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宅在家的日子反而讓人疲倦,幼兒園不開學、阿姨在隔離、出門不方便、還要遠程上班……把爸爸媽媽搞得心力交瘁,偏偏這時候寶寶也越來越多狀況,哄睡難、哭鬧多,是很多爸媽這段時間的共同感受。

這陣子我收到了好多父母的提問,其中還有好些父母提到,寶寶最近一到晚上入睡前就開始哭鬧,有時候要哭很久,很難安撫。出現這個情況的寶寶,從幾個月的小寶寶到2、3歲的小朋友都有,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通過溝通,我發現,基本集中在3個原因:

針對低幼兒、嬰兒——寶寶越困越興奮

這是嬰幼兒睡眠方面的一個冷知識,我們都習慣了困了就睡,哪有困了還興奮的呢?但寶寶恰恰相反。

當我們睏倦時,大腦會分泌褪黑素來放鬆我們的肌肉來促進睡眠,但是小寶寶不同,他們的大腦會接連著開始分泌一種與褪黑素相反作用的皮質醇。這是一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激素,能夠刺激孩子,讓孩子呈現出精神煥發的亢奮模樣。

所以寶寶這時候是這樣:

感覺到睏倦——睡眠窗口來臨——皮質醇出現,抵抗睏意——睡眠窗口關閉,變得興奮、亢奮

寶寶越困反而越精神,但是這個時候他們的精力卻在透支、情緒卻在變差,因此很容易就出現煩躁、哭鬧、脾氣差的情況。

當他們耗盡最後一格電量,斷片兒式入睡時,大腦依然處於亢奮的狀態,並不能真正休息下來。就像我們出去通宵K歌,回來就算躺在床上,腦海裡也依然在迴盪“死了都要愛”,就算睡到下午起床,依然覺得腦袋昏沉沉的。

所以我們不推薦這樣的入睡方式,疲倦會積累,讓寶寶的情緒越來越差,並且有可能引發睡眠的全面崩盤。

解決方案:

提前入睡

不要等到寶寶已經困了、打哈欠了、哭鬧了,才開始洗澡刷牙吃奶哄睡,這樣很容易錯過睡眠窗口期,並且讓寶寶養成鬧覺的習慣。

寶寶的睡眠信號都有哪些呢?根據睏倦程度,大概有這幾步:

興奮度降低、互動減少——變安靜——目光呆滯——打哈欠——哼唧扭動

我們建議從目光呆滯時就開始哄睡,因為到了哼唧這一步,寶寶已經感受到不舒服和煩躁了,再下一步就會轉到興奮或者難以安撫的大哭。

根據作息規律,我們更建議提前做準備,比如寶寶7點半入睡,那我們7點就開始洗澡等睡眠儀式,這樣到7點半時,寶寶剛好可以舒舒服服地進入睡眠。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針對大一點的寶寶——宅在家精力釋放不充分

小孩子的精力那不是一般的充沛,宅在家那基本就是熬鷹模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輪流上陣陪他熬,才能勉強應付得了,人少了根本應接不暇,更不要說很多家庭爸爸媽媽還需要工作、做家務。

平時還好,大寶寶上幼兒園,跳舞、唱歌、遊戲消耗了他們的精力,對於小寶寶來說,出去走走、逛逛,認識世界的過程也是費心費力的。

但最近不一樣了,大家都被關在家裡,我們大人都覺得作息亂套半夜失眠,更不要說小寶寶了。

電量沒有釋放完,寶寶們一方面困了,另一方面又還有電量在“躁動”,難免就會哭鬧煩躁了。

還有的低幼寶寶喜歡把電放光才睡覺,於是哭鬧也就會比平時更多、更久。

解決方案:

增加消耗電力的機會。

宅在家一樣可以耗電,關鍵是爸爸媽媽要開動腦筋,四兩撥千斤地去讓寶寶動起來。

低幼的小嬰兒,多爬是最好的鍛鍊方式,給他面前多放一些吸引他的東西,引導他動起來。爸爸媽媽在家做瑜伽、鍛鍊,也可以帶上寶寶,很多網紅都有示例,一舉兩得。

如果寶寶習慣了哭鬧一陣,耗完電再睡覺也是正常的,就給孩子一個發洩的機會吧,不用過於擔心。

針對大一點的寶寶,我們利用家裡的環境也可以增加孩子們的運動量。比如枕頭大戰、比如在客廳用封口膠帶貼一條直線,讓寶寶腳跟碰腳尖的方式前進、比如用一摞書來玩多米諾骨牌、比如用一摞紙杯來比拼疊高高……只要有創意,在家裡我們也可以玩出好玩的遊戲來

現在很多幼兒園的老師也會給孩子們分享互動小遊戲、小故事,爸爸媽媽都可以跟著做。

再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發動他一起做家務,比如一起擦桌子、掃地、摘菜……雖然寶寶做不好,但是一方面對他來說是鍛鍊和肯定,寶寶會很樂意參與;另一方面,爸爸媽媽也能同時把家務做了, 不需要等寶寶睡著了再去忙家務。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針對所有孩子——增加高質量的陪伴

雖然咱們宅在家,可是我發現,這並不代表我們就多陪了孩子。為什麼?因為我們只是坐在孩子旁邊,我們的注意力在:刷手機、追劇、聊天、玩電腦……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算24小時都陪在孩子旁邊,孩子依然無法感受到陪伴,依然內心是缺乏關愛的。那麼,在睡前因為內心的不滿足而哭鬧就很正常了。

所以我們一直強調,要給與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解決方案:

每天我們抽出20分鐘來,放下手機、關掉電視,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孩子的互動中去,一起玩一個遊戲,一起讀一本繪本,一起聊聊天。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現在只屬於我一個人,爸爸媽媽喜歡跟我玩,爸爸媽媽和我一起玩很快樂——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感受到愛和陪伴,才會內心滿足。

而內心滿足的孩子,才會快樂,才不會用哭和犯渾來尋求關注。

寶寶睡前哭鬧多?這是嬰兒“無言”的抗議,你可能忽略了3個問題


其實我們一生中,很難有這樣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機會,特別是對於需要陪伴的低幼寶寶來說,這段宅在家的日子彌足珍貴

如果我們沉迷於刷手機,不過是多看了幾個段子,但倘若我們全身心地投入陪伴孩子,相信可以受益更多。

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