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如何看待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协议?是否会让特朗普取得贸易战的全面胜利?

冲击时评


这场贸易战从一开始注定就是一场制裁战,从特朗普毫无诚意的谈判开始,不断的出尔反尔,压根就没打算和中国和解,如果一开始就挥舞制裁的大旗,国际舆论会一边倒的支持中国,美国联合盟国以强欺弱,公然践踏wto规则等等,显然美国给中国挖了一个坑,下一步美日和解便水到渠成,理所应当的事了,一场混乱的群殴悄然变成一场一边倒的单挑。

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该怎么办?

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告诉我们,大国之间的战争是真刀真枪的战争,是综合国力的战争。

“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该怎么办,答案是我们加大内需,盘活我们的经济,加大制造业投入,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不再看别人脸色,当别人离不开你才能体现出你的重要性。那些所谓的专家还在纸上谈兵,房价涨到40万一平,城镇化,棚改去库存,刚需,难不成洋人的大刀砍了过来我们还在加速盖房子,炒房子,做着等房子40万一平的时候买下全世界的春秋大梦。炒房误国,实体兴邦,匹夫有责,我们团结起来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以前是,以后一定也会是。





现代财经


特朗普再次宣布了自己与容克的会晤是重大的胜利,从发表的声明来看,成果还是比较多的,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有比较务虚的,也有比较实际的。

从整体来说,容克与特朗普能够达成协议已经是胜利了,那就是暂停欧美贸易战,本来双方是可能将30多亿美元的贸易摩擦升级为3000亿美元的贸易战的。从贸易战到建设高水平贸易区只用了两个多小时,这真是够神奇的。

原因在于,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还是在大西洋共同体内部的利益重新分配,美国想减少贸易赤字,欧美之间有些关税的确是非对等的,涉及到利益的问题,应该说都是可以谈判的。

特朗普进行的一系列的威胁都是“交易的艺术”,钢铝加征关税,以及指责德国与俄罗斯之间修建天然气管道。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美有8.5亿人口,50%的全球GDP,加上二战之后美国保护和支持下欧洲一体化,欧美之间的相互依赖是非常牢固的。

无论美国还是欧盟都重视自身的利益,也就是各种各样的本国利益优先,如果能够实现利益的再次调整,责任和成本的分摊的话,是可以对接的,毕竟欧美之间的市场规则是比较一致的,对接难度小。

贸易战是真实的,因为美国要重新调整国际经济秩序,夯实美国的优势地位,在全球化遭到逆转的时候,重构西方共同体就是次优的选择,随着欧日自贸区的签署,欧美推进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自贸区建设,欧美日三方的自贸区在升级换代。

从欧美达成的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到,美国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但是欧美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一起改革WTO,同时也提到了知识产权、国企等问题,可以看到,欧盟已经加入到了美国主导的贸易战之中。


孙兴杰


美欧达成协议,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成功的第一步,接下来合伙改革世界贸易组织才是它们的终极目标。

众所周知,特朗普单方面挑起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欧盟也是其核心“攻击”目标之一,但毕竟美国与欧盟在全球战略利益上有共同的价值观。尤其是它们之间在政治、军事、国际外交和国际事务当中都有相同的利益取向。而今美国与欧盟暂时“罢战”,实现了互惠互利后,下一步自然就会对付共同的“敌人”。



虽然,不久前的特朗普还在北约峰会上大骂欧盟是美国的首要“敌人”,甚至说德国已经成为俄罗斯的“俘虏”。但终归是一家人,盟友依旧是盟友,而真正的“敌人”永远不会成为其心中的盟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也根本不会有那好心要与“战略敌人”携手发展,共同繁荣。只会形成合力“狼狈为奸”向别人下手。


现如今,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一起站到了白宫玫瑰园,双方在共同会见记者时宣布,美国和欧盟就缓和当前紧张的贸易关系达成协议,双方一致表示,将致力于消除关税和贸易壁垒,避免当前一触即发的贸易战。这确实让之前一直胆战心惊的欧盟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之前特朗普还一再威胁要对来自于欧盟的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呢,欧盟各国尤其是德国视汽车产业为其经济支柱产业,相比钢铝关税的规模,对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那影响可就大了去了!


目前为止,美国与欧盟的协议达成,还只能说是初步的认同。比如说美国同意不向欧盟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而欧盟也投桃报李的同意向美国进口更多大豆和能源。并表示将共同合作。特朗普甚至说,今天是“自由和公平贸易的大日子”;容克也表示,会谈进行了约三个小时,非常具有建设性,对于能够达成协议而感到高兴。确实这一趟不虚此行,之前的马克龙及默克尔都去过美国,但都铩羽而归!相信容克回到欧洲后,必定会得到欧盟各国的“掌声与鲜花!”


但是,事情肯定不是结束了,而是真正的大戏就要开始了。那就是美国将会联合欧盟一起推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改革工作。由于此次的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战,让美国人看到了对自己的“不公平”,现在特朗普既然已经拿下了欧盟,取得了强大盟友的合作助力,就等于重新拿到了西方世界的一致话语权,再加上此前已经与欧盟达成自贸协定的日本,这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又可以为所欲为了。由于美国至今掌握着国际事务中的大部分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通过发动此次贸易战,为重塑国际贸易组织的规则找到了借口,也拿到了机会。


可以肯定地说,美国与欧盟、日本等将把整顿与改革世界贸易组织作为下一步的重点。一定会朝着更有利于其自身的角度发展。


东震木


特朗普和容克在26日达成了贸易协议,这在当时看来无论是对于美国还是对于欧盟来说,都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但是从近两日的事后发展来看,似乎二者仍停留在“同床异梦”的阶段,又何来的让特朗普取得贸易战的全面胜利?

7月26日,在美国的农业重镇艾奥瓦州的一场集会上,特朗普兴奋的宣布:“我们刚刚为你们农民打开了欧洲的大门”,其中所指便是欧美贸易协议中涉及的欧盟增加对美国大豆的进口。

然而,这可能仅仅只是特朗普的“一厢情愿”。

27日,欧盟公开表示,农业不是与美国贸易协定的一部分。甚至于马克龙在26日也公开表示,反对将农业纳入任何贸易协定,在环境、健康或食物方面,任何欧洲标准都不应该被压制或降低。

很明显,无论是欧盟的公开表态还是马克龙的公开言论,都和特朗普的表述有很大的不同,这无疑于狠狠的打脸了川普。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农业之外,此次欧美贸易谈判的一大重头戏——汽车关税,依旧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无论是欧盟还是美国,都在各自做各自的。

据彭博社消息报道,来自欧盟、加拿大、墨西哥、韩国和日本的代表将于7月31日(也就是明日)在日内瓦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应对美国可能对汽车进口征收关税。

虽然26日容克和特朗普就已经达成贸易协议,但从欧盟的动作上来看,就关键的汽车关税而言,似乎没有丝毫进展。欧盟和其他主要的汽车出口国依旧继续扎堆商量如何应对加税的情况,而美国方面也并非是“完全”放下加征汽车关税的可能。

消息称,美国商务部仍在根据一项法案进行调查,而该法案中明确提出,在发现汽车进口损害美国国家安全时,美国仍可对其实施贸易限制。

这种“美国优先”的熟悉口吻无论从哪里看都不像是已经或是即将与欧盟达成互不征收汽车关税的情况。

所以说,个人看来,容克和特朗普的贸易协议仍存在很大的变数,最终可能仅仅只是一张废纸而已,更遑论让特朗普取得贸易战的全面胜利。

以上就是我对于该问题的看法,个人观点不代表君银投顾官方观点,如有不同的想法或是建议,可以直接在下方留言或是关注我的头条号进行交流。


民众投顾


美国与欧盟初步达成一些意向,暂缓了过去持续两个多月的贸易战。我觉得,整体上是一个积极进展。避免没有赢家的贸易战,对美国、对欧盟都有利。所以,我不认为是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挑起贸易战的胜利。

按照官方信息和媒体报道,特朗普与容克还就推进美欧零关税达成了一些共识,这就意味着美欧将在未来开启就零关税的谈判程序,探讨如何具体付诸实施。所以准确讲,只是“达成”意向,而非任何正式文件。

关于美欧零关税自贸区的想法,特朗普在G7峰会上就提出过,之前也有谈及。这个做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应该是一个大势所趋。各国减少贸易壁垒,增加流动融通,当然是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力,进行良心竞争的。这也是为什么各国都在努力构架不同规模的自贸区。当然,在自贸区推进过程中,各国出于各自经济发展与产业政策也一定会做出一些相应的政策跟进,来冲抵一些因为自贸区而带来的非正面影响,这也是必要而正常的做法。

关于美欧零关税的前景,从现在“达成”一些初步意向之后,一定会进入一个较长的谈判过程。跨大西洋之间的贸易量如此之大,涉及产业如此之多,零关税的话一定会涉及到众多产业利益,甚至也一定会涉及到欧盟各国内部的协调。事实上,这并不是美国与欧盟双方的协调,而是美国与组成欧盟的28国之间的协调,一定是较为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而在谈判之后,美国国内和欧盟内部的立法通过也将是政治博弈的大戏。届时,美国国内的政治环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否有助于通过零关税安排,还无法预知。所以,对于这个态势,密切关注,才是最好的姿态。

如果联系到前一段时间,日本与欧盟的自贸协定,美国、欧洲、日本如果最终进入同一个自由贸易体系当中,是不是会导致另起炉灶、撇开WTO的效果呢?

WTO无疑仍是规模最大的维持国际贸易秩序的国际组织,有北约、有G7,仍旧不妨碍联合国的存在。即便所谓西方可以建立自贸体系,他们仍旧需要一个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和体系,仍旧需要与新兴市场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往来,不可能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小系统。反而,他们希望更多与外部互动,进而WTO一定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我们而言,关键还是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要通过不断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方式,来努力改变别人、改变世界。


刁大明


特朗普“交易的艺术”表演真人秀,从一开始就是“商场如战场”的“攻心为上”。君不见,“坚船利炮”护航的“自由贸易”,由来就是“战争武器决定资源配置”的“强权出公理弱国无外交”。所谓“金特会”与“普特会”,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障眼法。法术万变而道不变,就是丛林法则自私自利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硬道理”。于是乎,就有了日本替“群主”组织欧日自贸区“零关税”的前奏曲,也就有了北约盟友提高军费开支的“服从命令”和欧盟答应“零关税”的乖乖就范。“八国联军”的“贸易混战”假打假唱,也都是特朗普与“建制派”黑脸红脸“苦肉计”双簧戏的配合演出。当年“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的“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津燕冀汉奸何多”,也同样是今天精美精英“阴阳合同”牛鬼蛇神两面人私有化商业化拜金主义“纸牌屋游戏”的假打假唱!

大道至简万法归一,如果老虎与食肉动物达成自私自利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合作共赢的丛林法则协议,并要求食草动物也必须遵守这个食物链游戏规则。那么,这个“自由贸易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丛林法则国际惯例,会是食草动物的福音吗?


网闻博报


这说明特朗普终于回归理性了,他知道不能继续杠在那里了。这对于目前与美国在打贸易战的其他方来说,其实同样也会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现在进入“特朗普妥协”时刻了。现在随着离11月份的国会中期改选又近了一些日子,特朗普肯定不希望美国第三季度经济成长的数字难看。

美欧双方其实等于同意推进原本就已经谈过五轮的TTIP,实质上相当于启动第六轮,虽然没有用上TTIP这个词汇。

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也即美欧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议题涉及服务贸易、政府采购、原产地规则、技术性贸易壁垒、农业、海关和贸易便利化等。奥巴马政府执政时期谈过五轮,第五轮时双方都遭遇较大压力没有取得进展。

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达成协议,以避免贸易战。双方目前的原则性协议的内容是,先停止相互的关税报复,在汽车进出口上相互继续扩大开放,欧盟同意增加对美国大豆与液化气的进口。此次双方协议能达成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没有提出离谱的要求,见好就收了。这也意味着特朗普明白,如果坚持再打下去,美国并没有胜算。所以,这当然谈不上特朗普在贸易战的全面胜利,只能说是其回归理性。

奥巴马肯定是比较郁闷的,经过特朗普这一波虚虚实实的操作,接下来美欧自由贸易协定(TTIP)如果达成,其功劳在舆论上将全部归功于特朗普了。


建章君


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特朗普与欧盟主席达成协议绝非偶然,都是利益的驱使,与欧盟的和解能否让特朗普取得贸易战的全面胜利现在说这个还为时尚早,不过,这对于中国在贸易战中的处境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原因如下:

一、三足鼎立相互制衡的局面被打破:

特朗普发动贸易战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中国,之前叫嚣着也与欧盟开战不过是一种恐吓,试图让欧盟做出让步,获取更多的谈判筹码,欧盟对于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据2017年的贸易数据显示,美国是欧盟27成员国最大的出口国,中国次之,欧盟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地区,在全球贸易中,美国、中国及欧盟地区原本是一个三足鼎立的局面,现在美国拉拢欧盟,这种制衡的局面或许可能被打破,尤其是在美国与中国开展贸易战的今天,对中国更加不利,因为如果没了美国市场,中国还能寄托于拓展欧盟市场,现在这一步也被堵死的话,那对中国的出口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2017年中、美及欧盟的贸易数据: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7年全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8896.4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6.9%。其中,出口15467.3亿美元,增长6.6%;进口23429.1亿美元,增长7.1%。贸易逆差7961.7亿美元,增长8.1%。中国是继加拿大、墨西哥之后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国(以单个国统计,没算欧盟地区),而中国则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1.6%,贸易逆差达3752亿美元!

据欧盟统计局4月1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为欧盟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占对非欧盟国家出口的20%),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占非欧盟进口的14%),仅次于中国(20%)。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要与美国达成和解协议的原因!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欧盟与美国的和解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中国在中美贸易战中的处境将变得更加被动!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K涛资本


没有这么夸张,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就贸易战和解,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人家本来就是盟友,在军事政治上有相同的利益和合作,贸易战达成协议符合双方的意愿,我对此不感到吃惊。



容克跑到白宫,和特朗普达成了协议,但是实质性的内容有啥,就是欧盟增加大豆和天然气的进口,特朗普承诺不对欧盟的进口汽车增加关税,缓解了贸易战的紧张局势,离双方之间的零关税还有一定的距离,这是贸易战阶段性的成果。

此次欧盟的妥协给了特朗普一个台阶,要知道和中国的贸易战,美国农民的日子不好过,尤其是大豆的出口。欧盟此次要增加美国大豆的进口,缓解了特朗普身上的压力,要知道,美国西北部的农民可是他的票仓重地!

但是欧盟的这次妥协,并不代表特朗普贸易战的全面胜利,但是绝对会促进更多国家和美国的谈判,至于会不会有蝴蝶效应,我们把悬念交给时间!

以上是我的回答,我是椰子熟了!


椰子熟了


这是特朗普贸易战的阶段性成果,但离取得贸易战的“全面胜利”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我认为,这场贸易战短期内不会结束。但是有个更不好的消息: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会谈后表示,美国和欧盟应商定针对中国的措施,应对其不公平的贸易政策。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容克表示:我与特朗普总统一致认为,需要改变很多东西。全球钢产量过剩,对我们的工人造成打击。C国钢产量过剩是欧盟的2倍,该国在该领域仍然有太多非法的政府补贴,这导致市场不可预知,影响我们的公司,我们还应终止我们的研发机构对C国无休止的技术转让。因此,其中双方就C国是否遵守知识产权法启动了针对该国的调查。

美国取得了贸易战的阶段性成果,但还需要一段时间去消化

美国和欧盟的贸易战才开打了26天,双方就达成了妥协,这说明了特朗普对于欧洲的反击是有预案的,之所以这么快拿出来是因为受到了欧盟和日本自由贸易协定的压力。但是,这只是一份停火协议,定下了原则以后还有具体的事项需要落实,技术层面的谈判还需要时间,甚至可能还有反复。毕竟特朗普已经挥霍了美国的国际声誉,签好的协议都可以说退就退,对于这种妥协他到底会不会反悔,或者部分反悔欧洲心里也没有底。已经在建的北溪2号项目(将直接冲击美国的天然气出口)、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措施等方面双方还存在利益冲突。从美国而言,在和欧盟停战以后,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去拔掉日本这个“钉子户”,以特朗普的霸道和爱占便宜的心理,从欧盟那里失去的一定要从日本那里找补回来,而安倍面临着选举压力,对于美国的漫天要价还是要争一争的,虽然是个妾,就是半推半就也要“抵抗”一下,不然对国内的民粹主义也不好交代。至于加拿大,可能也要观察一下再作政策调整,毕竟他们已经对共和党的票仓进行了“精确打击”,而特朗普如果不作让步是不可能妥协的。


东方大国将面临着贸易撞击,但能战方可言和,必须先打再谈,打疼了再谈

美国和欧盟达成妥协不是好消息,但也反映了特朗普的一个特点:就是在面临贸易领域“核战争”的时候还是会让步的。他虽然不讲规矩但并没有发疯,打疼了才会谈。对于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威胁,我认为对几千亿美元的商品互征报复性关税意味着贸易领域的“核战争”,展现出那种“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国家意志的时候,特朗普是会选择妥协的。正如东方大国领导人在金砖国家会议上的冷静回应:全球贸易战没有赢家。此前有朋友邀请我答个问题叫作:特朗普最怕什么?我没有来得及回答,现在正好一并作答;他最怕的是共和党中期选举失利,怕的是选票的流失。贸易战是互相伤害的游戏,但也只有奉陪,但每一刀都要砍的更准一点。尽可能地做好贸易战的“国际统一战线”,在WTO规则下最大化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意识到美国是主要敌人,在次要战场如欧盟作出一定的让步和牺牲(XXX,以后再收拾他们!)。


美国的中期选举前,贸易战还会打下去,但特朗普永远不会赢得全面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