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端午節 吃粽子 如何吃出健康

端午節 吃粽子 如何吃出健康

端午節吃粽子是傳統習俗。為了迎合消費者口味,市場上各類粽子品類也是多種多樣。端午食粽,如何才能吃得健康,對此專家也有不少建議。

“粽子不宜空腹或睡前吃。空腹吃粽子會使糯米在胃裡停留較長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炎、食道炎復發。”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胃腸腫瘤中心主任孫浩說,粽子睡前也不宜食用,避免因消化不良影響睡眠質量。

同時,粽子主要由糯米制作而成,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過量食用易引起腹脹不適。專家建議,在吃粽子時,可搭配喝些白蘿蔔水或麥芽水促進消化,也可以吃些水果增加纖維質。

孫浩說,粽子還要趁熱吃。粽子冷了之後會變硬,變得更不易咀嚼。有的粽子里加了肉類輔料,冷卻後會凝結成乳白色固體,不僅口感差,還更難消化。

此外,專家還提示,4類人群應慎吃粽子。一是老人與小孩。過量進食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由此產生過多的胃酸,引發腹脹、腹痛、腹瀉等症狀。二是胃腸道疾病患者。粽子熟後會釋放一種膠性物質增加消化酶負荷,可能引起消化不良。三是糖尿病患者。有些粽子含糖量高,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加重糖尿病患者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昏迷。四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有些粽子脂肪含量高,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