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溫柔的媽媽只存在於別人家裡

就在上週末我送女兒前往培訓班的路上,突然聽聞“溫柔的媽媽永遠只存在於別人家裡”,再聽完女兒的解釋後,深以為確實有一定的道理。

女兒講,經她與她們班的幾個小朋友深入交流和探討後,得出如下結論:在外面媽媽們幾乎都是充分展現出了溫柔恬靜的一面,尤其是對別人家的小朋友更是虛寒又溫暖,總是客客氣氣的,一回到家裡就變樣了,尤其是在面對學習問題的時候,幾乎每個媽媽都有“獅吼功”的潛質。不談學習,差不多都是母賢子孝,家裡一片祥和,一談學習,就可能變得老母親焦躁,家裡雞飛狗跳,甚至還會伴隨“窟嗵”、“啪啪”的關門聲和摔本兒聲。

為什麼會這樣呢?

女兒講,經她們認真分析主要有這麼幾種原因。第一,每個媽媽尤其是城市裡的這些媽媽們大都素質很高,也有涵養,在外面需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形象;第二,每個媽媽最愛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和她沒有太大關係;第三,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出類拔萃;第四,幾乎每個媽媽對自己孩子的學習要求,都是在不斷的無限度升高的,沒有最高,只有更高。倒數了,會要求努力前進,前進了,又會要求名列前茅,名列前茅了,又會要求琴棋書畫、各類運動、特長技能等樣樣出色。

細思之下,這些小朋友們分析的還真有幾分道理。

媽媽們生養這些小朋友,作為母親,她日常付出自然是最多的,而且沒有誰比媽媽們更愛這些小朋友們。愛之深,恨之切。擔心小朋友生病、長不高等,如遇小朋友不好好吃飯、穿衣、休息、不講衛生,會批評責罵,最起碼會嘮叨;擔心小朋友長大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如遇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不好、學習習慣不好,會批評責罵,最起碼會嘮叨;擔心小朋友長大後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如遇小朋友學習不認真、特長學不會或學的不好,會批評責罵,最起碼會嘮叨。當然了,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媽媽們也不會吝惜表揚的。但實際上在家裡,媽媽們對自己的小朋友終歸是批評的多,表揚的少。雖然事後小朋友大都能理解自己媽媽的一片良苦用心,但被嘮叨、被批評終歸是不爽的。於是就出現了家裡母子母女間在面對學不學、學的認真不認真的時候,雷雨天氣是常態,狂風暴雨也時有發生,至於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那是異常珍貴的。

所以,小朋友們的研究成果“溫柔的媽媽只存在於別人家裡”還是有其科學性的。不得不感嘆,當代的小朋友和我們當年是不一樣,才幾歲的孩子,都會做社會科學研究了,最起碼他們是做了主動思考了。正因為有了他們這些優秀的下一代,我們的中國夢何愁不能早日實現。我為他們驕傲,為他們自豪,為他們點贊。

新年伊始,我要在此特別祝福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祝福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永遠福澤祖國大地上每一個良善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