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0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称,交通噪音已导致英国的小鸟逐渐忘了如何歌唱,反而开始模仿噪声,栖息在喧闹道路附近的鸟类听不到对方的声音,年幼的小鸟难以学会歌唱。燕雀和黄鹂再也听不见求偶的叫声而找不到配偶,数量已急剧减少。住宅区的鸟儿很快忘记了原来的歌声,唱不出婉转的曲调,而开始模仿周围的噪音,如汽车的嗽叭声。”看了这则题为《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的报道,令人啼笑皆非,心中很不是滋味,在感觉这一事件荒诞滑稽的同时,也对未来的自然环境和鸟类的命运深感忧虑。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如此,世界各地也无一处不是这样。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把蓝天切割得所剩无几,缕缕从工厂烟囱喷出的滚滚浓烟使大气变得污浊,随处是汽车的马达声、嗽叭声和人群的嘈杂声,使本来就挺着大肚子的城市再度澎涨到极限。鸟儿们只得远远地逃离城市,坚守下来的鸟群便“落乡随俗”般地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变成怪异的一族。偶尔在休闲的园林里能看到有人将笼中的鸟提到一块,让它们再造一个自然界幽静的氛围,不过那不是本质意义上真正的鸟鸣,它们已遂主人的意愿作过粉饰,过不了多久,那些模仿力极高的笼中宠物,也许会背叛它们的主人,啼出刺耳的噪声。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山村也一样,大片的森林在近年中遭受了人为的洗劫,鸟类失去了繁衍生息的家园,数量日渐减少,特别就那些幼鸟来说,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到世上便要开始本能的逃劫避难,已无太好的条件学习他们的“母语”,反映它们的本真。即便有着适于鸟类生存的地方,但那地方是美国、加拿大,或者是我国的深圳、浦东,居住的大多数定是“移民”,在这鸟类的新区里,便是南腔北调。万事万物在大差别中定有大统一,真担心在这种大统一后,鸟类的啼鸣失去多样性,或者纯粹是噪声,出现变异的一代。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优美舒适的环境是人类的共求,试想群山碧翠,泉水叮咚,有鸟儿脆悦的啼鸣在林中悠扬地传出,那该会有一种如何清澈的心境。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和“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两句诗行,都营造出了天人合一的美好境界,再想想当今的城市环境,更能使人意识到人类对鸟类的需求,因为鸟类在大自然和谐统一中密不可分,它使自身连同人类一道融入大自然。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在我们生存环境日渐被遭破坏时,人们口口声声高呼爱护地球、爱护环境,我们何不实际一点,从爱鸟做起。我们没理由不爱鸟,95 %以上的鸟类以昆虫为食,它们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一对啄木鸟能保护十几亩森林免受病虫害,一只猫头鹰一夜可以吃掉5至6只田鼠,一个夏季能捕食1000多只田鼠,保护约1000公斤粮食免受损失,燕子等鸟类捕食大量的苍蝇、蚊子等,可以有效地控制人畜疾病的传染。我国已发现的鸟类近1200种,它们无可置疑成为一笔可贵的财富。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人类也有先觉者,早在1887年,格林奈尔就出版了一份保护鸟类的杂志,取名《奥杜邦》,“奥杜邦”就是“爱鸟”的同义词,后来就形成了强大的“奥杜邦学会”。先觉者的行动,唤醒了民众,《世界保护益鸟公约》将每年的4月1日规定为“国际爱鸟日”,人们还把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规定为“国际候鸟日”,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国务院曾明文规定,每年春天,全国各地要深入开展爱鸟周活动。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现代人也不乏爱鸟护鸟者,据报载,法国巴黎北部有一座孤零零的蒙玛特丘陵,尽管它是巴黎大都市的一部分,但依然保留着乡村般的风光,这里有一位爱鸟至上的老先生阿曼德,人称“巴黎鸟人”,老人一生有两大爱好,画鸟和养鸟,终身以鸟为友。他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去丘顶广场,用自己配制的食物喂鸟,研究鸟语,现在已能同小鸟对话。只要他一去,小鸟们便将他团团围住,落在肩上、头上,甚至在老人竖起来的大拇指上。在我国昆明翠湖上的红嘴鸥,也备人们关爱,只要到那儿的游客,定会在不知不觉中站到爱鸟者的行列里,唤他们或买鸟食喂他们。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如今,都市里笼养鸟的现象仍很突出,其实那是一种对鸟类天性的扼杀,梁实秋在《鸟》中曾写道:“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仅优于标本室里住着罢?”知理的人有的将笼中的鸟放归到了大自然中,无鸟者则不再去逛鸟市。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爱鸟护鸟,先得从禁止捕杀做起。记得小时候,麻雀成群,人们却以它们经常来遭踏庄稼为由大打歼灭战,使麻雀所剩无几。有幸的是现已有学者公开出来为麻雀翻案,摘掉了它们“四害之一”的帽子。保护鸟类生存环境,也是爱鸟的具体表现,目前国家规定禁砍天然林,使鸟类健康生存和发展有了铁的保证,摆在人们眼前的义务便是多植一棵树,多一分保护森林和净水的爱心。

都市的鸟儿不再会歌唱,而去模仿周围的噪音

我们不希望那种变异鸟在更多的城市出现,毕竟我们已承受着太高分贝的噪声,如果鸟类口中还在鸣叫出汽车的喇叭声、机械的转动声和金属的碰撞声,人类会在极度的烦躁中走向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