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成功的培養了一隻憂鬱的綿羊!

作為家長,你有沒有曾經幫孩子完成過作業?有沒有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有沒有曾經把孩子忘在家裡的作業親自拿到學校裡?有沒有幫已經上了大學的孩子洗衣服?

你是不是認為,這些事是家長應該做的,這是為了保護孩子,幫他們掃清不必要的障礙,好讓他們把心思都放在重要的事,比如學習上?

在中國你並不是一個人……

媽媽,你成功的培養了一隻憂鬱的綿羊!

斯坦福大學前教導主任 Julie Lythcott-Haims 對此深有體會。他逐漸意識到,來自中高產階層的父母們由於太渴望孩子成功、害怕孩子失敗和受苦,以至於正在親手摧毀自己的孩子。

家長們總是在操心孩子的安全——身體安全、心理安全、經濟安全、學業安全、婚姻安全,一些家長甚至把自我都放棄了,一心撲在孩子身上。

Lythcott-Haims 認為,包辦型的家長會讓孩子失去自我管理、同理心、問題解決能力、創造力、韌性和耐心的能力。

事實,還不能讓媽媽們足夠反省?!

一名就讀於康奈爾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Xiumiao Tian 選擇在公寓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根據調查,出事時正值康奈爾大學期末考試周,Tian 在離世前曾發電郵給同學,對無法完成期末項目表示抱歉。

無獨有偶,江歌與劉鑫案件轟動一時。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個小概率事件,江歌只能自認倒黴,交友不慎,矛頭指向劉鑫沒人性。但太多人沒有意識,包括案件的被告陳世峰,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國後代因為某些小事就會喪失理智?為什麼太多的孩子越來越不敢承擔責任?為什麼更多的孩子面對問題就只想逃避而不是勇於面對?

媽媽,你成功的培養了一隻憂鬱的綿羊!

這大多是因為孩子步入社會以後,缺少父母保護的羽翼,忽然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的時候,會產生一種“無力感”,久而久之,就可能發展成抑鬱或是其它的心理問題......包辦式教育培養的,或許只是“優秀而抑鬱的綿羊”而已。

注重教育的媽媽們,開始意識到父母捆綁教育或是中國的填鴨式教育已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同時聽了太多“別人家孩子”的故事,國際化教育便成為媽媽們的首選。

有關國際教育,而你還在霧裡看花?

最近這兩年,國內在認可和接受國際教育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家長有了這樣的煩惱:

  • 孩子在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 美國高中VS國際高中該如何選擇?

首先談談:孩子在什麼時候出國最合適?

對於孩子比較合適的年齡,一要考慮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二要考慮語言適應能力,三要考慮國內和國外的教育質量差異。

來自於美國國務院發佈的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十年之前,去美國留學基本上以研究生為主,部分本科生,高中生或者以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截止2017年,本科生及高中生的比例已經超過研究生,成為主力留學人群。

所以,何時申請才是留學美國的最佳時機呢?

美國留學不同於國內升學,想要去美國留學,學生必須要具備合格的語言能力、滿足要求的標化成績、吸引眼球的活動背景等等多方面因素,所以這要求我們申請者擁有充足的時間將這一切內容準備妥當。

我們要先弄清楚美國學制和中國學制的區別:

媽媽,你成功的培養了一隻憂鬱的綿羊!

中國的小學是6年制,初中三年,高中三年;而美國是小學5年,初中三年,高中4年,美國的高一是9年級,所以在美高申請當中常說的8申8指的就是中國初二年級的學生申請美國學校的8年級,即初中最後一年;同理,8申9說的就是中國初二年級的學生申請美國9年級,即高中第一年,以此類推。

所以,最遲幾年級就要到美國讀書?

答案是:9年級!

為什麼這樣說呢?從申請路徑上看,美國頂級學校分配給7-9年級的名額是最多的,10年級只有少量,11年級基本沒有了,也就是說,如果想要去美國優質的私立大學,申請7-9年級是主流。

其實這種名額分配是有原因的。美國頂級中學課程難度高、學習壓力大,如果學生直接進入高年級學習,很難一下子適應文化、生活、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的變化。國際學生即便有好的學術成績,TOFLE高分、SAT滿分,也未必與自身實際能力成正比,很多學生在頂尖高中學習跟不上,身心會受到嚴重影響。

更嚴重的一個問題是:

你有可能來不及申請大學!!

在這裡想說明一下,不是說孩子本科或是研究生再出國深造就晚了,而是在越來越低齡化的國際教育趨勢下,孩子最早甚至於最適合接受國外教育的年齡是從9年級開始。那麼,從9年級開始越早到國外學習就越容易融入新的環境。

接下來,聊聊美國高中VS國際高中該如何選擇?

以下是一位年輕媽媽的經歷,分享她在國際學校和美高兩項選擇的糾結歷程,以及最終選擇了美高的原因:

1

“尷尬”的國際學校:想上的進不去,進去的不想上

北京,國際學校如今已呈魚龍混雜的態勢。有幾所學校如京西、順義國際、哈羅、樂成名滿京城,佔有著全京城最優秀的國際教育資源,但更多的國際學校水平卻是層次不齊,校風也有好有壞。想要選擇一所合適的國際學校可以說是要過五關斬六將,不僅要有成績,還要有身份,還可能要有關係。

當時我們的孩子有能力上頂尖的國際學校,但很多此類國際學校,如京西、順義國際等根本不招中國國籍的學生,有些甚至還要求父母其中一方也需要持有非中國國籍。雖然有少部分優秀的國際學校對中國國籍學生開放錄取,但名額也十分有限。

2

學費之差:其實算算二者差不多

北京的國際學校高中學費基本都在15萬、20萬一年以上,還不包括其他各項活動、項目、書本等等的費用。從這個角度來看,上國際學校就好比買了一臺跑車——買得起更要養得起。

相較之下,美高公立高中大約在1到2萬美金一年,私立走讀高中2萬美金到4萬美金,而私立寄宿學校的學費加上寄宿費大約在4.5萬到7萬美金一年。比如目前我的孩子上的是東部的一所私立走讀高中,每年學費約為3萬美金(合約人民幣20萬),加上孩子的生活費一年花費也不會超過35萬。

儘管從留學費用上看肯定還是會比在國際學校上學貴,但“性價比”卻更高一些。孩子出去之後,很多在北京需要“刻意體驗”的事情就會成為非常自然的生活環境(如全英文環境、義工機會、校園運動、學業考試製度等),而且也有了我說的第三個優勢——大學申請更容易。

3

就讀美國高中經歷的分量

在美國高中和國際學校對比中,最打動我的是美高經歷的分量。選校時期,很多旅美多年的朋友都強烈建議我直接讓孩子去美國讀高中,因為美國大學很看重申請者的過往經歷,尤其注重留學生是否有美國學習背景。

如果孩子就讀美高,那麼三年下來至少說明孩子的英語水平、對美國社會的熟悉程度、申請信息都是相對可以保證的,有了這些證明孩子的本科申請競爭力也能大大提高。據我所知,有些學校就特別偏愛有美高背景的申請者,錄取比例也會相對提高一些。

另外一個優勢就是,孩子能獲得很多第一手的申請資源和信息。比如我的孩子在備考SAT前能夠通過學校得到最新最準確的信息,能夠儘快找到合適的大學推薦人,可以自己在暑期時間參加感興趣的學校的大學開放日,甚至旁聽課程……這對於孩子的申請的幫助是任何一所國際學校沒法完全做到的。

4

“始終都要邁出的一步,不如早出發”

上國際學校很多時候只是家長為了給孩子一個過渡期,但很可能孩子根本就不需要這個過渡期。如果確定了出國,不如在孩子吸收知識和經驗最快的時候讓他出去。遲早要走的路,不如早點出發。

關注“智課”,獲取更新更前沿的國際教育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