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1 喝水也會致水中毒,給寶寶這樣喝水才更安全!

很多新晉寶媽都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要不要給寶寶喝水。如果不喝,寶寶所需要的水分從哪兒來,發生脫水了怎麼辦?如果喝,寶寶“水中毒”又該怎麼辦?

喝水也會致水中毒,給寶寶這樣喝水才更安全!

「水中毒」

是指身體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水分,使得體內正常的含鹽量被稀釋,鈉離子過低,體內電解質不平衡,就會造成水中毒。

腦細胞對這樣的反應特別敏感,當腦細胞內水分過多,腦細胞腫脹,會使顱內壓增高,而引起頭痛、嘔吐、煩躁不安、嗜睡、呼吸及心跳減慢、體溫降低等神經症狀,情況嚴重的會引發痙攣、休克甚至死亡的危險。

嬰幼兒喝多少水會水中毒?

嬰幼兒的腎臟就像一個小型的汙水處理廠,能進來的水量很小,而且很多隻是路過,沒有經過處理就又原封不動送回去,若以醫學上的說法就是腎臟還不成熟,腎絲球過濾率太低,在出生時只有大人的1/10。另外,由於兒童腎臟排鈉、排酸、產氨能力差,也容易發生高鈉血癥和酸中毒。

至於喝多少水會中毒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只能約略估算出一個安全範圍。在1歲之前,除了攝取奶類與輔食之外,每公斤體重額外攝取30c.c.的水,並且分次給予原則上是安全的。未滿4個月大的嬰兒不用另外給水喝,從開始添加輔食到1歲之間,由輔食中補充水分,這是最好的方式,此時寶寶如果不愛喝水,也是身體的正常反應,不需勉強喝水。

喝水也會致水中毒,給寶寶這樣喝水才更安全!

喝母乳的寶寶6個月內不用喝水!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解釋是:在一般情況下,母乳餵養的寶寶在6個月內都不必增加任何食物和飲料,包括水在內,因為母乳含有寶寶所需要的全部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

母乳中87.5%的成分是水,這些水分足以滿足寶寶的需要,所以不需要額外再給寶寶喂水。在水喝多的情況下,會給嬰兒腎臟造成壓力,可能引起水中毒,因為血液中的鈉被稀釋了。

至於奶粉餵養的寶寶,則最好得喝點水。因為喝奶粉的寶寶容易“上火”,從而導致寶寶大便乾結,或者小便發黃。所以每頓餵了奶粉後,再給寶寶喂點水,在幫寶寶去火的同時,還能加快腸道的蠕動,讓寶寶大便變得通暢。

喝水也會致水中毒,給寶寶這樣喝水才更安全!

注意:出現這些情況,就需要喝水!

1、發燒、嘔吐、腹瀉

處於生病的特殊狀態,尤其是發燒、嘔吐、腹瀉等體液丟失較多的情況,應在醫生的指導和建議下適量補水。

2、添加輔食後

6月齡加輔食後,寶寶的液體攝入量較之前減少,適量補充水分有助預防和緩解便秘的發生。

如果加上天氣炎熱汗液流失,或是活動量增大等情況,媽媽也要多留個心眼。

總的來說,如果發現寶寶尿液顏色深黃,味道有些重,一天的尿量明顯減少,那就提示媽媽,需要給寶寶適量飲水了。

對於飲水或不飲水的問題,寶媽們千萬不要過於相信權威,或是輕易聽信他人的話。畢竟,每一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一,所以寶媽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