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0 華泰保險股權動盪四年 上市時間再生變拷問股東耐心

華泰保險一直未能上市,除了股權分散外,經營能力不足或也是原因之一。2017年華泰財險、華泰人壽的淨利潤雙雙下滑。儘管壽險業務今年首季表現上佳,但能否持續仍待觀察

蠻牛闖進了瓷器店,這是外界對數年前保險資金在A股市場橫衝直撞、頻頻舉牌上市標的的形象比喻。事實上,險企自身股權也是一道頗開胃的好菜,而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泰保險),就是典型個案。

8月24日,中國保險業協會對外披露,中國國旅貿易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旅貿易)因抵償債務需要,將其持有的華泰保險660萬股股權轉讓給浙江福士達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士達)。是次轉讓完成後,後者將持有華泰保險0.1641%股權,國旅貿易則完全退出。

這已不是華泰保險股權第一次被轉讓事件。從2014年起,該公司的股權就頻頻上演“擊鼓傳花”的戲碼。

华泰保险股权动荡四年 上市时间再生变拷问股东耐心
华泰保险股权动荡四年 上市时间再生变拷问股东耐心

熱鬧的股權轉讓

華泰保險成立年份並不算短。資料顯示,其前身為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註冊資本30.43億元,2011年更為現名。

成立初期過於分散的股權,為此後的股權動盪埋下隱患。華泰財產保險成立時由63家企業在北京共同發起,而這63家企業又涉及多個行業。如此多元化、分散化的股權構架,自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之一。尤其是當該公司宣佈有意上市後,問題就更為突出。

2012年,華泰保險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梓木曾表示計劃上市時間將在2014年至2015年底。

2014年末,應對上市的股權調整正式拉開帷幕。彼時,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華潤股份有限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寶鋼集團新疆八一鋼鐵有限公司、寶鋼集團上海五鋼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將各自所持有共計15.3%的華泰保險股權,作價25.1億元轉讓給內蒙古君正集團及子公司君正化工,最終交易價為45.04億元,溢價率達79.6%。而內蒙古君正屬於新晉的股東。

幾乎與此次股權轉讓同期,華泰保險再次調整時間表,聲稱希望三年內實現上市願景。此後三年,該公司股權變動更加頻繁,不過整體來看,其股權變動趨勢是往集中方向發展。

2015年底,中石化系股東將所持股權合計5.61億股(持股比例13.94%)掛牌轉讓,掛牌價為40.392億元,摺合每股7.2元。同期,小股東上海商言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也將其持有的1.1425%股權以3.3億元價格掛牌轉讓。

2017年浙報傳媒又將持有的1980萬股股份轉讓給武漢當代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現更名為“武漢天盈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天盈投資)。轉讓後,後者持有華泰保險2.17億股股份,佔該保險集團總股本的5.4%,浙報傳媒不再持有股份。

只是,到手的股權尚未焐熱卻又生變。

今年6月份,天盈投資將持有的1.97億股華泰保險股份轉讓給北京朗淨天環工程諮詢有限公司(下稱朗淨天環)。交易完成後,天盈投資股比由此前的5.4%下降為0.49%,朗淨天環持股升至4.9%。

緊接著,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悅達投資)6月23日發佈公告稱,擬轉讓持有的華泰保險5000萬股股份。悅達投資為華泰保險的老股東,是1996年發起設立的63家企業之一,甚至在此次轉讓前該公司還不斷認購華泰保險股權。據悉,這次的接盤方安達百慕大保險也是一張新面孔,是次股權轉讓價格為4.475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儘管華泰保險上市進程一再推遲,但一系列股權變動主要還是為了集中股權以為上市鋪路。不過當前經濟環境下,不少企業資金緊張,也是引發股權連續易手的誘因之一。

公開資料顯示,華泰保險目前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股東包括安達天平再保險有限公司、內蒙古君正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化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君正化工有限公司、重慶當代礫石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安達北美洲保險控股公司。其中,安達系、中石化系、君正系已構成三足鼎立。

財險、壽險兩主力業績下挫

有業內人士認為,華泰保險一直未能上市,股權分散固然是一個原因,而其經營能力不足同樣不可忽視。

“其實兩者相關聯,股權分散很多時候會對經營決策造成干擾。”上述保險業內人士向《投資時報》記者分析稱。

目前,華泰保險集團已形成財險、壽險、資產管理、基金四大核心業務板塊。公開數據顯示,華泰保險2017年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2.93億元,同比增長20.2%,集團合併稅後淨利潤7.50億元,同比下降25%。

其中起家的財險業務板塊盈利出現下滑。2017年,華泰財險保險業務收入82.57億元,同比增長15%,年度淨利潤錄得3.95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4.26億元下滑8%。

今年一季度,華泰財險淨利潤繼續呈下滑態勢,保險業務收入21.85億元,淨利潤5703.04萬元,相比2017年同期的22.3億元、6936萬元雙雙下跌。

截至一季度末,華泰財險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45.66%。此外2017年四季度其風險評級為B。而一季度末公司淨現金流呈現負數,為-4454萬元。

華泰財險表示,淨現金流為負數,主要是因為部分現金資產配置為投資資產由此導致投資的淨現金流為負,但經營活動及籌資活動的現金流仍為正值,整體現金流情況正常。

作為業務主力的財險經營受挫,該公司又開始面臨監管壓力。2018年初,原保監會在隨機抽檢中發現華泰財險部分備案產品、條款表述不嚴謹,條款要素不完備、險種歸屬不當等問題。2月11日,原保監會下發監管函,要求停止使用問題產品,並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並上報。

至於華泰人壽,成立時間相對較晚。自2005年成立至2014年該公司才結束虧損期,但盈利水平並不穩定。2014年至2016年華泰人壽的淨利潤分別為0.76億元、3.2億元、0.71億元。2017年其淨利潤下挫明顯,僅為0.16億元,同比大幅下滑78%。

從渠道收入構成來看,華泰人壽銀保渠道保費收入3.58億元,較2016年同期的4.7億元下滑24%,這主要是受當前監管趨嚴,銀保渠道業務收縮所致。

2018年首季華泰人壽一洗頹勢,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35億元,淨利潤6538萬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1.41%。相比2017年同期,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近2億元,淨利潤相比上年同期的368萬元亦有大幅上升。不過,基於之前起伏較大的痼疾,能否保持上揚曲線尚存疑。

協同效應是近幾年金控集團最重要口號之一,華泰保險也不例外。目前,華泰人壽和華泰財險已經啟動交叉銷售的試點工作,計劃在2018年開始逐步推廣。華泰保險表示,業務協同有利於傳統壽險代理人轉型理財顧問,並進一步鞏固兩家子公司戰略主渠道的先發優勢,未來集團協同還將進一步向資產管理和基金板塊拓展。

华泰保险股权动荡四年 上市时间再生变拷问股东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