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要想身體好,就做個寵辱不驚的人

文|玄枵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個主題:叫“慾望”。每個人都有慾望,即便是剛剛落地的小嬰兒,也有慾望。人的慾望是與生俱來的。餓了要吃,渴了要喝,冷了要穿,累了要休息,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這些都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慾望。

美國有一個心理學家叫馬斯洛,大名鼎鼎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便是出自他的作品。馬斯洛認為,人的慾望就是需求,他把人的需求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分為五個階梯。意味著,當人低一級的慾望得到滿足了以後,就會本能地希望更高一級的慾望得到滿足。吃飽喝足了,就想著買個房子,住在更安全的地方。買了房子,就想著找個伴侶,擁有自己的家庭,滿足自己對愛和歸屬的慾望。人多了以後,希望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希望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理想。總之,人的生活是受到慾望的支撐,有了無限的慾望,便有了無限的生活的動力。

但是,滿足了慾望,不一定意味著這個人是快樂的、幸福的。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地控制這個慾望,使得它總是低於某一個點。注意,不是扼殺慾望,而是控制它。北宋理學家朱熹的那套“窮天理,滅人慾”的理論必然是行不通的。

我們是人,有基礎的動物屬性,然後才有神性,這個順序不能顛倒。


要想身體好,就做個寵辱不驚的人


我一直很喜歡老子《道德經》中的這句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可是我至今都沒有做到。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是一個情緒穩定、內心放空的人,但是,一見到自己喜歡吃的食物,我就不顧後果地亂吃一通,直到身體反抗了,發出警告了,才有點悔改之意。這就是“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聖人會怎樣做呢?老子說:“聖人為腹不為目,去彼取此。”聖人就是我們儒、道兩家所說的完美人格,他能夠做到“為腹不為目”。為腹,就是用物質充實保養自我,而為目,就是受到物質的奴役和控制。

所以,管子說:“君子使物,不為物使。”荀子也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

管子和荀子口中所言的君子,即是聖人。這裡的“物”,其實既可以是五官需求產生的慾望,又可以是身體需求產生的慾望,也可以是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產生的慾望。所以,佛家就把這種種的慾望歸類為“六慾”,分別是:眼、耳、鼻、舌、身、意。前五種很好理解,那麼“意”的怎樣的一種慾望呢?

要想身體好,就做個寵辱不驚的人


“意”來自於心。身體的慾望來自於眼耳鼻舌和身體的其他部位,而心的慾望就是一個人的心意。我曾經解讀《西遊記》,專門寫了一篇關於孫悟空的文章,認為孫悟空自始至終都在與他心中的魔作鬥爭。在心魔的驅使下,他首先面對的是“六慾”。於是,吳承恩就在《西遊記》中設定了六個毛賊,名字分別叫: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當這六個毛賊入侵時,心中便生出多種情,喜、怒、愛、思、欲、憂。孫悟空為了保持本心的空性,選擇了毫不留情地將六慾打死。我認為,孫悟空的這個舉動“不得法”,至少不是君子之舉。

一棍子打死所有的慾望,人就會很痛苦。君子會怎樣做呢?君子不作鬥戰勝佛,他會守住自己的那顆心。心病終須心藥醫,其實,《道德經》中,老子早就給我們備好了“解藥”。他說: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這句話中的前四個字應該大家都很耳熟。我最初接觸這句話是高中寫語文作文時引用的: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這則詩聯《小窗幽記》和《菜根譚》中都有說過,而其實語義出自《道德經》。


要想身體好,就做個寵辱不驚的人


當時看這句話很美,但實際上只停留在文字本身的美上面,但是,隨著年紀的增長,越品越感覺美。寵辱不驚,便是范仲淹所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一個人的心緒不受到外物和自己身心的影響,做到巋然而不動於聲色。

其實,我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這種狀態。我先生說,我是一個定力很強的人,因為我只有萬分之一的時候會有些情緒波動,而這個波動的時間不超過幾分鐘。在絕大部分的時候,我的心很定。人的心就如同一座茅草屋,與其時時刻刻警惕著外來的賊,賊來了,與其像孫悟空那樣亂棍打死,倒不如不聽、不見,安心守之,以不變應萬變,那這些慾望之賊自然也一點法子都沒有,只能灰溜溜地跑了。

老子說的“寵辱若驚”,就是不養心神的人常有的一種狀態,患得患失。現在的很多學生,考試成績稍微比上一次偏低了幾分,就悶悶不樂,自責不已。孩子這樣倒也罷了,很多家長也很看重期中和期末考試,總是在這些考試到來之前繃緊身心,這在無形之間就給孩子了很多心理壓力。臨時抱佛腳考了高分,就各種物質獎勵;考得不理想,就言語暴力、冷暴力,這樣的父母,最適合讀一讀《道德經》。

要想身體好,就做個寵辱不驚的人


《道德經》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一個人時常這樣患得患失,受到寵辱的左右,那身體必然好不了。得寵了,人會驚;受辱了,人都恐。這一驚一恐,一恐一驚,時間長了,心臟首先是受不了的。一個人若想身體好,那就先放棄對慾望的執著。沒有了執念,就不會受到慾望的左右和控制,就不會像荀子和管子所說的那樣,成為物質的奴隸。

為了我們的健康,老子可謂是苦口婆心,百般勸誡。他給我們講萬物發展演變的道理,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大家都知道美醜、善惡如影隨形,既然如此,寵辱也是相依相伴的,無論得寵還是受辱,都沒有什麼好形於色、動於心的。

他甚至發出了這樣的吶喊:“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世人都喜歡出名,都渴望財富,可是這些東西與生命相比,哪個才是珍貴的呢?過分的愛名愛利就必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過於積斂財富,就必定會遭致更為慘重的損失。所以說,懂得滿足,就不會受到屈辱;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遇見危險,這樣才可以保持住長久的平安。

有一些學者解讀《道德經》,說老子是一個政治家,所有的觀點都是用來表述他的治國理念。有人又說,老子是一個哲學家,他建立了一種宇宙觀。更有人說,老子是先於莊子的一位高明的養生家。但是,我以為,老子寫《道德經》,動機很單純,他的目的不在於建立一種什麼宇宙論,不在於開啟一門什麼哲學,也不在於治國為政。老子對絕大部分的老百姓來說,是一位樸素的人生導師。他的哲學觀、宇宙論、政治理念,都不過是他對人性關懷的副產物而已。從這一點上來看,老子是一個多可愛的老頭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