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最近一張圖刷爆了朋友圈:

技術在創新,騙子也在創新。區塊鏈技術還沒找到成熟的落地應用方式,已經被各位投資大佬當作割韭菜的工具運用的十分嫻熟。

一.“3點鐘無眠區塊鏈”萬億市值社群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春節期間,眾多投資大佬彙集在一個“3點鐘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中,這個群裡有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知名天使投資人薛蠻子、隆領資本創始人蔡文勝等赫赫有名的投資人,甚至吸引了演藝圈的一眾明星比如佟麗婭、汪峰、高曉松、於正、秦嵐、胡可、海泉、韓庚等人,號稱“萬億市值社群”。

那麼,到底是什麼力量把這一群人聚在一起?真的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讓他們內心激動的難以入眠嗎?我看未必,應該是圈錢之簡單、金額之龐大讓他們按捺不住了。

老生常談:區塊鏈是什麼?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從技術角度來說,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以塊鏈結構存儲數據,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無法篡改、無法抵賴的技術體系。

區塊鏈的意義在於讓人們選擇用最佳的方式登記拆分傳遞價值,以便於處理客戶、股東、勞動者、創造者之間的關係,更加公平公正以及具有激勵能力。區塊鏈是用來創造信用的技術,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工具。

區塊鏈技術是伴隨著比特幣誕生的,而現在發行的各種數字貨幣也是基於區塊鏈技術,很多人並不能把區塊鏈技術與比特幣、ICO區別開來。本質上,區塊鏈是一項新技術,數字貨幣只是它的一種應用方式。

通俗一點講吧!

上圖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簡易借貸模式,區塊鏈相當於一個賬本;

如果我是A,借給了B 100塊錢,這個時候我在人群中大喊“我是A,借給B 100塊錢”,B也在人群中大喊A借給我100塊,這個時候甲乙丙丁路人就開始拿起小賬本記賬了;

有了這個操作,就不怕B賴賬了,一旦B說“我沒管A借錢”,那麼這幫路人就會喊“我都記在小本本上了哦!”

區塊鏈是不可偽造,不需要特地去維護的分佈式賬本;

再舉個通俗的例子,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

如果你在螞蟻借唄借錢了,突然有一天螞蟻的服務器終端突然被炸了,你借錢的數據還有餘額寶裡的錢都不見了,那你肯定很窩火,因為螞蟻的終端就是那個中心化的東西;

而區塊鏈的最大意義就是“去中心化”,這樣能確保所有的數據都是分散的,不會出現缺了哪個,數據都不全的,會造成整個系統的癱瘓。

而比特幣就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應用,但之前比特幣經歷暴漲之後,泡沫化太嚴重,充斥著投機者的身影;

等啥時候泡沫破裂就是行業真正的良心出品問世的時候。

以區塊鏈的名義ICO割韭菜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事實上,無論是投資界的大佬還是湊熱鬧的演藝界明星,真正瞭解區塊鏈技術的人寥寥無幾。連馬雲的參謀曾鳴都大方承認,他對區塊鏈的理解很有限,“區塊鏈的春天還沒到來” 。難道這些投資人和一眾明星們真的比曾鳴懂的更多嗎?非也,他們只是知道比特幣升值百萬倍讓人一夜暴富的故事,想要趁早收割一波韭菜而已。

去年以來,不斷瘋狂上演的各類ICO( 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項目,用“瘋狂”、“可怕”這樣的詞彙來形容當時的場景一點都不為過,投資人自己都調侃道“韭菜太多,項目不夠用了” 。

“這是我們的項目白皮書,眾籌4000萬,馬上開始ICO,”一個ICO投資群裡的群主表示。

“怎麼搶?”一個投資者問道。

“有多少份額?”另一個投資者問。

開始ICO五分鐘後。

“什麼?ICO結束了?”還沒“上車”的投資者懊惱道。

2017年7月,李笑來的ICO項目PressOne上線,募集資金2億美元,這個項目連白皮書都沒有。“白皮書是提供了也沒多少人看得懂,甚至就沒幾個人看的東西,”李笑來這麼表示。

最終PressOne累計募集資金價值約1.25億美元。對比之下,同樣是新東方教師出身的羅永浩,去年8月錘子手機融資10億元人民幣,耗時4年多,只與李笑來的一個項目打成平手。

一個真實ICO的例子:馬勒戈幣

也許是ICO太火爆了,隨便是誰取個名字都可以發幣。在李笑來連白皮書都不寫就圈錢被罵怒而發聲“為什麼捱罵的總是我?馬勒戈壁!”後,薛蠻子投了一個馬勒戈幣項目,在馬勒戈壁中雲中養起了草泥馬。

項目介紹是這樣的:“我們將開發一個全新的AI雲系統,每產生一個馬勒戈幣都將綁定一個雲端的人工智能草泥馬,草泥馬在馬勒戈壁雲中,每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訪問到每一匹草泥馬,每匹草泥馬都是一個基於DNN的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語義機器人,有自己的性格和特性,它可以學習用戶輸入的語言,並改變自己的溝通方式,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以及交易和交流的活躍,最終可能每個MLGB都能具有自我意識而在馬勒戈壁雲系統中覺醒,因此每一個MLGB都是唯一的值得收藏和有增值空間的人工智能體”。

很快最終這個項目籌得5000個ETH,按照2800元人民幣一枚的價格算,摺合人民幣1400萬。類似這些包裝成“XX區塊鏈”、虛擬幣叫做“XX鏈”、“XX幣”的ICO項目,其實好多都跟區塊鏈關係不大,或者披著區塊鏈的皮做著與區塊鏈無關的事,類似“馬勒戈幣”這樣的項目真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馬勒戈壁!

理直氣壯地割韭菜

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號稱懟遍風投圈難見敵手,因為說了一句“不要拉我各種進3點鐘群。有些風口寧願錯過,有些錢寧願不賺,大家晚節保重”,惹怒了3點鐘群的“耿直boy”快的創始人陳偉星,兩人隔空互懟對方“割韭菜”。

朱嘯虎認為“大多數ICO是割韭菜無疑”。陳偉星則回應說“朱嘯虎拼命吹項目,然後讓別的VC接盤,通過名人效應割普通VC和小股民的韭菜,道理與ICO一樣”。

創辦了http://265.com的蔡文勝則表示“A股、港股70%的公司也是IPO‘割韭菜’,ICO大部分也是‘割韭菜’,但更加透明,‘韭菜’更能成長。而且ICO的韭菜成本和知名投資人和機構一樣成本。”

在資本大佬們看來,ICO只是換了一種割韭菜的方式而已,與股市中收割散戶是一樣的。他們認為這是一種更加仁慈的方式,是公開的、理直氣壯的、P民自願的一種割韭菜方式——甚至還是有利於韭菜成長的。

一些ICO項目的套路是發行“空氣幣”,韭菜們用比特幣、以太坊(或其它數字貨幣甚至人民幣)按比率購買空氣幣。空氣幣沒有成本,總量有限,以後越來越少,買的越早越便宜,買的越晚越貴。項目方暗示韭菜打新成功後就可以坐等空氣幣升值,韭菜們生怕錯過一夜暴富的機會,蜂擁而入。

比起股市、傳銷、龐氏騙局等手段來,ICO已經簡單到COPY一本白皮書從github上下載個項目修改一下“Hello world”,如此快捷而低成本的方式怎麼能讓各位割韭菜大佬們不趨之若鶩?

韭菜生生不息,總要有人來收割。

真實案例:代幣 ARTS 空手套白狼詐騙2.6億元!

誰都明白幣圈泡沫遲早會破,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導火索又是怎樣的事件。但可以肯定的是,2018 年 2 月 4 日一定是可以記載在虛擬貨幣圈歷史上的一天。

2 月 4 日晚,央行所屬《金融時報》旗下中國金融新聞網頭條報道,稱「針對境內外 ICO 和虛擬貨幣交易,將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包括取締相關商業存在,取締、處置境內外虛擬貨幣交易平臺網站等」,言辭嚴厲,不容置喙;

幾乎在同一時間,行業垂直媒體有幣網報道,此前已在境外交易所 ICO 的項目 ARTS 被投資人聯合舉報涉嫌詐騙,數位投資人已將項目聯合創始人蔣傑扭送至北京金融局信訪辦公室;

再往前幾天,2 月 1 日,中國最大的幣幣交易所之一幣安突然宣佈,即日起不再為中國大陸地區用戶提供服務。

內憂和外患交雜。監管部門態度堅決,使用了「取締」、「處置」這樣的措辭,等於向在中國境內發起的 ICO 項目和虛擬貨幣交易所直接亮出紅牌警告,而且很快就會有所行動。而 ARTS 被投資人舉報到金融局,相當於給監管部門送上了一個絕佳的切入點。

ARTS發操盤者:蔣傑目前已被警方控制,北京金融局內部已經將此事件定性為「金融詐騙」,接下來將會順藤摸瓜,徹查國內 ICO 鏈條。根據統計,按照目前的匯率,ARTS 事件共涉及金額約 2.6 億人民幣——這只是個粗略統計,根據我們瞭解,在 ARTS 的私募過程中存在大量槓桿和期權交易,因此實際數額並沒有如此巨大。

ARTS 事件可謂中國空氣幣項目的一個典型代表。整個 ICO 過程中,它幾乎用盡這個行業中所有見不得光的手法:

1. 虛設項目

幣圈普遍認為,ICO 給了散戶投資者一個從種子期就參與到某個項目中的機會,可以繞開目前企業從融資到上市的各種資金和法律門檻。但這樣一來弊端也很明顯:項目 ICO 時往往只有一個團隊和一份白皮書(相當於商業計劃書),項目的質量,甚至項目本身會不會啟動、如何進展全都是未知數。

於是就有了「空氣幣」一說: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作為支撐,單純 ICO 的代幣,被稱為「空氣幣」。

而 ARTS 在 ICO 前期宣傳中故意使用了「藝庫網」的名義進行募資,在群發私募信息中也借用了藝庫網的域名和名義,這一點被真正的藝庫網發表闢謠聲明,稱 ARTS 與其無關,指責 ARTS 項目是「李鬼」。

也就是說,此次由蔣傑團隊發行的 ARTS 代幣,跟其聲稱的藝術品交易項目沒有任何關係,是典型的「空氣幣」項目,完全是一場空手套白狼的詐騙。

2. 利用名人為項目背書,誇大可信度

因為項目進行 ICO 時還沒有具體產品落地,投資人判斷項目是否靠譜、有無投資價值的唯一依據,就是團隊背景、有沒有機構和名人為其「站臺」,以及項目招募基石投資者和私募時期的認購情況。

在網上曝光的一段視頻裡,蔣傑稱自己也是受害者,ARTS 的實際控制人是洪鶴庭,包括蔣傑本人在內的其他人,都是被洪欺騙被寫到白皮書上的,其中黑石區塊鏈創始人賀煥跟 ARTS 的 ICO 完全無關。

幣圈 ICO 的潛規則中有一條,就是在白皮書中拉上知名投資人和知名投資機構站臺,無論這些機構和個人有沒有投資這些項目。

團隊會在 ICO 前以極低的價格甚至免費贈送給站臺人代幣,站臺的名人有時會默許團隊在 ICO 使用自己的名號做背書。很明顯,這些大佬並非因為項目本身的質量而支持它們,而是他們知道,手上被贈送的代幣,其價格將會在 ICO 之後成倍增長。

當然,最嚴重的,莫過於像 ARTS 這樣偽造項目支持者和顧問人員。

3. 從私募到上(交易)所,完全黑箱操作

代幣在正式登陸交易所公開交易之前,會在私募階段募集一輪資金。這個階段,越早認購的投資人可以享受越大的折扣,這是其一;

其二,在私募階段,代幣的份額銷售模式跟微商銷售幾乎沒有區別,很多時候都是通過圈子之間的口口相傳,形成各級分銷商,一層一層向下銷售,售價由上到下依次提高。

其三,新的代幣認購通常以 ETH 為一般等價貨幣,但因為各級銷售情況複雜,實際認購過程中往往存在 ETH、法幣、其它代幣,甚至期貨交易。

ARTS 的前期私募過程中,分銷渠道眾多,這種法幣代幣、現金期貨齊飛的現象非常嚴重。

有意思的是,雖然團隊將代幣交給了分銷商,但由於分銷商在向下級飛單的過程中有大量渠道手中的代幣沒有完全賣掉,這使得團隊的 ETH 賬戶無法全部解鎖,實際上幾個創始人和背後的操盤者並沒有真的從中得到鉅額收入。

除以上幾點之外,更值得讓人細細體味的問題是:為什麼代幣上市交易後破發,會引起私募投資者如此激烈的反應?

是不是因為 ICO 私募階段投資者根本沒有想到代幣在公開交易後會破發?

這裡又暴露了幣圈的另一條潛規則:任何代幣公開交易之後都會漲,在私募階段,買到即賺到。至於為什麼一定會漲……你猜呢?

以上提到的種種亂象,普遍存在於各種空氣幣項目當中,在幣圈投機者裡幾乎人盡皆知。甚至於連一些「靠譜」項目,在 ICO 中也有大量灰色甚至黑色操作。

沒有比這更諷刺的了。區塊鏈的誕生,正是出於讓信息更加透明,讓人人更加平等的意願。但如今 ICO 中的這些盤根錯節的黑色鏈條,已然與這一初衷背道而馳。ARTS 不是個例,它是幣圈眾多空氣幣的縮影,是玩砸了的那一個。

對於此次事件的進展,以及接下來國內虛擬貨幣市場的動向,我們將會保持關注。

韭菜的想法:每一個收割者都曾經被當做過韭菜

多年前,雷軍認為馬雲是騙子、搞傳銷的,多年後他坦言後悔不已。世事難料,如今的區塊鏈雖然不免也沾上了“投機”、“騙局”的帽子,但也許多年以後,也有可能會像現在我們看馬雲一樣,傳奇萬分。

而且事實是,區塊鏈現在與90年代初互聯網萌芽時期何其相似?它所創造的商業價值甚至比當初的電商、即時通訊和搜索,更加清晰。

1995年,CFido彙集了我國最早的一批互聯網人,丁磊、馬化騰、求伯君、雷軍等等商業大佬的思想啟蒙或許都是由此開始,這群人相互交流與碰撞,然後分別向不同的直線延展進而交織,構成了當今互聯網格局的雛形。站在當年改革開放的變革洪流中,恐怕很少有人會關注這樣一個小群體,甚至還將其視為異類,但他們多年以後卻成了全球矚目的商界明星。

現在這樣的傳奇,也許正在被區塊鏈承襲。

2011年,前科幻作家劉志鵬的寫作生涯遇到瓶頸,他化名為長鋏,建立了國內最早的比特幣論壇和資訊網站“巴比特”,從此轉變了整個人生軌跡。同樣是在這年,吳忌寒翻譯了中文世界裡第一份比特幣白皮書,和長鋏、烤貓相識於此,甚至日後叱吒幣圈的大佬多多少少都曾在巴比特活躍過。

如果說當初互聯網這個理想國所孕育的一批人,從白手起家的普通人到成為叱吒風雲的富豪,中間還要經歷多年的摸索和妥協,那區塊鏈儼然縮短了這個時間,因為它的回報率拔高到一種絕無僅有的高度,這使得區塊鏈的市場空間被不斷擴大。

比如吳忌寒和其2013年成立的比特大陸,據投行伯恩斯坦的分析估測,比特大陸去年經營利潤約為30-40億美元,也就是說,僅用4年時間,該公司就在年經營利潤方面追平了英偉達公司。站在芯片行業的角度,這是實現了我國多年來追趕美國芯片巨頭的願景,而且吳忌寒擁有的三個礦池佔據全球算力約30%,身價可謂是水漲船高。

如果沒有區塊鏈,吳忌寒或許依然在風投公司度日,而劉志鵬可能重新復出、繼續他的寫作生涯。這些比比皆是的例子,說明兩個問題,對個人來講,這是絕佳的暴富機會,對行業來講,這是衝擊行業層級固化的一條嶄新捷徑。

當然,這其中不乏魚目混珠,眾多囿於現狀、急於脫困的公司也從中看到了可能是希望、也可能是錯覺的一種市場信號。

不論是個體還是企業,他們都篤信一個真理:哪一個收割者不都曾經被當做過韭菜嗎?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風口這麼多,為何區塊鏈被當做最適合逆襲的突破點?

“幣圈一天,互聯網十年”、“當年你對人家愛搭不理,現在人家讓你高攀不起”,用這兩句話就可以簡單地概括出,為什麼屌絲、精英、創業者、明星等群體,明知有當“韭菜”風險,還都湧入區塊鏈之中,人性使然、唯逐利也。

不過直觀的金錢刺激,令大部分人的眼光只侷限在造富神話上,或許他們並未意識到,區塊鏈實際上正在成為失意者逆襲的契機。

屌絲逆襲精英、創業者逆襲大佬、甚至是危局中公司重新獲得一個逆襲的機遇,這些事情正在泡沫之中成形,估計接下來一段時間只增不減。所以,這場全民沸騰的風口,與直播、共享經濟或者是再早之前的O2O相比,都有所不同。

以直播為例,雖然有很多主播藉助資本追捧的風潮,一躍成為身價百萬、千萬的明星級人物,但其實能夠成為頭部主播的這部分人,很難被稱之為屌絲。而且直播平臺之間的博弈一開始就屬於幾個行業巨頭的鬥爭,背後站的是360、微博及YY等互聯網老兵。從這點來看,直播的風口也不是屬於屌絲的,更何況直播平臺做得再大,也很難和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相提並論。

而區塊鏈在被各種偶然性和刺激性影響之下,其門檻似乎不斷降低,看看你周圍有多少平日其貌不揚,現在卻對各種虛擬貨幣高談闊論的人就可以知道。況且,即使不懂區塊鏈也參與進來的人比比皆是,低買高賣的道理總是懂的。

再比如共享經濟,從共享單車、共享KTV到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健身房,曾有很長一段時間,總是有各種奇葩的共享形式,刷新我們對共享經濟的認知。

可是回頭再看當時共享經濟的泡沫,跟如今的區塊鏈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觀察去年蹭共享熱點的參與者,看似人滿為患,其實說到底,大部分都是創業者在謀求關注度,即使處於瘋狂期,能引得資本競投的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個。

而區塊鏈從年初炒熱至今,除了創業者,幣圈和鏈圈所容納者流派紛雜、自成江湖。僅目前冒出頭的就有各個行業處境困難、亟待拯救的互聯網老兵,以及曾經在域名圈、站長圈的活躍分子,或是互聯網圈的連續創業者,他們雖野心勃勃,但在前幾次風口浪潮中未曾得志,所以區塊鏈成了擺在他們面前的最好契機。比如,人人網、美圖、天涯、迅雷等公司和蔡文勝、陳偉星等人。

不過,這也說明區塊鏈存在著很大的泡沫,但即使如此,也沒人想錯過。因為區塊鏈對所有想在互聯網成就經天緯地事業的人來講,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存在跳出BAT包圍圈、未來能和巨頭並駕齊驅的可能性。按照過往資本主導的互聯網風口,BAT基本上決定了創業者的生死,可區塊鏈或許能改變這種根深蒂固的發展走向。

在王峰十問薛蠻子的對話中,薛蠻子對區塊鏈區塊鏈精神的認識非常精準: 首先是信任的規模化;其次是代碼即共識;第三個是賦能到個體。同時,區塊鏈的應用,讓眾多互聯網企業不再需要依賴BAT的流量和資源,也能自行解決資金問題,而不論是實體還是虛擬,僅從投資角度來看,古今往來,如此完美的適合用炒作的標準,還有嗎?

當然,機會越大,往往泡沫越大,但誰都不會覺得自己會是吹破泡沫的那個人。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區塊鏈竟讓一家擁有百年曆史的公司起死回生

過年期間,很多人的年假可能過得並不安穩,因為一個500人的微信群為區塊鏈添上了一把火,燒得他們更為焦慮。可實際上,微信群裡的人可能要比他們焦慮得多,一開始也許是僅供交流偶然所建,但現在群內人百種面孔、各有目的,多多少少有著功利和炒作的意味。

比如蔡文勝,很早之前美圖就發佈了白皮書,現在更是和美鏈不清不楚,他站臺區塊鏈無非也是為股價大跌的美圖找一個突破口,如果美圖不做區塊鏈,可能今年的股價和財報更難看。而陳偉星對區塊鏈的推崇更加直觀,據他所述,自己投資了大概幾十個區塊鏈公司,很多間接投的、盲投的,根本不看白皮書。

所以說,區塊鏈越熱,他們越能從中獲利,如果區塊鏈不需要炒就能悶聲發大財,那誰還願意大張旗鼓地“普惠”大眾呢?早就像吳忌寒一樣先賺它幾個億了。若是僅靠這種言論就all in,未免有些天真。

區塊鏈所帶來的財富的零和遊戲,對推崇這一技術的一群人來講,也許比較淺薄,他希望的是用區塊鏈解決現有問題,甚至是應用到各行各業。這不是沒有可能,只是在區塊鏈泡沫中,當研究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術的資源,都跑去做區塊鏈了,這真的是件好事嗎?所謂的技術信仰能抵得過金錢效應嗎?

更何況,這麼多年來,從來沒有一個風口能夠離錢如此之近,互聯網企業說不心動才不現實。

到現在,區塊鏈的熱潮很可能還只是一個前奏,在監管都保持中立的情況下,更瘋狂的也許在後面。

韭菜們將會等來收割的鐮刀還是自己揮起鐮刀,只能拼運氣了。

要說最近的大勢是什麼?很多人說虛擬貨幣,no no no,應該是區塊鏈咯!

是個互聯網企業都在往裡衝,只要跟區塊鏈搭上邊的公司股價都咔咔往上漲;

咱們中國之前入局的那幾家就不多說了,迅雷的玩客幣之前也是玩的烏煙瘴氣,就最近的人人網也發行了人人幣(被約談,最終翻車),網易弄了個網易招財貓;

連美國存在百年的膠捲公司柯達也跟相關區塊鏈技術企業合作上線了柯達幣,柯達股價暴漲119%。

是個人都在談論比特幣、區塊鏈,搞的我現在都蠢蠢欲動了;

但是,“幣圈”跟“鏈圈”已經是兩個世界了,幣圈充斥著一波迎著泡沫狂舞的投機者,懂不懂區塊鏈啥的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趕上這班高速列車,因為這是一場20年不遇的暴富機會。

都說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但任何不費力的暴富都不存在的,想要去好好抓住這個可能一夜暴富的機會,你有必要好好學習下下面的內容。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區塊鏈行業如何“投機倒把”?

為什麼是“投機倒把” 而不是暴富指南?

我所理解的區塊鏈

1、區塊鏈是龐氏騙局嗎?

不,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技術在沒有產生自我意識之前,本身是不能犯罪的。

眾所周知,金融的核心是“信用”體系。

誰能解決信用問題,誰就佔據了金融的高地。

在傳統金融領域,光在信用問題上,就產生了大量的擔保、增信機構。比如銀行、擔保、信託、支付等。再比如,馬爸爸為了大家在淘寶買東西更放心為初心開發的餘額寶。

所以,區塊鏈的最大想象力在於顛覆現有的金融體系。並且端倪明顯。

這是一場革命,大勢所趨。

2、區塊鏈不等於虛擬幣

目前市場幾乎所有火爆的虛擬幣底層技術,幾乎都來自區塊鏈。

但區塊鏈不等於虛擬幣。

這裡的邏輯,好比蘋果是水果,但不能說水果就是蘋果。

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用區塊鏈技術做的虛擬幣,它的目標是要世界銀行,其整體幣值對標是整個世界的財富估值。

這個世界的金融體系是不完美的,特別是紙幣的濫發,而完美的情況是這個世界有一種整體保值的貨幣保護我們的私有財產。比特幣的初心於此,人們的渴望於此,這種力量建立起來比特幣的中心信仰。

而中心信仰者類似宗教般的狂熱,持幣不拋,再加上新鮮的投機或者信仰者大量的熱錢湧入,不斷推高比特幣的市值和單價。讓其從一文不值,漲到了近10萬人民幣一枚。

虛擬幣大致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帶有貨幣定位的虛擬幣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比特幣、萊特幣。貨幣來源是用自己的電腦(或者有算力的終端)參與記賬“挖”出來的。

一類是中心化機構發行的帶有“股票”性質或者“獎勵”性質的“代幣”。

前者就是“臭名昭著”的ICO。初心是一群有能力的人投入一個區塊鏈“idea”,然後對外發行代幣募集資金來推動該項目的發展。類似發股票、眾籌。

但因為發行的代幣可以拿到交易所爆炒,所以目前市場中已經大量出現買一個代幣系統,找人寫一個募資白皮書,就開始發幣“炒幣”。

後者比較典型就是迅雷玩客雲發行的“鏈克”(原名玩客幣)。獲得方式是你去買個玩客雲終端,然後參與貢獻“算力”,貢獻多的迅雷官方會派發鏈克。目前一個玩客雲一天能挖2-3枚,單枚的黑市價是4.5元左右。一天收入10塊錢左右。

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去玩客雲官網搶個機器,499元。挖幾個月就能回本。

3、一萬個e租寶

同為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的能量遠大於P2P借貸。

P2P做了那麼多年,在早年只解決了一個問題:融資的互聯網化。到最近兩年,才進步到在線上能完成一定的信用審核。而造成其發展的核心瓶頸就是信用。

而區塊鏈則直接從信用切入,潛在能變革現在金融的所有環節。所以,它的正面能量,足以創造100、1000個螞蟻金服。

但也很顯然,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非法集資工具。

1-10000倍的暴富想象力,勾的人心慾望橫流。

虛擬幣,形象,生動。具有足夠的傳播力量。

去中心化、全球化的網絡,政府的監管顯得“心有餘、力不足”。就拿2017年的ICO監管來講,都已經關到了“中國公民不能參加任何ICO項目”,在國內幾乎砍光了所有交易所。但依然然並卵,該漲的繼續漲,該瘋的依然瘋。

區塊鏈吸引鏈大量有識之士。但同樣也吸引力大量投機分子,想借虛擬幣大發橫財,不惜違法犯罪的人。

區塊鏈市場,10%是真正在踏實做事,90%是投機瞎參合。另外,還有1000%是來明目張膽騙錢的。

2013年,虛擬幣第一次狂熱之時,就出現了類似暗黑幣、歐亞幣這種規模達到幾十億、幾百億的傳銷幣。而當時,比特幣的故事還只是在極客圈和金融圈流傳。

而2018年的今天,虛擬幣的衝擊波已經蔓延到了社會中產。

市場已經狂熱到,隨便寫個白皮書、買套代幣系統發幣,都能募集幾千萬甚至上億。看到原先做P2P系統的開始大規模出售代幣系統,就知道下面的市場就要開始“大屠殺”鏈。

未來,以區塊鏈名義發行的虛擬幣,99%將一文不值。會蒸發掉大部分投機者的錢,會讓成千上萬的人站上天台,絕望,痛不欲生。

4.區塊鏈“投機倒把”指南

關於區塊鏈投資(或者炒幣),國內目前的輿論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瘋狂叫好。一種是一味否定。

一.從賠率看,可以參加

區塊鏈的風險,是買的時候千金。虧的時候歸零。

區塊鏈的收益,年化百分之十幾到幾百上千倍。

比特幣就是從上線之處不名一文到現在近10萬人民幣。可以說,9年時間翻了1萬倍。

從風險跟收益比來講,是有參與價值的。

因為賠率足夠高。

從實際情況講,這個市場也不乏存在投幾十萬,然後在幾年時間翻到幾千萬的故事。

區塊鏈之所以這麼狂熱,背後跟其製造了大量的百萬、千萬、億萬富翁有很大的關係。技術是理性的,但理性的區塊鏈技術跟暴利相結合。就變成了一個非常巨大的非理性漩渦。不斷地席捲社會各個階段。

所以,區塊鏈掀起的投機狂潮,是近幾十年來對於普通屌絲來講,難道的一夜暴富的機會。

二、10%以內的資產

很顯然,區塊鏈是一個賭場。

賭場就要願賭服輸,輸的起。那麼,什麼樣的錢會讓你願賭服輸?

就是這筆錢突然某一天失蹤了,對你的生活、工作、心情都影響不大。

而其他人,除非不在乎自己生死的“超級投機者”。不管保守還是激進,網叔的觀點都是10%以內。

記住,只有保住本金,才有可能在任何時候東山再起,把握這個時代層出不窮的機會。

三、紀律

只有紀律,才能保護你。

投區塊鏈的紀律,就是:

1、虧光了,就結束。不再繼續充錢要贏回來。

2、贏了幾十倍,也不再補充,要賺更多。

市場撲朔迷離。

控制自己的慾望,就是最大的愛護自己。

四、“價值投資”

進入這個浮躁的市場。第一個感官是,這個幣漲了幾十倍,那個幣又漲了幾十倍,好像遍地是黃金。

但很快你也會發現,很多幣其實就是上交易所後拉一波,然後就一路陰跌。

這個市場,大部分人都是來割韭菜的。

如果只是比拼誰跑的快,心態和情緒就很難控制不好,就難免折騰半天,依然賺不了錢或者大虧概率大增。

2017年初,據說再比特幣大漲前提,很多人就已經有預感。其中很多人用20倍槓桿炒幣。結果實際操作下面,是虧的。

為什麼?區塊鏈或者虛擬幣,波動太大的。

過去這些年,在這個市場真正賺錢的,幾乎都是長線持有者。也只有長線持有,才能真正抓住一波波狂漲。

而長線持有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判斷一個區塊鏈什麼時候是頂……

說實在的,這個頂的問題:在這個充滿泡沫的市場是一門很大的技術,或者是一個很大的勇氣和堅持。

這個時候,對於區塊鏈本身的瞭解、理解就開始顯得尤為關鍵。

只有你瞭解、理解下來未來大有可能的區塊鏈,才能做長線持有的勇氣和決心。更才有機會翻幾百上千倍,直接財富自由。

瞭解、理解靠什麼?

瘋狂學習。一方面,區塊鏈的底層邏輯,知識。另一方面,各個區塊鏈本身的設計、應用前景、推進情況。

賺錢,本質賺的還是認知。

五、活的久

作為去中心化、全球化的事物。區塊鏈是未來貨幣也好,階段性世界大投機也好。靠一個國家掐斷起瘋狂是蠻難的。

其未來的結局必然是三種情況:

1、90%的死掉,10%成就其價值,最終兌現其價格。

2、全球政府聯合起來,掐滅。

3、自生自滅,全軍覆沒。

不管哪種情況,都需要時間。而這個時間裡,就充滿著“成功”的機會窗口期。但一定要牢記一個前提:不要中途game over了。

相信,未來90%的參與者都會game over,很多人會站到窗臺失控活著的意義。也有很多人直接感受高空墜落的快感。

六.怎麼活的久?

1、合理的區塊鏈資產配置。一般建議主流現金配置頭部、有巨大想象力的幣。次要現金可以短期打新、參加一些幣的發行。純投機。

2、牢記紀律和10%以內的資產兩條。任何時候,在這個狂熱的時候,都不要盲目隨著風吹起來而忘了自己的安危。

最後,關於區塊鏈對於大家的投資建議:

1、90%的人不合適參加區塊鏈投資。包括經濟狀況不好的、缺錢、賭徒心態過重的、自律比較差的。

2、只是一個遊戲。

結尾:

幣圈一天,江湖十年!(深度好文)

毋庸置疑,區塊鏈是一項新技術,目前能真正將其融入實際業務操作的主要是大型企業與金融機構。隨著區塊鏈的火熱和各大公司持續的研發投入和業務摸索,很快我們將迎來它的真正落地場景。

ICO與數字貨幣並不是區塊鏈的全部。

區塊鏈未來已來,資本狂歡已然開啟,場景落地近在咫尺。

最後再多說一句話:區塊鏈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