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2 来一碗科幻给我们熬出的鸡汤

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产生了科幻小说。而科幻小说推动了我们真正的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上学的时候就喜欢看那些不太靠谱的东西,比如什么未解之谜了,未来什么了等等。再次邂逅科幻小说是从刘慈欣的《三体》,这是第一次让我感觉到,原来我国也有可以写的这么好的科幻小说。

想必《三体》很多人都拜读过,这也是刘慈欣的封神之作,2015年他凭借《三体》获得了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是亚洲人首次在这个奖项上获奖。我从此路转粉,成了刘迷。

来一碗科幻给我们熬出的鸡汤

这一次看到的《流浪的地球》也是刘慈欣的代表作之一,荣获过2000年科幻小说银河奖特等奖。

有人说刘慈欣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也有人评论说刘慈欣的作品将科技和人文思想高度结合,深入挖掘了科学中的美学因素。而我看到的则是刘慈欣在描写过程中对青少年的迷茫的人文关怀。

刘慈欣的文字特别美,书中那一幅幅瑰丽的星空图,轻描淡写中就概括了恒星巨变的过程,让天文学更容易被理解。但最可贵的确实通过故事让青少年学会合作,保持希望,爱好和尊重传统。

在《超新星纪元》中,他给我们描绘了因为宇宙星体的爆炸,地球成年人将要像恐龙一样退出历史舞台,接管世界的将是一批13岁以下的孩子。所以成年人准备了一个领袖选拔的游戏。游戏告诉我们懂得团队合作和有长远眼光的孩子更容易成为现实中的领导人。

来一碗科幻给我们熬出的鸡汤

紧接着就是地球所面对的危机,世界末日来临,地球开始流浪。

在《流浪的地球里》刘慈欣给我们描绘了世界末日时环境的恶劣,可却处处给人留有希望,让人们始终为追寻自己的梦想努力。

有希望,自然也就有失望,悲伤,可是这一切在绕了一大圈之后,最终展现给我们的依然是梦想实现的希望。

同时他通过故事中成年人婚变和青少年恋爱的多变性,让孩子可以理解父母的离异。故事的主人公有喜欢的女孩,可是不久之后女孩喜欢上别人,主人公也喜欢上了别的女孩,而故事主人公的父亲也喜欢上了另外一个女人,不过之后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庭。

通过这一来一往的描写,既可以让孩子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一种自由,同时又给了婚变家庭孩子一个希望,父母都是爱孩子的,无论他们是否在一起。

来一碗科幻给我们熬出的鸡汤

你相信自己的爱好可以成真吗?你能把自己的爱好成为职业吗?这在很多成年人的眼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圆圆做到了!

第三个故事《圆圆的肥皂泡》中圆圆是一个非常喜欢吹肥皂泡的小姑娘,她小时候吹,长大了依然还在吹,最终她用自己喜欢吹的肥皂泡帮助爸爸完成了梦想,而吹肥皂泡也成了她的职业。

青少年时期,孩子已经需要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和爱好之间的关系了,如果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爱好,并且坚持让孩子的爱好在现实中着陆,也许孩子就不会觉得未来那么迷茫。

毕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可以做成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啊。

作者刘慈欣本是西北一个五线小城的小发电厂的工人,就因为他喜欢文学,不停的写,写,写,最终才有《三体》《流浪的地球》等作品的出现。

呵护孩子的爱好和梦想,鼓励孩子,给孩子创造条件和良好的引导,想必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梦想成长。

小说还有最后一个亮点就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敬畏,在最后《诗云》中,作者运用幽默让我们感受到了老祖宗文化的美丽和力量。

很多青少年对古诗词几乎都是不屑一顾的,有很多孩子看到需要背诵的古诗词都会觉得我又用不上,你让我背什么背,而刘慈欣通过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之美,同时把诗词的功能扩大化,引起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他真的不愧为一个人文关怀的大作家。

作为青少年的读物,这本书集故事性,文学性与一体,更难得的是它带给我们的正面积极的意义,把这本书送给孩子,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礼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