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區別普洱茶好不好,茶文化中有什麼講究?

玉龍祥普洱茶批發

生茶最傳統的工藝分為採摘,萎凋,殺青,揉捻,攤晾,壓制。雲南是茶葉原料大省,也是茶葉發源地之一,雲南茶葉樹種分佈廣泛,同時也造就了雲南茶種的多樣性。



低齡化樹種和大樹茶,古樹茶的區別,茶樹在低齡化時期為了保護自身成長,會在體內通過土壤吸收一些有害物質來抗拒外來物種侵害,從而保護自身成長,所以不管任何山頭或者地區的低齡化茶樹我個人至少不建議飲用。只有茶樹隨著時間推移植株得到了充分的陽光和養份後有足夠抵禦外來傷害後的大型個體體內的有害物質逐步減少飲用安全性才有保證,由於歷史原因,雲南茶樹的矮化過程最晚,所以保留了數量眾多的大樹茶和古樹茶,雖然在採摘難度和效率上低於臺地茶但品質和口感上確實好於人工種植的臺地茶。


海拔和環境對茶葉的影響,相對於高海拔茶樹體內的物質的產生和低海拔的對照我們做過對比,從個人的口感和認可度上我更傾向於高海拔地區茶葉,比如布朗山系的賀開,班盆,班章,老曼娥等等,而海拔相對較低地區的茶樹的特質和高海拔地域的會有較為明顯的區別,但我並沒有說一定有高低之分,口感和喜好個人差異很大,加上商業因素我沒必要說的很清楚。

陽坡和陰坡的區別,植物必然有光合作用,通過光產生的內含物質必然有區別,這個因素必須考慮進去,這也是評判茶葉品質的標準之一,業界一般都認可陽坡的茶葉。

土壤的關係,不同的土壤一定會產生不同的茶葉差異化,好比說同樣的茶樹品種,在不同的土壤環境必然會產生不同的內含物質,這個因素是個人口味和喜好來定,這裡不做過多說明。

評判茶葉的標準還有水,有機質的含量,等等!

茶葉文化我個人是這樣分類的,一個是純粹商業化臆造,附庸風雅,茶葉屬於食品類飲料,過多的文化植入只會坑害這個產業,還有就是自作多情的文人情懷,不說出一點茶葉知識好像無法證明自己的知識儲備,拿出古人對茶葉的判斷和評論來佐證自己茶葉的商品價值,從而獲得利益或者虛榮心上的極大滿足感。

按照普洱生茶的製作工藝生茶我個人定義就是大葉種曬青綠茶,只不過太多茶廠在曬青這個工藝上改成了更為快速的室內烘乾。

大樹茶和古樹茶只代表茶樹在野外無人工管理化生長,雲南沒有被開發和大眾認知的好茶不計其數,正是文化的介入和商業炒作讓太多人失去了自主對茶葉的主觀判斷,價格和價值觀念的扭曲也是我無法理解的。

最後說個理念延伸,食品都有食用安全期,因為我們個人無法控制食品隨著時間的延長轉變的方向和性質,我做了一個“菜”,好好保存下來留給後人,歷史感和文化的積澱都有了,你會吃嗎?西門官人去妓院,走出兩個女子迎客,一個八十,一個十八!為了歷史西門大官人會選那八十的嗎?如果選了八十女子理由就只有越陳越香來敷衍了。

請容許我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來闡述我對茶葉的認識,並不妨礙各位對茶葉的認識,我更不想顛覆什麼觀念,各自保留看法僅此而已。


櫻谷香茗

不止是普洱茶,基本所有茶在不同人的口感都有很大的差距,同一款茶,有人說香甜,有人說淡而無味,貌似要找到一款大家都說好的茶很難。

那麼我覺得說到普洱茶,要區別壞倒是很簡單。

無雜味(尤其是不能有黴味);餅面不能有黴點;湯色不能渾濁不堪;入口不能有叮麻感,鎖喉感。只要不符合這個標準的都是不好的普洱茶。

但是如果要說到好的標準,那就真的難了。

要說茶好不好先從茶的滋味的分析開始吧

普洱茶生茶

在普洱茶裡生茶的滋味的多變是比熟茶來得多,來得豐富的。

香氣

想來喝普洱茶的人對於每個山頭的普洱茶的香氣的變化都有一定感受,先講講新制生茶常見的香型吧:

上面幾種香型在生茶新制成之後尤為明顯,有的山頭的茶的香氣形成了很有代表性的味道,比如冰島的冰糖香,邦東的獨特蘭香。
而這些香氣在普洱茶正常存放過程中又會產生變化,其香氣由高揚慢慢轉為收斂,由水浮香慢慢香入水甚至到了水即香的程度。

這麼豐富的香氣轉變會讓很多茶友有興趣去存茶,感受其香氣變化。尤其是不同茶區的茶的香氣差異,不時做做比較,一樣是樂在其中。想來自己存的一塊茶餅,突然出現了變化,那是很有驚喜的。

口感

口感其實就是之前我介紹的那幾個味道:鮮、澀、甜、苦。

但是每種茶在這又有小區別,比如樹齡較小的茶其鮮度就比較高,樹齡較大的甜度較高。每個山頭的味道的在這四個味道的強弱配比下進行排列組合卻又產生了多變的口感,這是因為樹種和水土環境的差異產生的變化。這裡把幾個知名山頭的口感差異做個比較


這還只是知名山頭有鮮明特色的,還有很多小山頭其口感都有區別,怎不讓人沉迷其中,品其香、懂其味、樂其情、得其意!

熟茶

相對熟茶香氣就簡單很多,由於其人工加速發酵,其新茶的堆味較重,而一段時間陳化就會慢慢散去,同時在陳化過程會產生一些獨特香氣:


陳香:這個在生茶裡面已經介紹了。

而當熟茶陳放一段時間,其轉化進行一段時間後,對於其品評又有很明確的判斷方法:

普洱茶要區別好不好靠的就是多試,多記,多學。

上面講了那麼多普洱茶山頭特點,口感如何總結,接下來就要去多喝多試,結合口感介紹判斷這茶是不是對路,想來首先茶對路才能算是心中的好茶吧。當你能一口就喝出這個是你熟悉的某種茶的時候,基本那個味道已經深深記憶在你的本能反應裡了,而這時候你基本也可以知道那個茶是好茶,其實換個說法更好點,那就是某幾款茶最適合你的口感需求,而品茗之時能夠讓你愉悅,那就是好茶。



茶文化有什麼講究

茶文化說白了就是因為品茶衍生出來的一些特色文化,比如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而在我看看來,講不講究還真的看自己,過度講究只會讓自己不堪其重,從實用角度來看,那就是為了讓茶更能體現其全面完美一面的手法那就是我們喝茶人必須講究了,目的還是為了得到味覺、嗅覺上的享受。

這個題目太大了,可以再開一篇論述了,就簡單描述一下。


我心自在無礙

對普洱茶的分類方式很多,因此判別茶葉好與不好的標準也是多樣化的,但個人覺得關鍵還是看喝茶的人,不同的人對不同的茶有不一樣的好次標準。飲茶的標準也因人而已,例如易武茶區的茶在普洱茶界中大家都認同,被封為茶後,柔甜細膩,且後期陳化價值較高,這便是對易武茶的大體好評。但其實無論哪個廠區茶品質的好次,因素的多方面的,首先由生茶的殺青工藝對茶葉品質的影響,熟茶的發酵工藝等,再延伸更多,比如茶樹的樹齡,生態環境以及茶葉的後期陳化等對茶葉品質的好次都有影響。涉及很多的知識面,並非三言兩語能說清道明,最快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喝,自己喝,和懂茶的人喝,再結合相關的知識得出自己的認知。


茶文化根據人群不同講究也不同,有貴族的茶文化,雅士茶文化,禪茶文化,以及世俗茶文化等,雖沒有全部的筵席下來,形勢多種多樣,且個人因素佔據主要部分,隨著對日本茶道的借鑑學習,現如今的茶文化主流偏清雅。


喝茶說事

這裡的題目中含有兩大問題,那麼接下來一一給大家奉獻上本人的一些淺見吧。

第一個問題:普洱茶怎麼區別好不好?

想必只要是茶友都知道普洱茶的品質和窖藏的年限有重要關係,窖藏越久普洱茶的品質越好,那如何辨別普洱茶的年限就是其中的關鍵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茶江湖”流傳的四大要決以及六不政策來識別普洱茶吧。

一、四大要訣:

清:聞其味;味道要清 ,不能有黴味。

純:辨其色;茶色如棗,不能黑如漆。

正:存其位;存放幹倉,不可位潮溼。

氣:品其湯;回味溫和,不可味雜陳。


二、六大政策:

不以錯誤年代為標竿。

不以偽造包裝為依據。

不以深淺湯色為藉口。

不以添加味道為假象。

不以黴氣倉別為號召。

不以樹齡葉種為考量。

以上就是在“茶江湖”上由眾多茶葉專業人士總結出來的經驗之談,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有效的參考。


第二個問題:茶文化有什麼講究?

我的國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自古以來就有很多講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喝茶有什麼講究吧!

講究一、季節。

研究過茶文化的都知道,喝茶,也是需要講究季節的,春天喝花茶、夏天喝綠茶、秋天喝青茶、冬天喝紅茶。之所以對應的季節來喝茶是有科學道理的,比如春天喝花茶,這是因為人體內的寒邪就可以通過喝花茶來驅散它,使得寒邪無法再聚集;夏天之所以喝綠茶,這是因為綠茶的功效可以消暑、解渴、清熱等等;秋天喝青茶,則是可以生津解燥、清除體內的餘熱;冬天喝紅茶,這是主要因為紅茶可以養胃、暖胃,再加上冬季寒冷喝紅茶還可以驅寒。


講究二、適量。

凡事過猶不及,茶葉中的微量元素是非常多的,但是對於人體來說也不是越多就越好,通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喝一兩次茶,每次兩克或三克的茶葉量為宜,此外還得明白像一些有失眠、心臟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嬰幼兒、孕婦等等,這些人群是不宜喝茶的。


講究三、濃淡相宜。

只要是茶葉,其中必然含有茶多酚以及咖啡鹼等物質,這類物質是對人體有刺激作用的,如人體過多的攝入此類物質將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說我們喝茶一定要講究濃淡相宜,要適度的喝茶,同時儘量不要去喝過於濃的茶。


講究四、適當時間。

這一點是非常要注意的,因為我們喝茶主要還是以養生為主,所以在喝茶時間上一定要有講究,不然只會適得其反,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利,比如不能空腹喝茶、飯後不能立即喝茶、睡覺之前不喝茶等等,因為這樣會刺激腸胃、影響消化和吸收及導致失眠等等不良症狀。


講究五、當天喝。

喝茶中講究不喝隔夜茶,當天泡的茶必須當天喝完,要是沒有喝完就倒掉唄,因為隔夜茶擱置的時間久了,其中的營養成分就會流失,還會被病原性生物汙染,從而滋生大量的細菌,還有的茶類其茶性會發生轉變,飲用後對人體十分不利。


好了,以上這些是與大家探討的關於“普洱茶的區分及茶文化的講究”的內容就到這裡了,希望這些內容能幫助到你,非常感謝你的閱讀~

歡迎轉發,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