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练硬笔字怎么同时兼顾笔画和结构?

不玩手机难啊


点画与结构是书法艺术的两大要素,点画讲求老练精熟,结构讲求勾称美观。无论硬笔还是软笔书法,笔画和结构兼顾都是应有之意,二者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书法艺术重在整体性,笔画与结构不宜被割裂来判读,但这并不影响从理论上分别对其进行解构,而且在具体书法习练中,也应因人而异各取侧重。比如,临贴时间较长、具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点画技巧应该问题不大,那么就应当适当强化结构的磨练,从间架结构上寻求突破。反之亦然。

对于天赋较高、空间艺术感强,但未经过系统临摹基础训练的人来说,则要多看多悟多练一些点画技巧,并经过大量书写训练加以深化理解与巩固。

当然,具备一定基础的朋友,最好将点画与结构视作一个整体来加强揣摩习练。书法虽无定法,但有大的原则,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臻化开新,不能随心所欲的胡来,从而堕入江湖体。





书法是艺术,不属于严谨的科学,因此没有所谓精确的模式、精准的技法,也不可能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律定则。除去天赋原因,悟之深,行之笃,是书法修行的关键。


抱庸詩書


硬笔书法是书法门类中的一种,也是初练书法者打基础的一个阶梯,在学生时期,有许多钢笔字写的好的同学,后来己成为书法家了。

练硬笔书法也照样练出风骨和神韵来,庞中华的书法就很有特色,黄若丹的硬笔行草也很有灵气,我在上中学就开始临他们的帖,现在的字写的还算不错。

现在,硬笔书法己成为书法艺术的一个专业门类,研究者颇多,有许多硬笔书法专业协会,这是一个好的趋度。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好多都是无纸化办公,对书法的冲击力很大,好多年轻都不怎么会握笔了。所以,普及硬笔书法是一个契机,更是种社会责任。

硬笔书法应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就要抓,教他们怎样握笔,结体,写出骨感,写出神韵来。











笔墨瞬间


硬笔字事实上也是脱胎于毛笔书法,因此,它的笔画和结构难免具有毛笔书法的特点。

但是硬笔书法在笔法上完全不同于毛笔,因为它不需要调锋,硬笔书法在笔法上就简单很多,主要有轻重缓急、圆笔还是方笔等。

因此,我们认为得硬笔书法关键还在结构上。

所以我们在教授硬笔书法的时候,把偏旁部首的写法教会以后,主要还是在结构上下功夫。

而硬笔书法的结构的学习,还是按照毛笔书法的规则来,毕竟写的都是汉字,而汉字的结构是有规律和规则的。比如颜体字的结构、欧体字的机构等。

我们也不主张按照毛笔书法的规则,非要写出提按转折的形状来,以至于降低了书写速度,从而降低了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兼顾笔画和结构的问题上,我们首先强调“点”的写法,因为“点”画可以引申出其他的笔画,几乎是所有笔画的起笔;再使用米字格来确定结构的空间定位,强调起笔和收笔对整个字结构的作用,在区分了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等的结构特点之后,来设定通篇的章法安排,这样的话,在能够保障点画的规范、准确之后,主要练习结构的把握,在练习结构的同时,始终注意点画的写法,争取精益求精,共同发展。



这个原则,可以在楷、行、草中变通使用。

本文为昭明书馆原创,观点仅代表个人;图片来自公开资料,如有冒犯,敬请原谅。


昭明书馆


笔画和结构是硬笔书法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了,要想同时兼顾,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临帖时,尽量不要把笔画和结构分开。

有些书友学习书法的时候,直接就是从单个笔画开始学习的,这个临帖方法不是不可以。只是这样临帖会导致进步慢一些。

我的建议是可以单字临习,也可以单页临习。我们都知道字的结构是由笔画组合而成的,没有好的笔画结构也不好看,他们二者不能分开,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

在临习单字的时候,把重点放到结构上,但是再写每一个笔画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写,把笔画送到位,这样就能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之上也能同时兼顾着笔画了。

其次,练字时,先从字结作为突破口,以结构为主,笔画为辅。

学习硬笔书法要想进步快,我认为千万不要孤立练习,要从整体出发,因为整体决定部分,而部分反作用于整体的。

我认识了很多写的不错的书友,他们告诉我,他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基本都是从结构练习的,他们说只要结构写好了,字形写好看了,那么笔画也就随之变好了。

但是,如果单从笔画开始学习的话,那么要想把笔画在融入到结构当中去就很困难了,这都是他们的经验,经过了验证的!

最后,学习硬笔书法和毛笔差不多,都是要去花大量的时间的,没有时间作为保证,单靠一点自认为的天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个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即使有一个两个天赋很好的,那也只是个例而已。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学习书法也没有速成法,要想在书法界有所作为,就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才可以。

所以说,要想把字的机构和笔画同时写到位的话,就必须不能孤立练习,一定要从整体出发,要从大到小学习。我们有时候看到初学者的字,第一印象就是他的结构不好,然后才看到笔画问题,所以,我认为结构比笔画还要重要!当我们通过临帖把结构练好了,那么我相信笔画就很好结构了。

以上内容仅强哥一家之言,水平有限,能力一般,如有说的不好的地方,还请方家指正。插图为强哥硬笔书法习作。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硬笔书法方面的知识,请关注“强哥书画”!


强哥书画


临习讲究“形神兼备”,达到创作中的理想状态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很多人遇到瓶颈就此放弃了,其实在练字过程中就是转折点,突破了就有成绩。


如何突破眼高手低的问题?有没有捷径提升习字效率?回答是肯定的:把握人性,掌握规律。


关于学字的五个步骤,我曾经回答过这个问题,符合人性的习字规律就是从不熟悉到胸有成竹的进阶过程,提升效率的砝码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做更有效的事情。


这里着重把习字初期的规律阐述清楚,换句话说让努力者能找到方向。


一、字形首先要背清楚。人们写字形成自己的风格,在间架结构上一定有规律可循。一本字帖拿过来,把典型的字找出来,先试着摸索相同字的结字规律,等临摹到脱帖有印象了,说明到达形似的阶段了。


二、执笔方法要注意纠正。学字初期很多人总是在运笔上达不到字帖的笔画效果,首先考虑到的是执笔习惯的问题,执笔姿势在很多书中有介绍,手执笔的高低,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关系如何调整,都能影响到习字的效果;其次,就是笔的选择,笔杆粗了容易形成抱笔的习惯。


三、在最有效率的时间练习。一天除去睡眠和吃饭的时间,自己在其它时间哪个时间段写字最有效率,有人曾经把思考、学习和行动的时间做过很详细的阐述。我们在习字方面也有类似的经验,比如上午写字就不如下午某个时间写得好,把下午这个时段拿出来狠狠练习就是了。


你还有哪些更有效率的方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关注我,最小成本学习硬笔书法,头条视频对你的书法有所帮助。

-------------------------------

秀墨斋-中小学硬笔书法启蒙者


成功从调整开始


个人以为,写硬笔字,尤其是硬笔行书,结构为重,笔画其次。

沈鸿根说,笔画好比是机器的零件,若零件不合格,或是次品,结构写的再好,这台机器也是有问题的!

这话说的有道理的。不过也是要看书体,看书写对象的;

若书法家,硬笔高手是写作品的目的,不论是结构,又或是笔画,都尽量是要写到位!

若是楷书

硬笔线条表现力太有限,倘若不是速度很慢,追求“迷你欧楷”的效果,也没有必要追求笔画的精益求精!

田英章的硬笔楷书,作为能实用的楷书,笔画写的是最为精到的,如上图。

而他的徒弟荆霄鹏,写的楷书,结构上更大气,线条上倒简单了很多。

这就是对硬笔楷书理解不同所致,当然,荆霄鹏一般用的中性笔居多!


倘若是普通人,写能实用的行书,我们简称为实用行书,大概是难以二者兼顾的!能把结构写的没大问题,收放有度,主笔突然,已经很厉害了。


作为行书,常用的主笔练好,写自然流畅,倒是很重要的。如:垂露竖、悬针竖、正反捺、长横。这些常用的主笔,要练好!

尤其是注意,行书的牵丝的自然,适度。

左右结构上,左收右放,中宫收紧,主笔突出。

上下的结构,有的要求上宽下窄,如:昌、穿、空等等;有的是上窄下宽:商、笔、志、泉等等。这些,能写到位,已经很厉了!

综上,硬笔书法,结构为重,笔画其次!若把笔画放的过重,可能更适合比赛,而影响了硬笔的书写速度。


行书一点通


写硬笔字怎么同时兼顾笔画和结构?在书写中兼顾笔画和结构需要对笔画的形态变化、笔画长短、书写位置等了如指掌;需要对间架结构的分类以及分类下的结构形态做到胸中有数。二者合一方可兼顾到位,而达到这个程度则需要多看、多学、多练才能实现。

一、笔画的形态

笔画是汉字组成的基本元素,写好笔画,掌握笔画的姿态、长短、位置等变化是写好字的先决条件。

按照“永字八法”和思维导图的方式,我将笔画分为: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八种并进行一一扩展归纳如下:

如上图,比如撇笔画,分为平撇、短撇、斜撇、竖撇、竖弯撇、横撇、横折折撇、竖折撇八种,而每一种都有其例字加以辅助说明(具体归纳内容可以到我“书法有云”中的文章去查看)。

在书写中兼顾笔画和结构,像“千”字,其首笔为“平撇”若书写角度不到位,那么整个字的形态就会发生变化,就达不到写好字的要求;其结构以悬针竖来说是上短下长,也就是在“千”字的第二笔“长横”为参考点,横上面的部分是短的,横下面的部分是长的,而长横是这个字的主笔,需要写得比较长。

如此,结合笔画和结构的规律来书写方可写好字,其他的字也是如此,因此,掌握好笔画的各种形态变化及其长短、位置等是必要的。

二、间架结构的分类

结构在书写中是出于一种很重要的位置,甚至有人曾说一个字只要结构好就不难看的地步,虽然本人不太赞同这一观点,但并不否认结构是书写中很重要的一个技巧。

我有整理了一份间架结构的资料如下图:

这份资料首先将结构分为四大类,然后再大类中归纳其变化并一一罗列出来,按此学习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汉字间架结构的书写。

综上所述

在书写中兼顾笔画和结构就需要对笔画的姿态(角度)、长短、位置等了如指掌,对所书写汉字的间架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当这两者都达到娴熟的程度时,可再多看些优秀书法作品(也就是读帖),如此,便可在书写时笔画与结构兼顾达到顺手而书的程度。


书法有云


我们知道初学者在学习书法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由于书法的技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笔法,结构,章法这三个部分,所以初学者的目是在尽快短的时间内达到这三个层面所要求的技法水平。

因此,这就造成了初学者的困惑,到底应该如何兼顾这三个层面的学习,达到这三个层面快速的突破呢?

我认为初学者在学习书法技法这一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有很大的问题,也就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同时兼顾三个层面,也没有人可以同时做到兼顾两个层面,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我们是没有办法兼顾很多东西的,如果你可以兼顾其中的两个,甚至是三个,那么你不是普通人,你是天才。

心理学和社会学家发现在人群中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叫做二八定律,也就是说,在十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是比较卓越、比较成功的,剩下的八个人都是普通的人,如果我们以智商来论断的话,在十个人中,顶多有两个人,他的智商是非常出众的,那么剩下八个人,他的能力和天赋都是一般的水平,不是说有多差,只是在一般的水平而已,而你我都是普通人,都是凡人,所以你在学习书法的时候,一开始就不应该去想怎么样兼顾两个层面,甚至三个层面的问题,这不是你所在能力范围内所要考虑的问题,你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攻克一个层面,如果能够把一个层面完全的掌握,那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还要奢求同时兼顾两个层面?

这就是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的一句话——人不能一口吃成大胖子,所有的成就都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打基础,做好最基本的工作,慢慢积累而成的,想要速成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有速成的方法,那么世界上全部的人都成书法家了,也不会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是书法家。

所以把这个问题给说透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往下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了,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一个层面的问题给解决好了之后,如何衔接每一个阶段学习的任务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我们以往学习成就存在的前提下,如何对接到下一个阶段的书法学习。

我认为要想做到掌握书法技法中的三个层面,那么,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一定要把前一个阶段的内容给完完全全、踏踏实实的掌握,做熟练了,有了基础之后,再去碰下一个层面的内容。也就是说每一个阶段都能够有100%的把握,做到高水平,做到熟练。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就比如说我们去盖一栋房子,那么首先我们要把这栋房子的地基给打好,然后才能在上面垒砖块,在上面盖围墙,然后慢慢地架大梁等等,放各种各样的东西,然后开窗户,然后砌墙,粉刷,装修等等。

但如果一开始你的地基就没有打好,那么后面你就是装修的再豪华,谁敢进去住呢?

所以,在你该打地基的阶段,就不要老是想着怎么样去装修你的房子,怎么样去布置你的家具,不要想这些问题,打地基就好好的打地基,做基础就好好的做基础,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笔划的学习,结构的学习,章法的学习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在学习笔画的时候就老老实实的学习笔画的技巧,不要想着结构怎么样去处理学习结构的时候就不要想着怎么样去处理一幅作品中的章法。

学习笔画的时候想着结构,学习结构的时候,想着笔画和章法,学习章法的时候又开始担心结构和笔画,那这样的话,你只会累死你自己。

有一个非常有名的佛学故事,很能够反映这方面的问题,佛家有三句非常著名的话,也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有一天,有一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讲了这三个话,讲了这三种境界,小和尚非常不解的问他的师父,最后那个阶段,为什么又回到了起始的阶段。老和尚告诉他,实际上第三个阶段并不是像第一个阶段那样,这三个阶段,就像人的一生,人的一生开始出生生的时候是非常幼稚的,看什么就是什么,没有什么花花肠子,也不会歪曲和变形,天真无邪。但是人到了中年,经历了一定的社会洗礼,开始慢慢的要说一些违心的话,做着一些违心的事,甚至为了生存,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东西,这个阶段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那么等到老年的阶段,修炼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想着世间纷繁复杂的东西,不会为欲望所动,看什就是什么,做什么就专心的做什么,不会想其他的事情,砍柴就是砍柴,跳水就是跳水,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

这和小时候的状态虽然有很相似的地方,但是人在这个阶段已经积累了小时候不具有的眼界、知识、学识和涵养,这个时候看东西更加纯粹,也更能够专注于自己所从事的事物,更能够深入研究,

所以,我们学习书法也是这样,不要老是想着兼顾每一个方面,把每一个方面都做好了,也就成功了。


松风阁书法日讲


看了小编的字,基础还是很好的。不过结体和笔画都有问题,分别说一下自己的建议。

结体上不管什么字体,都是有收有放,中宫收紧,主笔舒放,而每个字本身都有重心,要让字的重心稳重,主笔每个字都只有一笔,也就是起到稳定重心,重点突出的那一笔。其实结体时离不开笔画之间的呼应的,也就是写完第一个笔画,第二个笔画其实位置已经固定了,而且写上一个笔画时,就考虑了下一个笔画的存在,那第一个笔画的长短位置相对也是固定的,这也就是笔画间的呼应避让关系。所以练字最好按着结构特点系统练习,比如练习左右结构,要分出左简右繁还是左繁右简,确定哪边避让哪边,一般情况下都是左让右,掌握了左右结构,再去练习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框架结构和独体字。

至于笔画,练习时不草率,有起、有行、有转、有收,笔画书写有韵律感,要笔笔精到,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形成习惯功底也就有了。

练习硬笔书法,建议看看传统小楷字帖《灵飞经》。


黑白世界3397275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