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桐城派的影響力如何?

皖城未名


桐城派只是文化安慶的一個分支,歷史上的安慶地區文化燦爛,不僅誕生了樂府雙璧中的《孔雀東南飛》,在近代的新文化運動中,安慶人陳獨秀先生豎起了一面大旗。但是說到安慶的文化, 久負盛名的還是形成於清代的桐城文派。

桐城文派興起於清朝初期(康乾前期),鼎盛於清朝中期(乾隆時代),衰落於清朝後期。影響和統治了中國文壇200多年時間,在國內外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一度有“天下文章出桐城”的說法。

桐城派的興起和衰落經歷了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早期的桐城四祖雖均為桐城人,但是並未以桐城派自居,更沒有自稱天下文章出桐城。不過伴隨著桐城籍文人的影響力不斷上升,桐城派這一概念逐漸被接受。

清軍關之後,為了鞏固自身的統治,一方面對抵抗力量採取了殘酷的鎮壓,一方面為了籠絡士子之心,也採取了一些“懷柔”的政策,例如重新尊崇儒家文化,恢復科舉考試。

而桐城文派尊重儒家文化,尊奉程朱理學,適應了這一時代背景。而清代中期以後,整個封建社會日益走向衰落,清廷政治也日益腐敗,桐城文派以書院為基地,以古文相傳授,針對時政,擁有自身的獨特看法。桐城派文人注重氣節,注重習文,做人和健身,這些在當時的中國都是非常難得的。

可以看出,桐城文派不僅迎合了統治階級的需求,也得到了士人階層的認可,因而它的興起是時代的必然。六尺巷是一種謙讓的文化,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為人處世的方式,它不僅體現了張英的人格魅力,也是桐城文化的一種表現。

桐城派不僅是桐城人的文派,更是安徽人乃至於全國的桐城派。在桐城文派先後出現的1200多位作家中,真正是桐城籍的作家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更多的左右都來自於其他地區。例如晚清的中興之臣——曾國藩,就在桐城派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歷史的巧合和戲劇性就在於清代初期提倡古文的桐城派興起於安慶地區,而到了民國初年,提倡白話文的新文化運動也和安慶有很大的關係。這一來一回也反映出安慶人務實創新的精神,該提倡古文的時候就堅定的復古,而該棄舊從新的時候就該堅定的創新。



安慶崛起吧


桐城派,即桐城文派,又稱桐城古文派、桐城散文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故名。桐城文派是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其作家多、播布地域廣、綿延時間久,文學史所罕見。


安慶藝玖82


講真的,在那個時代或許有點影響,但現在,整個大環境下已經影響不大了


施沈小魚


筆者,其實桐城派前不應該寫安慶不是嗎?


陸國主


還是有定影響力 出了院士和文學家


丹頂鶴81813402


雖然我是桐城人 也是出桐城才知道桐城派的 瞭解桐城歷史還是在上海的


安慶王一江淮節度使


相城,文明之城,

人才輩出,全國

首出一指,


溫暖的愛17


問題不清晰,什麼時候影響力,過去是非常有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