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二戰後,波蘭和蘇聯為何要划走德國的大片領土?

草莓奶昔ru


波蘭最近很活躍。仗著有美國這棵參天大樹,先是警告東鄰俄羅斯要用西方的核大棒,然後又義正辭嚴地要西鄰德國賠償波蘭在二戰時損失9000億美元。

波蘭和兩個鄰居的恩怨太深了,再往前的歷史不說了,就是波蘭現在的邊界線,和俄羅斯(蘇聯)、德國(西德)都有直接的關係。

1939年9月1日,德軍閃電進攻波蘭。隨後,波蘭流亡管理層跑到英國倫敦當起了寓公。寄人籬下的波蘭流亡管理層並沒有減弱自己的野心,宣稱戰後的波蘭,必須擁有遼闊的海岸線和漫長的國界。之後幾年,波蘭流亡管理層在倫敦的辦公室裡成天畫地圖,英國人無不搖頭,說波蘭人的胃口實在太大了,別人替他們賣命,他們還自命不凡。波蘭人卻說:這是我們應該得到的。

波蘭夾在蘇、德之間,而蘇聯是戰勝國之一,又是世界雙霸之一。按理,波蘭應該搞好與蘇聯的關係,以便在與蘇聯劃分邊界時撈點好處。但是,波蘭卻要求蘇聯割讓西烏克蘭、立陶宛、西白俄羅斯,兩國邊界應以1921年《里加和約》為準。蘇聯出兵幫助波蘭復國,付出了巨大傷亡,到頭來白忙一場,連老本之一的西烏、西白、立陶宛都要送給波蘭。蘇聯憤怒地質問波蘭:憑什麼!

再加上卡廷事件,波蘭炮轟蘇聯,激怒了蘇聯,也惹怒了美國。羅斯福認為波蘭的邊界如何劃分,這是美蘇英等大國的事情,波蘭多哪門子的嘴?

在蘇聯、美國、英國的強大壓力下,流亡管理層撐不住了,準備接受蘇聯的劃界主張。實際上,他們接不接受,蘇聯都不可能吐出新佔領的西烏克蘭、白俄羅斯。甚至於,整個波蘭都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波蘭敢硬懟蘇聯,不惜魚死網破,可波蘭所依仗的美國都不敢這麼做。就像波蘭的大嘴將軍聲稱美國願意為波蘭向俄羅斯扔核大棒,所有人都會呵呵一笑。

蘇聯說了:蘇聯與波蘭的邊界線,必須以寇松線為主。所謂寇松線,是指1920年7月,蘇聯與波蘭開打時,英國外交大臣寇松提議的兩國停戰分界線。蘇聯比較認同這條線,但這意味著波蘭將失去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立陶宛。即使如此,蘇聯還是認為自己吃了虧,說寇松線又不是蘇聯劃分的,這事你們找寇松去!不過,蘇聯也不想和英、美糾纏太多,說碰上波蘭算我們倒黴,那就讓5到8公里吧。掌櫃的別讓了,再讓……(噴英美一臉)就賠了(自行腦補相聲《賣布頭》畫面)。

這事發生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三巨頭會議。波蘭沒資格參加,卻被告知:你們與蘇聯的邊界已劃定,準備好簽約吧。

波蘭人無比憤怒,但有人說過: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更何況戰勝德國,波蘭到底出了多少力?波蘭只好咬牙切齒地在《蘇波疆界條約》上籤了字,波蘭丟掉了1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過,波蘭隨後又笑了,說:“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蘇聯搶我們的,我們可以搶德國的。”德國是戰敗國,正等著戰勝國瓜分地盤,自詡為歐洲大國的波蘭也要擠進來分一杯羹。波蘭這麼想,英、美、蘇也是這麼想的,尤其是蘇聯。

圖-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波蘭翼騎兵

蘇聯也意識到,蘇聯與美國的冷戰大幕即將拉開,波蘭將是蘇聯在西線的重要戰略屏障。波蘭與德國的邊界越往西擴,蘇聯就越安全。另外,蘇聯已佔領德國的東部重鎮柯尼斯堡(今俄羅斯飛地加里寧格勒)。蘇聯支持波蘭向德國討要領土,就等於替蘇聯佔領柯尼斯堡解圍。蘇聯也不想過多得罪波蘭人,否則真把波蘭人逼急了,就等於給美國添亂的機會,蘇聯的麻煩就大了。

蘇聯認為波蘭與德國的邊界應該以奧得河-尼斯河為界。尼斯河發源於蘇臺德山脈,向北與奧得河匯合,奧得河繼續向北流淌,最終匯入波羅的海。二戰以前,德波邊界在奧得河-尼斯河以東一百多公里,若按此線劃分,波蘭將得到德國的地盤約10萬公里。至於德國會不高興?德國的東部早晚要被蘇聯控制,要成立蘇聯控制下的衛星國(民主德國或東德)。蘇聯說什麼,東德不敢不聽。

圖-波蘭街頭

美國與英國覺得蘇聯和波蘭的吃相太難看,“提醒”吃的時候悠著點,別噎著。波蘭拍桌子指責英、美:蘇聯佔我們那麼多便宜,我們佔點德國的便宜,怎麼啦!怎麼啦!(自行腦補小品《非誠不找》畫面)波蘭拉來一把古董算盤,噼裡啪啦一通算,說18減10等於8。我們還賠了8萬平方公里,要不,你們(英、美)補償我們?再說,奧得河-尼斯河以東地區,以前就屬於波蘭,我們收復失地,何錯之有?!

(接替羅斯福的美國總統)杜魯門、英國首相丘吉爾面面相覷。

英、美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堅持。蘇聯已控制德國東部,自己再怎麼堅持,以斯大林的脾氣,最終還是要以奧得河-尼斯河劃分(東)德、波邊界的。

圖-波蘭街頭

一切塵埃落定,波蘭現在的疆域形成。


地圖帝


一戰前,德國54萬平方公里;二戰前德國47萬平方公里,如今的德國只有35萬平方公里,還不如日本。德意志崛起以後,一直想著如何與老牌資本主義列強一較長短爭奪地盤,然而看過德國曆史地圖的人都會發現,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地盤不僅僅沒有擴大,反而大幅度縮水。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德國被迫將富饒的阿爾薩斯與洛林兩個省讓給法國,煤礦豐富的薩爾地區由法國代管;東上西里西亞讓給捷克斯洛伐克;薩爾美迪讓給比利時;北石勒蘇益格歸丹麥;克萊佩達讓給立陶宛;不僅承認了波蘭的獨立,還將老家西普魯士、東普魯士的部分地區、上西里西亞、但澤等全都讓給了波蘭,波蘭從內陸國成為臨海國家。

德國兩次世界大戰,損失慘重,成為地理上不折不扣的小國。

二戰以後,蘇聯作為戰勝國,自然能夠得到很多對於戰敗國的賠償要求,蘇聯悄無聲息吞併了普魯士人的老家——東普魯士,也就是今天的加里寧格勒。蘇聯佔據了戰略地位重要的加里寧格勒以後,當地普魯士人被清除殆盡,如今仍舊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戰略點。

而對於波蘭,盟國有意扶持。波蘭在二戰中犧牲巨大,而對於德國來說,一個不弱小的波蘭也有利於當時局勢的平衡,波蘭的面積再次擴大,得到了大量沿海領土。


澹奕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要分開看,分別說說波蘭和俄羅斯。

這和波蘭沒有多大關係,完全是蘇聯的佈局。

波蘭之所以吞掉部分德國領土,也是身不由己。

蘇聯佔領波蘭以後,強迫波蘭將東部寇松線以東的領土,割讓給蘇聯。

蘇聯認為,這本來就是蘇聯領土,是被波蘭佔領的。

為了消除波蘭人的強烈不滿情緒,蘇聯將本來屬於德國的什切青和施維諾威斯劃入邊界的波蘭一側。

這樣一來,波蘭領土向西移動了200多公里。即便得到了德國的部分領土,波蘭也沒有佔便宜,領土面積比戰前縮小了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原來領土的五分之一。

但更倒黴的是德國,準確說是蘇聯控制的東德

東德的奧德尼斯河以西,共12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給了波蘭,領土面積大大減少。

割讓領土中,還包括但澤自由港,切什青,波次坦等大城市。


波蘭身不由己,但俄羅斯則是直接搶奪了哥尼斯堡連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佔東普魯士的約三分之一,波蘭佔領三分之二。

這也就是目前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這麼操作主要三個意義:

第一,消滅德國的尚武精神。

眾所周知,被吞併的東普魯士,在歷史上被普遍認為是德國軍國主義勢力的支柱—容克貴族的發源地。

早在13世紀,東普魯士人的彪悍和嚴守軍紀,已經讓整個歐洲恐懼。

為了消滅德國人精神根基,將東普魯士割走是比較有利的。

同時,切走德國接近百分之三十的領土,會大大削弱德國的實力,讓他無法東山再起。

第二,消滅德國再次發動戰爭的口實。

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藉口都是要收復割裂的東普魯士。

現在東普魯士被波蘭和俄羅斯吞併了,已經高度本地化,德國也就談不上收復。

第三,為波蘭和德國埋坑。

波蘭佔據東普魯士的大部分地區,也就決定了和德國存在嚴重的領土糾紛。

但波蘭不可能隨便將領土歸還給德國,因為他無法收回自己被蘇聯割走的領土。

由此,波蘭和德國關係會存在問題。

不過,1990年,德國正式承認了它重新統一時的東部邊界,終止對奧得河-尼斯河線以東領土的主權要求。


薩沙


題目有瑕疵,二戰後划走大片德國領土的是蘇聯,波蘭實質屬於“打醬油的”,蘇聯是主謀,波蘭基本沒有自主權。說清這件事,要搞清幾個層面的問題。

【二戰後德國領土變化】

划走德國領土的哲學理論依據:“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戰敗國割地賠款,是西方列強公認的國際關係準則,也就是打仗的規矩,德國是二戰的發起國,戰敗了做點賠償理所當然,敗於蘇聯,割地給蘇聯順理成章,詭異的是,為什麼割地給戰爭初期就徹底失敗的波蘭?

【德國東部領土喪失】

波蘭的尷尬角色。當時波蘭有2政府,一是流亡倫敦的民選合法政府,一是蘇聯建立的政府,這兩個波蘭政府有一個共同點:說話都不算數,不是沒誠信,而是沒錢沒槍。這就造成新波蘭國家的命運掌握在列強手裡。

【德國兩次世界大戰的領土損失】

蘇聯為什麼划走大片德國領土給波蘭,而自己只要區區加里寧格勒(東普魯士北部)一小塊德國領土?當然不是人品爆發,因為蘇聯划走了戰前屬於波蘭的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所以,划走德國奧德尼斯邊界以東領土給波蘭作為補償,造成波蘭這個國家在戰後整體向西“平移”了約200公里。

【德意志第二帝國】

綜上,二戰邊界調整的結果是,蘇聯領土最大化(不只割佔德國的),波蘭領土“補償”較戰前縮水,德國純割地。不過也不用過於替德國惋惜,算上二戰,德國(普魯士)四次瓜分波蘭,戰敗後一夜回到了“中世紀”。


吳下阿蒙毋忘在莒


二戰後,德國東部喪失了東普魯士,西普魯士,波美拉尼亞,西里西亞等領土。但是西部還有南部,北部倒是沒有損失。這對於德國來說或許是一種安慰。德國戰後面積只剩下了35萬平方公里,他們損失了差不多20萬平方公里。


這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德國損失慘重。那麼為什麼德國需要去割讓這麼多領土呢?

首先,德國作為戰敗國,他必須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所以割地賠款成為了他們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就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最後也是受到了這樣的處罰。

其二,就是因為雅爾塔體系了。

蘇聯認為波蘭需要將他們曾經從蘇聯的領土還回去,於是這就對波蘭造成了很大的傷害,當然,波蘭並不會如此的大義凜然,直接就將土地還給蘇聯,他們失去的土地自然是要從其他地方補回來,這個時候,作為戰敗國的德國就成為了他們的一個很好的選項。



再者,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在皮亞斯特時期,這裡的地區實際上確實屬於波蘭人民,但是這種理由倒是有一些牽強,這個所謂的歷史因素,即使是在當時也是有著諸多懷疑,就連當時的丘吉爾都曾經表示過疑惑。


當然歷史因素也是不只於這些了。當時的世界有一個共識,無論如何,普魯士都是必須要從德國分割出去,二戰時,德國就以普魯士為由對波蘭發動了進攻,從而引發了世界大戰,而且就連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普魯士也是不無關係,所以這樣的意識也是得到了各國的共識。

當然只是讓德國割讓了一部分的土地,其實已經是對德國做的一種讓步了,當時,甚至在他們的意志下,連分解德國的意圖都是有所表示,所以說只是讓他們割讓一部分領土,對於德國確實是要合理的多了。



當然,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自然就只能任其宰割,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眾森淼


原因三點,其一,歐洲素來有戰敗割地之“惡俗”,其二,削弱德國,其三,補償波蘭被蘇聯割地的損失。

第一,這是歐洲國家的“優良傳統”,每次戰爭,失敗方都要割地賠款,這都算好的,倒黴的整個國家都被滅掉,比如波蘭,歷史上被三次瓜分,最後一次,直接瓜沒了,你說悲催不悲催。而二戰之後,蘇聯和波蘭都是戰勝方,那當然要發揚下歐洲優良傳統了,不割地對不起自己的傳統。

第二,二戰之中,德國閃擊波蘭,進攻蘇聯,造成波蘭亡國,政府流亡海外,人民困頓,蘇聯也是損失慘重。戰後當然要德國補償下下,也讓德國嚐嚐啥叫報應。而且,德國已經發動了兩次大戰,為了削弱德國,防止再起,在領土上進行剝奪,也是一個還算有效的方法,至少心理上的吧。

第三,蘇聯與波蘭雖然算難友,但是也有矛盾,蘇聯佔了波蘭一大片不還,波蘭說那我咋辦?蘇聯說,你割德國一塊不就得了,英法美也沒有辦法,為了補償波蘭,只得也同意這個好主意。於是,蘇聯割波蘭,波蘭割德國,造成了一種波蘭平移的滑稽場面。


北玄武


很簡單,原因之一就是為了限制德國的發展,打擊德國的勢力。具體情況,戰火觀察室為您詳細解析。


(一戰後德國,二戰前德國土地)

在法理上,東普魯士一直都是德意志的領土。從以前的條頓騎士團,到勃蘭登堡變身普魯士。這些土地都是神聖羅馬帝國選帝候普魯士的法理領土。

但是在一戰時期,德國戰敗,盛產煤、鐵的阿爾薩斯-洛林歸還法國,紡織中心西里西亞大部分割給了新獨立的波蘭,德國面積變為53 萬平方公里,與一戰前相比損失8萬多平方公里領土,也失去了但澤的統治權。

德國人恨啊,輸掉阿爾薩斯–洛林也就算了,還把西里西亞給了波蘭。要知道歷史上波蘭一直是被欺負的角色,三皇瓜分波蘭,波蘭復國還要靠別的國家。對德國來說可謂丟盡臉面。所以德國人就發起了復仇戰爭–二戰。


二戰德國風光無限,差點佔領了整個歐洲大陸,而且氣焰囂張惡行累累,惹了眾怒。屠殺猶太人和各種不人道的實驗(生命之泉等)所以德國戰敗後,世界各國就選擇對它進行制裁,什麼制裁呢?割地佔領。德國將東普魯士劃給蘇聯,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州,奧德河以東10萬多平方公里割給波蘭,居民全部遷徙到德國其他地區,共有17.3萬多平方公里被割讓,從此德國領土僅存35.7萬平方公里。也就是現在的德國領土範圍。

原本聯合國是想恢復波蘭歷史上的法理領土的,但大部分讓蘇聯佔領了,又不可能讓他吐出來,只能將就把德國的土地劃給波蘭。這樣即打擊了德國發展,又可讓德國人心生恐懼。蘇聯要了一個東普魯士,意圖也很明顯,就是要針對美國在西歐的擴張。

這樣做的目的是削弱德國的實力(德國在二戰各種黑科技),讓德國徹底認識到戰爭的苦果(誰敢打就敢反打),也給了所有國家一個典例–任何企圖發動對外戰爭的國家沒有一個好下場。

總結:第一,削弱德國實力,阻止發展;第二,波蘭想恢復法理領土,但蘇聯不想給,只能從德國東部削;第三,因為分區佔領柏林,蘇聯要一個橋頭堡加里寧格勒來制衡西歐的勢力。


戰火觀察室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以此為標誌宣告了德意志的統一。在此之前德意志只是一個地理文化概念上的地區,而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嚴格意義上德國作為一個國家的近代歷史由此開啟。德意志的統一是普魯士通過同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三次王朝戰爭實現的:在普丹戰爭中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兩地併入德意志;在普法戰爭後又從法國手中割讓了阿爾薩斯和洛林。而在此之前普魯士已通過和俄羅斯、奧地利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瓜分波蘭的行動取得波蘭西部地區、華沙、部分瑪佐夫舍地區共計5.5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經過這一系列擴張統一後的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國土面積達到了540857.54平方公里。

1918年11月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投降,此後由英、法、美等國組成的協約國作為戰勝方在巴黎舉行了長達6個月的和會並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簽署條約。《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疆界做出如下規定: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北石勒蘇益格經公投後迴歸丹麥;承認波蘭獨立並將取自波蘭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還波蘭;東上西里西亞給予捷克斯洛伐克;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為但澤自由市;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交給立陶宛;薩爾煤礦區交由法國開採15年,其行政權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其合併;萊茵蘭地區劃為非軍事區;承認盧森堡的獨立。《凡爾賽條約》使德國喪失了13.5%的領土。

1938年3月15日德國合併了奧地利。1939年9月1日破曉時分德軍以閃電戰的形勢突襲波蘭,以此揭開了二戰歐洲戰場的序幕。在整個二戰過程中德國對佔領區實行不同的統治模式:有的地區被直接納入德國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有的則扶植傀儡僕從政權——如法國的維希政權。其中被直接納入德國版圖的地區有捷克、波蘭西部以及阿爾薩斯和洛林等地。1845年德國戰敗後阿爾薩斯和洛林再次歸還法國;馬爾梅迪-歐本地區則還給比利時。1947年10月由法國一手扶植的薩爾保護國成立,直到1955年薩爾地區的人民投票迴歸聯邦德國,儘管如此法國仍繼續佔有薩爾的煤礦直到1981年。其實德國在西線不過是將二戰前就已劃歸法國和比利時的領土予以歸還,但還是保住了戰前疆域,不過在東線的情況可就沒這麼簡單了。

德國的東部國界與波蘭接壤。根據《凡爾賽條約》的規定:德國將歷史上取自波蘭的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還波蘭。隨著西普魯士地區的被割讓就使東普魯士成為被波蘭領土隔絕的一塊德國飛地,而隔絕東普魯士和德國本土之間的是一小塊瞎唱的走廊狀波蘭領土,這被稱之為波蘭走廊(又名但澤走廊)。此時作為德意志民族發源地的普魯士的西部地區已不屬於德國,而普魯士東部地區則成為被波蘭領土所隔絕的飛地。這令德國的民族主義者惱火不已,更何況是秉承極端種族主義理念的納粹呢?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的形式突襲波蘭,而與波蘭存在盟約的英、法隨即對德宣戰。

開戰前的波蘭在與西部的德國關係緊張的同時與東部的蘇聯也存在矛盾:在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於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的三次瓜分行動後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國家已從歐洲地圖上消失。一戰後波蘭得以復國,然而在經歷歷史上的三次瓜分後波蘭的領土早已大幅縮水,波蘭政府希望恢復1772年第一次三國瓜分之間的俄波邊界線;蘇俄方面則認為這些地區早已是俄羅斯領土的一部分。雙方爭執不下並最終訴諸戰爭:新成立的波蘭共和國向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蘇維埃俄國發起進攻並趁蘇俄國內混亂之際一度進佔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廣大地區;然而蘇俄紅軍在國內局勢相對緩和後對波軍發起反攻併成功將波軍驅逐出國土,隨即蘇俄紅軍一路攻入波蘭首都華沙城下,然而在這裡蘇俄紅軍遭遇了慘敗。戰後雙方都聲稱自己是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波蘭人聲稱自己成功保衛了國家;而蘇俄方面則聲稱波蘭向東侵入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行動被擊退。其實當戰爭結束時雙方都一無所獲——雙方的戰線回到了戰爭爆發前,充其量算是打了個平手。

對曾經歷過慘痛亡國經歷的波蘭而言:能同身為龐然大物的蘇俄打成平手實際上已被他們視為勝利,一時間波蘭開始自我膨脹起來。恢復歷史上最大版圖的目標被提上議事日程,然而這實際上對這個處於俄、德之間的地緣格局惡劣的國家而言其實是完全不切實際的。當然波蘭也知道單純依靠自身實力不足以周旋於俄、德兩強之間,於是波蘭同英、法等國締結盟約以牽制俄、德。這一時期的蘇波關係是比較緊張的:波蘭始終沒放棄收復歷史上被沙俄侵佔領土的打算;而蘇聯則認為波蘭侵佔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當1939年9月1日納粹德國對波蘭發動閃電戰;蘇聯方面則出於自身國防安全的考慮試圖將波蘭作為自己的戰略屏障,於是1940年9月17日60萬蘇聯紅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9月18日蘇軍與德軍在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會師,蘇、德兩軍以皮薩河—那累夫河—維斯瓦河—桑河一線為界瓜分了波蘭。

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的雅爾塔會議上蘇聯和美、英達成協議:蘇波邊境以寇松線為界,使蘇聯得以收回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可這樣一來同盟國就有必要對被納粹德國蹂躪多年的波蘭給出一個說法,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讓波蘭從戰敗國德國獲得補償。同時以美、英、蘇為首的反法西斯同盟國在就如何消除德國的軍國主義傳統進行探討時認定:作為德意志國家興起之地的普魯士歷史上尚武好戰的悠久傳統正是德國軍國主義的濫觴——1943年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和美國總統羅斯福、蘇共中央總書記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談話時指出“普魯士是萬惡之源!”羅斯福隨即表示:“普魯士要讓其儘可能地縮小和削弱”。丘吉爾隨即告訴斯大林:自己樂於見到波蘭領土的向西移動。據說當時丘吉爾還用三根火柴向斯大林演示了蘇聯、波蘭、德國三國領土的整體西移情況,這被後來的史學家稱之為”德黑蘭公式“。

儘管就戰後波蘭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一事而言:蘇、美、英三國首腦達成了一致意見,可在關於波蘭究竟該從德國獲得多少領土補償的問題上仍出現了爭議:丘吉爾堅持以奧得河-東尼斯河作為戰後的德波邊界,對此丘吉爾給出了三點理由:其一波蘭佔據過多的德國領土不會對其有太多好處,反而會就此與德國結下不解之仇;其二過多割佔德國領土會使德國經濟陷於困頓;其三這會使西方大國承擔一項大規模人口遷徙的道義責任。然而斯大林則堅持應當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他也給出了三點理由:其一波蘭應當從德國獲得領土補償是各國已達成的共識;其二奧得河-西尼斯河以東的德意志居民已逃離那裡,而波蘭人正前往那裡定居;其三這也是波蘭政府所強烈要求的。事實上波蘭政府也的確是這樣要求的,因為他們聲稱:由於戰後波蘭損失了東部19.41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即使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而獲得的西部領土也不超過10萬平方公里,波蘭仍將失去9萬多平方公里的領土,因此堅持以奧得河-西尼斯河為界是波蘭絕不能動搖的底線。與此同時波蘭人還拿出了歷史依據——奧得河-西尼斯河是波蘭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彼雅斯特王朝的邊界,波蘭人不過是收復自己祖先的土地。

1945年3月波蘭臨時政府宣佈在西部地區成立馬祖爾、上西里西亞、下西里西亞、波莫瑞和格但斯克五個省,同時鼓勵中南部居民向西部移民以造成既成事實。最終德國的東部邊界按蘇、波方面的要求劃定:所有奧得河-西尼斯河一線以東的地區都不再為德國所有,這使德國東部1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劃入波蘭。與此同時蘇聯通過《波蘇疆界條約》以法律形式獲得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使蘇聯、波蘭、德國三國的領土來了一個整體西移。在確定蘇波邊境的過程中蘇聯從波蘭獲得的東普魯士地區中要來了北部的柯尼斯堡並將其更名為加里寧格勒以紀念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里寧。至此德意志國家的起源之地——普魯士幾乎完全被劃歸波蘭和蘇聯。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波蘭並不是二戰實際上的戰勝國,只是一個曾被德國吞併後被蘇聯解放的國家。

因此,關於德國的領土歸屬,波蘭其實沒有分毫話語權。

決定德國領土的勢力自然是蘇聯,而這也是雅爾塔體系的一部分。

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中,蘇聯提出要收回西烏克蘭、西白俄羅斯這部分蘇聯認為是波蘭侵佔的領土,即波蘭把寇松線以東的土地割讓給蘇聯。

但與此同時——

德國要補償一部分領土給波蘭。於是,西部波、德邊界向西推移至奧德河-尼斯河線。

總的來講,其實是波蘭的領土整體向西邊移動。

德國則絕大部分的西里西亞、大部分的波美拉尼亞,以及什切青、勃蘭登堡東部及小部分薩克森,這些土地都歸屬了波蘭。

1950年,東德與波蘭政府簽署《茲戈熱萊茨條約》,確認奧德河—尼斯河線。


關於如何看待這個領土變動,要以結果來衡量:

東德領土減少,自然導致實力大減,這也為日後兩德迅速統一奠定了基礎。

總的來講,斯大林的這些操作還是很胡作非為的。


HuiNanHistory


二戰後,波蘭和蘇聯划走德國大片領土,一方面源於蘇聯對領土的貪婪,另一方面也是德國人自己釀下的苦果。

要說近代最悲劇的國家,非波蘭莫屬。中世紀的波蘭可以說是東歐強國,也是當時歐洲強國。10世紀末,波蘭就已經建立了波蘭王國。為了抗擊條頓騎士團,波蘭和立陶宛大公國實行聯合,打敗了條頓騎士團。1569年,波蘭王國和立陶宛正式合併成為聯邦,成為歐洲強國,國土面積達到了100多萬平方公里。當時的波蘭並不比俄羅斯弱,此後波蘭開始逐漸衰落。俄國的崛起伴隨著波蘭的衰落,波蘭失去了烏克蘭等地。到了18世紀,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第一次瓜分波蘭,波蘭喪失了約35%的領土和33%的人口,波蘭成為俄、普、奧三國的保護國。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簽訂協議第二次瓜分波蘭,波蘭成為一個僅剩下20萬平方公里、400萬人口的傀儡小國。1795年,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國再一次瓜分波蘭。存在了800多年的波蘭王國至此滅亡,從地圖上消失了123年。三次瓜分波蘭,俄羅斯獲得了46萬平方公里土地,佔原波蘭領土的62%;普魯士獲得了14萬平方公里,佔原波蘭領土的20%;奧地利獲得了12萬平方公里土地,奧地利奪佔約18%。

一戰結束之後,消失了123年的波蘭得以復國。協約國從德國、奧匈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的領土上畫出一部分領土成立波蘭國。但是波蘭政府並不滿意,波蘭想恢復到1772年時俄波邊境線,為此兩國還發生了戰爭。1921年波蘭的領土面積穩定在38.8萬平方公里。一戰後的波蘭曾經也一度強盛,陸軍力量號稱是歐洲第二。但是很快波蘭又一次面臨亡國滅種。

1939年8月23日,德國和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兩國秘密劃定了在東歐的實力範圍,同時也秘密瓜分了波蘭。雙方以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立陶宛北部邊界、波蘭的那累夫河、維斯瓦河和散河為分界線。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出兵波蘭之後,蘇聯根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也出兵波蘭。斯大林命令60萬蘇軍越過蘇波邊界,進攻波蘭東部,佔領了西烏克蘭和西白俄羅斯。蘇聯和德國按照之前劃分的界限再一次瓜分波蘭。蘇聯建立建立了所謂的東方戰線。二戰期間,美英蘇三大國召開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討論波德邊界和波蘇邊界問題。蘇聯是二戰最主要的戰勝國之一,蘇聯又是一個對領土充滿慾望的國家。已經吃到蘇聯肚子裡的肥肉,他自然不會輕易吐出來。蘇聯希望自己在二戰中有所補償,蘇聯需要的補償就是自己已經佔領的領土,當然也包括已經佔領的波蘭領土。二戰中德國戰敗,德國被四大國佔領,德國的領土邊界只能任憑美英蘇三國處置。

二戰中波蘭雖然已經亡國,但是波蘭流亡政府始終存在。波蘭流亡政府也一直堅持抗德,二戰後的波蘭也是戰勝國之一。波蘭的權益也應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尊重。為了補償波蘭失去的部分領土,蘇聯提出一個所謂的領土西移的方案。說白一點就是蘇聯佔領的波蘭領土,由德國補償。這種自己獲得利益讓別國補償的方案,也只有蘇聯能夠提出來。不過這也符合當時的“叢林法則”,強國往往佔據優勢,弱國只能仍由別人處置。當時的德國已經崩潰,德國變成什麼樣子需要看蘇聯人的臉色。波蘭靠著蘇聯紅軍才趕走了德國人,實際上波蘭已經成為蘇聯的附屬國。波蘭的邊界問題也只能由於蘇聯處置,即使蘇聯不給波蘭任何補償,波蘭也只能乾瞪眼。既然蘇聯願意用德國的領土補償波蘭,波蘭也算是最大程度上彌補了自己的損失。二戰結束之後,正式確定了波蘭東西部邊界。波蘇邊境以寇松線為界線,蘇聯維持住自己的“戰果”。波蘭的西部邊境線向西平移200多公里,波德邊界則向西推移至奧德-尼斯河,並把什切青和施維諾威斯劃入邊界的波蘭一側。平移之後的波蘭損失了大約7.6萬平方公里土地,損失了大約20%的領土。波蘭現在領土面積大約為31.27萬平方公里。

相比較於波蘭,德國損失的領土則更多。一戰過後德國魏瑪共和國的領土面積大約為46.88萬平方公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35.74萬平方公里。二戰過後德國損失領土達到了11.14萬平方公里,德國損失了23.77%的國土。德國的喪失的領土除了一部分補償了波蘭,還有一部分被蘇聯人佔領。原先隸屬於德國的東普魯士,也是德國文化發源地,哲學家康德的故鄉。蘇聯在戰後佔據了東普魯士的部分領土,波蘭和蘇聯兩國瓜分了東普魯士。二戰爆發之前,東普魯士的面積大概為3.699萬平方公里。二戰後,蘇聯佔領東普魯士北部大約1.51萬平方公里,佔領了柯尼斯堡,建立加里寧格勒州。現在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也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重要港口。東普魯士南部地區被劃給波蘭,成為波蘭領土一部分。

通過對歷史梳理,我們可以看出二戰後德國大約11.14萬平方公里領土被波蘭和蘇聯兩國瓜分。實際上波蘭也是一個受害國,波蘭即使佔領了部分德國領土,波蘭也依然損失了7.6萬平方公里。蘇聯之所以會佔領波蘭的領土,其實要追溯到《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果納粹德國不和蘇聯秘密瓜分波蘭,蘇聯不一定會出兵攻佔波蘭部分領土。如果蘇聯在衛國戰爭之前沒有佔領波蘭部分領土,可能就沒有後來用德國領土補償波蘭這個提議,可能也就沒有波蘭和蘇聯瓜分德國領土這個說法。當然歸根到底的原因是俄羅斯人對領土的慾望。《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本來就帶有大國強權色彩,對於波蘭人來說蘇聯人一樣都是侵略國。按道理說,二戰結束之後蘇聯應該把原屬於波蘭的領土還給波蘭。但是蘇聯卻霸佔著蘇聯的領土不願意歸還,還佔領其他國家領土。由於蘇聯不願意吐出自己已經獲得的利益,所以才會想到用德國領土補償波蘭的餿主意。

從表面上看波蘭參與了瓜分德國領土,實際上波蘭也是受害,這個事件中只有蘇聯是受益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