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三国历史中,有一个地方很值得玩味:在刘备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既没有实操过管理工作,也没有带兵打过仗,他一个27岁的年轻人,除了在南阳种地,什么成绩都没有,为什么会获得“卧龙”的外号?其实,诸葛亮除了种地,一直私下营造自己出山的条件。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谦虚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南阳种地的,苟活于乱世,多亏了刘备三顾茅庐,才让他一展身手。但其实,诸葛亮根本不是农夫,他是个世家子弟。诸葛亮的祖先诸葛丰是汉朝的司隶校尉,这是汉朝皇帝主管情报的两千石大官。诸葛亮的父亲曾任兖州泰山郡丞,父亲去世后,叔父诸葛玄开始抚养诸葛亮姐弟几人,诸葛玄曾任豫章太守,后来投靠刘表。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当时,刘表据有荆州,管理得还不错,俨然一片王道乐土,所以人才学者纷纷迁居于此,有的意图避祸,有的寻找机会。刘表能够稳坐荆州,靠的是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刘表自己就是一个外来户,为了稳定局势,自然不敢大力任用外来户,除了任用极少数有名声的人,大多数外来世族都在野。诸葛亮(琅琊人)和他的“隆中四友”——石韬石广元(颍川人)、孟建孟公威(汝南人)、崔钧崔州平(冀州人)、徐庶徐元直(颍川人),都是外来户,在荆州政坛基本没有出头之日。后来,叔父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在襄阳都待不下去了,只能移居隆中这样的城乡结合部。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虽然刘表不重视外来户,但诸葛亮并没有坐以待毙,他积极融入荆州统治阶层,不断在人群中树立自己的名声,后来之所以能成功打出“卧龙”的称号,诸葛亮是学习了刘表的策略——“联姻”。刘表初到荆州,立足未稳,为了获得土著的支持,立刻娶了蔡瑁的姐姐蔡氏,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做法,因为蔡家在荆州人脉深厚,与蒯家、黄家、庞家等荆州大族都有姻亲关系。与刘表类似,黄承彦娶了蔡瑁的姐姐,蔡瑁娶了黄承彦的姐姐。当黄承彦发愁自己的丑女儿嫁不出去的时候,诸葛亮马上表示“娶妻重贤”,向黄承彦提亲。黄承彦立刻答应了这桩婚事。除了自己娶黄家之女,诸葛亮的几个姐姐也都嫁入世家大族:大姐嫁给蒯良的儿子蒯祺,二姐嫁给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通过一系列的联姻操作,诸葛亮成功打入荆州统治层内部:

大姐的公公是主持荆州政务的蒯良;二姐的公公是民间领袖隐士庞德公;自己的岳父是荆州名士黄承彦;自己的妻舅是荆州军事一把手蔡瑁。另外,刘表一下成了诸葛亮的姨父。在这层基础上,通过岳父黄承彦和二姐公公庞德公引荐,诸葛亮认识了司马徽,司马徽被誉为“水镜先生”,素以善于识人著名,通过他的嘴说诸葛亮是“卧龙”,那就算获得了专业认证。所以当刘备来到荆州时,通过司马徽之口,了解到了一个叫“卧龙”的年轻人,于是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系列操作体现了一个词:水到渠成。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诸葛亮加入刘备阵营,可谓双赢。诸葛亮获得了大展身手的平台,而刘备也借着诸葛亮深耕的关系网,挖来了马家兄弟马良、马谡、向朗、庞统以及蒋琬等人,一下子充实了自己的人才库。

后来,通过处理各种棘手问题,诸葛亮的才智获得了天下叹服。但是如果没有前期深耕关系网,诸葛亮不会获得刘备的注意,即便天纵奇才,也无法获得一展身手的平台。从这一点看,对任何怀才不遇的人来说,不存在酒香不怕巷子深这种幸运,要想实现人生价值,一定要学会自我推销。

三顾之前,诸葛亮宅在家,为何被称“卧龙”?其实他一直秘密行动

你对诸葛亮深耕关系网怎么看,欢迎点赞、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