时期有英国人马戈尔尼率队来到中国,看到通知阶级用鞭子抽打建造堤坝的工匠,大吃一惊叹息道:“为什么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会这样殴打自己的国民?难道他们不愿意对人民好吗?”

后来,马戈尔尼又给清朝军层领导看他们的枪支大炮队列等,被军层高官鄙夷。最后马戈尔尼在写给首相的信中说:“一旦开战,清朝毫无胜算,只要两三艘战舰就可以攻破清朝的沿海防御。”过了五十年,果然,鸦片战争敲开了古老封闭的满清王朝大门。

所以说,清朝实行的剃发令实在是让人汗颜,闭关锁国更是让国人走上一条落后挨打的道路。

让我们以史为鉴,警钟长鸣。不要试图约束国人的思想,愚民政策只会导致落后衰败。

如今的中华大地,正处于繁荣发展的阶段,我们且行且珍惜,爱国爱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




了解真正的历史


多尔衮对剃发最直白的解释是:

“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剃发,以别顺逆”。

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只有剃发的汉民才是良民、顺民,如果不愿意剃头发,那就意味着对本朝的抵触,即使投降也不是诚心的投降。因此清朝统治者对剃发一事始终视为不可商量的事情。

满人的发式是“金钱小顶”,而汉人的发式是“大顶挽髻”。发式是区别民族最明显的特征,就如在电视中通过剃发留辫,一眼就能判定是清朝的内容。

“小顶辨发”是满人一直以来坚持的民族习俗,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就开始施行剃发易服的政策。皇太极继位后进一步强化,虽然他任用了很大汉大臣,但在剃发一事上非常严格,《清太宗实录》中记载了他的理由:

“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详明,可垂久远,至熙宗合喇及完颜亮之世,尽废之。耽于酒色,盤乐无度,效汉人之陋习。世宗即位,奋图法祖,勤求治理,惟恐子孙仍效汉俗预为禁约,屡以无忘祖宗为训,衣服语言悉尊旧制,时时练习骑射以备武功。”

也就是说不论满族今后如何发展,必须坚持满族本位,如果满人连剃发等习俗都不能严格遵循,那么民族、国家何以延续、发展。

满人势力所及之处,归附的汉人必须严格剃发以示顺心。但1644年甲申之变太突然了,李自成打进了北京,多尔衮不得不赶紧征兵入关争夺中原。因为明朝的灭亡并不是清军直接造成的,因而在拿下北京后,清军不能以毫无疑问的胜利者的姿态去统治这个国家,当时英亲王阿济格甚至认为应该在北京屠戮一番后就撤回山海关或者沈阳。多尔衮严加驳斥,清的第一要务是于南明、大顺、大西争夺天下,再加上一些地区的反抗,多尔衮及时调整政策,入关后的剃发令只执行了21天。

顺治二年,大顺、大西、弘光政权相继覆灭,多尔衮认为天下即将大定,于是重新推行剃发令。多尔衮对于剃发令的解释是:

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划一,终属二心。

江宁巡抚土国宝宣布的剃发令如下:

“剃发、改装是新朝第一严令,通行天下,法在必行者,不论绅士军民人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南山可移,此令不可动”。

虽然,剃发令带给清王朝的不是稳定,而是更加强烈的武力对抗,清军统一全国的时间延长了至少17年(至永历政权覆灭)。但清朝统治者很明白,他们要的不仅仅是土地和城池,他们要的是国家,因此宁可坚持武力征服,也要坚决执行剃发令。

即便如此,到了乾隆时期剃发还没有完全被汉人接受。到了太平天国时期,起义者皆蓄留长发,以此表示对满俗的不满和反清的标志,清朝统治者则仇恨地称呼他们是“发逆”、“长毛”。

如果还想对剃发令的变迁有更深入的了解,可以搜素以下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王思治、吕元骢:《甲申之变与清军入关》。

程丽红、顾颉琛:《清初政治传播研究——以‘剃发令’为中心》

吴琦:《清初的剃发与反剃发一一兼论民俗心理与民族意识》


孝陵卫小校


大光脑门长辫子,是满族人的标志,所以满清入关之后,强迫汉人也跟着这么来,无非就是想弱化汉文化标识,强调自身统治的正统。

但是,满族人自己为什么要剃发留辫子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实用。

不同于农耕文明,满族一直都是游猎文明。所谓游猎文明,说白了就是不种地,四处抓吃的。

满族的先祖是女真人,他们生活在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因为打猎是最重要的获取食物的手段,所以不管多么寒冷,都要出门追捕猎物。

在没有猎枪的时代,拎着弓箭四处跑是正常的,运动量一大,就要出汗。身上出汗还好说,头上出汗就是很大的麻烦。

头发出汗容易结冰,会和帽子粘在一起。这时候想把帽子拿下来就很困难了,而且也不敢拿下来,怕头部的热量迅速流失,轻则生病,重则死亡。

而且打猎这工作没这么轻松,有时候一出去就要几天半个月的,不管是窝在山里还是骑在马上,都没有时间打理个人卫生。

所以很显然,头发是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

在生产力不发的情况下,整不出一整套理发工具,时不时的修一修头发。所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剃干净。

剃了前额到头顶的头发,不需要怎么打理了,相对卫生;直接戴上帽子,保暖也没有问题;骑马的时候也不用怕散开的头发遮挡视线或者挂住树枝了;就算是长时间出门,不需要什么技术,也能轻松刮掉长出来的新头发……

总之,是为了方便,生活所迫。

强调一下卫生问题,各种客观条件,制约了游猎民族洗头发的次数,留长头发很容易生虱子的。

可能现在有些人还记得,早年的农村有一样很普遍的工具,叫做“篦子”。篦子很像梳子,但是比梳子的齿要密集的多,主要用来“篦”出藏在头发里的虱子。由此可见,虱子这东西多么普遍。

满头虱子是非常难受的,所以,剃掉最轻松。

个人意见,欢迎高手补充。


七追风



须知历史并非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一名谋士出班进言,主公依命而行,这样儿戏的情节只有在古典小说中才能出现。一项国策的实行牵扯万千,岂是一二小人侧身其间可以影响?更不要说孙之獬进言剃发之事根本不见于《清史稿》中他的本传,仅见于一本默默无闻的《研堂见闻杂记》,而又转抄于《清稗类抄》之中,才被世人所知。明清间笔记本来以芜杂而称,如果以此类小说情节解释历史大关节,那么难免走入误区。



汗青先生还义正言辞地发问:"谁敢说没了孙之獬事件,清就一定会再次推行剃头?!"且笃定地自问自答“我可以非常绝对地说,没有人可以这样说。”事实上暂且搁置此事真实性不议,顺治二年传达给礼部的上谕白纸黑字:“向来剃发之制所以不即划一,听令自便,盖欲天下大定,始行此制。”可见正如我下面论证的,暂停剃发只不过是政治上对南明安抚的一种策略。从史料学上来说,官方上谕总要比无名笔记中的记载更值得信赖。更何况按情理而议,断无统治者因被征服者的建议而改变初衷的道理。此乃史家公议,今日更无标新立异的必要。



汗青先生还举清军进南京之后的告示来说明,这充其量这只是前方指挥官安民的小小伎俩,不知和“南下进军后的清政府态度”有何关联。与此相反,当时北京的中枢早已把剃发当成将要实行的一项政策,南京捷报还未传到北京时,北京城中就有剃发令将恢复的风声,赵开心上书多尔衮恢复此政策不妥,而多尔衮迎头痛斥道:“……将欲使通国官民不遵清制而终为明朝人物乎?又引朝鲜不曾剃头,是又欲将我平定之臣民,尽同于朝鲜外国乎?”此时剃发令虽未正式恢复,但中枢的态度昭然可见。多尔衮的亲口上谕和前敌指挥官的安民告示,哪一个更可靠呢?至于朝鲜未曾剃头,这里面说的更十分清楚,“平定之臣民”和“朝鲜外国”岂能以同等态度对待?清朝统治的是中原而非朝鲜,对后者仅是军事劫掠,如果他们东渡灭亡朝鲜,到时朝鲜人民照样难免一劫。何况清朝对朝鲜岂有对中华文化的某种兼具自卑与自大的心态?多尔衮都自己说的清清白白,今日为其辩护实大可不必。



至于吴三桂哭于庙门云云,我的答案中说它是历史故事,并非否认它是史实,不知汗青先生将史实二字加粗意图为何。孙权劝学、先主卖鞋,这些都是白纸黑字的史实,但谁又说它们不是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四字的关键在于它们将历史情节简单化,免去此后真正重要的关节。正如孙权劝学和先主卖鞋本身并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原因。把历史简化成故事,那是《上下五千年》,因为儿童的理解能力还不够。若当时的满清能牢固控制京畿,并且没有安抚南明的战略目的,吴三桂就是在祖庙叩头流血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既定政策。何况吴三桂的剃发之请也只见于陈济生、张怡等人的笔记记载,这些人都不是决策圈中人,他们的记载未可全部置信,很多时候是来自于民间流言或对上层的想像。官方的《世祖实录》中对吴三桂的作用一笔不书,唯点出“土寇蜂起”作为罢剃的直接诱因。何况,早在引清军进入山海关时,吴三桂就下令山海关的人民剃发:“三桂自为前锋,摄政王总重兵居后队。英王张左翼,统二万骑从西水关入;裕王张右翼,统二万骑从东水关入。于是三桂复入关,尽髡其居民,开关延敌。”如何到北京他又做起忠臣孝子了?且不说故事本身无法解释历史,更何况故事与正规记载抵触呢?



剃发令本为后金的一项既定政策,早在万历年间就得以采用,最基本的意义是作为投降者的“投名状”而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