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真的是因趙括無能嗎?其實不然,從兩個方面論之

發生於公元前262-260年的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軍事史上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圍殲戰。在長達一年多的軍事對峙後,秦軍最終擊敗趙軍。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集結超過100萬士兵參戰,其中秦軍約60萬人,趙軍45萬人。秦國由名將白起領軍,再加上國力和軍事力量都遠勝於趙國,取勝本不足為奇。但是,在包括《史記》在內的許多說法將趙國的慘敗更多地歸咎於接替接替廉頗為主將的趙括,認為趙括只有軍事理論素養,沒有實際指揮作戰的經驗,倉促之下扶上大位,最終釀成了趙國全軍覆滅的慘劇,也給後世留下了“紙上談兵”的笑柄。

那麼,被認為只精通軍事謀略卻沒有實戰經驗的趙括,是如何得到趙孝成王的信任,得以以傾國之兵託付?細細品味長平之戰的前因後果,再加以合理的推理猜測,本文認為,趙括並不是像大家想象得那麼無能,他不過是在為趙國慘敗背黑鍋,長平之戰趙國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單個將領能決定的,而由趙國決策層戰和不定的戰略定位、稍遜一籌的綜合國力與後勤保障所決定的。

被趙王託付重任的趙括,並非是紙上談兵之輩

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國,奪取野王城,使得韓國的上黨郡與韓國本土之間的聯繫被切斷,上黨郡已然不可保。上黨郡守馮亭不願投降秦國,願把上黨獻給趙國,趙國君臣經過激烈討論,接受了上黨郡。

其守馮亭與民謀曰:“鄭道已絕,韓必不可得為民。秦兵日進,韓不能應,不如以上黨歸趙。趙若受我,秦怒,必攻趙。趙被兵,必親韓。韓趙為一,則可以當秦。”因使人報趙。趙孝成王與平陽君、平原君計之。平陽君曰:“不如勿受。受之,禍大於所得。”平原君曰:“無故得一郡,受之便。”趙受之,因封馮亭為華陽君。

秦國對趙國白得了上黨郡十分不滿,公元前260年,秦軍派遣王齕奪取了上黨郡,進而攻打趙國本土。趙軍由老將廉頗統率,趙軍數戰不勝,損失了一裨將和四都尉。廉頗不得不退卻至丹水東岸,構築百里石長城堅守不出,雙方進入戰略相持階段。趙國難以承受數十萬大軍曠日持久的後勤壓力,趙王惱怒廉頗軍隊傷亡很多,屢次戰敗,卻又反而堅守營壘不敢出戰,於是就派趙括取代廉頗為將。秦國聽聞此事,則秘密派遣名將白起進入長平戰場取代王齕為主將。

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真的是因趙括無能嗎?其實不然,從兩個方面論之

《大秦帝國》中的白起形象


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真的是因趙括無能嗎?其實不然,從兩個方面論之

長平之戰示意圖

這次交戰雙方臨陣換將成為了長平之戰的轉折點,也給後世留下了不少疑惑,秦國出動戰神白起取代王齕為主帥不足為奇,畢竟長平遠離秦國本土,即使是國力雄厚的秦國,後勤壓力也是不小,在遲遲打不開局面的情況下,白起受命出征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此時的趙孝成王不顧反對意見,令名將趙奢之子趙括為將取代廉頗,著實令人感到意外。要知道趙孝成王並非昏聵無能之輩,也深知軍國大事不是兒戲,即使是對廉頗不滿,需要臨戰換將,也不會輕易地將40萬大軍和國運交與一個被公認沒有什麼實戰經驗的將領。要知道,此時的趙國不僅有廉頗這樣的名將,還有田單和樂毅這樣的名將,前者以“火牛陣”幫助齊國復國成功,後者率五國聯軍險些滅齊。但是,趙孝成王最終選擇趙括,自然是有其道理。

後世時常用藺相如的反對意見:“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和趙母對其子擔任將帥提出反對意見來佐證趙括不適合擔任主將,但是,能讓秦國不惜重金使用反間計,也從側面說明趙括並非泛泛之輩,不然都難以入秦國君臣的法眼。

在這裡我們也無意刻意為趙括洗白,曾經看到有資料為了證明趙括曾有實戰經驗,並立有功勞,而以麥丘之戰為例。但是,根據現有的史料來看,只能證實公元前280年,趙奢率軍伐齊,並攻下麥丘城。不能證實趙括曾經隨父親出戰,並提出“攻城為下,攻心為上”的計謀幫助趙奢取勝。

《史記·趙世家》:“﹝ 惠文王 十九年﹞ 趙奢 將,攻 齊 麥丘 ,取之。”

話說回來,趙括臨危受命,雖然知道此戰異常兇險,但是還是前往長平前線。趙括來到長平之後,立即貫徹趙孝成王的指示精神,更改廉頗的戰術安排,替換軍中的將領,準備出擊進攻秦軍,“悉更約束,易置軍吏,出兵擊秦師”。趙括隨後主動出擊,顯示出了自己的軍事才能取得進展,雖然史書上說趙括是中了白起的誘敵之計,但是,趙括在無法攻下白起壁壘的情況下,仍然能夠鎮定地構築壁壘等待救援,在“秦奇兵二萬五於人絕趙軍後,又一軍五千騎絕趙壁間,趙軍分而為二,糧道絕。”不利情況下,一堅持就是四十六天,在這段時間內,趙軍防守嚴密,沒有出現大的動亂。在這樣危急的情況下,趙括親自帶隊突圍失敗,被秦軍射殺。雖然隨後的四十萬趙軍投降被坑殺,

但是秦軍也在長平之戰損失慘重,無力一舉滅亡趙國。用白起的話講,長平之戰秦軍也不過是慘勝,“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考慮到廉頗之前與秦軍交戰大都失利,且主要採取守勢,相信秦軍的過半損失大多數都是由趙括率領的趙軍所造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趙括本人具備相當高的軍事指揮能力,並非是無能之輩。


長平之戰趙國失敗真的是因趙括無能嗎?其實不然,從兩個方面論之

影視作品中的趙括形象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的深層次原因:戰和不定的決策戰略與稍遜一籌的綜合國力與後勤保障

秦國本是偏居一隅的弱國,到了長平之戰時,經過商鞅變法一百餘年的勵精圖治,秦國早已併吞巴蜀,銳意向東開疆拓土,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秦國統一天下的曙光已現。從這個意義上看,長平之戰的結局早已註定,其差別僅在於趙國是以何種方式失敗,是小敗得以保存實力還是精銳盡失,一蹶不振,很可惜,由於趙國方面的原因,趙國最終以最慘的結局告終。但是,簡單地將趙國的慘敗歸結於趙括,認為是其“紙上談兵”要為失敗負責,實在是一種誤導。即使是廉頗得以繼續堅守長平或是趙孝成王以田單、樂毅取代廉頗也難以改變趙國在長平之戰失敗的結局。

結合史料進行客觀的分析,趙國之所以在長平之戰慘敗,最根本最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趙國決策層戰和不定的決策戰略與稍遜一籌的綜合國力與後勤保障。

一方面,我們先看一下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前後的決策判斷的堅決性和一致性存在嚴重問題,決策立場反覆無常,前後矛盾。首先,看一下趙孝成王最初的同意接受上黨的決策。

由於上黨地理位置重要,加上地形較高,落入趙國之手,則成為遏制秦國東進的屏障,落入秦國之手則成為秦國東進趙國的橋頭堡,面對韓國上黨郡守馮亭主動送上的橄欖枝,趙國君臣頗為動心,但也有不同意見,但是,趙孝成王最終還是聽從了平原君趙勝和趙禹的意見派兵接收上黨。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趙國朝堂內部對獲得上黨的利弊爭議性不小。

《釋名》曰:“黨,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黨也。

其次,當秦國起兵攻取上黨時,趙王又沒有堅定之前的立場,選擇退卻。從最高決策者趙孝成王的角度看,既然決定接收上黨郡,在吞下這塊肥肉的同時,就要對可能到來的秦國反擊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和國力儲備。但是,公元前262年,當秦軍攻取了上黨郡,趙國並沒有堅決地出兵與秦國爭奪上黨郡,只是將上黨郡的民眾轉移至趙國境內安置。從實際情況看,趙孝成王顯然對秦國利用上黨問題試圖打一場國運之戰準備不足,不然冒著得罪秦國的風險卻沒有守住上黨,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再次,趙王面臨秦軍壓境時,戰事不利就意志不堅定,先是斥責廉頗失利防守不出,而後又打算與秦國言和,結果被老奸巨猾的秦昭王玩弄於股掌之中。

當趙王意識到秦國起傾國之兵決意滅趙時,不得不啟用擅長防守的老將廉頗率軍抵禦秦軍。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秦軍實力強於趙軍,趙軍接連失利,廉頗果斷退往丹水東岸,構築堅固壁壘打算打持久戰。應該說廉頗這一計劃是最合適的,畢竟秦軍遠道而來,後勤補給壓力也不小。但是,趙王的決策意志不夠堅定,先是斥責廉頗失利畏敵不出,而後又與樓昌和虞卿討論派員議和之事。樓昌建議派人到秦國和談,虞卿則堅決反對,認為應先聯合楚國和魏國形成合縱之勢,和談才有機會。

《戰國策》載:虞卿曰:“王聊聽臣,發使出重寶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寶,必入吾使。趙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從也,且必恐。如此,則媾乃可為也。”

趙王聽從樓昌的建議,派遣鄭朱到秦國何談,秦國接納了鄭朱,趙王認為和談有希望,虞卿則認為大事去矣,秦國肯定是假意和談,而楚國和魏國看到趙國與秦國和談,就不會打算救援趙國,這樣一來,秦國就可以只面對趙國一個敵人,秦強趙弱,趙國必敗。事情果然如虞卿所料,老奸巨猾的秦昭王君臣假意同意和談,並將趙國打算和談的消息散佈各國,使得楚國和魏國等潛在盟國放棄了對趙國的援救打算,趙孝成王被秦昭王玩弄於股掌之中。

趙王不聽,與平陽君為媾,發鄭朱入秦,秦內之。趙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陽君媾秦,秦已內鄭朱矣,子以為奚如?”虞卿曰:“王必不得媾,軍必破矣,天下之賀戰勝者皆在秦矣。鄭朱,趙之貴人也,而入於秦,秦王與應侯必顯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趙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則媾不可得成也。”趙卒不得媾,軍果大敗。

最後,趙王打持久戰的意志不夠堅定,臨陣換將,而秦國君臣對長平之戰則持之以恆,不斷加碼。從秦趙兩國決策層的態度來看,秦國不僅實力強於趙國,對長平之戰的戰爭意志也從未動搖,不僅暗地派遣更出色的名將白起指揮作戰,而且敢於在趙括被包圍的情況下,實行全國總動員,為了徹底切斷趙軍的後路,秦王親臨河內前線,加封該郡所有應徵者爵位一級,將河內郡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悉數徵召,組成一支大軍。這支臨時徵調的秦軍,從戰場兩翼一直插到趙軍大本營背後。

反觀趙孝成王,則對廉頗以持久戰拖垮對手信心不足,在相持不過六個月後,就決定以崇尚進攻的趙括取代廉頗為將,當然這並不是說趙王一定是中了秦國的反間計,只能說反間計散佈的內容恰好對應了趙王的想法,再加上趙括本人也確實有一定的軍事才華,這才有了趙括出征的結果。趙括其實對自己的軍事水平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認為他的對手是王齕,還是有機會戰勝秦軍,但如果是白起親自出戰,趙括認為自己也很難有勝算,殊不知秦國卻真的派白起指揮作戰,趙括雖英勇作戰,仍然免不了被包圍困守等待支援,但是從史料情況看,我們只看到秦昭王親臨河內前線,動員一切力量增援長平,而看不到趙孝成王一方的任何增援舉動,不管是援軍還是糧草,當然,也許趙王也採取了援救舉措,但是無濟於事。這是兩國決策層在戰爭意志方面的鮮明反差。

“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賜民爵各一級,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遮絕趙救及糧食。” 《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總的來看,拋開秦強趙弱的現狀,在某種意義上,長平之戰是兩國國君在戰爭決策堅決性和一致性方面的較量,而白起、王齕與廉頗、趙括不過是棋盤上的棋子,由於趙孝成王內不能堅定決策意志,外不能審時度勢爭取外援,決策朝令夕改,註定了趙國失敗的結局,而趙括不過是最終替君主攬下失敗的罵名而已。

另一方面,秦趙兩國在綜合國力和後勤保障方面的巨大差距也是趙國失敗的重要原因。

一是秦國糧食供應充足。秦國咸陽所在的關中平原,沃土千里,號稱八百里秦川,是著名的糧食產地。此外,為進一步擴充國力,公元前316年,秦國利用巴國和蜀國兩國交戰之際,派遣司馬錯出兵巴蜀,將巴蜀之地納入秦國版圖,雖然當時都江堰還未建成,但四川盆地自古就是物產豐富之地,這就使得秦國坐擁關中平原和四川盆地兩大糧食產地,糧食供應無虞。

《史記·地理志下》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僮,西近邛、莋馬旄牛。民食稻魚,亡凶年憂,俗不愁苦,而輕易淫泆,柔弱褊厄。

二是秦國完備的後勤體系使得秦軍糧食運輸能力很強。儘管長平遠離秦國本土千里之遙,但秦國的河西郡離長平不遠。秦國充分利用了水運網絡大大增加了糧食運輸能力,提高了運輸效率。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困趙長平,將請粟……卒與之粟。以船漕車轉,自關中相望至長平。舫船載卒,一舫載50人,與3月之糧,下水而浮:裡數雖多,不費馬汗之勞。”

從上述記載和其他史料推斷,一個秦軍士兵一個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據此推算,當時秦軍每船能載3000公斤糧食,秦國的補給線雖長,但運輸方法靈活,而且糧食還相當充足。長平戰爭期間,秦軍運送物資的船隻從秦國雍城(今陝西鳳翔),通過渭河、黃河、汾河到達河內絳邑(今山西翼城),再從靠近長平的河內絳邑轉運至戰區,運輸時間大大縮短,運輸能力得到很好地保障。

而趙國將四十萬壯勞力集結在長平前線,前後長達一年多,由於國力明顯不如秦國,糧草難以支撐長期對峙,向其他國家求糧也沒有明顯效果。在這種情況下,趙國以更具進取心的趙括取代廉頗,也是考慮到糧草不濟的因素。

《戰國策·齊策二》記載:“秦攻趙長平,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

結語

長平之戰是戰國後期秦國統一天下過程中的重要轉折點,經此一役,關東六國中唯一在軍事方面能與秦國抗衡的趙國精銳盡失,從事一蹶不振,秦國也掃清了統一過程中的一大障礙。關於趙國的慘敗,趙括雖然戰敗,自然要承擔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是,把主要責任推卸給趙括,甚至給其冠以“紙上談兵”的帽子,實在有失公允。總的來看,趙國在長平之戰慘敗更多要歸咎於趙國決策層戰和不定的決策戰略與稍遜一籌的綜合國力與後勤保障,前者可以被認定為精神層面,後者則可以被認定為物質層面,前者決定了趙國的戰爭意志不夠堅決和一致,使得前方將帥在戰略安排、獲取外援等方面受到掣肘,制約了前方軍隊作戰的潛力;後者則決定了趙國因國力有限,加上準備不如秦國充足,難以支撐長期作戰,這也是迫使趙孝成王急於結束戰爭的誘因之一。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資治通鑑》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