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好公司都有這幾個關鍵特徵

炒股,看雪球就夠了

每晚雪球菌給您離真相更近的剖析

找到好公司,做時間的朋友,這是價值投資者最好的詮釋。但如何鑑別一家公司的好壞,挑出好公司是投資者最頭痛的問題(不是因為信息缺乏,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氾濫。而是頭腦裡沒有準確、高效分析公司的模型,不知從何下手)。本文試圖總結了一些簡單的框架,看能不能給大家帶來啟發。

分析一家公司,主要是找出好公司的幾個關鍵特徵。有了這些關鍵點,我們分析一家公司的時候就不會陷入迷茫,無從下手。

優質公司關鍵特徵

1,規模正反饋。

2,產品能提價。

3,心智壟斷。

(至少要符合一個特徵)

我們都知道,長期來看股票的漲幅一般情況下跟公司淨利潤成正比。而影響利潤的三要素為銷量、價格和成本。

這三要素之間的關係如下:利潤=銷量x價格-成本

我們所有的投資分析都是圍繞著銷量、價格、成本這三個要素進行。

我們分析一家企業,首先就要考慮公司銷量未來靠什麼增長(成長空間),價格有沒有提高空間,未來成本會不會降低。如果能把這三個問題都回答的很好,您分析一家公司的邏輯將會非常清晰,很容易辨別出未來的優質公司。

投資最重要的兩件事:

1,找到好行業,從中挑出好公司。

2,買到好(便宜)價格。

我們分析一家公司就從好行業,好公司下手。

一,好行業

人常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可見不同行業之間的差異性和重要性。瞭解行業就是要明白這是不是個好生意?行業空間夠不夠大?競爭是不是很激烈?門檻夠不夠高?對應著商業模式、行業空間、競爭格局、行業門檻。

1、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核心指標就是你靠什麼賺錢?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行業天生賺錢不辛苦,有些行業天生辛苦不賺錢(比如阿里巴巴的收租模式與京東的賺差價模式)。

進一步分析就是要明白企業提供哪些產品或服務,用什麼途徑或手段向誰收費來賺錢。你都指望誰?也就是你的客戶是誰,你是面對消費者、還是隻是供應商,你在的產業鏈的地位如何?是否有定價權等等,這裡面的話語權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家蘋果供應商就沒有一家面對消費者的品牌穩定)。主要的分析方法有杜邦法、波特五力法和SWOT法。

分析商業模式可以避免我們少踩地雷。比如最近出問題的神霧環保、神霧節能公司。雖然公司業績增長很快,但通過分析公司的客戶質量、上下游關係、現金流等方面,很容易判斷出公司不是好的商業模式。因為公司訂單大,嚴重依賴一兩個客戶,而且客戶質量很差,都沒聽說過,還有大量的關聯交易,現金流很差等問題。

舉例說明:定製傢俱商業模式就比ppp企業好很多。定製傢俱主要是面向消費者(弱勢),行業空間大,預收款,佔用客戶資金(在交付產品之前,現金還可以理財),現金流好,沒有壞賬。至少現在看沒打價格戰,都在想辦法做品牌。特別是高端定製的,把價格提高(定製傢俱成本很低),然後多的利潤獎勵經銷商,或打廣告,這是多麼好的策略。

ppp商業模式就不太好,公司面向的是政府機構(強勢)。大家可以想一下,為什麼要搞ppp項目?不就是政府或機構沒錢嗎?拿未來的收益抵擋現在的支出,說白了就相當於打白條。未來誰敢保證呢?所以說這個商業模式不太好。

商業模式主要是用來排除企業的,我們儘可能投資那些商業模式簡單的企業。

2、行業空間

公司未來靠什麼增長,對應的就是行業空間,我們都知道小池塘裡養不了大魚。如果找好公司,就要看行業空間和供需關係。

看公司的產品(或服務)是否處於供不應求的階段還是趨於飽和。天花板尚不明確的行業,是好公司的搖籃,要重點挖掘那些細分行業裡的龍頭企業,即:大行業裡的小公司,這些公司有先發優勢,一旦成為行業的領頭羊,別人一輩子都追不上。

對於飽和的行業主要看公司的整合以及供給測改革。比如有競爭優勢的龍頭收購劣勢企業,擴大市場份額,降低產品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力,獲得產品的定價權。最近這兩年週期行業漲得非常好,就是因為環保原因供給端受限,產品大幅提價導致。

不管新興還是傳統行業,我們要做的是找到龍頭企業(這點非常重要,投資就是買龍頭)。

3,看行業的競爭格局

研究競爭格局,就是看公司未來會不會打價格戰。如果有打價格戰傾向的,要遠離,如果能提價的要重點關注。這就是好公司(因為提高1%的價格,可以提高12%的利潤)。也就是我們要找的好公司。

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啤酒業。大家耳熟能詳的青島啤酒,股價竟然八年沒有漲,反而還跌了。為什麼?就是老大跟老二打價格戰,導致的整個啤酒行業萎靡不振。想想太可怕了。

而白酒就恰恰相反,老大茅臺天天提價。這也給別的白酒公司留下了提價的空間。白酒行業的公司活得都很滋潤。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空調行業。空調以前也打價格戰,但隨後美的跟格力兩家取得了壟斷地位(他們沒有像啤酒業那麼瘋狂),而是聯手開始提價。即使行業增速下滑,兩家公司利潤卻大幅增長,股價也漲了很多倍。

4,行業的門檻

中國是著名的山寨(抄襲)大國。競爭非常激烈,在這個資本過剩的地方,任何有利潤的行業資本都會一擁而上,所以門檻很重要,要麼資源獨佔,要麼有牌照限制,要麼你做的別人做不了,要麼你比別人成本低。要麼有技術優勢,要麼有品牌優勢。

像以前的LED照明,光伏等等,門檻不高,大家一窩蜂進來結果搞的都虧損,都是慘痛的教訓。現在中國的新興行業很受追捧。在A股的市盈率非常高。但這裡面有些行業的風險非常大,無數人跟你競爭(除非你門檻很高)。所以大家還是要非常小心

研究行業是為了排除差的行業,找到好行業。但再好的行業也有差的公司,我們做投資就是要挑出好行業的好公司。

二,好公司

公司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人、產品和利潤。研究公司就是研究這三個變量的組合。對應著下面這幾點。

1,企業的成長性(利潤)

找好公司,首先要關注企業的成長性。因為人才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而增長是留住(吸引)人才的最好方式。

我們從A股三、四千家公司裡面找好公司,首先就要找那些業績大幅增長的公司,就像巴菲特說的,如果你投資的公司賺不到錢,那你應該也賺不到錢(互聯網初創公司例外,可以先看營收、用戶規模)。多高算高呢?每個人看法是不同的,我個人看法是20%以上才是好的成長。

成長性對應未來的成長,而不是過去,要從前面好行業那幾個關鍵點看遠景。根據公式:利潤=銷量x價格-成本,測算公司份額提高的空間、提價的空間、和成本降低的空間,從而測算出公司未來幾年賺取的利潤。來確定你的投資收益。

2,公司產品(服務)

辨別產品好壞有兩個點,滿足用戶什麼需求?憑什麼讓客戶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比如茅臺的面子文化(拿最好的酒招待最好的朋友),海康的科技領先,騰訊的人與人溝通等等。

好的產品能解決用戶的痛點,滿足客戶的需求,而且黏性很強,符合“規模正反饋”這樣一個特性:既伴隨著成長,公司集中度(規模)越來越高,競爭力越來越強。最後達到競爭壟斷的目的。最核心的指標是定價(提價)權,表現形式就是量價齊升的同時,並伴隨著成本降低。反應到財務指標就是高毛利(毛利提升),高的淨資產收益率(ROE提升)。如果符合越大越強這個標準,就是優質的好公司,

3、辨別企業的護城河

這個世界競爭非常激烈,護城河就是保護公司的利潤不被競爭者搶去。

下面幾個條件可確認企業護城河的深淺:

規模正反饋。也就是越大越強,符合方丈常說的:“越多人用越好用,越好用越多人用”的良性循環。對應的是公司網絡效應比較好,黏性比較強,轉換成本比較高,這樣的企業有很深的護城河。

反之,規模擴大後採購成本或單位研發成本沒有大幅降低,對客戶吸引力不強或者客戶轉換成本不高。越大越難,這就是沒有護城河的表現。

產品能提價。對應高毛利(毛利提升),高的淨資產收益率(ROE提升)。能提價的公司都有良好的競爭格局和比較寬的護城河。

反之,如果公司沒有定價權,不能提價。很有可能會陷入打價格戰的境地,就是沒有護城河。

心智壟斷。心智壟斷的背後是公司產品或品牌在消費者腦海中佔有數一數二的強大定位,消費者想到某個品類時,首先想到你的產品或品牌,對應的是超級品牌。

一旦佔領消費者心智後,這個生意就能持續幾十年,企業就很安全,也就是巴菲特所說的雪道很長、護城河很深,而且每年都在加寬。

反之,如果你是一家品牌企業。卻沒有佔領消費者的心智。你想持續的增長是很難的。就是沒有護城河。

以上三點可以判斷公司有沒有護城河。如果一條都不符合,就證明這家公司護城河很淺。容易受到競爭者的攻擊。

4、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同一個行業裡有那麼多公司,為什麼是你成功而不是別人。你有什麼秘密武器。這就要考慮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主要包含:領導者,管理層,研發,激勵機制,專業性,業務管理等等。

優秀的管理層

投資就是投人。特別是針對小公司(創業板),這點非常重要。我們常說“火車快不快,全靠車頭帶”,“將帥無能,累死三軍”就是這個道理。一個企業能不能長大,主要就是靠好的管理團隊(特別是董事長)。我們需要判斷領導層人品、格局和價值觀,這些因素都會影響一個企業的前途,通過跟蹤他們的言行(通過新聞、年報或董事會報告)中獲取企業的發展方向、行業戰略、用人機制、激勵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我有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好企業管理團隊總是在年度報告裡給出企業奮鬥的目標。結果總是超出預期,給人驚喜。壞企業管理團隊總是在年報裡抱怨宏觀背景不好或者行業增速下滑導致公司發展不好(而公司在英明的領導下還能保持增長),反正總是低於預期。(在持續關注過程中就能判斷出哪些公司的管理層的能幹,哪些公司領導喜歡吹牛皮)。

聚焦主業

看公司主業是不是很專注。關於專注度,我舉周鴻禕評價樂視網的例子。大家就會很明白。

周鴻禕:樂視為啥會鬧到這一步,我覺得很簡單,就說一個原因吧,不論一個創業者有多麼偉大的夢想,有多麼高遠的志向,他都不能夠自己抓著自己的頭髮把自己拽離地球,也就是說一些商業的規律不可違背,就是商業必須要聚焦。

喬布斯這麼牛的人,也做了一件事,就做了一個iPod到iPhone,至少蘋果今天還沒做汽車;埃隆·馬斯克很牛嘛,也就做了一個汽車,還花了十幾年,到現在還虧著。

我承認你們賈老闆(賈躍亭)很牛,但再牛他要同時拳打亞馬遜,腳踢奈飛(Netflix),順手再踢一下蘋果,後面再拱一下特斯拉,我覺得別人是5個茶杯3個蓋子,你們老闆是12個杯子就2個蓋子,這個手速再快,他違背了商業的基本規則。

所以我覺得絕大多數企業不是死於飢餓,都是死於不可控制的慾望。

這個例子就告訴我們做企業要專注,一生只做一件事,知道了這個道理。對那些主業都做不好,隨便亂轉型的公司。我們可以一律pass掉。

激勵機制

很多人都低估了心理學中激勵機制對公司的影響。人都是自私的動物,合理的激勵機制對公司非常重要,上過班的都知道,有股權跟沒股權幹勁是不一樣的(你看一下現在的國企和民企之間的差距就知道了)。給那些出身貧寒、聰明,有強烈的致富願望的員工定目標,展示目標和業績表,對完成激勵的員工發放股票期權,這類的公司要多關注。

創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對一個公司的發展很重要。除非能像可口可樂,茅臺這些傻子也能經營的企業不需要創新。絕大部分的企業還是很需要創新的,特別是科技企業,創新企業有技術領先優勢,技術優勢能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保護企業不受到攻擊(比如專利),可以讓公司獲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回報。通過企業核心專利,或者研發費用與收入的對比做出判斷,比如很多A股的公司,研發投入很少,對這樣高增長的科技企業,我們要多保持謹慎。

以上就是我個人找好公司的框架,希望能對大家有一點用。如果真的想有敏銳的洞察力,還是需要多觀察,學習。畢竟求學之道無坦途,經驗是慢慢積累的,如果真的喜歡,你在學習中會發現很多樂趣的。

備註:找到好行業好公司並不代表是好的投資。還要考慮好(便宜)價格,對應企業的估值。這是投資最重要的另外一件事,不是本文要講的,但大家要知道這個道理:一家好公司和一次好的投資之間有著巨大的鴻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