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還房貸,壓力那麼大你怎麼看待?

我是大飛貓


年輕人有房貸也有好處的。

第一、撬動社會財富。能夠付了首付,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是利用槓桿撬動了一筆社會財富。在現在以及未來幾十年,房子肯定會升值保值的,而每月房貸基本是固定的,隨著社會發展,社會財富肯定會越來越多,你的收入也會增多,每個月的還貸壓力也就會越來越小。

第二、倒逼自己理財。有個朋友每個月收入大概七八千,買房之前沒有什麼存款,典型的月光族。後來在家人幫助下付了首付買了房,一個月房貸4千出頭,自己還房貸。有次見面問他,對生活影響大嗎?他自己說,其實沒太大影響,就是知道錢都花哪了,也不會像之前那樣大手大腳了。

第三、讓自己有歸屬感。在一個城市努力打拼,當下了班,回到出租房和一個真正自己的家時,內心感受肯定不一樣的。你會感到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有歸屬感。

第四、享受城市福利。一般城市買了房,就可以選擇落戶,享受市民應有的福利待遇,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

生活不易,創作更難,勞您關注,幫忙點贊,謝謝!


光太懶


現在大部分年輕人還房貸壓力大,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至於我怎麼看,用賈玲在節目當中說的話就是:習慣就好。

買房子必須買,沒什麼可爭論的

很多人把買房(房貸)作為年輕人成長的攔路虎,但是迴歸到現實,你真的可以不買房,租房一輩子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結婚需不要房子,生孩子上戶口需不要房子,都需要吧。

所以買房是你早晚面對的事情,你沒得選擇。至於什麼時間買,這才是你真正需要綜合考慮的問題。

什麼時間買?趕早不趕晚。不少年輕人之所以現在買房壓力大,是因為在壓力小的時候沒買,沒有意識以後壓力會越來越大,結果被結婚啊,生子啊,這類事情逼的快不行的時候才下定決心買房。如果早幾年買,錢不亂花(吃吃喝喝),用於換房貸,幾年之後發現就沒那麼大壓力了。

什麼樣的事情最值得你去做?就是那些不著急,但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個四項限,忘記了?買房,就是這樣的事情。

買房換貸壓力大不丟人,反而這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很多人看不起借家裡錢付首付,然後揹負還貸的年輕人,可我想說的是,買房恰恰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為自己負責,也為未來的家庭負責。

凡事有利就有弊,還款壓力大,固然會影響當下的生活質量。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成家才會立業,這是這種一勞永逸的事情,值得你去做。

而有壓力就有動力,這也不是一句空話。很多人的動力都是來自於生活的壓力。至於大還是小,他也是會隨著時間改變而改變的,壓力的是動態的。正常情況看,只要你肯付出,肯努力,壓力也是逐漸減小的趨勢。逃避這份壓力,問題也解決不了,你早晚得面對。


以後的年輕人若想在住房這塊壓力不大,這需要我國房產製度的改變,而不是買房觀念

當下有不少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說買房沒用,租房就挺好。我想說的是,這種人要麼是打死都沒錢買房,要麼就是錢多的壓根不屑於買房的主。你是嗎,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我們都不是。

當下的買房觀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基本上已經固化了,就算你可以接受租房一輩子,但當下很多社會機制,也逼著你早晚得買。

真正能夠改變局面的,是住房制度的改變,例如住房保障制度,租賃制度等等。這些路我們現在都在嘗試,因地制宜,但需要過程。

所以未來有一天,年輕人不再為房子發愁,是有可能的。只不過,肯定不是現在。當下的年輕人,該買房,還是得買,而且只要能力夠,就今早買。

瞭解大連房產動態,關注老劉。


老劉侃房


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是年輕人的人生大事,但只有一部分人能全款買下,相當一部分人只能靠房貸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因為年輕人在工作或者創業初期資金並不寬裕,加上償還每月的房貸,所以經濟壓力肯定不小。本人覺得房貸是一種提前消費方式,畢竟你可以先入住上自己的房子,有一個穩定的住所,再繼續去創業拼搏,過程會辛苦些,我們的父輩也是苦日子過來的,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努力肯定是沒有收穫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