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高中文科生要多么努力,才能考上985、211?

Power_G


有一位特级教师跟我说:高中的理科和文科,给人的感觉是理科难,文科简单,但实际上是——理科看似入门难,但是学得越深越简单;文科是看似入门容易,但是学得越深就越难。


对于这个说法,我深以为然,理工科的思维难在框架的构建,随着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完整,对于问题的理解就越来越透彻。

而文科则不同,文科的体系相对来说较为简单,难的是知识面的广度和精确性。


对于复杂问题,理科普通生是想到了,做不到;尖子生是想得到,做得到。

文科普通生是根本想不到;而尖子生是想得到,做不好。


因此你看300分的综合 ,理综的话,高考状元一般都能考到280,290,但是文科状元的文综成绩则要低上几十分。为什么呢?一个是很多思维角度你想不到,第二个是表达未必完全贴切。理科不一样,一般来说,你结果算对了,十分之八九的分数肯定可以拿到。


尤其是现在高考改革,新课程下面的题型演化是非常快的,以前的题海战术很难奏效,你如果想拿高分,必须培养自身的综合素养,所谓功夫在课外,很多的能力往往是耳濡目染,通过种种途径慢慢积累的。


所以文科生要想考上985、211,需要在三个方面努力:

1.文科综合(政史地三门),构建好知识框架,打好基础,这个是根本。

所谓打好基础,指的是对于课业内容的掌握,要达到烂熟于心的地步,这种烂熟于心绝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掌握,不仅要在记忆上达到一个辨认,定位的能力,更要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一个文科状元跟我说:他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很特别。在初步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直接上高考题,他买的天利38套出的30年真题典藏,也就是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所有的高考试题,他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权威性有保障,高考题是官方对于命题思想的浓缩,知识怎么样去用,怎么样去考,这个你只有深入研究真题,才能有一个结论;2.通过做时间跨度特别大的高考题,来获得高考题目未来的趋势,同样一个知识点,1997年怎么考的?2003年怎么考的?2010年又是怎么考的?每隔几年,这个都在变化,但是所谓“换汤不换药”,内核没有变,但是改头换面往往你就不认识了,因此站在一个更长的时间跨度,你就会渐渐识破它演化的真面目。


2.课外知识的涉猎,以及与课内的结合。

之前说了,文科学的越深越难,原因在于:考生的知识面狭窄,现在的新课程改革,会加入很新的情景,在考察的过程中,有一部分是全新的视角,这个视角是你课内很难接触到的,但是这部分恰恰是区分度的关键所在。理科可以把题目出的很难,之所以难是因为你无法理解。但是文科也可以把题目很难,之所以难,不是因为你无法理解,而是因为你想不到——很多情况,后面的大题目,你一看答案,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个视角!但是我想不到。


不仅仅是文综,语文也是一样。以前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都是套路,现在越来越考察学生的文学素养。比如今年的全国一卷,赵一曼那个题目,标准答案给出来的很多角度,都不是平时训练里面的那些套路用语,但是如果你经常看纪录片,看影评,看文学评论,那这些角度其实也是稀松平常的,问题是你没接触过,你考场上肯定想不到。


文综的话,也是如此。这里不得不提到北京的精英高中——人大附中。现在很多人太低估人大附中了,动不动就是:有本事人大附也参加全国高考,和河北山东河南用一套题,看谁考得过谁?

要我说,人大附的学生仍然占优势,原因就在于:人家的课内训练比你高效,而且人家的课外涉猎也比你广泛。像衡水中学,已经是应试教育的黄埔军校了,但是这一块也就仅限于让学生看看新闻联播,半月谈之类的,或者让学校收集一些时政热点,这就是普通中学高中的唯一课外阅读了。


人大附的可不一样,就我的了解,他们的高中课外涉猎非常广泛,就不说英文原著这种高大上的了,像《大国崛起》《华尔街》《公司的力量》这种国产精品纪录片,基本上每个学生都看过,再比如像《万物简史》《万历十五年》这样的文科生必读经典,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学生,都是在高三暑假才接触到,但是在人大附,却是他们的必读书目。这些东西不要觉得和课内毫无关系,其实你看这两年的高考,很多都是这样的知识背景,很多的视角都是出自于此。


再强调一遍:啥叫高考改革?必然是越改越注重综合素质,越来越远离死记硬背。理科还稍微好一点,但是文科的影响会很大。


3.英语数学的保障地位。

上面讲了文科综合,应该说是“综合是关键,数英是基础”——这是很多名牌高中的班主任最经常和毕业班讲的一句话。


文科的数学,其实是不难的。但是你要想学好,就必须要有超前的意识,一位浙大的学霸跟我讲:学理科数学,就要学一点高数或者竞赛的内容;而学文科数学,那就必然要学习理科数学——唯有如此,你才能先人一步。古语云:欲得其上,必先夺其中,就是这个道理。


打破考察范围的藩篱,尤其在高一高二阶段,更是要学的难一点,打下良好的思维基础。不要觉得XX东西不考,去学就是浪费时间,要想想:既然你跟大家学的一样,凭什么你会脱颖而出??比别人多做点,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然后是英语,英语这个东西很重要,建议大家不要以高考为目标,高考的3000多词汇量实在太弱了,你上了大学就知道根本不够,实际上中国高中的课程中,就是英语难度最低,学的还都是不实用的东西。学习英语不应该为了考试,而是把它当成一门语言来学。

语法不行的,自学《赖世雄英语语法》,这本书是目前最好的语法书,没有之一,语音不行的,也请学习赖世雄的音标书。这书编排很合理。现在高考淡化语法考察,比如以前的单选现在没了,但问题是语法不行的话,英语根本没有办法学好——不要跟我说,外国人不学语法,他们英语也可以,那是因为天然的语言环境让他们自然的学会了语法,而不需要单独学。


词汇量的拓展,不要背单词表。要多读英文书。不建议读中国人出的英文书。建议直接读原著,但是太难的你肯定读不了,所以这就涉及到分级的问题,应该选用一些比较薄的,单词量少的英文原版书。比如《谁动了我的奶酪》《哈利波特》(前面几册),在读的过程中积累单词。


如果你英语水平高,高考是不需要单独准备的,做两套试卷就可以直接上考场了。不要做井底之蛙,要知道现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精英高中生的水平,普遍达到了裸考四六级拿高分的水准,而这个差距,你现在不弥补,未来没有人能帮你补得上,到大学,很多衡水中学之类学校的高中生进了北大清华,会发现,除了高考分数比别人高,其它各方面都被碾压,其中碾压最严重的就是英语,所以从前在开始努力吧!

坚持优质原创,分享我的经历和见解。如果您喜欢我的答案,就请点赞和关注,并在评论区发表高见吧!


佩子临


孩子我和你有相同的经历。我的高中也是在一所普通中学上的,毕业后没考上太好的大学,考了个师范大学,现在在一所重点高中任教,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认为高考考到985、211和个人努力分不开,但是学校在这方面的影响也很大。我毕业于一所普通高中,和我中考成绩差不多的发小毕业于河北正定中学,也许你听说过。我认为我高中还算努力并没有虚度,但是高考我考到了一个普通师范大学,我发小考到了南开!


重点高中相对于普通中学有更好的师资,有成熟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和你一样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普通高中所不能比拟的。没当老师之前我认为老师们讲的都差不多,没有好坏之分。进入这个行业我才发现,有的老师天生属于讲台,这样的老师教学很出色,学生很喜欢听,自然学习有兴趣,学习成绩好!而在普通中学你很难遇到这样的老师了,因为讲课好的老师都去了重点中学!

其次学校的管理也不一样。拿高三来说,举个简单例子:重点中学总能在第一时间拿到全国各省市的模拟考试题,给学生做练习或考试用。而普通中学呢?还在做去年的模拟题。甚至有些中学给学生订的资料都没有今年的高考题。例如今年2017年,有的中学给学生订的高考资料上只有16年以前的高考题。这只是一个小的方面,学校之间的差距在各个方面都有,所以普通中学的孩子确实接受的教育和重点中学有很大差异!

再说同学这方面。你生活的圈子决定了你的生活状态,一点都没错!我在县城上高中,同学们成绩都不是很好。身边的同学目标好多都是考上一个本科,别管什么样的本科。对于他们来说考上本科,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了。而我比他们强一点,成绩在550左右,在那个圈子里我是优秀的,我也满足于这种优秀,学习上并没有太拼。我发小,在正定中学,身边的人讨论的都是清华北大复旦浙大,他考个南开在班里面全是中等的了。身旁一帮学霸的熏陶,慢慢的你的眼界和目标自然也不一样,你也会更努力的。还有就是全是学霸的班级和全是学渣的班级,学习气氛截然不同,这一点上过学的都懂,不多说了。

说的有些啰嗦了,最后总结下是这样的:普通中学想要考到985、211比重点中学要难很多,因为这不光是你个人的问题。但是事在人为,多努力,付出总有回报,尤其在学习这件事情上!

给个小建议就是自己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其他省市的模拟题,多做一些,会对你有帮助的!

愿学习进步、金榜题名!


物理老师老李


我女儿2016年山西文科考生考入川大。说心里话,女儿的高考成绩之前一直是我的心结,女儿从高一开始便开始选择文科,并且非常勤奋,高中三年高考是最差的一次成绩,特别自责考前没有顾虑到女儿的压力,孩子在我们这里非重点高中就读,高中三年一直名列全县第一,老师们对孩子寄予的希望强烈,而我当时却完全忽略了这点,以至于孩子第一天的语文和数学发挥失常,在当天考完后孩子情绪低落,和孩子沟通后才了解孩子的压力,幸好孩子积极调整,文综和英语正常发挥,最终成绩出来后选择了川大。女儿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到川大后考取了吴玉章荣誉学院,大一开始一对一导师制,这两年一直名列专业第一,我的内疚才慢慢淡化。文科生考取985的确是比较艰难,这几年做志愿填报工作,更是心疼学文科的孩子,录取名额比例低到心碎,今年山西省一批次文科4800多名额,理科27000多个…!


刘蕊52


高中文科生,要多么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大学?

这要看你的天赋是否能够达到。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天赋,也是不能成功的。

在我身边,我看到过这样的人,其中一个是我九姨妈的第三个孩子,因为父母是北京邮电大学毕业,哥哥和姐姐考的是北京科技大学,在无形中增加了压力,在进入高中后,就成了读书迷,我九姨妈、姨父强行控制,进行学习调整,保证了孩子的正常、自然发展。

另两个孩子是教师子女,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就读重点高中,远离父母的监管,超负荷,超强度地学习,结果是大脑透支,患上了神经分裂症。

现在已经30多岁了,仍然是一事无成!

没有人会赢在起跑线上,人生不是百米冲刺,是漫长的岁月,路漫漫修远兮。

努力要符合规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而提前透支。

985、211只是一个目标,不是终点。


1143160127


说个实话,考上985、211的学生并不见得比那些考上普通本科的同学更努力。985、211大学是目前来说国内最好的大学,录取分数线都非常高。

考上985、211大学也取决很多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个人的实力,此外,吃苦精神非常重要。 大家可以算一下,差不多考上985、211大学,起码要会做试卷的百分之八九十,还要保证都不会错。高考过的人都知道,这是非常困难的。

要说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有多努力,这个程度也很难描述。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高中班主任,我给大家说一下我曾经带过的一个学生。因为我是班主任,所以对学生的情况很了解。 这个学生最后考的是中南大学,985,在湖南。上学的那会,我就知道他能考个重点大学,因为他的成绩很好,基本全班在前十五名,全校五十多名。因为我们我们县上最好的高中,这个班也是这所高中的重点班。

生源很好,学习氛围很浓,大家你追我赶。这么说吧,就是课间,基本都安安静静的,没有多少声响。要上厕所的学生静静的出去了,其余的学生要么还在看上一节课不懂的题,要么已经拿出下一节的课本看了,你根本就看不到大家所传说的课间睡到一大片的现象。

这个学生中午、下午都不回家,去食堂吃完饭后,就赶紧进了教室。有时会趴在桌子上眯一眯,随后就看书、做题了。但是这样的学生不止他一个,即便是中午,整个教室也跟平时上课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后来我才知道,人家从小就是学霸。他有一次跟我说他上高中之前一直是班里的第一第二。这就不奇怪了,人家底子好,基础好,还这么努力,当然考的就好了。

因此,不由得要感叹——谁都想考985、211大学,但很多人却吃不了那个苦。说一句我要考985、211很容易,真要考上却太难,最难的是不够吃苦。 当然,作为班主任,我也看到很多非常努力的同学,可最后还是上个普通本科,或者没考上。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是在盲目学习,学习东一棒,西一锄,没有形成系统,学习效率非常低。



学习是有方法的,学习方法又是因人而异的。总之,要有计划地学习,最好能把学习的知识形成系统。

总之,考上985、211真的很不容易,有时候真有运气这么一说。也取决于很多因素,环境、心态、天赋都有。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自己把题都搞懂了,自然能考上。


优学优考策略


我是一名重点中学的老师,我认为通过努力上211大学,还是有希望的;985大学,则不只是努力那么简单!

一、高中活成什么样才能考上211、985?

各省考上211、985的难度不同,但是这些学生都是本省市的佼佼者!

对于多数省份的学生来说,活成本省考生的前1.5%,才有机会上985大学;活成本身学生的前5%,才有机会上211大学!

二、上211、985大学,需要多少分?

这个在各省是不一样的,各学校的情况也不同,导致了分数不能一概而论。我以山东考生为例,来看看985大学和211大学到底差距有多大!

以两所大家不太“感冒”的大学为例:

石河子大学,属于211里面的政策照顾大学,2017年在山东录取文科最高分569,高出自招线529分40分!最低分538分,高出自招线9分。

东北大学,属于985学校中分数较低的大学,2017年,文科最低分588分,高出自招线59分!

由此可见,一些政策照顾性211大学,分数略高于一本线,而按照山东一本录取率大约在14%左右,所以,通过努力,上一所211大学,并不难!

而985学校,往往高于一本线80分以上,意味着语数外平均130分左右,综合科200分左右,显然这不是单纯通过高中努力就能达到的,应该是多少人十几年努力和培育的结果!

我是“赢在高三”,欢迎关注,获得更多专业指导!


赢在高三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高考是目前检验人才的比较公平的方式,大学都想考上985、211的大学。那么对于高中文科生,有需要多努力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呢?



一、选择正确的努力方向

985、211学校实力确实很强,能进入这类高校,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努力的目标。学习是要讲究方法的。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尖子生的学习方法并不适合每个人。文科学习和理科学习有很大不同。理科学习更注重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看似入门难,但只要学深,很容易触类旁通。文科看上去似乎很简单,但要想学好,并不简单。文科生选择好正确的方向很重要。



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好的。曾有一个文科高考状元,数学考出149分的好成绩。后来她在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时,她曾把自己每道做错的数学题剪下来,贴在墙上,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这个习惯保持了三年。对于文科学习,文综是一大难题,政史地加起来一共有200分。整个体系简单,但难的是精确性和深度。不管是哪门课,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建议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列出自己整理的重难点,再多做题。没有做过几十套试卷的高中是不完整的。



综上,高中文科生要想考进985、211学校,肯定要付出努力,但前提方向是正确的。再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下去。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许悠然


985工程大学(39所)是我国顶尖院校,第一梯队;其次是211工程大学(除去985工程大学的77所)一流院校,第二梯队,985/211工程大学承载了莘莘学子的大学梦想,到底多少分才可以成为幸运儿,考上这些重点大学呢?我分析如下,供大家了解!

高考拼的是分数,拼的是所在省的位次。

我们先看下2018年各省一本上线率排行榜


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省市考生读取重点大学难度不同,分数自然不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考生读取重点大学相对容易,而河北、湖北、江西、云南等省份考生相对较难!

到底多少分可以读取呢?我们以河北、山东两省为例进行探讨。

2018年211重点大学河北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四川农业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是录取分数线比较低的211大学,平均高于河北省理科一本线(511分)50分,而想报考好点的211大学需要过百,位次在30000名。

2018年211重点大学山东省录取分数线及位次(理科)


东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等在山东省录取分数线平均高于山东省理科自招批次线(517分)四五十分,位次在3.5万~6万。

综合来看:考生若不嫌弃地理位置偏远,过所在省一本线40分就可以读取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等重点大学;若读中等水平的211大学则需要过一本线80分;若想读取985 工程大学则需要过一本线100分。

图片数据信息来自中国教育在线,仅供参考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要想考上985、211高校都是一件不简单的事情,而高中文科生则要更加努力,这是根据近几年高考数据得出的结论。


安徽本科一批分数线:2017年文科生是515分,而理科是487分,2018年文科生是550分,理科是505分,从这个数据中就能知道文科生要比理科生考取更好的成绩才能达到本科一批分数线,当然这一现象并不只是安徽地区有,全国大多数都是如此的,那么高中文科生要多么努力,才能考上985、211呢?


各省考上985、211的难度不同,但是能够考上的都是本地学生中成绩优秀的,想要考上985、211至少要在本省所有考生的成绩中占到前5%,毕竟文科不像理科那样,文科涉及的知识更加广泛,往往需要多年知识的沉淀,再加上文科类985、211学校相对理科要少,这就使得文科录取率下降,另外文综得高分相对理科更加难,所以文科生想要考上985、211可见要比理科生更加努力。


高中文科生不仅要面对天天背政治、历史,而且对于地理还需要理解,还有偏向于理科的数学,给文科生增加了难度。笔者曾经和同事聊天,谈起高中她是如何考上985大学的,可以说她整个高中三年每天都是坚持5点起床,然后就是背书,课间休息就是阅读课外书本,吃饭时间从来不超过半小时,每周各科习题都做一套,定期整理知识框架,整理错题集,不管寒暑假都是如此,可见努力程度非一般人所能坚持的。


决胜网


笔者是全县文科第二名,以630多分的高考成绩考入985高校。在高考招生中,文科生可以上名校的比例远不如理科,文科生要很努力才可以上985和211。在竞争激烈的高考大省,至少要在班级学习成绩前五分名,才有希望冲击名校。按照省份来说,
考211最难的是广东,一本录取率最低的是河南,985录取率最低的是贵州。

1.2018年全国高考人数是975万,创下历年新高,高考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因为人数越来越多

今年,大批千禧宝宝们进入大学开启自己的大学时光,来看看高考难度。

据统计,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到了975万人,比2017去年增加35万人。

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至今,每年高考的人数都在稳步增长,2013年912万,2014年939万,到了2018年到了985万,创下历年新高。

2.2018年高考来看,河南、山东、广东三省考生数量名列前三

从近两年全国各省市的报考人数来看,2018年高考报名人数大省份前五名依次是河南、山东、广东、四川和安徽。

排名第一的河南人口过亿,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总人数98.38万人,较去年增加12万人;人数最低的为西藏,仅有2.53万人参加2018年高考。

在31个省市中,有23个省份的人数比2017年有所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省份为河南,另外,贵州、河北、广西、湖南等地也增长较多。有7个省市的高考人数较去年有所下降,包括山西、甘肃、内蒙古、辽宁、天津、上海、西藏,其中,辽宁的人数下降近11%;陕西省2018年高考人数与2017年持平。

3.高考上好大学的难度来分析,考上第一本几率最低的是河南省,考211最难的是广东,

985录取率最低的是贵州,

除了各省份的高考人数,其高考难度也很值得关注。曾经有这样一段话:

论清华北大录取率,全国最难的是广东;论985录取率,全国最难的是贵州省;论211录取率全国最难的是广东省;论一本录取率全国最难的是河南省;论高考人数最多的是河南省;论题目难度,江苏数学能给跪了。

4.判断一个省份的高考难易程度,主要从参加高考人数、省内高校资源、考卷难度和录取分数线高地等方面进行分析

因为高考填报志愿时是按照考生在本省的位次进行录取,所以对于考生而言,高考就是跟自己省份的所有考生竞争。而判断一个省的高考难度,则主要从参加高考人数、省内高校资源、考卷难度和录取分数线上。

如果该省份参加高考的人越多,意味着这个省份的高考竞争就会越激烈。

省内名校越多,该省考生考上名校的几率也就越大。

高考难度试卷的难易度和录取分数线上。

5.随着高考改革,物理成为多数学生的必选科目,文科科目越来越不吃香

更多根据现在的高考改革方案,你现在选修的科目直接关乎你将来填报志愿的选择空间。再看最高的全部39所985高校的选考科目要求,物理成为最吃香的科目。在各个选考科目要求中,单限物理(即必须选考物理才能报考该专业)的专业大类共613个,占985大学全部1376个专业类别的44.5%,位列第一,且超过了不限科目的专业数量,若统计小专业,这个比例肯定会更高。

更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名校的理学、工学相关专业几乎全部单限物理,理工科名校如清华、浙大、上交等单限物理的专业数量都在80%以上,中科大更是100%全部专业单限物理。不学物理几乎没有可能就读名校的理工类专业,包括时下最热门的计算机信息类,人工智能类,航空航天类等,物理仍然独霸天下。

而根据高考改革的新规,文科专业似乎有些“不受待见”。理化生三科占满了排行榜前列,而纯政史地要求的专业数量均不足10个,学习文科科目的同学就要多考虑不设科目要求的专业了。

6.如果你已经选择了文科,好消息是竞争者相对少一些,好好学吧,拼命考高分上名校

其实高考是按照比例招生,文理科入大学的比例是差不多的。比如山东省75万考生,文科和理科上本科的比例都是19/75,。

无论何时,分数和名词都是影响你能否上名校的重要因素。如果你已经是一名文科生了,那恭喜你竞争对手没有理科生那么多,但是你也要更加努力才可以。

努力再学一点,再提升几分,你上名校的希望就越来越大。希望你在点滴成长中,积少成多,聚沙成塔,早日圆梦名校。

高考不易,祝愿每位认真学习的考生,都能上名校,成为国家栋梁,祝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