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之穷途末路

前一篇我们讲到西楚霸王项羽的崛起,在巨鹿救援战中,他以破釜沉舟的气势一战成名,无奈造化弄人,项羽在咸阳城遇上了宿命对手刘邦,双方因为关中的利益分配,而剑拔弩张,这一场世纪会面是命运的纠缠,或者是战乱的起点,请我们继续看下去。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之穷途末路


这一次宴会就是史上著名的鸿门宴,鸿门宴上项羽非常享受刘邦的花言巧语,又是和他称兄道弟又是奉承他英雄出少年,无论谋臣范增怎么屡屡暗示他赶快杀了刘邦,项羽都犹豫不决,范增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自作主张派出了项羽的堂弟项庄表演剑舞打算在酒宴上面直接刺杀刘邦,索性把刘邦他重金买通的内应项伯这个时候发挥了价值,他看到了自己的侄儿在那边舞剑目露凶光,一副要致人于死命的模样,项伯也不得自己一把年纪连忙拔出腰间的长剑说是要双人对舞,实际他只是挡在刘邦的身前,用身体保护刘邦,范曾在一旁看的是手心冒汗,刘邦阵营这边的军师张良又何尝不紧张,他三步并作两步两部通报在外面留守的王牌保镖樊哙“抄家伙进来保护老板”。这个樊哙,他是从年轻的时候就跟刘邦一起喝酒玩女人的兄弟,原本的以屠宰为业,刘邦起兵之后就一路跟随有忠心耿耿,他没有在管什么宴会礼仪,听到张良说大哥有难,哪还有第二句话,手持剑盾就直直闯进营帐当中,守门的卫兵拦都拦不住,直接被他连人带盾撞飞在地,宴会上众人的目光都被这阵骚动给吸引了,樊哙现身在大门口咬牙切齿,眼中像是要喷出火来。项羽感受到来人的敌意,手按长剑紧盯对方。刘邦看到原本舞剑的项庄、项伯被这么一段已经悄悄退下,连忙了哈哈大笑打个圆场“哈哈哈哈,项老弟你别见怪啊,这位冒失的粗人是我的兄弟樊哙,大概是在外面站久了,口渴,可以跟你讨点酒喝吗?”项羽他最欣赏勇士,打量眼前这个人确实胆色过人,随即命手下送上酒肉。樊哙接过酒来一口干了,随即开口说“我家大哥刘邦先进咸阳只是为了帮项羽大人开路,秦国皇宫中的宝物分毫未取,就等大人你来点收啊,您不感谢他就算了,怎么还可以处罚刘大哥呢?这个就像是老公下班回家老婆来开门,怎么隔壁老王也在,老婆跟你说老王啊,他顺路经过就来我们家帮忙打扫客厅,这话你会相信了,我也是醉了。但是项羽听完樊哙的解释觉得有理,竟然就此原谅的刘邦。范增在旁边听着只怕是气得折寿十年!他拔剑砍断刘邦献上来的白玉斗,怒骂项羽”你这样犹豫不决,日后夺得天下必定是刘邦,你们都会成为他的俘虏。“但有人说鸿门宴项羽纵虎归山,埋下了败亡的种子。要细说起来了,项羽后来做了另外俩件事,更是让他大失民心,那就是他进入咸阳之后放火烧城,还杀了已经投降的秦王子婴,搜刮大量的珍宝后返回彭城。分封的诸侯,把楚怀王架空为异地,自立为西楚霸王。乱世中的百姓,对于这样的行为的无疑是大失所望,他们感觉像雨要的只是权利名声,而非胸怀社稷。项羽自立为王没多久就流放了”义帝“,并且在途中派人暗杀他。刘邦就以此为借口出兵讨伐,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之穷途末路


汉王刘邦趁着项羽仍在齐地作战的时候,联合五国的诸侯,兵分两路共56万大军攻进彭城。在城内开派对庆祝,然后项羽也不是省油的灯,他听闻大本营竟然被刘邦偷袭,亲自带着三万兵马从齐地返回,行军神速犹如电光石火。因为其在彭城的北方,汉军原本以为楚军会从北门或者是东门攻入,哪知道项羽却绕道西门强攻。驻扎在周边的卫星城市将领不是被击溃,就是来不及回防,项羽早上看见彭城的城墙,中午就已经在城内插旗把汉军杀出城外,歼灭敌人有十余万之多。楚军们后续一路尾随尾追杀,甚至俘虏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只可惜最后还是被刘邦本人给逃脱了。楚汉争霸一开打,项羽就用实力证明拳怕少壮,打仗还是我西楚霸王厉害。

其实项羽还有一次能把刘邦除掉的机会,那就是汉军曾经在荥阳这个地方与楚军僵持不下,原本一度有机会有再次围歼刘邦,但是项羽的他中了刘邦手下谋士陈平的反间之计,和忠心耿耿的范增渐行渐远,又一次错过了时机让刘邦逃出生天。而心灰意冷的范增就申请提早退休,病死在返乡的途中。机会只敲三次门,项羽错过了鸿门宴,错过了彭城追杀又错过了荥阳包围战,胜利女神已经掉头而去。

后来,刘邦手下兵仙韩信在潍水这个地方,击败了楚军得力大将龙且,项羽听完战报知道大势已去,自己的军队数年征战下来,粮食短缺又损失了多名主力战将,心中第一次产生了要和刘邦共享天下的懦弱念头。原本项羽他是想要劝说韩信中立,让刘、韩、项三分天下,但是韩信不同意,于是项羽只好和刘邦亲建立了和平协议,约定楚河汉界互不侵犯。可惜,项羽失去了范增,刘邦却还有张良,陈平等优秀手下。在谋士大力督促下,刘邦撕毁了和平约定,命令韩信等大将继续追击项羽,完全不留给敌人喘息空间。

公元前202年,项羽的军队被汉军汉各国诸侯重重围困于垓下,兵少粮尽夜间,他突然听见敌人传来阵阵楚国的民谣,士兵们都以为刘邦已经攻下了所有的楚地,心想再战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士气跌落谷底。这一夜,项羽只想要和一个人共度,那就是他最宠爱的虞姬,两人在营帐中合唱了著名的《垓下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多么希望明天不要到来。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之穷途末路

虞姬自刎


项目虎目含泪,左右的亲信部将也泣不成声。相传那天夜里,虞姬在营帐中自尽,项目咬着牙率领自己最精锐的800名骑兵突围而出,逃到了东城这个地方,终究还是被汉军给追上了,他们在一个小山丘被团团包围,项羽他钦点四周人马只剩下寥寥28人,再看看眼前的数千名敌军,知道自己今日在劫难逃了,是时候发表最后演说了。项羽骑在马上,眼神再次发出光彩,仿佛回到了几年前渡过漳河,准备破釜沉舟的那一刻”我骑兵抗秦以来,打过大小战争70几场,所向披靡,从来没有失败过,今天落得这个下场,不是我项羽打仗不行,是老天要灭我,今天我没有打算活着离开了,我陪众兄弟痛快打一场,让你们看看三件事,我一定冲破眼前包围,我一定取下敌将人头,我一定砍倒对方的军旗。“说完,项羽将仅有的骑兵分成四队,从山坡上面四面冲下,项羽脚跨乌骓马冲在最前头照准敌军一名将领直奔而去,一刀将他砍落马下。说也奇怪,除了项羽的怒吼之外,战场上的其他声音仿佛被抽离了。负责包围项羽的骑兵队长是赤泉侯杨喜,他忙着重整旗鼓,向仗人多势众把项羽挤下马来,哪知道项羽调转码头睁大眼睛对他喊了一声,”还有谁来送死?“杨喜的部下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经过这阵冲杀,项羽让敌军防线崩溃,汉军明明有数千人,却像是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敌人的踪影。只得兵分三路,重新启动包围,项羽杀得兴起,再次冲进敌阵,砍倒军旗加码斩的一个都尉陪葬。项羽集合了手下骑兵之后,清点人头,发现仅仅少了两个。项羽抹了抹身上的血迹,笑问左右”我说话算话吧“,这一群手下果然是铁粉啊,只能够疯狂按赞加分享了。项羽这一支孤军抵达了乌江江畔,这个时候追兵还没有全数赶到,乌江上有一个警备队长,也许是于心不忍,他拉来一艘小船停在岸边力劝项羽渡江,项羽觉得无颜以见江东父老拒绝了,还把自己心爱的乌骓马送给了这一名队长。回过头已经能够看见黑压压的敌军,他身边的亲兵的默默下马,围绕项羽四周保护。楚汉之争的最后乐章,就在乌江畔响起,项羽他以一人之力,又斩杀了数百名汉军,身受多处创伤,最后自刎而死。


西楚霸王项羽真的对得起这个名号吗?之穷途末路

项羽自刎


项羽壮烈的最后一战,让后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而司马迁在记载过程中的文采人也是功不可没。他骁骁勇善战,天真单纯,至情至性的人格特质在史书上非常鲜明地显现出来。然而,他残忍暴虐,刚愎自用,爱好面子的缺点也让人为之扼婉。大家很熟悉的郭嘉,诸葛亮都曾对此有过批评。小编的提供另一种思考给大家,很多人提到项羽的残忍好杀,因为他曾经有多次大杀降兵屠城的记载,但就这一点的批评我认为是有失公允的,为什么呢?因为在当年那个时代啊,军人的最高指导原则就是打胜仗,因此对于战俘的权利或者是人道关怀是不会考虑这么多的。譬如秦国的名将白起,也曾经在长平这个地方坑杀了赵国士兵20万人。活在21世纪的我们完全可以用人道主义去监督当前这个时代里面的诸多领导者,但是如果要拿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数千年以前的将军残忍好杀,这真的公平吗?项羽他在人生的历练,还有处世的智慧,都嫌不足,而他天真浪漫地认为有办法用分封诸侯的方式让天下太平,这个是他的硬伤。但是这样的浪漫,也让他的人物性格更加的立体饱满。项羽的生平无疑是一个经典的悲剧英雄人物的原型,加上司马迁的文学造诣也高,他铺成了足够的史料留给后人。因此才有杜牧所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怀,也有了李清照笔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遗憾。作为西楚霸王的项羽,他的人生目标不是什么造福苍生也没有什么国家大义,他在乎的只是无论如何我都要战斗到最后一刻,或许有人觉得这是幼稚可笑的执着,但是,小编觉得这大概也是他在乌江畔,最后没有选择却懦逃生的原因。如此一来,你可以摧毁他的肉体,但是你永远没有办法抹灭他的精神,他就是唯一的西楚霸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