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後周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的兒子,他在五代十國的後漢時期投奔了樞密使郭威,從此參軍,並且受到了郭威義子柴榮的器重。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即位,建立後周,柴榮為開封府尹,趙匡胤隨後就出任開封府馬直軍使、

郭威死後,顯德元年(954年)柴榮即位,趙匡胤擔任了重要職位,並且在討伐南唐的時候建立非常大的戰功,958年柴榮去世,死前託孤趙匡胤,960年北漢以及匈奴侵犯,趙匡胤率軍抵禦,在經過陳橋的時候兵變,趙匡胤被黃袍加身,立為皇帝。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趙匡胤在即位後,又緊接著勵精圖治,率領大軍先後消滅了五代十國殘餘的政權,無論是趙匡胤前期周朝當將領,還是後期自己當皇帝攻城略地,他的部下都為此立下了汗馬功勞。

張瓊就是對趙匡胤十分忠誠的一位將領。早在趙匡胤還是周朝的殿前都點檢的時候,張瓊就忠心耿耿跟著他。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當時趙匡胤跟隨柴榮南征,到達壽春,周朝軍隊從水路軍功,城上的弓弩齊發,船上又沒有什麼能夠遮擋的東西,張瓊作為賬下護衛,用身體擋住趙匡胤,連接中了三箭,箭頭深入骨頭很難拔出來。流血很多,但是張瓊面不改色。

索性的是張瓊和趙匡胤後面都存活下來了,趙匡胤從此對張瓊另眼相看,為了報答救命之恩,封他做了內外馬步軍都軍頭,後來趙匡胤當了皇帝,又再次提拔他為都虞侯,前往嘉州擔任駐守將領。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這一段在張瓊捨身救主的故事也被卸載了《宋史》的二百五十九列傳當中:“及攻壽春,太祖乘皮船入城壕。城上車弩遽發,矢大如椽,瓊亟以身蔽太祖,矢中瓊股,死而復甦。鏃著髀骨,堅不可拔。瓊索杯酒滿飲,破骨出之,血流數升,神色自若。”

但是儘管張瓊立了非常大的功勞,他就開始有一些居功自傲起來,當時史珪、石漢卿都是趙匡胤身旁的寵臣,他們兩個也是從後周開始,就一路跟隨趙匡胤,張瓊一直瞧不起他們,“瓊輕侮之,目為巫媼”把他們當作巫婆來看待。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石漢卿等人也不是吃素的,一直懷恨在心,在得寵趙匡胤後,便開始說張瓊的壞話,說張瓊在嘉州驕奢淫逸,單單家僕就有數百人,而且私自乘坐皇帝才能使用的車架馬車,有不軌之心。

趙匡胤本來就是將領造反出來坐上的皇位,對於這種事情非常敏感,於是他將張瓊召到京師,並親口詢問,張瓊堅決否認。但是趙匡胤深信不疑,他認為張瓊抵賴,於是一怒之下下令:“賜死!”張瓊沒有想到如此敬重的皇上會聽信他人讒言發出如此誅心的號令,不由得心也絕望了。

他捨命替皇帝擋三箭,當他被誣陷時,皇帝冷冷說出2字,改變一生


在張瓊死後太祖隨即派人抄張瓊的家,沒想到張瓊家裡十分簡陋,連僕人也只有三個人,宋太祖趙匡胤非常後悔,知道自己聽信了讒言,於是發下撫卹金,因為張瓊兒子年幼,就提拔張瓊的哥哥為龍捷的副指揮使。

但是張瓊卻不能死而復活,他一生一直為帝王賣命,但還是死在了帝王的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