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是和尚,爲什麼可以吃肉、喝酒?

美啦娛樂


歷史上真的有濟公這個人嗎?

所以,濟公應該是一個虛構的文學形象。但是歷史上真的有一個和尚是濟公的原型。他就是南朝時期的寶誌和尚,歷經宋、齊、梁三個朝代,有很多關於他的神異傳說,被認為是觀音菩薩的化身。

寶誌和尚平日裡也是瘋瘋癲癲,百姓稱呼其為“ 志顛和尚”,又叫他“志公”。可能是後來人們把“志”喊成了“濟”,又把他所在的南朝宋,誤會成了南宋,並在此基礎上創作了濟顛和尚的種種傳說故事。

那麼濟公的原型寶誌和尚吃不吃肉,喝不喝酒呢?我認為很有可能是吃肉喝酒的。

第一,關於吃肉,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在原始佛教時期,僧人是可以吃肉的。

因為當時僧人們都是乞食為生,別人給什麼就吃什麼,不能挑剔。但是必須是吃三淨肉,什麼是三淨肉呢,就是說這個動物不是為你殺的,是別人自己吃,吃剩下了佈施給你,這個可以吃。如果吃了專門為你殺的肉,那就是殺生了。

但是佛教傳到中國以後,南朝梁武帝篤信佛教,下旨命令僧人不許吃肉,因為吃肉有違慈悲心。從此中國的僧人就不吃肉了。

第二,關於喝酒,這個確實是不能喝的。

釋迦牟尼給所有佛教信徒立了五戒,這五戒只要是皈依了佛教,哪怕不出家只是居士,也要遵守。

為什麼佛教不允許喝酒呢?因為人喝了酒以後,神魂顛倒,會胡作非為,甚至能作出殺人放火的事情。比如魯智深喝酒後,就大鬧五臺山,還把山門給拆了。

但是,中國南朝的時候,僧人們喝酒是比較常見的事情。因為梁武帝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叫《斷酒肉文》,禁止僧人吃肉喝酒。在文章中,梁武帝痛心疾首地陳說了出家人飲酒的種種罪惡,可見在當時已經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了,以至於引起了皇帝的重視。

所以,可以認為,濟公的原型寶誌和尚,是吃肉的,還很有可能喝酒。


然而,濟公故事的背景是南宋時期,此時中國僧人已經不許喝酒吃肉了。為什麼百姓要創造出濟公喝酒吃肉的故事呢?

我認為這是因為,佛教發展到後來,越來越衰敗了,佛教戒律也越來越鬆弛。很多僧人開始公然喝酒吃肉,不知修行。還有的僧人雖然仍持戒律,但也是借佛教斂財,完全不符合大乘佛教普度眾生的精神。其實直到現在,依然有這樣的情況存在。

所以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諷刺佛教和僧人的文學作品。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百姓們創造出了濟公的故事,濟公雖然喝酒吃肉,不守戒律,但是卻普度眾生,菩薩心腸,是一位真正的高僧。這樣的故事,豈不正是對那些假僧人的諷刺嗎?


夢露居士


濟公的形象比佛教早得多,這個形象應該是後來被吸收進佛教裡的。



中國文化有一個現象就是後來的文化會把之前的文化覆蓋、同化、揉和在一起了。最典型的是《西遊記》,《西遊記》裡的人物大部分都產生於佛教之前,都有獨立的故事。但一部《西遊記》讓很多人誤以為這些故事產生很晚,更有甚者竟然把孫悟空說成是印度來的。還好他們在境外找不到濟公形象,否則也是一樣的命運。

濟公有幾個典型特點,一是叫花子,二是頭戴公雞帽,三是拿著扇子,四是伏虎,五是躺在房樑上,六就是吃肉了,而且必須是吃狗肉。因為這個形象古已有之,所以吸收進佛教後,你改變他的形象,那還是他嗎?

濟公這些特點一看就知道指的是包括漢民族在內的老三支系苗蠻系祖先,基因為O2O3。

第一、躺在或坐在房樑上,不就是因為沒有得到封立跳上房梁的姜子牙的形象了。但沒有人認為姜子牙與濟公是一個,因為姜子牙是被附會加持了是祖先形象。濟公則就是祖先形象之一。

第二、姜子牙老婆掃帚星,不就是濟公拿著扇子的形象。因為他們是南方赤帝祝融,也就是火夫。所以要拿著扇子。扇子諧音三。濟公是不剃光頭的,這與漢族和苗蠻體系是一致的。楚國人也是留髮髻,苗瑤都是,只有百越剃禿頭。所以他們的另外一個符號蘇,就有了梳子的意思。蘇一定是與苗蠻系符號有關,比如蘇三、蘇妹(蘇美爾)、姑蘇、蘇棄兒(蘇乞兒)。


第三、濟公頭戴公雞帽其實就是代表他們的公雞崇拜,濟公就是公雞的意思,共濟會也是公雞會的意思。公雞崇拜是世界性崇拜,屬於帝堯集團閃米特體系。

由於閃米特人是被髮配西部的牧羊的北三苗與其聯姻對象以掃族西進產生的,所以猶太裡既有沿海百越含米特的龜崇拜,又有公雞崇拜。雞鳴堂成了猶太最重要的宗教場所。

又因為閃米特體系的白種部分就是白匈奴古羅馬人,所以耶穌被叫做基督,其實是漢語雞督的意思。法國也留下了雄雞文化,甚至法語裡存在類似湖南四川的腔調。蘇格蘭也與古羅馬有關,所以蘇格蘭裙能看到類似苗族百褶裙的特點,還有類似蘆笙的風笛。甚至在倫敦古羅馬墓地裡發現了中國人的屍首。



古羅馬人與斯拉夫人為一個體系,所以東羅馬東正教後來去了俄羅斯,斯拉夫存在很多斯基(司職雞祭祀)。西戎的考古發現與斯基泰高度一致,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斯基泰其實就是聯姻對象以掃族,姜子牙老婆掃帚星。秦人和周人都是西戎北三苗羌人返回中原,也可以叫匈奴。但由於漢朝是楚人當政,所以斷了聯繫,引發了遊牧與農耕的大戰。但漢朝又依託的是已經返回了的中原人口,反而項羽失敗後,楚人更加向南離開了。包括苗瑤和混血的畲族以及北逃進東北形成契丹的楚人。楚人與周人秦人的差別是他們沒有離開過中原,屬於苗蠻留守群體,北三苗則是離開中原去了中東埃及後又返回的羌人。神奇的是他們之間竟然知道彼此身份。所以關係更近的苗瑤畲離開的最晚,存留的最北。

北三苗後裔戴公雞帽主要體現在雲南彝族裡早期進入的羌夷,比如昆明阿拉鄉的撒梅族(蘇美爾),比如楚雄大理的羌夷。他們不僅有猶太的沙龍、沙朗地名,還有摩西牧羊的米甸地名。昆明至今有金馬碧雞,指哈尼族與羌人在昆明聯盟。哈尼族把他們叫做臘伯人。其實就是說阿拉伯也是北三苗的名稱。


第四、吃狗肉是因為南方赤帝祭祀和食用都使用狗肉,他們就是養狼人。所以狼和南和郎是一個語音。蘇美爾月神一定要叫伊南娜。由於養狼,所以在協助沿海老二支系二郎神發動對白種戰爭後,沒有得到封立,被說成是哮天犬,咆哮,所以就有了跳上房梁自稱是挑大樑的說法。這次失落就導致了後來的脫離九黎行動,也就是后稷(棄)和摩西的經歷,被遺棄了,所謂蘇棄兒(蘇乞兒)就是這麼來的,叫化子形象體現的時一度很艱難。這就導致後來發奮,並實施了對沿海體系黃白聯盟的報復。並且出了老千,老千就是以掃族。在古埃及神話和猶太文化以及古希臘神話裡都有這個可以對應的記載。我估計蘇美爾神話、印度神話、印第安神話裡都會有。在中國就是鴻門宴和懲四凶。鴻門宴是楚漢相爭的故事覆蓋了更古老的那個更加驚心動魄的歷史。就像蘇三起解覆蓋了北三苗被髮配敦煌牧羊的故事。

所以我們的祖先是專業養狗並吃狗肉的。古代黃白有過爭論,但最終結果只是狗肉不上正式宴席,今天好傢伙,吃狗肉變成不文明瞭。簡直就是媚洋媚到數典忘祖的地步。白種人還在吃人肉的時代就不吃狗肉了。因為他們要用來打獵。就這麼簡單。


國病




濟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緣,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後人尊稱為“活佛濟公”,又稱月引流光,傳說是降龍羅漢轉世。 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隨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眾生看濟公吃肉喝酒,認為自己可學濟公,而不知濟公吃肉是救度有緣,濟公喝酒是教化眾生。如果學佛人沒有到達第三階段,就必須老老實依佛律持戒修煉,爭取早日成就,結菩提顧果! 什麼是第三階段了? 第三階段,看破放下,視一切眾生平等,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隨順眾生之行,滿眾生之願,象一塊發光的金子丟在垃圾中,表面看來似垃圾,心永遠不會被垃圾所汙染。象醫生與病人,只為治好病人的病,決不會給病人放毒。 當你戒定慧聚足了,一切了了分明,心空法了了,知道了戒和一切規章制度都是為不守規矩的人定的,戒和規章制度對遵守者是無作用的。所以說,佛不守戒,佛不犯戒。佛不行善,佛不作惡。

~~廣智師父


圓心紅舍



濟公和尚(也稱濟公禪師),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在杭州靈隱寺居住,最後又搬去淨慈寺修行!

濟公禪師是一位外表瘋癲,但是內裡佛法高深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著有《鐫峰語錄》十卷,有很多詩詞收藏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濟公禪師精通中醫,為當地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難雜症,深受當地人的愛戴!

濟公和尚行為舉止不同於一般的出家人,他喝酒吃肉,並且酒量很大!這在世俗人的眼中簡直是離經叛道的,但是濟公和尚也是不加理會,只是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意思就是酒肉都是穿腸而過的外在事物,而佛祖才是內心一直存在的,這個理念也就是我們長說的小乘佛法,主修己身,但是又有不同!



濟公以他的行動告訴我們,修佛法。其實是修心!


深圳小哥帶你看深圳



濟公和尚有文藝作品中的形像,也有現實中的出家僧人,不知你問的是現實中的顛僧還是藝術裡的活佛,藝木是允許誇張和創作的,但觀者心裡一定要明白,它和現實的出入。

濟公原名李修緣,是宋朝一名高官的子弟,從他爺爺開始,李家便是虔誠的佛教徒了,到他父親手上時,快五十歲還沒有後裔,於是他父親到當地的大廟天台寺求子,據說天台寺的一座降龍羅漢像突然倒了,不久濟公便蒙著一層神秘色彩出生了!由於是向佛求來的,所以濟公從小便寄養在廟裡,到了十八歲便正式剃度出家,法名道濟。



真正的道濟和尚,精通儒學詩詞,學貫佛道經典,修為非常高深,被佛教界尊為禪宗第五十代祖師,然而與別的佛教先賢相比,道濟是國人心目中最具光彩的一個,他的影響力滲透到中國文化的各個方面,無論是詩詞戲曲還是民間傳說,濟公那似顛非顛、詼諧幽默而又高深莫測的傳說都深入人心,千百年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濟公文化。

真正的道濟,也的確喝酒吃肉,當時曾受到別的僧侶批評,寺裡住持說:佛門廣大,焉不容一顛僧!而道濟自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頭坐;世人若學我,便是入魔道。有人考證,當時的僧侶風氣不正,不講唸經傳法,獨好虛名供養,穿新衣、蓄私錢;濟公便反其道而行,破衣爛衫、歪帽裂鞋,還把他們藏的錢找到,拿來買酒吃肉,還當著那些人的面吃。一個人不怕他當眾做什麼,就怕他背眾做什麼;濟公用自己光明磊落的行為來告訴世人,做什麼都要承擔後果,吃酒喝肉是犯戒,但只要心中坦蕩沒有私心就不怕下地獄,否則既便你表面戒守得再好,內心起一惡念便已種了因果,更別說離了別人耳目便以為安全無虞的行為了。所以他告戒世人:若做不了自己心念的主而學他率性為之,便是進入魔道了。



世人為什麼那麼崇拜濟公?就是因為他這種率真、不做作的親和力,他不再是古板嚴肅的教徒形像,而成為百姓心目中智勇雙全的仁義大俠,普通百姓不僅對他吃酒喝肉不加責怪,還自發地給他的行為尋找合理的解釋,比如濟公法力高強,吃下雞肉後又吐出活雞……總之,只要你真心實意為人們服務,人們哪裡會計較你有這樣那樣的缺點?


ii小小孩


濟顛唱曰: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後兩句對修行極其重要,但卻沒有流傳,自見俗世混混沌沌之相。

意即修道不可作境界逾越。而濟顛本人已達至最高境界,所以他吃的酒肉,只是酒肉而已。

這涉及到認識論上的三層境界:

第一層,酒肉是酒肉,不是他物。這是酒肉區別於穀物類食品之認識區別期。佛規戒酒肉,因為它們會引起有違佛規的罪惡之念,吃肉另有殺生之嫌,須當戒之。

第二層,酒肉不是酒肉。酒肉與穀物混淆。產生並試圖解開疑惑的認識困惑期。那酒肉是什麼?需要解決。這一層再往上的突破,尤其艱難,需要認識到酒肉是代表佛家戒律所需要戒除的嗔、怒、痴、妄、淫、殺等罪念就有門了。

第三層,酒肉只是酒肉。酒肉與穀物同為食品的認識統一期。修到這一層算是成功了。戒除了罪惡之念,表示修行的果實成熟了,則視其自然脫落的載體——酒肉,原來只是酒肉,與五穀同為食物而已。

由此看來,這三層的修行,不是簡單地從原點再回到原點,這在修行認識上是個單行道。



世人修行,須從第一層戒酒肉的區別期修煉,否則一開始便學習已在最高層的濟顛,則如修行之路上擅自作境界跨越,卻必定誤跨入魔道一般無二。


思緒的游魚




首先濟公也是人,是人就可以吃肉喝酒。

再者濟公才是個和尚,而和尚不吃肉不喝酒。

這就說明濟公已經超越了和尚這個分別,而達到人“活佛”這個境界!

和尚為什麼不吃肉不喝酒,因為和尚有戒律,規定他們不能吃肉喝酒。

因為吃肉喝酒確實對修行不利,吃肉傷生,酒後亂性。而和尚修行就是要明心見性,所以產生了這個戒律,和尚不能吃肉喝酒。

而濟公已經明心見性,戒律對他自己沒有作用了。他自己知道自己該如何修行,如何行戒。

說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小時候都愛吃糖果,但是父母都不願意孩子多吃糖,因為小孩糖吃多了就會把牙吃壞長蛀牙。

這時父母就會規定不能吃糖,這就是戒律。

然而當你長大以後,不用父母在多說,你也知道糖吃多了不好,而你也可以吃糖也可以不吃糖,就看自己的喜好了,這時候的戒律對你自己沒有了作用。

如果你還保持著不能吃糖的戒律,那你也不會糟糕,只是少了一份甜蜜的體驗。


赤誠子


關於高僧大德喝酒吃肉的情況,必須要以清淨心去對待,因為有的高僧是有密意的。在大乘佛法裡要斷除喝酒、吃肉、邪淫等非法的行為,但有些大德則相反,比如濟公和尚喝酒吃肉、二祖慧可大師晚年經常出入酒肆和屠宰場,南泉禪師斬貓、丹霞和尚燒佛像等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行為,這是他們已經達到了一定的境界才敢這樣做,如果凡夫去做絕對是不行的,據說濟公活佛吃雞能夠把雞吐出來成活的了。比如鳩摩羅什大師被皇帝逼婚,取了十個老婆,他的弟子都不服氣,鳩摩羅什大師請他們吃飯碗裡都是針,鳩摩羅什大師吃完又能從毛孔出來,弟子們不敢吃,鳩摩羅什大師說你們能像我這樣做就可以取老婆。所有這些大師都是有極高的證量的。

而在密宗,有些高僧也經常喝酒吃肉,他們和濟公活佛一樣,喝進去的酒能化為甘露,吃進去的肉能化為妙食。

在一些經典也有關於這方面的公案,比如《華嚴經》五十三參,五十多位善知識有的是妓女、屠夫,他們化為妓女、屠夫並沒有造業,而是在度化眾生,他們是以妓女屠夫形象去度化眾生,如果化為比丘像,則不能隨便去喝酒吃肉,否則像濟公和尚那樣瘋瘋癲癲做個瘋和尚,才不會敗壞宗風。

我說的不太好,你可以搜索索達吉堪布回答濟群法師吃肉的問題。


沁靜166


清代郭小亭寫的那本濟公全傳裡清楚的描述了濟公的影像,身上穿著破破爛爛,一雙草鞋,渾身的滋泥,頭髮都打結,一個破僧帽,手裡可沒有把破扇子,這個扇子是遊本昌老爺子演繹的道具。

濟公本名叫李修緣,是節度使李茂春的兒子,相傳是降龍羅漢降世臨凡。剛生出來的時候一直哭個不停,第三天受國清寺方丈點化才破涕為笑。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注意是父親先去世,母親隔了兩年才去世的,並不是一同去世的。出家當了和尚,遊方掛單到了杭州靈隱寺被老方丈一巴掌給打通了真靈,才明白自己的前世今生。

書中說濟公這個影像,職業偷寺廟裡其他人的東西拿出去換酒喝。監寺廣亮問他為何喝酒吃肉,他說了這麼幾句:佛祖留下詩一首,我人修心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為我修心不修口。這你上哪兒說理去,如來佛祖跟他說的,讓他修心不修口。這叫什麼,這叫豐法旨喝酒吃肉,誰敢攔他?


當世一板磚



佛教成立時,沒有限制和尚不喝酒,不吃肉吧。我們供佛也有牲畜,佛祖不吃用牲畜供什麼。再者,在古代的小說裡說佛祖請客,龍肝鳳髓,難道不是葷的麼。反倒是傳入東土,和尚們給加了一條教規不吃肉。到了現在,不吃肉不喝酒成了和尚的規矩了。

我家跟前有兩個居士,我一直不明白他是怎麼回事。一個信佛,每個月初一十五吃素,去掉這兩個日子,平時就大魚大肉了。另一個信佛的居士,告訴我可以吃不是自己殺的,沒看見殺的,還有一個是啥忘記了,好像是不見血的三淨肉。一樣的信佛,吃肉的方式卻不同。


我國早在古代就有天子不得無故殺牛大夫不得無故殺羊的說法,也是不贊成人們無故殺生的。我想是不是佛教傳過來有的教義是為了適合本土文化而定出來的。就是人們信的不是傳過來的佛教,是本土化的佛教。

至於濟公,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就不必糾結人家為什麼喝酒吃肉了吧。濟公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的詩句還有後兩句哪,“世人若學我,必然下地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