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2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调和阴阳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阴阳平衡是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素问·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以平为期的原则,科学地进行饮食保健。

中医认为风木克脾土,“春分风不小,要防痛深扰”,春天风大,平素脾虚舌苔白好拉肚子的,更易出现腹痛腹泻,因此春天要注意防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与此同时,还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春分二月中坐功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盘坐,两手心朝上,由体侧提至腋下,向正前方推出,掌心向前,指尖向上,两臂伸直与肩同宽同高。头向左转动,右手在前挽弓,左手向后引弦,两手做挽弓引弦式。接着,头转回正前方,左右手回复前推式,头向右转,做右侧两手挽弓引弦式。左右各四十二次。然后叩齿三十六次,深呼吸三十六次,漱津数次,待津液满口,分三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三次。

每日梳头百下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处世中庸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什么叫“和”?《礼记·中庸》这么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和”就是恰到好处,也就是“中庸”。儒家认为“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不仅是最高的道德标准、自然法则,而且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只有恰到好处才能美到极点。

一日,庄子看到山中有棵粗大的树,但因树的材质不好,被伐木工弃之不用而得以存活。后来,庄子去朋友家做客,朋友家养了两只鹅,一只会叫,另一只不会叫,不会叫的那只鹅因被主人视为毫无用处,最终被烹杀以招待客人。后来,庄子的学生就以这两件事来请教庄子该如何自处。庄子笑着说:“我将处于二者之间。”庄子的这番话很值得玩味,顺其自然,不滞留于任何一个固定点,“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处世中庸并非是让我们做个老好人,遇事折中妥协,而是对内在七情六欲和外在人际矛盾的调和。中庸之道,不偏不倚,进退有节,中庸君子的积极向上是“愿乘风破万里浪”的豪迈,他们的妥协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在,不负天下,不负自我。

春分 | 体悟生命最高境界,调和阴阳第一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