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醫藥上市公司造富神話破滅背後的真相,令人唏噓

醫藥上市公司造富神話破滅背後的真相,令人唏噓

作為中國醫藥行業的上市公司,海普瑞剛一上市就演繹了一出“造富神話”,引起國內外關注。然而,海普瑞上市後,公司後繼增長無力,業績下滑,導致資本市場上股價跳水。於是,海普瑞祭出了股權激勵計劃,試圖穩定公司核心經營團隊,提升公司市值,結果卻以失敗告終。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海普瑞的造富神話覆滅?

“高價股”被資本市場打回原形

深圳市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公司主要經營肝素鈉原料藥的生產與銷售,產品多數出口,交易對象多是全球知名的國際企業。在取得了美國FDA食品藥品管理局認證和歐盟CEP藥典性認證的藥政批准後,海普瑞名聲大噪,一度被業內視為高成長的典範企業。

2010年5月6日,海普瑞在深交所中小板正式上市。

上市當天,海普瑞發行價衝上148元/股,對應市盈率竟然達到令人驚訝的73.27倍,一舉創下了A股市場首次發行的最高價。打著“國內唯一取得美國FDA認證的肝素鈉原料藥生產企業”的旗號,海普瑞獲得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募集資金淨額高達54.17億元。

上市第二日,海普瑞股價一夜間飆升至188元/股,公司市場價值在最高峰時甚至達到750億元,創始人李鋰夫婦則以426.29億元的身家晉身內地新首富。

然而,在如此震撼性的開場後,海普瑞就開始翻書式的變臉:半個月後,海普瑞股價急轉直下降到136元/股,

2010年第四季度,公司淨利潤減少了24.85%。

2011年4月,海普瑞股價已經跌破百元,僅僅只有剛上市時股價的50%,被擠出了“A股百元股俱樂部”名單,而此時距海普瑞上市還未滿週年。

2011年5月6日,海普瑞收盤價更是僅有36.2元/股,僅為最高時的20%,已經淪為A股十大熊股之一。

到2012年上半年時,受營業收入持續15個月下滑影響,公司股價跌落了70%,市值蒸發了600億元。更為嚴重的是,海普瑞還面臨著經營業績嚴重縮水、股東瘋狂減持以及涉嫌嚴重關聯交易等棘手問題。

面對慘不忍睹的市場成績單,海普瑞解釋稱,公司在2011年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影響,美國和歐盟等重要產品的主要銷售區域經濟持續低迷。

同時,由於依諾肝素製劑和新肝素製劑陸續被美國FDA批准仿製,使得行業競爭逐漸加劇。對此說辭,有投資者直言:從上市之初的第一高價股,到業績利潤雙下滑導致神話破滅,海普瑞的種種表現向大家證明,海普瑞不是一家有前景的公司,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醫藥上市公司造富神話破滅背後的真相,令人唏噓

為了挽救雪崩樣的業績,使企業重新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重振投資者信心,2011年12月,海普瑞公佈了股權激勵計劃,股權類型選擇了股票期權,激勵對象包括公司高管和核心技術人員總計82人,並在2012年2月對該股權激勵方案進行了修訂。

海普瑞此次端出的激勵計劃所涉股票總數量為1200萬股,約佔海普瑞股本總額的1.50%,公司將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新股,行權價格29.79元。

股權激勵方案中明確要求,以2011年為基準年,公司2012年、2013年和2014年的淨利潤增長率不得低於15%、45%和100%,三年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不得低於9%、10%和11%。

2013年7月13日,海普瑞發佈公告稱,因市場環境發生較大變化,股權激勵計劃預計將很難真正達到預期的激勵效果,公司決定終止實施後續第二期和第三期股權激勵計劃,並註銷已授予92名激勵對象的全部1167萬份股票期權。

而不久前,由於2012年兩項股權激勵考核指標都沒有達到規定的行權條件,海普瑞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已失效。

至此,海普瑞的股權激勵計劃正式壽終正寢。

神話背後的真相

在海普瑞業績嚴重下滑與股權激勵受挫的背後,是企業戰略、資金運營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漏洞,無論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將會牽一髮而動全身,直接引發海普瑞內部的“海嘯”。

醫藥上市公司造富神話破滅背後的真相,令人唏噓

在中醫藥領域,海普瑞曾經優勢明顯,高居行業佼佼者的寶座,但是,由於市場環境變化,來自國內外競爭對手的威脅逐步加劇,為了保持領先優勢、打造新的競爭力,海普瑞應該選擇多元化的發展模式。

從投資區域和資本運作角度看,海普瑞在多元化方面做了一定努力,然而,從產品與市場角度觀察,海普瑞的多元化成果幾近於無。

從2012年海普瑞公司年報中可以看出,肝素鈉原料藥是海普瑞當時唯一的主營業務,因此,海普瑞投入了大筆資金在肝素鈉的產業鏈建設上,但在被投資公司的權益佔比不高。

銷售方面,海普瑞超過90%的產品出口歐美,主營業務收入的90%來自對海外出口的銷售,在國內市場佔比較小。

對於任何一家公司來說,如果主營業務偏於單一,銷售渠道過於集中,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預知的經營風險,加之海普瑞的主營市場都在海外,不可控因素多,更給企業經營平添了幾分變數,稍有不慎就會出現業績崩盤甚至引發公司倒閉的後果。

從主營業務收入來看,海普瑞的營收能力下降與其重要產品的銷售市場明顯萎縮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從2010年到2012年,中國肝素出口額逐年減少,海普瑞也受此影響。

同時,受市場競爭加劇的影響,海普瑞出口額佔國內行業出口的比率也逐年下降,海普瑞2012年營業收入相比2010年大幅減少了29.37%。

此外,海普瑞在IPO時共募得資金59億元,其中48億元屬於超募資金,由於並未事先規定相應的投資項目,這筆鉅額資金沒能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殊為可惜;而原本已有投資目標的4.83億元,後被用於肝素鈉原料藥的生產建設項目上,但該項目卻遲遲未聞建成的訊息。

如此一來,海普瑞當初募集的資金,三年間竟然有45億元左右被閒置,這在資本市場上簡直是難以想象的。

事實上,從2011年開始,整個中國的肝素行業出口量與出口額都出現了負增長,表明肝素的盈利能力呈現下降趨勢。但在整個行業萎縮的背景下,海普瑞卻制定了“淨利潤增長不低於15%”的過高行權條件,十分不切合實際,最終直接導致股權激勵失敗,激勵目的也全部落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