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7月2號就是上網正式填志願的日子,留給我們斟酌的時間不多了。

關於人大的取捨

1號我們一家反覆地討論,對於報不報人大一時意見難以統一。

人大座落在首都北京,地理位置優勢非常明顯。是妥妥的985名校,擁有豐富的校友資源,學校擁有許多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像金融學、政治學、法律、哲學等實力不俗。但人大是傳統的文科強校,理工科就沒有太大優勢,經過反覆權衡,我還是建議女兒放棄。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對於放棄報考別人夢中都能笑醒的人大,還是難以舍割,但時間不等人,對於這一艱難選擇,必須作出決斷。

午飯後,基本上形成放棄報考中國人民大學的共識,理由是學校服從專業。

志願排序

然後是科大、浙大、南大、同濟四所高校的志願排序。女兒一直對科大心懷夢想,科大在安徽乃至全國學子中都是一所神聖的大學,雖然科大建校歷史不長,但是發展速度很快,依託中國科學院的強大師資力量,許多學科己成為全國高校頂尖學科,特別是理工科,所以對理科生有著天然的吸引磁力。

我們也贊成女兒的想法,這樣中國科大就定為首選志願,至於專業也因科大的理工科各院系實力都很強,我們決定由女兒自己自由選擇。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而對於第二志願高校的選擇又有些犯難,浙大和南大兩所高校在當年的實力相當,都是部屬綜合性大學,座落的城市杭州和南京都是省會城市,歷史悠久,人文豐富。

浙大在1998年合併了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後綜合實力大增,發展迅猛,成為“華東五校”後起之秀,學校規模龐大,學科齊全,農業、計算機、光學、醫學等專業實力非常強,在全國高校專業中排位靠前。

南大座落在六朝古都南京,前身是國立中央大學,一度是亞洲實力最強的綜合性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被撤成十幾所高校,實力雖有所減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很多學科不容小覷,其物理、天文、哲學、計算機、化學等學科己成為全國高校專業之翹首。

專業選擇

由於在30號與南大駐安慶招生組蔣老師有過深入的交流,對南大的招錄政策及專業瞭解較多,我們決定把南大作為第二志願高校。專業首選當時最熱門的金融學,第二專業是培養“卓越工程師”的軟件專業,第三是物理學,第四是材料工程。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把軟件工程專業作為第二專業當時還有一個想法是該專業是南大收費最高的專業,第一、二年是每年約六千,第三、四年每年一萬六,抱著“貴的就是對的”的想法報了當年並非大熱門的軟件,沒想到幾年後互聯網成為風口行業,一時風起雲湧,軟件專業畢業生也成為爭搶的香饃饃。

談志願的失誤

由於南大、浙大當年在安徽錄取分數線差不多,不像現在南大被浙大慢慢拉下,我們在南大的專業服從一欄填上不服從,心想若南大未錄可再轉檔到浙大,現在想來這是一步險棋,也是一種錯誤的策略。

原因在於兩校是同一層次高校,錄取分數線相近,生源充足,若前者未錄,再轉檔到後者時,後者肯定己錄滿,只能轉檔到第四志願,這樣就浪費了第三志願這一寶貴機會。從事後錄取線也能證明這一點,當年南大在安徽最低錄取分數線是656、浙大是657,幸虧我們事前得到南大蔣老師的一再承諾可保證錄取才敢這麼填。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所以填報高考志願前一定要做足事前功課,收集好近年相關學校在本省的錄取數據,儘量與高校招生組老師作一下了解,他們有多年的招錄經驗,提供的信息比較準確。

第四志願作為保底志願我們選了同濟大學,同濟在安徽每年的招生數較穩定,也比較多,一般在140人左右,所以錄取最低名次基本穩定在全省理科1200名內。我們填報沒有任何壓力,專業儘管往好的選,記得當時選的是建築、土木工程、汽車製造等該校的王牌專業。

就這樣艱難地定好志願後,7月1號晚上我們一身輕鬆,決定到街上吃宵夜,點了一大盤女兒愛吃的龍蝦,我也點了幾瓶啤酒,一家人充分享受夏日夜晚的清涼。

紀實連載:家有高考生(十五)——事關重大的高考志願,如何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