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儘管會對往後日子造成重大拖累,大部分中國離婚女性還是拼命爭孩子的撫養權,這是為什麼?

手機用戶52438982457


我是一個媽媽 我會爭取孩子不是為了他以後養老或者怎樣 只是想他過得好 畢竟是我帶他來到了這個家 孩子的爸爸不是奶爸 所以他不會管孩子的生活 如果留給他孩子不是給爺爺奶奶就是保姆或者後媽 他是懶得操心 而且我親眼看見婆婆走了他們是如何把錯推給一個女人的 所以他們不會教孩子如何去體諒媽媽的離開甚至可能不讓孩子跟我見面 跟著我至少我能悉心照顧身心健康


qzuser267921637


我的一個朋友離婚,當時他的丈夫一經是大學的教授,而她則是工廠的一個普通的職工,她拼命地爭奪孩子的撫養權,我告訴她,沒有必要去爭,因為你的條件沒有你的丈夫好,不論是經濟條件,還是教育的條件,都不如他好,你就索性把孩子給他,讓他在生活方面,教育方面給予孩子更多的,你給不到的東西,孩子是你親生的,你不要怕她不要你這個媽,她會來回來看你的,長大以後她會來找你的,後來我的同事堅持爭奪了一段時間以後,就放棄了。結果還真應驗了,大學畢業以後,孩子從她父親的生活的城市,會回到了她母親生活的城市來陪伴她的媽媽,因為他的父親再婚了,他母親現在還是孤身一人。所以沒有必要去拼命地爭奪孩子的撫養權,只是看哪一方的條件,更適合於孩子的身心成長,還有教育資源的多少,父母可以反目,但孩子是親生的,父親絕對不會對孩子不好,如果擔心後媽對孩子不好,一旦發現有這種情況發生,可以通過訴訟要回撫養權,那個時候也不遲,我想作為親生父母,對於孩子都只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希望他能夠健康成長哦,能夠獲得最好的教育。

所以不要在為爭奪孩子撫養權的問題上打的焦頭爛額,愛孩子就一定要為孩子著想。


Ruby50717131


說說自己親身感受吧,孩子一直在身邊,一歲多扔下她給媽媽,自己外出打工,那時候婚姻破碎,自己也抑鬱,要不是對小孩的牽掛,可能走上不歸路。記得她還很小,我哭了,她用稚嫩的雙手擦掉我的眼淚,抱住我說,媽媽不哭。而我卻忍不住大哭,因為她的貼心懂事,因為不能給她一個完整的家,我內疚自責,卻什麼也改變不了。也是那時候我自己知道,我是這個小人全部的依靠,我要養育她。

同學勸我不要孩子,說這樣再婚很難,我說麼有孩子我活不下去。其實,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我們,而是我們離不開孩子。

我把孩子放在老家,自己出去打工,經歷很多,有時候很累,有時候壓力很大覺得自己撐不下去了,但一想到她,就滿血復活了,這就是我的責任,我生命中最愛的人,每星期都來回奔波,就是為了在她成長中多參與點,每次分別都是淚流滿面。後來有條件,把她帶到身邊上幼兒園,天天看到她,那種幸福,無法言說。

對於大部分離婚女人來說,無論多艱難,只要有孩子,生活就是彩色的,充滿歡聲笑語的,再不再婚無所謂,而男人絕對會再婚。

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參加各種活動,一起玩耍,看著她從咿呀學語到可以幫助你,你會覺得此生無憾。獻給那些為了孩子付出全部心血的媽媽們,尤其是單親媽媽,她們承受很多。我始終相信一切會越來越好。


甲乙木生丙丁火


客觀分析:孩子在剛出生至三歲左右,對於母親的依賴要遠高於父親,而愛是相互的。所以在此階段,母親這一角色對於孩子的情感要強烈於父親。



一、十月懷胎是女性獨有的經歷

我們總說,孩子是我身上的一塊肉,這話毫不誇張。近十月不到的時間,母親與孩子之間共為一起,共吃共生,合為一人。這種大自然賦予的特殊使命感作為父親來說,是無法感同身受的。

這樣獨有的經歷,本身就已經讓母親對孩子有了濃烈的情感與熟悉感。



二、大部分家庭,女性照顧孩子較多

大部分家庭,在孩子小時候女性照顧孩子的時間較多。這主要是有以下幾點可能原因:

  1. 孩子一開始對於母乳的依賴
  2. 母親的產假時間要遠長於陪產假
  3. 傳統觀念的認知,認為照顧孩子之類的事情就該女性來做,女性也更為擅長
人都會有一定的惰性,當某件事一開始一直由一個人完成後,我們就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件事本就該由她來完成,比如照顧孩子。

情感的培養,最基本的方式就是相處。很顯然,如果是上述這種照顧模式,母親對於孩子的情感是遠遠高於父親對於孩子的情感的。




結語

綜合分析:一個母親即使再苦再累,離婚也要爭得孩子的撫養權,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愛。

因為愛,不捨孩子跟著他人,擔心孩子受苦。唯有跟著自己,一切由自己照顧才會心安。因為十月懷胎的孩子,是大多數母親的命。

我是說句情話給你聽,謝謝你可以看完,如果有什麼情感問題,歡迎私信,我願傾聽您的問題。

子魚小姐


我們當地有一句老話,叫“死得做官的老漢,死不得做叫花子的娘”(這裡老漢指的是爸爸),你們想一想,說明這做媽媽的得有多偉大?我女兒小時候,我經常和老公鬧離婚(婆婆重男輕女,老公又媽寶),每次我一提離婚,他就說:“你滾吧,女兒歸我!”“那你在船上上班,經常不在家,女兒咋辦呢?”“我能咋辦?給我媽媽帶唄!我哪裡帶得來孩子噻!”媽呀!我一聽,我婆婆本來就重男輕女,我女兒跟著她,早晚得被虐待死呀😭於是老公發現了我的軟肋,每次吵架都和我爭女兒,死都不放口,這不爭著爭著都二十多年了,這婚還是沒離成😂因此我明白了,男人們都對帶孩子無從下手,只得交給自己的父母;沒父母的就只能交給再婚的老婆,你們想一想,這咋行呢?我們餐廳裡,只要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來吃米線快餐的,那孩子們都是被寵得沒個邊了;至於孩子交給後媽帶,那我也只能呵呵了!所以這才是媽媽們拼命爭奪撫養權的真正原因。


鳳146983974


因為父母不答應幫帶孩子,我離婚當時放棄了撫養權。可憐孩子攤上了不負責任的爹,受盡了後媽和親爹的折磨,離開兒子10個月我也快瘋了,兒子也受不了了。自己跑100多里路來找我,我再也沒讓他回去。也沒要他爹一分錢。自己帶孩子過了18年。交給他媳婦了。下崗沒工作沒房子,一個女人過的日子沒法想。到現在不敢回憶。不敢看單親媽媽的電視。好在一切都過來了。正在離婚的媽媽們,為了自己為了孩子不要放棄撫養權,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安平祥和


這就是農村俗語“寧跟討飯的娘,不跟當官的爹”。

說的就是這種現象,很多媽媽,儘管離婚後,面對的困難是千難萬險,但是,也義不容辭地要了孩子,讓孩子跟著自己過日子。

這是母性的一面,是非常感人的。

這也是許多單親媽媽,會保持單身的一個原因,她們在再婚時,一定會把孩子放在首位,要求男方“對我孩子好才行”。這更是體現出一個母親的責任心。

我認識一個姐姐,當時是丈夫家暴,她受不了的情況下,選擇了淨身出戶,但是還是要了女兒的撫養權。丈夫才不管呢,房子,錢財都牢牢地抓著了。

她一個人,先是租房子住,後來就買了一套小房子,接著女兒上高中,她還盡力地來回奔波去陪讀,那些年,她的生活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培養孩子,最後,孩子終於考上大學了,她也衰老得不像樣子了。

反觀她丈夫呢,自己在單位食堂裡吃飯,一個吃飽了全家不餓,優哉遊哉地過日子,女兒的學習也好,生活也好,正好不管,落得清淨。反而對相親很熱衷,相了一個又一個,他的要求很低,只要女方願意就行,所以他也沒閒著,一天到晚很“忙活”

現在女兒長大了,唯一感恩的也只有母親,她很明白母親為了她吃了多少苦! 所以這也是很多女人離婚後,不管多麼艱難也帶著孩子的原因吧!


Longsuixinyuan


我沒結婚。領養了兩個離婚的人丟下的不要的孩子。因為每一個小小的生命都值得我們尊重和呵護。過程艱辛,但我也沒怕過。也沒怨過。和孩子一起成長。挺好的。到今天,我的孩子也快結婚了。我要祝福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們。


用戶3343854954855


除了少部分媽媽不知道什麼原因的放棄孩子,絕大部分離婚的媽媽都會爭取撫養權的,還有一部分放棄的應該是因為自己父母的堅持吧,絕大部分外公外婆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離婚了還帶著一個或者兩個拖油瓶,認為會影響以後再婚,如果外公外婆非常堅持的話,離婚媽媽可能會不情願的放棄撫養權。

不知道其他家庭的情況,也沒有做過這個調查,假設是我的話,我是一定會爭取孩子的撫養權。

孩子是自己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哺乳兩年,日夜陪伴,這個感情怎麼可能割捨呢。

然後想象下孩子跟著爸爸單獨生活的可能,要麼爺爺奶奶帶,成為留守兒童,要麼跟爸爸後媽後姐弟們一起生活,難免會被區別對待,媽媽一般不捨得孩子受任何委屈,所以會爭撫養權呀。

還有個輿論壓力的問題,認為放棄撫養權的就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媽媽,沒媽的孩子是根草,事實是負責任的父母即使沒有爭取到撫養權,也會盡撫養義務。

還有重要的一點,很多人看不到,就是養育孩子會使自己成長。很多把孩子當成累贅的人永遠看不到,孩子給予你的要比你給予孩子的多太多,哪怕自己一個人把孩子帶大也不要要求孩子感恩,孩子是來拯救你靈魂的天使。現在說初心,孩子的心就是初心,他會帶你找回初心,如果你不自己陪伴他長大,那麼你又錯過了這輩子最重要的一次成長機會。我感謝我的孩子願意陪我成長,帶我找到自己。

最終離婚媽媽是不放心讓別人照顧自己的孩子的,既然自己生了孩子,一定要對他負責,生而不養的,終會悔恨終身。爭取撫養權是一種責任,爭取不到撫養權,在夢裡範圍內盡力多陪伴孩子長大也是盡責。


魔幻育兒


中國有句老話,叫“寧可跟著要飯的媽,不跟當官的爹”。“有了後媽就有後爸”。

我記得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和陳俊生離婚以後,他們的兒子回陳俊生家裡,凌玲讓羅子君的兒子打地鋪,最開始還說是兩個孩子輪流睡,到了後來就不輪流了。地鋪只屬於陳俊生的兒子。報去美國的夏令營,凌玲也只給自己兒子報。雖然這錢,都是陳俊生出。對比,陳俊生和他父母都有怨言,可是並未做過多反抗。

再者,孩子是女性懷胎十月,歷經生死之痛才生出來的。打斷骨頭連著筋,捨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的。只有自己養著最放心最踏實。就算明知道會影響自己以後的生活質量,甚至影響再婚,都不會放棄孩子的。

我一個朋友當年離婚。男人家庭壞到極致。轉移走了所有的夫妻共同財產。我朋友帶著女兒淨身出戶。男人一家主張不給孩子一分錢的撫養費。我朋友也特別有骨氣,跟他們沒有過多糾纏,甚至連自己和孩子的衣物都沒拿,因為男方家裡不給。剛離婚的女人,孃家也不管,自己借錢租房,咬著牙,扛過了所有磨難,現在,孩子大了,聰明乖巧,學舞蹈學畫畫書法也特別棒。朋友又美又有錢。自己買了車子房子。母女倆活成了人人羨慕的模樣。而這一切,都是為母則剛,女兒給了我朋友奮鬥的動力和勇氣。

所以,孩子和媽媽,相互獨立,又相互依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