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走訪“走心”群眾方能“交心”

當下,新一輪“大走訪”在全市範圍內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隨著“大走訪”活動的深入開展,有些走訪卻“走了形”“變了味”。部分走訪者來到群眾家裡,見了面寒暄上幾句,問幾個不痛不癢的問題,臨走時還不忘向受訪者關照一句:“若上面回訪,就說我們已來訪過了”。有甚者乾脆與受訪者來個“留影合念”,留下“鐵證”,以備“不時之需”。如此“大走訪”,又怎能會讓群眾 “交心”?

“大走訪”初衷是好的,它是黨和政府服務與聯繫群眾的一種有效工作方式,受到了廣大群眾歡迎。有些走訪之所以“走了形”“變了味”,是走訪者的“認識”和“心態”出現了問題。部分黨員幹部把“大走訪”視為了上級壓下來的必須完成的“硬任務”。所以在走訪時,就會“輕輕地我來了”,卻“不帶走一片雲彩”,把“大走訪”當做上級規定的“必答題”,把發現問題、提供解決措施卻看成了“自我把握”的“選做題”,或者帶著問題走了,卻留下遙遙無期的“請聽下回分解”。

“大走訪”真正做到“走心”,群眾才能更加“交心”。為此,我們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與受訪者坐到一條板凳上,面對面、心貼心地交流溝通,群眾才願意跟你拉家常、跟你說掏心窩子的話,才能真正發現群眾所想所需,才能把群眾的意見或建議集中起來,才能有的放矢為群眾真辦事、辦實事。我們要力避“走”而不“訪”、“訪”而不“問”,相反“大走訪”應多走訪出一些“乾貨”、多擠出一些“水分”。

從另一方面來說,群眾滿懷熱情地接待來訪,肯定是奔著問題能得到解決,情況能得到反映,到頭來卻“只聞雷聲、不見雨下”,自然會影響政府的公信力,政府部門留下的,或許只有走過場的形式主義之嫌,實屬有違初衷的不智之舉。筆者在此次走訪中,就聽到有群眾反映,去年“大走訪”黨員幹部態度很誠懇,能認真傾聽意見與呼聲。但回去之後,很多杳無音信,需要排憂解難的問題依然如故。

一切為民者,民則嚮往之。既然叩開了群眾家門,就要進一步叩開群眾的心扉,要讓每一次走訪都能觸摸到民情、民心,要把每一次走訪都能視作對自身凝心聚力、集聚民意的作風錘鍊,要讓每一次走訪都能化解群眾心中的一個痛點、堵點。

民心一片磁針石,真假冷暖皆自知。在走訪中,能否真切地為群眾把準“脈搏”、開好“藥方”、治癒“病根”,老百姓心裡始終有一杆“實心秤”。(韻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