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亞健康分型之肝氣鬱結證

中醫認為,肝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主疏洩,泛指肝氣具有疏通、條達、升發、暢洩等綜合生理功能。《素問·靈蘭秘典論》說:“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主疏洩的功能主要表現在調節精神情志,促進消化吸收,以及維持氣血、津液的運行三方面。肝氣鬱結就會出現這三方面的問題。自我診斷也是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如有類似症候就說明肝的疏洩功能有問題了。

亞健康分型之肝氣鬱結證

一、肝的疏洩功能能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此項功能正常人體就能較好地協調自身的精神、情志活動,表現為精神愉快、心情舒暢、理智靈敏;調節異常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疏洩不及,則表現為精神抑鬱、多愁善慮、沉悶欲哭、噯氣太息、胸脅脹悶等;二是疏洩太過,則表現為興奮狀態,如煩躁易怒、頭暈脹痛、失眠多夢等。

二、肝的疏洩功能有助於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分泌,以保持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如肝失疏洩,就會影響脾胃的升降和膽汁的排洩,出現消化功能異常的症狀,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噯氣泛酸,或腹脹、腹瀉等,中醫稱為”肝胃不和”或”肝脾不調”。

三、肝的疏洩功能直接影響著人體氣機的調暢。如肝失疏洩,氣機運行不暢,可出現胸脅、乳房或少腹脹痛。嚴重的會導致氣滯則血瘀,則可見胸脅刺痛,甚至症積、腫塊,女子還可出現經行不暢、痛經和經閉等問題。

亞健康分型之肝氣鬱結證

在亞健康狀態,肝氣鬱結證多發於成年人,而又以女性為多,尤其在女性更年期前後,所氣鬱結證與情緒的變化關係非常密切,在情緒不穩定時加重,穩定後各種表現可減輕。

診斷要點:1、精神情致異常,典型症狀:情緒抑鬱,喜歡嘆氣;2、消化吸收功能異常,典型症狀:噯氣吞酸;3、氣血運行功能異常,典型症狀:脅肋疼痛走竄,女性乳房脹痛。舌淡紅,苔薄白,脈弦。

中醫調理思路

一、食療:可用於食療的食材有金針花、合歡花、玫瑰花、陳皮、當歸、佛手、白蘿蔔等。

二、中成藥:柴胡疏肝散、逍遙丸、丹枝逍遙丸(適用於肝火上炎型)。

三、經絡調理:拍肝經(沿大腿內側至小腿內側拍打,拍至皮膚潮紅即可),點按太沖、行間、內關等穴位。

亞健康分型之肝氣鬱結證

太沖穴

四、艾灸:三陰交、太沖、肝俞、脾俞等穴位。

以上穴位大家可以找度娘搜一下。

五、注意心理養生,保持心舒暢。

如有問題,可以關注後私信我,我會盡量及時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