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

楊銘鎖


我喝酒不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而且從端杯起就不喝水,包括茶、飲料、牛奶,酒後開始喝茶。

可我不能算不會喝酒的人,儘管達不到品酒師水平,畢竟喝了幾噸酒,還說不會喝酒那是騙人。但也不能自吹真正會喝酒,否則會招噴。


在我的喝酒經歷中,酒杯旁邊擺一杯白開水,有的還是喝酒一樣的杯子;一口酒一口水;把白酒倒進水杯稀釋了喝,等等情況都遇到過,有些自己還幹過,知道些喝酒時面前擺著白水杯的原因,為什麼會這樣做,是不是因此斷定會喝酒,或者是“真正”會喝酒?不一定。

歸納起來有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酒量限制於酒攤。

如果本人酒量在酒攤眾酒友裡,不算大,甚至很小,幾乎個個都比自己量大。那怎麼辦,喝是不喝?喝,必須喝,還不能倒架。但是酒攤是什麼?是爭強鬥狠的戰場,靠的是喝酒豪爽揚名立萬。只是這個豪爽要靠酒量,沒有一定的量,就硬不起來。有個屢試不爽的辦法,就是喝水,斗酒的時候不斷喝水,迫使酒精在體內稀釋,快點排出。這樣生理加心理的作用,會比平時喝的多些,搞得好會增加30%的酒量。

你只要見著喝一口酒跟著一口水,還是白水,大都是這種人,最是爭強鬥狠的角色,輕易不要招惹,搞不好就跟你毛,破釜沉舟的跟你幹酒。遇到這樣同桌喝酒的,一般兩個辦法,要麼別惹他,要麼一次性喝趴他。這種喝酒的其實外強中乾,努著的精神頭,實則不堪一擊。但是作為同桌酒友,只要他不過分囂張,就別惹他,關鍵時候還要幫他一把。



第二個原因,趁渾水摸魚。

喝酒時,面前必放一杯白水,而且會是酒杯一樣的水杯,最好還是玻璃杯,透明,外面就能看得一清二楚。酒攤上,白水的色澤和白酒幾乎一樣,只有老酒鬼能一眼看出來。水杯的水面上的杯壁有霧狀掛杯,酒杯的水面上有酒珠掛杯,兩種掛杯很好分辨,只是要細心發現。

經常這樣搞的有兩種人。一種是酒量實在不大,但又要陪酒到底,否則會有失禮。沒辦法,喝不那多酒,就想歪點子,串通倒酒的,合夥作弊,玩狸貓換太子游戲。另一種是“慣犯”,就這酒風,到哪都一樣,老酒友都知道,喝酒時能抓現行就抓,抓不住就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這種喝酒人不是威脅,就當做酒攤樂子,逗著玩兒,活躍氣氛。

第三個原因,生活習慣。

很多這樣喝酒人,早先採用喝水稀釋法,酒量增加了,也因此養成了習慣,酒杯滿上,水杯要跟著滿上。喝一口酒,隨著要喝一口水。有這種酒攤習慣的,可以看得出來,那種一口接一口,或者喝一口酒緊接著大口喝水的,還是生瓜蛋,靠著喝水稀釋酒。見著喝一口酒,有節制,不慌不忙抿一口水的,一定是老酒鬼,想跟他斗酒就得慎重,惹住他你不一定能擺平。



因為這樣的事見的多了,經歷多了,我也很早養成個喝酒習慣:喝酒不喝水。喝多喝少,時間多長,就是不喝水。開始的原因很簡單,為的是表明自己酒風過硬,不作弊,不靠喝水增酒量,靠的是真功夫,真酒量。結果就養成了這樣個習慣,不斷有人酒桌上關心,怎麼不喝點水啊?我就笑笑說不渴。


普濟


這個我來回答下,因為我就是喜歡這麼幹的,大家知道我是一名醫生,所以平時很少飲酒,酒量也不是很好。

平時和親朋聚餐的時候,特別是宴席上,我喝白酒的時候,都要放一杯溫開水,而且不用倒滿,只倒半杯,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有的時候實在是敬酒人太多,關鍵又是在不是很熟悉的人的情況下,別人過來敬酒,沒有辦法只能禮貌的起來跟人碰杯,碰完杯之後會若無其事的坐下來,再裝模做樣的假裝喝水,其實是悄悄的把酒吐到裝白水的杯子裡面。

哈哈,這個是一個醫學生的小機靈,親身試驗,對於那些酒量不好的男人們是很管用的,你學會了嗎!


雍禾毛髮醫生徐魯


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

呵呵!

有意思的問題。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答案是:

題主所謂“真正會喝酒的人”,實際上是“真正不會喝酒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

這需要首先討論一下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沒人真正會喝酒,久已

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想象一下,50年前,老李他爸,從老李他媽那裡軟磨硬泡淘出5分錢,急忙跑到村東頭的小賣部,打了半兩燒刀子,忙不迭地呷了一小口,在嘴裡咂摸半天捨不得下嚥;嚥下後,嘴巴又繼續咂摸吧唧好大一會。

這才叫“真正會喝酒”!

再不濟,至少也得喝出品酒師的風格,才能勉強叫“真正會喝酒”。

你說說,現在還有真正會喝酒的人嗎?

或有人不服:這怎麼能叫會喝酒?

不服不要緊,我們可以以喝茶類比,現在人拿一個保溫杯,泡上一小撮茶末,反覆沖泡喝上一整天,能叫會喝茶嗎?

不能吧。

同理,你用個三兩三的杯子,甚至拿一個一次性紙杯,倒上一滿杯,然後“感情好,一口悶”;再然後,端起旁邊盛滿800毫升涼白開的大海杯,牛飲一通

——這叫“真正會喝酒”?

笑話!

喝酒喝的是什麼?

在中國,啤酒、紅酒,那些根本就不能叫是酒。

說起喝酒,那必須53度以上的白酒。

喝酒,喝的除了是酒精的陶醉外,更為重要的其實是酒的“滋味”。

我們知道,白酒是典型的蒸餾酒。

所謂蒸餾酒就是使用含糖高的物質,或者含澱粉的糧食經過糖化後,在產醇酵母菌作用下,經過發酵產生乙醇;然後加熱到酒精沸點78℃以上,水沸點100℃以下進行蒸餾,蒸餾出來的稱為原酒。

為了提高酒精產量,通常需要經過多次發酵和蒸餾過程。

最後,把所有蒸餾液收集起來,放置在一定條件下陳化釀製。

陳化後的酒就是所謂年份酒,再經過勾兌,分裝,就成了高檔白酒。

囉嗦這麼多,答主想說的是啥意思呢?

就是說,白酒,不管你是5000塊錢一斤的珍藏茅臺,還是50塊錢一斤的非品牌酒,本質上都是蒸餾酒。

蒸餾酒就意味著成分幾乎只含有酒精和水;另外就是沸點低於蒸餾溫度,又高於“接酒”(蒸餾後冷卻回收蒸餾液的溫度)的一些微量有機化合物,被稱為“同源物”。

“同源物”一般包括像甲醇、糠醛、乙醛、乙酸乙酯、異丁醇 、2-苯基乙醇等,概括而言就是一些雜醇、雜醛類。

這些雜醇雜醛類基本上都是毒性高於酒精的有機化合物,只不過,由於在酒中濃度很低,通常在ppm水平,因此,一般不考慮其毒性。

一些洋蒸餾酒品牌,比如伏特加,由於酒度很高,這些同源物的濃度也相應高一些,因此,製造商有時候會採取其他淨化措施來去除這些雜醇雜醛,以策安全。

這些雜醇雜醛,雖然濃度很低,卻逃不過我們更靈敏的味覺和嗅覺感受器,這些物質的味道和氣味正是白酒追求的“香型”的物質基礎。

酒精本身並不呈現明顯的風味。研究發現,10%的純酒精水溶液僅有非常淡的甜味,酒精所謂的“辣”並非味道,而是乙醇激活辣椒素受體產生的熱痛覺。

也就是說,只要是白酒,無論高檔還是低檔,超過99%的成分是水和酒精,唯一差別的僅僅不過這些濃度為ppm級別的雜質。

至於“勾兌酒”,是使用食用酒精,模擬所要模擬的香型的酒來勾兌添加相應濃度的雜醇雜醛(品牌酒的這些物質濃度數據可以經過化學分析獲得)而獲得的。

也就是說,喝白酒,除了酒精的陶醉,喝得不過是這些雜醇雜醛的滋味。

也正是這種滋味,就使得不同品牌的酒的價格相差百倍。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這叫“真正會喝酒”?

明白了喝白酒喝得到底是什麼,回過頭來看,喝白酒時,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喝一口白酒,喝半杯白水,這哪裡還能咂摸到白酒的什麼滋味。

——這能叫“真正會喝酒”?

豈有此理!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那隻能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喝酒沒有任何健康好處,只要沾酒就可能產生健康危害。

因此,滴酒不沾最健康。

如果迫不得已非得喝酒,邊喝酒邊喝白水,或者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這是因為:

酒精是一種潛在傷害性物質

現在已知,酒精可以激活TRPV1受體(開始也稱辣椒素受體),產生熱痛覺。

而TRPV1受體分佈在傷害性初級感覺神經纖維,被激活後,不僅產生熱、痛等感覺,還通過釋放一些神經肽產生神經源性炎症,具有潛在危害性。

比如,如果喝高濃度酒,酒精可以直接刺激食道和胃粘膜產生充血、水腫,嚴重的呈現糜爛性炎症,甚至產生出血。

酒精的這種潛在危害是濃度依賴性的,如果喝酒同時喝水,雖然酒的滋味被沖淡,也一樣減輕了酒精的傷害性刺激性,對食道和胃都具有保護作用。

延緩酒精的吸收

大家都知道,喝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

這主要是,含有同樣酒精的不同濃度的酒的容積存在巨大差別。比如,一瓶500毫升普通啤酒(5%)含酒精20克;如果是50度白酒,僅需要50毫升,即一兩。

由於酒精主要在小腸吸收,小腸有理論上無限大的吸收面積,喝下去的酒精進入小腸就等於同時被吸收進入血液。

因此,胃排空對於酒精吸收的影響最為巨大。

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同樣酒精含量高濃度酒容積更小,更容易被排空進入小腸,更快速被吸收。

因此,邊喝酒邊喝水相當於喝低濃度酒,可以延緩酒精的吸收,延緩血液酒精濃度的升高,也就不容易喝醉。

補充水分

已知,酒精是一種強利尿劑。

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而不是直接刺激腎臟),產生利尿作用。這也是喝酒時容易頻繁跑廁所的原因。

酒精的利尿作用強大,因此,喝酒容易造成脫水。邊喝酒邊喝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延緩脫水的速度。

體內水量大,酒精血液濃度也就相應低一些,因而也可以延緩醉酒,減輕酒精帶來的其他不良感覺。

雖然作用有限,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

另外,由於酒精與水可以以任意濃度互溶,尿液和汗液中也含有與血漿相同濃度的酒精。因為,大量喝酒,大量排尿,理論上也可以增加酒精的消除,有利於醒酒。

雖然,作用極其有限,但同樣在理論上是這樣的。

綜上所述,喝酒時在旁放一杯白水,邊喝酒邊喝水,從經典意義上不能叫會喝酒,相反,應該叫不會喝酒;

但是,從健康角度,可以叫做會喝酒。

當然,如果真從健康角度說,滴酒不沾最健康。


掙脫枷鎖的囚徒


說到喝酒,看到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我的看法和切身體會。

說實話,這個問題我8月2號就看到了,收藏起來沒有回答。直到昨天晚上,我參加了一場聚會,才真正明白了真正會喝酒的人,還真的是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昨天晚上我去參加一個直系親屬的酒會,東家就是我的大表哥。他是在金融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商場精英,從一個小科員做到了如今的老總。原來他喝酒,真的會有個放白開水的杯子。據他說,喝酒要的是心情,並不是醉的不省人事。

參加聚會,親戚朋友到一塊,喝點酒助興很正常。但是不能為了喝酒而喝酒,讓酒文化失去原本的意義。親朋好友在一塊,喝酒聊天言談甚歡,凸顯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人文情懷。

但是真正會喝酒的人,實際上是喝一半吐一半,隨時有白開水稀釋。但是心情和動作表現的會很積極,讓人看不出來一絲的逢場作戲。這就是我們說的心情,我們喝酒的態度。

有的人就特別的實在,不會轉彎。喝酒就是喝酒,三杯下肚肝腸寸斷,天旋地轉。說話都不利索,和親朋好友也不能正常聊天。這就失去了原本聚會的實際意義,也讓我們大家多了一份擔心,畢竟身體是自己的。

但同時還有另一面,喝酒是全部真喝還是保留呢?是不是不真喝,就沒有誠意了呢?就拿我們當地的喝酒風俗來講,真的在酒場上喝醉,實際上3杯白酒下肚,很快就會醉的不省人事。也就是說再能喝酒的人,也就是一斤白酒。而且還是速度很快的,就會醉的也快。

那麼真喝了,醉了,大家也會掃興。喝酒就是聯絡感情,大家在一起的氛圍烘托出來。

其實這也能讓人聯繫到另一個探討的話題,酒文化的意義。

所以綜上所述,真的會喝酒的人,身邊少不了一杯“白水”,是為了在不醉的情況下,還能讓酒場氣氛更加烘托出來。

好了以上內容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楊楊的生活日常原創首發悟空問答】


楊楊vlong


看到這個問題,勾起了興趣,我來回答下大家的問題吧。我今年38歲喝酒的歷史有25年了。沒錯我沒寫錯時間,小學的時候我就會開始偷喝酒了。初中時候經常逃學,去聽村裡的老頭講“人情世故”。慢慢的就能喝白酒了。那麼題主問的真正會喝酒的人,為什麼都會在旁邊放一杯“白水”?我來告訴大家吧:

村裡德高望重的老人,曾經對我說過“喝酒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酒品。酒品的問題就是,喝酒時不爭,喝酒時不嚼舌根,酒後不鬧。”只要做到以上幾點,就可以稱作“會喝酒的人”。至於酒量的問題,3兩是喝,2斤是喝。

會喝酒的人,旁邊會放上一杯“白水”,且最好是“溫的白水”最好的滿足溫度達到40左右的溫度,那麼這一杯“溫白水”就有太多學問在裡面:

第一點:先潤“喉嚨”“食道”。

中國傳統的白酒一般特指有52度的酒精度的才算,真正“會喝酒的人”不會選擇低於52度的白酒。我本人由於經常跟老頭喝酒,我25歲以後我就不喝低度白酒,不喝帶有“甜味”的白酒。高度酒在第一口的時候,容易傷到“喉嚨”“食道”。溫開水潤了以後,第一口酒下去,能更純的領略酒的魅力。

第二:“白水”是稀釋高度酒用的,保護腸胃:

喝酒的時候,難免有“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感覺。喝多容易上頭,傷胃,酒後發酒瘋。“白水”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敬完酒,馬上一小口白水下肚,可以起到“稀釋”酒精的作用,保護“胃粘膜”,稀釋的酒在胃裡,讓人舒服。我們既可以品嚐美酒,還減少身體的傷害。

第三:減少“酒氣”方便與人交談:

為什麼在第一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提到“喝酒不爭”。喝酒時經常喝多時講話一句比一句大聲,容易發生“爭吵”。做到不爭壓低聲音,勢必談話時“交頭接耳”。白酒下肚“酒氣上口”,交談對方確實會很難受。交談之前“白水”壓一下,暫壓“酒氣”,以免“惡臭難聞”。

說到這裡很多人會問“寫問答的你,能喝多少酒?”我58度“金門高粱”一斤半,還可以騎自行車載人回家,不偏不飄不摔。


喧城靜屋園藝館


喝酒的人都知道,剛開始一杯白酒下肚,頓時口辣,燒胃,這時一杯白開水剛好緩解這種不適。

但是也有偷奸耍滑的,所謂酒品如人品,這種酒友不適合玩。


每次酒場都會喝開水,不是為了能多喝點酒,主要是解渴,當然也加快了新陳代謝,適當多喝點問題不大。特別是當人敬酒時,一大高腳杯酒,一口乾完,特別需要杯水來壓壓氣,不然就反胃吐出來就難看了。

有的人喝白酒,啤酒能當茶來喝,這事我可不行,不勝酒力啊,實在是服不住。去年冬天和朋友在夜市攤,平分一瓶白酒。後來又喝了3壺黃酒,當時問題不大,第二天吐的膽汁都出來了,那酸爽,喝酒人都知道!


每次喝多了,床頭一大杯水是一定的,不然夜裡渴的難受!


雷哥微生活


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

呵呵!


有意思的問題。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答案是:


題主所謂“真正會喝酒的人”,實際上是“真正不會喝酒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


這需要首先討論一下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沒人真正會喝酒,久已


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想象一下,50年前,老李他爸,從老李他媽那裡軟磨硬泡淘出5分錢,急忙跑到村東頭的小賣部,打了半兩燒刀子,忙不迭地呷了一小口,在嘴裡咂摸半天捨不得下嚥;嚥下後,嘴巴又繼續咂摸吧唧好大一會。

這才叫“真正會喝酒”!

再不濟,至少也得喝出品酒師的風格,才能勉強叫“真正會喝酒”。

你說說,現在還有真正會喝酒的人嗎?
或有人不服:這怎麼能叫會喝酒?
不服不要緊,我們可以以喝茶類比,現在人拿一個保溫杯,泡上一小撮茶末,反覆沖泡喝上一整天,能叫會喝茶嗎?

不能吧。


同理,你用個三兩三的杯子,甚至拿一個一次性紙杯,倒上一滿杯,然後“感情好,一口悶”;再然後,端起旁邊盛滿800毫升涼白開的大海杯,牛飲一通

——這叫“真正會喝酒”?


笑話!

喝酒喝的是什麼?

在中國,啤酒、紅酒,那些根本就不能叫是酒。

說起喝酒,那必須53度以上的白酒。

喝酒,喝的除了是酒精的陶醉外,更為重要的其實是酒的“滋味”。
我們知道,白酒是典型的蒸餾酒。


所謂蒸餾酒就是使用含糖高的物質,或者含澱粉的糧食經過糖化後,在產醇酵母菌作用下,經過發酵產生乙醇;然後加熱到酒精沸點78℃以上,水沸點100℃以下進行蒸餾,蒸餾出來的稱為原酒。


為了提高酒精產量,通常需要經過多次發酵和蒸餾過程。

最後,把所有蒸餾液收集起來,放置在一定條件下陳化釀製。


陳化後的酒就是所謂年份酒,再經過勾兌,分裝,就成了高檔白酒。


囉嗦這麼多,答主想說的是啥意思呢?


就是說,白酒,不管你是5000塊錢一斤的珍藏茅臺,還是50塊錢一斤的非品牌酒,本質上都是蒸餾酒。


蒸餾酒就意味著成分幾乎只含有酒精和水;另外就是沸點低於蒸餾溫度,又高於“接酒”(蒸餾後冷卻回收蒸餾液的溫度)的一些微量有機化合物,被稱為“同源物”。

“同源物”一般包括像甲醇、糠醛、乙醛、乙酸乙酯、異丁醇 、2-苯基乙醇等,概括而言就是一些雜醇、雜醛類。


這些雜醇雜醛類基本上都是毒性高於酒精的有機化合物,只不過,由於在酒中濃度很低,通常在ppm水平,因此,一般不考慮其毒性。

一些洋蒸餾酒品牌,比如伏特加,由於酒度很高,這些同源物的濃度也相應高一些,因此,製造商有時候會採取其他淨化措施來去除這些雜醇雜醛,以策安全。

這些雜醇雜醛,雖然濃度很低,卻逃不過我們更靈敏的味覺和嗅覺感受器,這些物質的味道和氣味正是白酒追求的“香型”的物質基礎。


酒精本身並不呈現明顯的風味。研究發現,10%的純酒精水溶液僅有非常淡的甜味,酒精所謂的“辣”並非味道,而是乙醇激活辣椒素受體產生的熱痛覺。

也就是說,只要是白酒,無論高檔還是低檔,超過99%的成分是水和酒精,唯一差別的僅僅不過這些濃度為ppm級別的雜質。


至於“勾兌酒”,是使用食用酒精,模擬所要模擬的香型的酒來勾兌添加相應濃度的雜醇雜醛(品牌酒的這些物質濃度數據可以經過化學分析獲得)而獲得的。

也就是說,喝白酒,除了酒精的陶醉,喝得不過是這些雜醇雜醛的滋味。

也正是這種滋味,就使得不同品牌的酒的價格相差百倍。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這叫“真正會喝酒”?


明白了喝白酒喝得到底是什麼,回過頭來看,喝白酒時,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喝一口白酒,喝半杯白水,這哪裡還能咂摸到白酒的什麼滋味。

——這能叫“真正會喝酒”?


豈有此理!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那隻能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喝酒沒有任何健康好處,只要沾酒就可能產生健康危害。

因此,滴酒不沾最健康。

如果迫不得已非得喝酒,邊喝酒邊喝白水,或者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這是因為:

酒精是一種潛在傷害性物質
現在已知,酒精可以激活TRPV1受體(開始也稱辣椒素受體),產生熱痛覺。

而TRPV1受體分佈在傷害性初級感覺神經纖維,被激活後,不僅產生熱、痛等感覺,還通過釋放一些神經肽產生神經源性炎症,具有潛在危害性。

比如,如果喝高濃度酒,酒精可以直接刺激食道和胃粘膜產生充血、水腫,嚴重的呈現糜爛性炎症,甚至產生出血。


酒精的這種潛在危害是濃度依賴性的,如果喝酒同時喝水,雖然酒的滋味被沖淡,也一樣減輕了酒精的傷害性刺激性,對食道和胃都具有保護作用。


延緩酒精的吸收
大家都知道,喝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


這主要是,含有同樣酒精的不同濃度的酒的容積存在巨大差別。比如,一瓶500毫升普通啤酒(5%)含酒精20克;如果是50度白酒,僅需要50毫升,即一兩。

由於酒精主要在小腸吸收,小腸有理論上無限大的吸收面積,喝下去的酒精進入小腸就等於同時被吸收進入血液。


因此,胃排空對於酒精吸收的影響最為巨大。


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同樣酒精含量高濃度酒容積更小,更容易被排空進入小腸,更快速被吸收。

因此,邊喝酒邊喝水相當於喝低濃度酒,可以延緩酒精的吸收,延緩血液酒精濃度的升高,也就不容易喝醉。


補充水分
已知,酒精是一種強利尿劑。


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而不是直接刺激腎臟),產生利尿作用。這也是喝酒時容易頻繁跑廁所的原因。

酒精的利尿作用強大,因此,喝酒容易造成脫水。邊喝酒邊喝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延緩脫水的速度。


體內水量大,酒精血液濃度也就相應低一些,因而也可以延緩醉酒,減輕酒精帶來的其他不良感覺。
雖然作用有限,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


另外,由於酒精與水可以以任意濃度互溶,尿液和汗液中也含有與血漿相同濃度的酒精。因為,大量喝酒,大量排尿,理論上也可以增加酒精的消除,有利於醒酒。

雖然,作用極其有限,但同樣在理論上是這樣的。


綜上所述,喝酒時在旁放一杯白水,邊喝酒邊喝水,從經典意義上不能叫會喝酒,相反,應該叫不會喝酒;


但是,從健康角度,可以叫做會喝酒。
當然,如果真從健康角度說,滴酒不沾最健康。

轉發自:掙脫枷鎖的囚徒


李永忠


真正會喝酒的人,都會在白酒旁放一杯“白水”,知道是啥原因嗎?

呵呵!

有意思的問題。

有意思就有意思在答案是:

題主所謂“真正會喝酒的人”,實際上是“真正不會喝酒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

這需要首先討論一下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沒人真正會喝酒,久已

什麼叫“真正會喝酒”?

想象一下,50年前,老李他爸,從老李他媽那裡軟磨硬泡淘出5分錢,急忙跑到村東頭的小賣部,打了半兩燒刀子,忙不迭地呷了一小口,在嘴裡咂摸半天捨不得下嚥;嚥下後,嘴巴又繼續咂摸吧唧好大一會。

這才叫“真正會喝酒”!

再不濟,至少也得喝出品酒師的風格,才能勉強叫“真正會喝酒”。

你說說,現在還有真正會喝酒的人嗎?

或有人不服:這怎麼能叫會喝酒?

不服不要緊,我們可以以喝茶類比,現在人拿一個保溫杯,泡上一小撮茶末,反覆沖泡喝上一整天,能叫會喝茶嗎?

不能吧。

同理,你用個三兩三的杯子,甚至拿一個一次性紙杯,倒上一滿杯,然後“感情好,一口悶”;再然後,端起旁邊盛滿800毫升涼白開的大海杯,牛飲一通

——這叫“真正會喝酒”?

笑話!

喝酒喝的是什麼?

在中國,啤酒、紅酒,那些根本就不能叫是酒。

說起喝酒,那必須53度以上的白酒。

喝酒,喝的除了是酒精的陶醉外,更為重要的其實是酒的“滋味”。

我們知道,白酒是典型的蒸餾酒。

所謂蒸餾酒就是使用含糖高的物質,或者含澱粉的糧食經過糖化後,在產醇酵母菌作用下,經過發酵產生乙醇;然後加熱到酒精沸點78℃以上,水沸點100℃以下進行蒸餾,蒸餾出來的稱為原酒。

為了提高酒精產量,通常需要經過多次發酵和蒸餾過程。

最後,把所有蒸餾液收集起來,放置在一定條件下陳化釀製。

陳化後的酒就是所謂年份酒,再經過勾兌,分裝,就成了高檔白酒。

囉嗦這麼多,答主想說的是啥意思呢?

就是說,白酒,不管你是5000塊錢一斤的珍藏茅臺,還是50塊錢一斤的非品牌酒,本質上都是蒸餾酒。

蒸餾酒就意味著成分幾乎只含有酒精和水;另外就是沸點低於蒸餾溫度,又高於“接酒”(蒸餾後冷卻回收蒸餾液的溫度)的一些微量有機化合物,被稱為“同源物”。

“同源物”一般包括像甲醇、糠醛、乙醛、乙酸乙酯、異丁醇 、2-苯基乙醇等,概括而言就是一些雜醇、雜醛類。

這些雜醇雜醛類基本上都是毒性高於酒精的有機化合物,只不過,由於在酒中濃度很低,通常在ppm水平,因此,一般不考慮其毒性。

一些洋蒸餾酒品牌,比如伏特加,由於酒度很高,這些同源物的濃度也相應高一些,因此,製造商有時候會採取其他淨化措施來去除這些雜醇雜醛,以策安全。

這些雜醇雜醛,雖然濃度很低,卻逃不過我們更靈敏的味覺和嗅覺感受器,這些物質的味道和氣味正是白酒追求的“香型”的物質基礎。

酒精本身並不呈現明顯的風味。研究發現,10%的純酒精水溶液僅有非常淡的甜味,酒精所謂的“辣”並非味道,而是乙醇激活辣椒素受體產生的熱痛覺。

也就是說,只要是白酒,無論高檔還是低檔,超過99%的成分是水和酒精,唯一差別的僅僅不過這些濃度為ppm級別的雜質。

至於“勾兌酒”,是使用食用酒精,模擬所要模擬的香型的酒來勾兌添加相應濃度的雜醇雜醛(品牌酒的這些物質濃度數據可以經過化學分析獲得)而獲得的。

也就是說,喝白酒,除了酒精的陶醉,喝得不過是這些雜醇雜醛的滋味。

也正是這種滋味,就使得不同品牌的酒的價格相差百倍。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這叫“真正會喝酒”?

明白了喝白酒喝得到底是什麼,回過頭來看,喝白酒時,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喝一口白酒,喝半杯白水,這哪裡還能咂摸到白酒的什麼滋味。

——這能叫“真正會喝酒”?

豈有此理!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

喝白酒,旁邊放一個大水杯,如果叫會喝酒,那隻能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說。

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喝酒沒有任何健康好處,只要沾酒就可能產生健康危害。

因此,滴酒不沾最健康。

如果迫不得已非得喝酒,邊喝酒邊喝白水,或者能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這是因為:

酒精是一種潛在傷害性物質

現在已知,酒精可以激活TRPV1受體(開始也稱辣椒素受體),產生熱痛覺。

而TRPV1受體分佈在傷害性初級感覺神經纖維,被激活後,不僅產生熱、痛等感覺,還通過釋放一些神經肽產生神經源性炎症,具有潛在危害性。

比如,如果喝高濃度酒,酒精可以直接刺激食道和胃粘膜產生充血、水腫,嚴重的呈現糜爛性炎症,甚至產生出血。

酒精的這種潛在危害是濃度依賴性的,如果喝酒同時喝水,雖然酒的滋味被沖淡,也一樣減輕了酒精的傷害性刺激性,對食道和胃都具有保護作用。

延緩酒精的吸收

大家都知道,喝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

這主要是,含有同樣酒精的不同濃度的酒的容積存在巨大差別。比如,一瓶500毫升普通啤酒(5%)含酒精20克;如果是50度白酒,僅需要50毫升,即一兩。

由於酒精主要在小腸吸收,小腸有理論上無限大的吸收面積,喝下去的酒精進入小腸就等於同時被吸收進入血液。

因此,胃排空對於酒精吸收的影響最為巨大。

高濃度酒更容易醉,低濃度酒不易醉的主要原因就在於同樣酒精含量高濃度酒容積更小,更容易被排空進入小腸,更快速被吸收。

因此,邊喝酒邊喝水相當於喝低濃度酒,可以延緩酒精的吸收,延緩血液酒精濃度的升高,也就不容易喝醉。

補充水分

已知,酒精是一種強利尿劑。

主要作用機制是抑制下丘腦分泌抗利尿激素(而不是直接刺激腎臟),產生利尿作用。這也是喝酒時容易頻繁跑廁所的原因。

酒精的利尿作用強大,因此,喝酒容易造成脫水。邊喝酒邊喝水可以及時補充水分,延緩脫水的速度。

體內水量大,酒精血液濃度也就相應低一些,因而也可以延緩醉酒,減輕酒精帶來的其他不良感覺。

雖然作用有限,至少理論上是這樣的。

另外,由於酒精與水可以以任意濃度互溶,尿液和汗液中也含有與血漿相同濃度的酒精。因為,大量喝酒,大量排尿,理論上也可以增加酒精的消除,有利於醒酒。

雖然,作用極其有限,但同樣在理論上是這樣的。

綜上所述,喝酒時在旁放一杯白水,邊喝酒邊喝水,從經典意義上不能叫會喝酒,相反,應該叫不會喝酒;

但是,從健康角度,可以叫做會喝酒。

當然,如果真從健康角度說,滴酒不沾最健康。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用戶769288457696924


通過實踐證明:喝白酒時準備一杯“白水”在身旁,是一種不錯的飲酒習

慣。說出來不怕大家見笑,我作為一位資深的酒民,喝了二十餘年白酒,卻在近兩年才真正領悟到邊喝白酒邊喝“白水”的妙處多多。今天藉此機會把其中的道理分享給大家,希望給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示。

01

解渴

白酒旁放的一杯“白水”其實是指冰礦泉水,大家可別小看這瓶礦泉水的作用。喜歡喝白酒的朋友們是不是和我一樣,飲用高酒精度白酒時,總感覺越喝越口乾。所以口乾時喝杯冰礦泉水,如沐浴春風般的爽。以前大家都是喝濃香型白酒,現在悄然興起了醬香白酒。醬香白酒53°的烈度第一口入喉時,婉如一股熱流從喉嚨順著食道一直燒到腸胃。此刻喝口冰礦泉水,是切實的需求。

02

解酒

邊飲烈酒邊喝“白水”,剛好巧妙的稀釋了酒精的濃度。所以喝五十度以上的白酒時,身邊準備一瓶冰礦泉水是很多酒場高手密不外傳的絕技。我試過多次後得知,此方法非常管用。

03

漱口

前一段我在火山小視頻上,茅臺鎮資深的醬酒品酒師曾提出了邊品酒邊漱口的觀點。他認為尤其是喝茅臺這樣的高端白酒,一杯“白水”是標配。醬香白酒的最大特點是口感層次分明,下酒菜的油膩味與其他佐料的香味,停留在口中勢必會影響到味蕾的判斷。所以在每次品酒前,先用礦泉水漱口不無道理。

我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哲學智慧,喜歡喝酒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這些不但是經驗之談,而且我和身邊的朋友們屢試不爽。


歡迎和安哥一樣喜歡喝白酒的朋友們,在此貼點評、分享品酒心得。如果朋友們也和安哥一樣喜歡研究各特色酒品,請關注我,朋友們的支持是我成長的土壤。


安哥美食視野


離家遠了,每次回家兄弟姐妹都要小聚一下,喝點小酒,在我家裡,女娃子們都要比男人能喝,其中最能喝的就是姑姑家的姐姐,她喝酒有一個習慣,就是一杯酒,一杯白水,每次都是可以戰鬥到最後,並且可以收拾殘局的人。
那麼喝白酒為什麼要配水呢,有什麼好處呢?
這裡真正會喝酒的人,並不一定是對酒有多精通,而是這麼喝對身體更好。
1、稀釋酒精
通常來說,白酒的酒精度是比較高的。而白酒不像啤酒那樣代謝的比較快。所以我們會發現喝白酒的人上廁所是比較少。這樣酒精就會長時間在身體裡的運行。而搭配水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儘快稀釋酒精,讓身體裡和血液裡的酒精能夠儘快隨著水分代謝出體外,這樣不但滿足了想喝酒的慾望,也能夠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2、保護咽喉
喝過白酒的人都知道,白酒在經過喉嚨的時候,總是感覺非常辣,喉嚨也會非常的刺激,這就是為什麼不少人不喜歡喝白酒的原因。白酒對喉嚨的刺激性是非常大的。所以搭配一些水,能夠很好的緩解白酒對喉嚨的刺激,起到保護咽喉的作用。
3、解渴
喝過白酒的人都會覺得喝了一會以後就容易口渴。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喝白酒需要有湯的原因。白酒喝多了,如果沒有湯,那搭配水就能夠很好的緩解口渴的作用。每次喝多了,床頭一大杯水是一定的。
喝酒,小飲怡情,大飲傷身,所以不管怎麼能喝,還是不要貪杯,長期喝酒對於肝臟的損害是非常大的。
簡單提一下我在酒局中看到的幾個現象,跟大家一起討論,不代表個人立場。
1、酒到了七八分的時候,感情深一口悶,可能你都分不清對方端的杯中是酒還是水了。
2、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把開水倒入酒杯中稀釋酒精濃度。
3、喝酒從酒杯進,水杯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