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学中医】之“阴阳”不神秘

养生用中医,身体最实惠!

传播优秀中医药文化,营造健康幸福生活。为响应国家“治未病”大健康战略,正心和合认识中医小讲堂开课啦!

今天带大家了解中医认识疾病的一个重要的学说——“阴阳”

在很多人的认识里,“阴阳”总是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有点玄学的意思。身边人总在问,阴阳到底是什么?有那么厉害吗?中国武侠小说中那些顶级武功,大多带有阴阳字眼,像《阴天屠龙记》中的“九阳神功”、“九阴真经”,这些广为流传的武侠小说更加加重了阴阳的神秘色彩。

【教你学中医】之“阴阳”不神秘

其实,阴阳不神秘,阴阳是古人对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一种抽象概括,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对,其实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简单点理解的话,阴阳就是对立事物的相互影响和转化。通俗点解释,比如白天和黑夜,我们的一天就是从白天到黑夜再到白天,重复循环。没有黑夜,会有白天吗? 有人说,如果天一直不黑,那不就一直是白天了嘛。你仔细品一下,如果一直是白天,没有黑夜,根本就不会产生白天这个概念! 阴阳这对概念既是相会对立,又可以相互影响和转化。

【教你学中医】之“阴阳”不神秘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佩服那些中医古人的智慧了,他们运用阴阳理论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由阴阳二部分组成,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中医运用阴阳的对立统一来解释人体上下、内外各部分之间,以及人体生命同自然、社会这些外界环节之间的复杂联系。阴阳平衡是保证人体正常活动的基础;而阴阳失衡则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

【教你学中医】之“阴阳”不神秘

我们平时看中医时常常听到的表里、寒热、虚实不正是一对阴阳对立的概念吗?还有头为阳,足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等等。

我们拿凡是剧烈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阴来判断。

中医中所讲的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不正是相对静止的、寒冷的、晦暗的阴属性吗?

中医所讲的阳证,阳热过盛: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不正是剧烈运动、温热的、明亮的吗?

此外,还有我们常常听到的说阴虚、阳虚。

阳虚的人正是因为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常有的表现有面色苍白,手脚发凉,精神不振,身体怕冷,容易出虚汗,口淡无味,食欲不佳,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体胖大或者舌边有齿痕,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而润,脉虚或者脉细弱等等。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

阴虚的人,机体阳气虚衰,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而常有的症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酸,腿软,心悸,夜间盗汗,手脚心发热,耳鸣等等。

所以人体患病往往是阴阳间协调平衡遭到破坏,出现了偏盛偏衰的结果:所以调整阴阳,以达到阴阳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除。大家懂了吗?

弘扬中华国粹,传承中医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想了解中医什么内容,可以在下方留言,正心和合会在以后的日子里详细为大家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