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宇宙到底有多大?

天空依旧那么蓝丶


宇宙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想象的问题。古人说,“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指的便是宇宙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在今天的天文学家眼中,宇宙是在130 亿-150 亿年前的大爆炸中形成的。当时,一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原始质点发生大爆炸,强烈膨胀辐射的物质凝聚为星云,然后演化为各类天体, 包括星系、恒星、行星和卫星。

仰望宇宙,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几乎都是恒星。由于距离太远了,它们看上去只是在冷寂的太空中孤独飘零。宇宙的尺度大得几乎无法让人理解。科学家认为,在可观测宇宙中有大概1000 亿个星系,每一个星系都有数以亿计的恒星。其中,最小的矮星系可能仅有大约1000 万颗恒星,最大的巨椭圆星系则可能有100 万亿颗恒星。造就地球万物生长的太阳,只是沧海一粟。

其实,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中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都会在这种热浪中熔解甚至化为气体。但是,人类可以看到的天体只是宇宙中极小的一部分。漫无边界的宇宙,绝大部分是被看不见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所充斥着。科学家甚至宣布,已经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反物质,宇宙中的黑洞便是连接物质和反物质的时空隧道。即便是巨大无比的恒星,也会像人类一样经历成长和死亡的过程,变成白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至于仍在太空中超期服役飞行的哈勃望远镜,也会在完成探索宇宙影像的使命后,最终坠毁在地球的大气层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