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为增强百姓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纠正一些错误认识,从而更好的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请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心血管二病房副主任医师陈红光为大家讲一讲“患了高血压,降压达标的重要性”这个话题。

有一名65岁的女性高血压患者,她已患高血压10年之久,平时血压波动于140-170/70-100毫米汞柱之间,因为一直没有头痛,头晕等不舒服症状,所以从来没去医院就诊,也没有口服过任何降压药物。陈红光医生以这位患者为例,详细讲解了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和它的危害性,纠正社区百姓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和治疗误区。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陈红光指出,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体危险,因此,应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干预所有其它的可逆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并适当处理同时存在的各种临床情况。危险因素越多,其程度越严重,若还兼有临床情况,则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就越高,对这些危险因素的干预力度也应越大。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心血管危险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在很大范围内呈连续性,即便在低于140/90 mmHg的所谓正常血压范围内也没有明显的最低危险阈值。因此,应尽可能实现降压达标。降压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90mmHg以下;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定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伴有严重肾脏疾病或糖尿病,或处于急性期的冠心病或脑血管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血压管理。舒张压低于60mm Hg的冠心病患者,应在密切监测血压的情况下逐渐实现降压达标。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目前,仍有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愿意进行降压治疗,其原因主要是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或以为无明显症状而不需要服药,还有一部分病人是害怕一旦服用降压药物就需要终生服药。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最后,陈红光提醒广大群众,绝大多数高血压的病人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在发生中风、心梗等严重并发症后才出现症状,但此时治疗为时已晚,因此一旦诊断高血压,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本期专家】

陈红光,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皇姑院区心血管二病房副主任医师。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等疾病。

健康科普堂|高血压,不能治愈,只能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