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上朝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呢?

JJ-魅力值Ax小豪


我大膽猜測題主這個問題應該是問到了古代皇帝的“難處和痛處”了,而且這個問題放在古代,自然而然也是十分令人頭大的問題。每天皇帝上朝之時,總要面對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文武百官,在官員啟奏、君臣交流和皇帝下達旨意這些環節過程中,雙方話語是至關重要的因素。



而且朝堂之上,君臣之間的對話難免會涉及到令我們頭痛的“文言文”,如果在面對著“聽不懂”的基礎之上,再說一通難理解的“文言文”,要明白君臣之間的對話豈不就難上加難了嗎?

《清史稿》中曾有過關於雍正帝對這方面看法的記載:“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時,惟有福建、廣東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官民上下,語言不通,必致吏胥從中代為傳述,於是添飾假借,百弊叢生,而事理之貽誤者多矣。”雍正帝的話很清楚,當他在耳聽群臣述職報告的時候,唯獨只有福建和廣東兩省的官員說話時仍然附帶嚴重的鄉音。如果這個問題不早日解決的話,那麼長期以往下去,必然會因此耽誤很多大事。由此可見,君臣之間的“正常對話”顯得尤為重要。


如今呈現於社會大眾眼前的古裝歷史影視劇等作品時,其中君臣皆為地地道道的普通話,我們在電視機前看在眼裡是認為君臣交流絲毫不成問題,但是今天題目當中所提到的問題,居於古代的話,那是顯得十分突出的。古代的普通話雖然沒有新中國成立後如此全方位、高程度的普及,但是古人亦有辦法。我們不妨來看一看!

其一:周朝之雅言

周朝時期,周天子曾經將《周禮》和“洛陽讀書音”大力推行至全國,周朝初期,周天子將八百諸侯分置全國各地,這些諸侯絕大部分都是周朝皇室宗親子弟,他們從小所言語之話音便就是之後所謂“洛陽讀書音”的音調。另外,異性諸侯在每年一年一度的“朝覲天子”時期,便也會進都鎬京以學“雅言”。各地諸侯被分置全國各地時,其中在“教化子民”內容中就有:“以《周禮》和洛陽讀書音作為全國雅言的主要教化內容”。

其二:秦朝至唐朝之正音

其實在秦朝統一全國後,所推行的正音便就是對周朝“洛陽讀書音”的改化。秦朝最初只是對周文字進行了大幅修改,度、量、衡的統一以及小篆文字的推行。秦朝之後的時期內,直到隋唐時期,秦朝正音仍然是全國通用的語言,而且秦朝侯歷朝歷代對官員言語要求中強調:為官者必須學會並使用正音。揚雄曾著書《方言》,其中內容便明確指出“方言”即與“通語”相對,這裡的“通語”就是秦朝曾遺留下來的標準音——正音,不過不同朝代對“秦朝正音”的較法不同。



其三:清朝先以滿語,後以漢語

清朝初年,名義上是以滿語位官話,但是因為滿語使用的侷限性,導致清政府不得不重新推行漢語為官方語言。清順治時期,開始通用北京官話,但是適用範圍也僅僅只有北京和附近輻射地區,仍然得不到高程度貫徹。清雍正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離出來,主要分為了北京官話和南京官話兩種語言,但是各地話語風格強還是有很大不同。公元1909年,清政府正式成立了“國語編審委員會”,這便是清末的國語。


小鎮月明


朝堂之上皇帝正襟危坐,朝堂之下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臣。皇帝一聲:“啟奏!”,如果下面方言聲一片,且不論這些方言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這些方言讓皇帝頭大是一定的。歷史上有關於這方面的記載,

1728年,雍正帝在召見閩廣一帶的官員時,因為聽不懂,非常生氣。他曾經說,每當和大臣聊政事時,閩廣官員的那些話根本就聽不懂。如果把這樣的官員安排到外省去工作,下達個命令啥的能說清嗎?

“朕每引見大小臣工,凡陳奏履歷之事,惟有閩廣兩省之人仍系鄉音,不可通曉……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讀訓諭,審判詞訟,皆歷歷清楚,使小民工曉乎?”

雍正就想了個主意——開辦“官話培訓學校”,他讓福建、廣東兩省督撫重金懸賞會說“官話”的人,在各省教語言,推廣基於北京音的官話,建立“正音書院”(糾正讀音)。另外,對科考人員例如:童生、秀才、舉人們,規定8年內學不好官話,免考!這是要和官位前途掛鉤呀,所以雍正一聲令下,全國紛紛學習,普通百姓閒暇之餘,也都在效仿學習“普通話”。


“舉人生員鞏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

最終1909年(宣統元年)以北京話為基礎確立國語標準音,並且繼承到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成為民族共同語。

那麼之前的皇帝是怎樣應對語言不通的呢?

古代皇帝們都有自己的“官方語言” 。中國曆代官方語言從遠及近有:雅言、正音、官話等不同稱呼。這些都有一定繼承性,但是因著朝代的更替、變遷、定都不同、人口遷移等因素,語音逐漸改變。

一、秦朝,朝代越往前,大臣們的語音就越沒有那麼複雜。提起最早的皇帝,大家馬上會想到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是他統一六國,統一了語言文字。


秦始皇上朝時,幾乎不存在大臣們奏事聽不懂的情況,就算有個萬一,可以寫下來讓他過目。那時各國人員往來也不存在語言交流的困難。據記載,在商朝時人們說話全部用的是中原雅音。雅音,這裡姑且叫做普通話吧。直至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之所需,人們的共同心願就是統一說“普通話”。

歷史上最早的通用語言雅言。據記載,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洛邑(今河南洛陽),自此,洛邑的語言就成為了整個東周時期雅言的基礎。戰國時期大批的辯士各國遊說,孔子周遊列國,歷史上都不曾有任何關於“有翻譯官同行”的記載。孔子講學時,他的數千弟子打哪兒來的都有,孔子是使用雅言來講學的。

二、漢代、西晉以“洛語”為本國的普通話,洛語承襲先秦時代的雅言。漢朝的漢語標準語稱“正音”、“雅言”,也稱“通語”。

三、隋代,隋文帝楊堅推廣共同語。隋文帝隋朝的開國皇帝,他是今陝西省華陰市人,隋朝統一中國,定都長安。由於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長期在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之下,語音發生很大的變化,隋文帝命陸法言等編著《切韻》,以金陵(南京)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南北朝官音融合形成長安官音(秦音)。唐承隋制。隋、唐國語為“漢音”,或“秦音”。



四、唐代,在《切韻》的基礎上,制定《唐韻》作為唐朝標準音,規定官員和科舉考試必須使用唐韻,這樣大臣們和各地官員都就有了統一的語言。有學者認為,根據中古音韻所擬的唐詩讀音,便與今日的粵語極為相近,指粵語為唐代正音並不為過。

五、宋代,在《唐韻》的基礎上,制定《廣韻》。而在北宋亡國後,南宋時代的劉淵又基於《廣韻》著《平水韻》平水是舊平陽府城(今山西臨汾市)的別稱,因該韻書刊行於此,故名。唐宋時代洛語發展到到最高峰,達到一字一音,周邊國家都學習洛陽官話。

六、元代,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元代朝廷規定學校教學要使用以漢語為域內共通語的標準,稱為“天下通語”。元朝漢語語音的標準仍然是唐宋以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中原汴洛音,可以由元初周德清所編《中原音韻》得到了許多驗證。

七、明朝,開始以官話為官方語言,以金陵雅言以古中原雅言為基礎(稱為“中州音”),形成漢語共同語系統,稱為“正音”,當時的“南京話”是明朝的官話。明永樂年間朱棣遷都北京後,南京話成為當時北京語音的基礎。


八、清朝,元朝時舊北平話與南京話融合在一起再融入滿族語音這樣就形成了北京官話,雍正時期就是用北京話正音教學。

綜上,各朝各代的皇帝,為了便於與大臣進行交流,或者說全國上下人與人之間的便於交流,規定學習統一的官方話。所以朝堂上不存在方言轟炸的現象。


小姐姐講史


人的口音從小形成,如果沒有嚴格的訓練,許多人是很難改變自己的口音的。在這方面,皇帝會有一些困擾,但不會太嚴重,應該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之內。其中原因,大概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看。

第一,確實有一些官員的口音比較重。比如南宋時的楊萬里是江西吉水人,宋孝宗曾經要搞一個儀式,為八十歲的宋高宗奉上尊號,宰相推薦楊萬里充當讀冊官,在殿上朗讀冊文,但宋孝宗不同意,理由就是他口音太重,別人聽不懂。

第二,皇帝上朝不是開討論會,有機會發言的都是特定的大臣,許多議題事先都有奏疏呈上來。而且,能夠參加朝會的,都是經過層層選拔的官員,經過多年的教育,本身口音就比普通人輕一些。個別口音重的大臣,會盡量用書面語來說話,別人相對容易理解。

第三,許多時候,皇帝與大臣之間是文字往來,而且中間還有內閣和六部官員,不會有什麼障礙,特殊情況下才會與大臣面對面交流。

比如,明末的袁崇煥是廣東人,口音應該很重,崇禎皇帝曾經說過一句:“守遼非蠻子不可”,他把袁崇煥稱為蠻子,說明已經注意到袁崇煥的口音。但在平臺召對的時候,二人的交流比較深入,也沒有什麼障礙。這其中,其實是雙方都很注意調整的結果,聽的人用心聽,說的人儘量向書面的發音靠攏。


於左


普通話產生於現代,在數千年的封建社會,可是沒有普通話的。而當時大臣來自五湖四海,那麼上朝的時候,皇帝和大臣是如何交流的呢?

你可能現在腦海裡會這樣想:

“各位艾西,豬尾巴!不要醬瓜,鹹菜太貴啦!”(各位愛卿,注意啦!不要講話,現在開會啦!)

皇上說:“請丞邪醬瓜!”(請丞相講話!)

皇上:“艾西們,今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愛卿們,今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不要醬瓜,我撿個狗屎給你們舔舔……”

(不要講話,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要真是像這樣上朝,皇上和大臣直接說相聲去得了。那麼具體這麼解決的呢?

其實上朝是一件很嚴肅的事情。在先秦時期,秦統一之前,周公制禮作樂時官話就是周禮的一部分,稱為中原雅音。《詩經》中的“風雅頌“的“雅”就是這個。這也就類似於現在的普通話,稱為“官話”。

在秦朝時,秦始皇在全國統一文字,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小篆,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行文化的統一,另一方面則是統一朝廷大臣上表奏章時所使用的文字。文字可以統一,那麼當皇帝和五湖四海的朝廷大臣們面對面交談時該怎麼辦呢?其實皇上和很多大臣早已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便出臺了一項政策,對各個民族實行“民族共同語”的措施。

在秦以後,漢承秦制,直至北宋,官話基本就是中原雅音和關中方言的融合,北宋官話又稱河洛讀書音。在宋以後的元,明早期,南京話成為當時的官話。在明清時期,由於政權首都在北方,許多上京應考的人,多數都學習北京話,這也就是現在的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的緣由。

官方語言有了,為了防止官場上各處的人交流不暢,朝廷便有規定,入朝為官之人,一定要會說官話。雖然朝廷官員都講官話,但是在古代通訊交通不發達,也沒有能夠用來學習的電子設備,人們沒有學習通用語言的通道,於是各地的方言存在非常頑固,口音問題也很重。就算是官員,說官話口音也很重,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國藩。

要說推廣古代“普通話”最上勁的,還得數雍正。1728年,雍正帝下令將北京話定為官方用語,北京話的地位迅速提升。於是,雍正帝下令,福建、廣東兩省的督撫要建立正音書院,聘用教官教授官話,童生、秀才、舉人們,八年內必須學成,否則就不許參加科舉——學不會,就別想當官了!在明末的農民起義戰爭中,首任闖王高迎祥就吃了語言不通的虧。明朝調來遼東邊軍鎮壓農民軍,史載“邊軍無通言語,逢賊即殺”——邊軍聽不懂農民軍的西北方言,逢敵必戰。

中國國土廣袤,地大物博,讓人們都學會普通話是一項好大的工程,那是建國以後,1956年,中央國務院發出的指示,推廣普通話,以北京話為基礎,北方方言為輔,參照書中白話文的例句例形,指定的一種語言。普通的意思是:普遍通俗簡單易懂,使人們容易接受,比較好學。

因此,古代皇帝和大臣上朝交流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如果有個別說不清楚的,也有奏章文字來說明。




詩酒伐木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就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的作用。

中國北方話和南方話,堪稱天壤之別,甚至很多地方相隔十里八里,說話都不一樣。

然而,就是因為有漢字,中國才沒有分裂,因為文化聯繫在一起。

對於中國人來說,口語聽不懂不要緊,但書寫漢字都是一樣的。

所以,官府的公文暢通無阻,各種信件和契約都全國通用。

皇上不需要會地方話,就可以輕鬆統治全國。

自然,如果地方官到一些地方口音太重的地方上任,也許需要帶著會當地話的幕僚的。


薩沙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遙遠的古代社會文化還沒統一,而皇帝和文武百官又是出自不同的地方,這一到朝會上可就熱鬧了,五花八門的方言湊到一起,一定是一個很熱鬧的場景,各位就自行腦補吧。下面我們來說說在沒有普通話的古代皇帝是如何跟大臣們交流的。

其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是有官方指定語言的,並且大都以洛陽音為基礎,也就是當時的“普通話”。不同朝代的官話是有一定繼承性的,隨著政權的變遷、都城和疆域的變化以及人口的遷移等因素的影響,官話也在不斷地變化著。而我們的現代國語是在古中原洛陽音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

周、秦、漢時期的官話

周朝定都洛陽後,大肆分封諸侯國,鼎盛時期全國有800多個諸侯國,面對如此數量之大的諸侯國,管理上是一個大麻煩,所以從那時候,《周禮》隨著洛陽音就開始向全國普及了。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文字和預言進行了統一,並採用洛陽音作為官方語言,一直東漢時期,都是採用的洛陽音為官方交流語言,並將洛陽音稱作“洛語”,將官方語言稱之為“正音”、“雅言”,或者“通語”。

兩晉、南朝時期的官話

西晉定都洛陽,採用的東漢的官方語言洛語,永嘉之亂後,東晉定都建康(南京),然後洛陽音就跟吳語相結合形成了金陵雅言,一般叫做“吳言”,南朝四國都是採用吳言為國語。

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的官話

北朝五國定都都在北方,洛語、安陽、西安等地,隋朝統一中國後,專門編寫一部關於發音語法的書《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正音,融合形成了長安官音,也叫“秦音”。隋唐時期定都西安,並以洛語為東都,這就加速了少數民族語言的融入。

兩宋、元朝時期的官話

宋代國語稱“正音”、“雅音”,仍然是以洛陽雅音為標準,而元朝起初的法定國語為蒙古語,定以元大都北平以後,將漢語定國語,並稱為“天下通語”,也是以洛陽雅音為基礎,並且還專門編制了關於語言發音的書籍《中原音韻》使漢語國語得到了進一步推廣。

明朝的官話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以後,還專門編纂了《洪武正音》,官方語言採用的是結合了中原雅音的南京話為官話,朱棣靖難之役後,大批移民湧入北京,就形成了南京官話又融入了北方官話的局面,一直到清朝中期都是以南京官話為官方語言。當時大明王朝的諸多藩屬國也是採用的南京話為官方語言。

清朝的官話

清朝入關之前是以滿語為國語的,入關後為了能更好的統治中原,漸漸形成了以漢語為國語的局面,雍正朝時專門設立了正音館,以推廣以北京方言為主的北京官話,到清朝後期漸漸取代了南京官話。溥儀繼位後還專門設立了一個語言管理機構叫“國語編審委員會”來推廣北京官話。


由此可見,每個皇帝都有自己的應對方言的策略,儘管這樣,歷史還是有不少因為皇帝聽不懂方言鬧出的笑話,篇幅之限,就不做贅述了。


古曲古風


如果光是看電視劇,可能根本想不到,那皇帝在上朝的時候,滿朝文武都說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君臣交流順暢,毫無阻礙。

當然啦,在古代,在普通話還沒有普及之前,各地都說自己地方的方言,當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到一處,共同論事,就沒那麼簡單了。

雖然古代沒有普通話,但是歷朝歷代也在極力解決這個問題。

先秦

早在先秦時期,無論是各個諸侯國,還是所謂的北方的蠻夷,他們之間能夠正常溝通,依賴的就是一種叫做“雅言”的東西。

一聽這個名字就非常的高大上,事實上它確實是當時的諸侯貴族普遍使用的一種語言,雖然各國貴族的方言都不一樣,但是大家一說雅言就都明白對方是什麼意思了。

漢至西晉

從漢朝一直到西晉時期,由於這些王朝的都城全都在中原地區,位於長安到洛陽一線。尤其是東漢和西晉都把都城設在了洛陽,這也使得由洛陽話發展而來的“雅言”成為古代人們的普通話。

東晉

西晉滅亡之後,北方大批的貴族和士大夫全都逃到了南方,這些人雖然來到了南方,但是卻依然保留著自己的口音。

名士謝安當年來到南京城之後使用洛陽口音讀書,引起了當地人的轟動,那時候的南京人覺得洛陽口音實在是太好聽了,一時間整個南京城的百姓都學習這種口音。

這一時期雅言融合了南京地區的口音,成為東晉時期的普通話,因為融合了兩個地方的口音,導致最後既不像南京話,也不像洛陽話。

隋唐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非常鼎盛的時代,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都重視漢字讀音的統一,隋唐兩朝都編纂了書籍統一讀音。

這個時候的政府認可的普通話被稱為“漢音”,其實就是融合了洛陽話以及其他地區的方言而成的一種讀音標準。

北宋

北宋建立之後,他們對於標準讀音的規定更加嚴格,在此之前漢字雖然只有一個,但是讀音卻有好幾個,宋朝丟棄了這個弊端。

北宋的都城就位於河南,因此他們的使用的普通話也就是河洛地區的方言作為標準的。

元明

蒙古人入侵中原建立了元朝,作為外族統治者他們自然想要推廣自己的蒙古語。

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為了消除語言中蒙古語的影響,便開始全國重新推廣宋朝時期的普通話,因為最初明朝的都城在南京,因此明朝的普通話多少帶有南京口音。雖然後來朱棣遷都北京,但是依然沒有改變這樣的口音。

到了清朝,別的不說,清朝家法對皇帝是有要求的,作為皇位繼承人在小的時候就必須要學習滿、漢、蒙、藏這四門語言,這可是相當於需要從小學習至少三門外語,這個課業也是一點都不輕鬆啊。

到了上朝的時候,不說下面官員能不能互相交流,皇帝自己就能聽懂所有人的話。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普通話”的發展歷史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皇帝的這個煩惱其實孔子早就遇到過,而且孔子也很完美地想出瞭解決辦法。

大家都知孔子號稱弟子三千,這些人來自不同的地方,說著不同的方言,孔老師的課堂遠比文武百官的皇帝朝堂熱鬧多了。

孔老師為了確保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便選用了一種通用語,所謂“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這個“雅”指的就是孔老師所選用的雅言。“雅”的本意是正,雅言就相當於那個時代的“普通話”。

孔子之前的商朝甲骨文、西周金文也都有“普通話”的意味。所以,不論是皇帝還是更早前的商周之王,為了“達其志,通其欲”,早就在語音文字上搞統一了。秦始皇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想法並不是憑空而來,先秦歷史早有先鑑了。

漢朝時期的普通話叫做“正音”、“通語”,西漢定都長安,關中話是通語的基礎。東漢時遷都洛陽,“洛語”在通語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到了東晉南朝時,金陵音成為官話通語。隋唐時的通語則又迴歸到關中長安音。

可見,要想入朝當官,掌握京地口音是必備技能。

南宋時期的官語通話比較特殊,北宋的“開封音”隨著北人大量南遷而“南染吳越”,南北語言的碰撞最終使“江淮語”成為那一時期的官話,以至於今天的杭州話仍然帶有一些北邊方言的色彩。

而在元明清時期,皇帝甚至採用強力手段推廣“普通話”。比如,元代要求蒙古族兒童就學是須講中原音,若在學堂上發現講方言土語,就要被打板子。清朝規定“舉人生員貢監童生,不諳官話者,不準送試”,學不好官話就不準當官,當了官的也不準升級。

所以古代是有“普通話”的,皇帝雖然不大可能從每個人嘴裡都聽到標準的“普通話”,但朝堂上也是不可能上演原汁原味的方言秀的。


讀歷見聞


古代沒有普通話,皇帝上朝如何面對各地方言的轟炸呢?

當今對普通話就較為普及,學會普通話走遍天下都不怕。

從各個地方方言到現在學校裡面,大面積的普及普通話,語言的統一是溝通的基本。有了溝通才能相應的達到每個人想要的需求。那麼古代有沒有“普通話”。

筆者認為在古代是有“普通話”。

在歷史上,古代皇帝上朝都會面對來自各個地方的大臣,如果沒有“普通話”,那古代皇帝豈不是要帶很多翻譯嗎?

據史書記載,最早的“普通話”叫“雅音”(雅言的主體),是一種互通交流的一種語言。那這種“普通話”是誰發明的。據記載這種“雅音”是一些貴族人閒來無事發明的。

據說在秦朝統一六國之後,秦始皇對各個方面進行統一,那麼語言方面也有統一的實施,各諸侯國都學習通用的語言,這種語言就是“雅音”。

那麼問題就來了,所謂的“雅音”到底是用什麼語言作為標準?

經過秦朝統一,文字的統一,語言的統一,以及後續這些語言文字的傳承,“雅音”經過逐步的演變,漸漸的到了明代與清代,都有了標準的語言。這些標準的語言大多都是以南京話為主,也就是比較通俗的語言。

(普通話促進的交流圖)

尤其是在清朝的時候,皇帝們大多都要對各個主要的語言進行學習,以及少數民族的大臣都要學習通用的語言,以達到上朝的正常溝通之用。這樣的話在當時也被稱為“官話”。清朝的和珅,為了討皇帝喜愛,其自己都學習了好多種語言,那麼對於皇帝來說,肯定也會基本的溝通語言。如果不會的話,就沒有辦法溝通了。

我們在看眾多影視劇的時候,都會看到皇帝上早朝時,所有大臣都會這樣一句話:吾皇萬歲萬萬歲。這也充分的證明了,每個朝代的語言都有互通的官話,讓整個朝廷順利的運轉起來。這些是皇帝所面對整個朝廷大臣要解決的。

那麼相對於地方的方言又是怎麼樣應對?

其實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皇帝對官員們都有官話,有些朝代還專門設置了官員培訓的機構,對整個官員進行培訓學習。因為皇帝與官員們打交道的機會比較多,所以這樣做。對於地方的方言,皇帝接觸的機會比較少,往往都是請當地的官員進行翻譯。

因為各個地方的方言比較多,並且差異又比較大,所以只能進行這樣操作。

(語言互通講學)

語言的互通對於經濟,文化,政治,以及其他領域都著很好的幫助,更有利整個國家的發展,帶動整個國家的貿易的進步。這些從清朝晚期的都可以看出,當時還有與外國人員進行往來。當時清朝皇帝還請有國外的人員在內為官,外國洋人還學習中國的語言。從說明了“普通話”普及之廣,以及用洋人帶進國外的好東西傳入中國,也有帶動貿易經濟發展的現象。

品史公曰: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語言的統一,到後面的演變,逐漸成為了漢語的出現,都有著傳承的發展,讓人們有了互通的方式。從每朝每代的發展,皇帝與各個官員,以及地方人士都很好的溝通,讓各個方面都有良好的發展。

圖:來源網絡


太史簡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牽扯到了兩個問題。第一是各個朝代各個地域都有自己的主流官話。第二是皇帝上朝其實面對特定和小部分官員。

和書面語有白話文和書面文一樣,每個時代也有自己的官話-普通話,明朝及清朝中葉之前中國的官方標準語一直是南京音,清初名義上以滿語為國語,隨後漢語官話成為國語,並不是都是唧唧歪歪七嘴八舌說自己的方言鄉音,那就亂了套了。別說皇帝聽不懂,就是大臣之間也未必能有效溝通。況且,遇見重要或緊急的軍國大事,一般都先有奏疏等文件,朝廷也瞭解了大概,不會存在完全聽不懂的問題。官員有幸被皇帝接見召對,也不會完全說方言,自找沒趣,而是儘量說通俗語,不那麼拗口,能夠使得皇帝聽得懂。

當然,古代普通話不像現代這麼普及流行,個別官員有鄉音是難免的,但也有一個度。清朝以來,北京官話逐漸分化出來,作為漢語標準音的官話從而逐漸分為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兩支。民國初期,當時預定為官方語言的國音是南京話和北京話的結合。在科舉制度下,會官話是必備能力。民國之後,出門打工讀書,也需要一定的官話水平。

北方方言大概比較接近官話,而南方方言就比較難懂一些,都有解決的辦法。如果一個官員確實口音深重,也會有懂的官員進行翻譯,而不是皇帝抓耳撓腮。但是,會流利的官話乃是為官之道,大部分官員都具備這個技能。皇帝上朝多數情況下是禮儀型和重要事務處理型,能夠參與早朝和臨時性會議討論的大臣畢竟是少數,而且參與的官員,大體上也都可以順暢交流,否則也不會位居中樞。偶爾皇帝接見外省疆臣,程序也是提前安排好的,即使聽不懂也沒關係,要做的事情明明白白,賞賜訓斥都定好了,皇帝只是走過場做樣子罷了。

很少會出現為了一件事情,破例召見外省官員進京面聖商討,因此也不會出現皇帝聽不懂的現象。清末光緒皇帝破格召見康梁,確實出現了粵語難懂而光緒著急的情況,但這都是少數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