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行500小時就要大修,坦克發動機的磨損爲何特別嚴重?

用戶61431949


其實不光是坦克發動機,所有的機械發動機都有磨損的壽命。通常一臺坦克發動機的設計要求包括體積要小、功率要大、重量要輕、壽命要長、而且還必須低耗油且工作性能可靠等等,而發動機的壽命測試一般為500小時,雖然如此,但也不代表坦克發動機在開完500小時後就要更換,而是視情況而定奪。因為坦克發動機的負荷重,而發動機本身的體積又很小,內在的機械零部件在高溫高功率還有壓強的運作中會加劇磨損力度。當然設計師們會採用各種散熱措施來提高發動機的壽命,比如進行風冷、水冷、液冷,不過這種措施也會伴隨著各種對應的缺點,因此效果也不是一勞永逸。而且增壓的發動機活塞和缸體工作工況差,磨損、腐蝕都嚴重得多。





坦克發動機還有其它方面的磨損,比如12150L發動機用的是金屬絲網籠,灰塵會在上面沾附,如果不洗的話進氣阻力會越來越大,濾清效率也會極大降低,和T-34的V2發動機一脈相承。T-34早期的發動機濾清器需要每2~3個小時就要清洗上油,否則會吸入很多灰塵磨損發動機。1943年蘇聯曾贈送美國一臺T-34和一臺KV-1,美國人在阿伯丁測試場測試的時候就沒洗濾清器這個概念,於是柴油機嚴重磨損,測試中才開了343km,這臺T-34就徹底動不了了。後來V2柴油機後來不斷改進發展,一脈相承的發展型號裝在了T-54上,某國後來也繼承了這個無比繁瑣的濾清器技術,直到90年代中後期才想起來用紙質和無紡布濾芯取代原有的金屬絲濾芯,還為這點進步沾沾自喜。





現在的坦克有時為了保持長壽需要配拖車,而且會盡量少開。當然只是和平時期部隊常規調動才有如此配置,後面不管是演習還是實戰,到了集結地域就必須履帶行軍了,因為戰場不是能夠預定好時間結束的,在戰場上小保養一日不能停,有時候裝甲搶修車忙都忙不過來。比如1941年夏天和1942年夏天德軍進攻時,硬生生把很多坦克的發動機開到報廢,整車拋錨。43年到45年,幾次大戰役後的蘇軍也多次出現這類問題,每次戰役結束後都必須大量更換髮動機,回收拋錨的車輛。德國坦克更是如此,保養一旦欠缺了就很容易拋錨。以黑豹為例,主減速器(變速箱連接主動輪的部件)設計壽命才150km,發動機壽命1500km,如果保養不當還要打折。而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就曾多次回收了敘利亞和埃及開到拋錨的坦克。




梁無咎


坦克發動機需要頻繁大修維護不是因為質量不好,而是性能要求和使用方式造成的。坦克的設計要求是在保證一定機動性的情況下,儘可能多的增加裝甲,安裝儘量大口徑的主炮,儘量多的安裝其他設備。而在滿足上述條件的同時還要控制坦克的體型,不能過大,這就要求坦克發動機要在小體積的情況下可以輸出大馬力,也就是單位功率要高。

所以坦克發動機在調校上就儘量壓榨出所有的潛力,而一般家用汽車發動機,出於對壽命和方便維護的考慮,一般都調校得比較保守,可以說有相當一部分功率是被封印住了。喜歡改車的人都知道,很多車型不需要改裝硬件,只要刷行車電腦就可以讓馬力增加不少。

另外家用轎車平時開的時候,基本上用不到全部動力,汽油機一般在5000-6000轉以上才會輸出最大馬力,而平時開車基本就是2000轉左右巡航,偶爾超車、爬坡或者急加速差不多3000多轉。

坦克就不一樣了,為了驅動幾十噸重的鋼鐵之驅,克服兩條寬大履帶造成的的巨大阻力而在戰場上迅速移動,基本上都一直是油門踩到底的狀態。況且戰場的環境非常複雜,沙塵特別多,所以空氣濾清器等部件也需要頻繁更換維護。

其實換個角度想,一般汽車如果把馬力調校到最高,然後經常油門踩到底,發動機的壽命能不能到到500小時還是未知數。實際上比賽用的賽車,發動機就經常需要維護。


閣下何不隨風起9011


發動機經常處於超負荷工作,例如坦克車身重量大,啟動式的扭矩需求也大,發動機曲軸受力極大,跑幾千公里後,疲勞損傷。


越來越窮


坦克發動機的功率密度太高(功率密度即一立方米體積所能發出的馬力)發動機吃不消的,如果把同樣功率的發動機拿到地質隊啥的地方去降功率使用,例如干發電或驅動鑽機之類低功率的活,用幾千個小時一點問題沒有同理坦克炮的壽命是1000發左右超壽命射擊可以打到1400發,但考慮到炮彈在炮膛裡的運行時間,實際上坦克炮的壽命還不到一秒鐘坦克車戰術要求對機件的高強度運用導致部件的損耗都非常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